本文作者:kaifamei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定时器

更新时间:2025-01-10 20:05:56 0条评论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定时器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定时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定时器。


背景技术:



2.定时器是用于定时的机械或者电子装置,定时器的存在极大程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它被广泛的应用于家庭生活和各种公共场合中,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器件,甚至影响着高科技电子产品的发展。
3.定时器可以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控制器及检测系统、电脑和手机的自动锁屏功能、空调的定时按键功能、洗衣机和电饭煲的延时断电、照相机的延时照相和定时曝光功能、路灯的定时按键、汽车仪表盘各种标志的闪烁定时、水位定时报警器等,实现减少能源损耗浪费和警示的作用。定时器的精确度,直接决定了电子器件的质量,也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随着单片机的发展,定时器也朝着高性能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对于嵌入式操作系统来说,定时器是最基础最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但是,现有的定时器电路结构复杂,成本高,对定时器的发展不利。
4.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定时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定时器,定时准确、成本低且电路结构简单。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7.提供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定时器,设置有单片机模块、按键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电路保护模块、掉电保护模块、校准功能显示模块和蜂鸣器模块;
8.所述按键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电路保护模块、掉电保护模块、校准功能显示模块和蜂鸣器模块均与单片机模块连接。
9.优选的,所述单片机模块设置有型号为at89c51的芯片u1、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阻r6、晶振x1、复位按键sr1、复位按键sr2和二极管d6;
10.所述芯片u1的31脚、电容c1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二极管d6的一端、复位按键sr1的一端和复位按键sr2的一端均接地,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于芯片u1的18脚,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于芯片u1的19脚,晶振x1的一端连接于芯片u1的19脚,晶振x1的另一端连接于芯片u1的18脚,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于芯片u1的9脚,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于芯片u1的9脚,二极管d6的另一端连接于芯片u1的6脚,复位按键sr1的另一端连接于芯片u1的9脚,复位按键sr2的另一端连接于芯片u1的16脚。
11.优选的,所述按键模块设置有按键k1、按键k2、按键k3、按键k4、按键k5和按键k6,按键k1的一端连接于芯片u1的10脚,按键k2的一端连接于芯片u1的11脚,按键k3的一端连接于芯片u1的12脚,按键k4的一端连接于芯片u1的13脚,按键k5的一端连接于芯片u1的14
脚,按键k6的一端连接于芯片u1的15脚,按键k1的另一端、按键k2的另一端、按键k3的另一端、按键k4的另一端、按键k5的另一端和按键k6的另一端均接地。
12.优选的,所述数码管显示模块设置有型号为7seg

mpx8

ca

red的第一共阳极数码管和第二共阳极数码管、型号为74ls373的芯片u2和u3;
13.所述芯片u2的3脚连接于芯片u1的39脚,芯片u2的4脚连接于芯片u1的38脚,芯片u2的7脚连接于芯片u1的37脚,芯片u2的8脚连接于芯片u1的36脚,芯片u2的13脚连接于芯片u1的35脚,芯片u2的14脚连接于芯片u1的34脚,芯片u2的17脚连接于芯片u1的33脚,芯片u2的18脚连接于芯片u1的32脚,第一共阳极数码管的a脚和第二共阳极数码管a脚均与芯片u2的2脚连接,第一共阳极数码管的b脚和第二共阳极数码管b脚均与芯片u2的5脚连接,第一共阳极数码管的c脚和第二共阳极数码管c脚均与芯片u2的6脚连接,第一共阳极数码管的d脚和第二共阳极数码管d脚均与芯片u2的9脚连接,第一共阳极数码管的e脚和第二共阳极数码管e脚均与芯片u2的12脚连接,第一共阳极数码管的f脚和第二共阳极数码管f脚均与芯片u2的15脚连接,第一共阳极数码管的g脚和第二共阳极数码管g脚均与芯片u2的16脚连接,第一共阳极数码管的dp脚和第二共阳极数码管dp脚均与芯片u2的19脚连接;
14.所述芯片u3的3脚连接于芯片u1的21脚,芯片u3的4脚连接于芯片u1的22脚,芯片u3的7脚连接于芯片u1的23脚,芯片u3的8脚连接于芯片u1的24脚,芯片u3的13脚连接于芯片u1的25脚,芯片u3的14脚连接于芯片u1的26脚,芯片u3的17脚连接于芯片u1的27脚,芯片u3的18脚连接于芯片u1的28脚,第一共阳极数码管的1脚连接于芯片u3的2脚,第一共阳极数码管的2脚连接于芯片u3的5脚,第一共阳极数码管的3脚连接于芯片u3的6脚,第一共阳极数码管的4脚连接于芯片u3的9脚,第二共阳极数码管的1脚连接于芯片u3的12脚,第二共阳极数码管的2脚连接于芯片u3的15脚,第二共阳极数码管的3脚连接于芯片u3的16脚,第二共阳极数码管的4脚连接于芯片u3的19脚。
15.优选的,所述电路保护模块设置有型号为respack

8的电阻rp1,电阻rp1的1脚接地,电阻rp1的2脚与芯片u1的32脚连接,电阻rp1的3脚与芯片u1的33脚连接,电阻rp1的4脚与芯片u1的34脚连接,电阻rp1的5脚与芯片u1的35脚连接,电阻rp1的6脚与芯片u1的36脚连接,电阻rp1的7脚与芯片u1的37脚连接,电阻rp1的8脚与芯片u1的38脚连接,电阻rp1的9脚与芯片u1的39脚连接。
16.优选的,所述掉电保护模块设置有型号为at24c02的芯片u4、电阻r9和电阻r10,所述电阻电阻r9的一端和电阻r10的一端均接地,电阻r9的另一端和电阻r10的另一端均与芯片u4的5脚连接,所述芯片u4的6脚与芯片u1的7脚连接,芯片u4的6脚与芯片u1的7脚连接,芯片u4的5脚与芯片u1的8脚连接,芯片u4的1脚、2脚、3脚和7脚均接地。
17.优选的,所述校准功能显示模块设置有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和二极管d5;
18.所述电阻r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和电阻r5的一端均接地,电阻r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3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4的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5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另一端与芯片u1的1脚连接,二极管d2的另一端与芯片u1的2脚连接,二极管d3的另一端与芯片u1的3脚连接,二极管d4的另一端与芯片u1的4脚连接,二极管d5的另一端与芯片u1的5脚连接。
19.优选的,所述蜂鸣器模块设置有电阻r7、电阻r8、三极管q1和蜂鸣器ls1;
20.所述电阻r7的一端与芯片u4的17脚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b极连接,电阻r8的一端接地,电阻r8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e极连接,蜂鸣器ls1的一端与三极管q1的c极连接,蜂鸣器ls1的另一端接地。
21.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定时器,设置有单片机模块、按键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电路保护模块、掉电保护模块、校准功能显示模块和蜂鸣器模块,按键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电路保护模块、掉电保护模块、校准功能显示模块和蜂鸣器模块均与单片机模块连接。单片机模块提供产生周期信号和提供包括复位功能在内的基本功能使单片机核心控制芯片u1正常工作,并通过单片机模块内的指令程序接受外部信号进行定时并将相应的数据输出给疏密显示模块进行数据显示,同时单片机模块在定时完成时控制蜂鸣器模块使蜂鸣器工作。电路保护模块用于保护整个智能定时器的电路。按键模块用于向单片机模块输入外部信号,校准功能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单片机模块此时的工作状态。掉电保护模块用于时钟定时数据和数据地址,使单片机下次开机时仍保留上次时钟定时器的定时数据。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定时器,电路结构简单,定时准确,且可以保留上次时钟定时器的定时数据。
附图说明
22.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定时器各模块连接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定时器单片机模块电路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定时器按键模块电路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定时器数码管显示模块电路图。
27.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定时器电路保护模块电路图。
28.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定时器掉电保护模块电路图。
29.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定时器校准功能显示模块电路图。
30.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定时器和蜂鸣器模块电路图。
31.在图1至图8中,包括:
32.单片机模块100、按键模块200、数码管显示模块300、电路保护模块400、掉电保护模块500、校准功能显示模块600、蜂鸣器模块700。
具体实施方式
33.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34.实施例1。
35.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定时器,如图1所示,设置有单片机模块100、按键模块200、数码管显示模块300、电路保护模块400、掉电保护模块500、校准功能显示模块600和蜂鸣器模块700,按键模块200、数码管显示模块300、电路保护模块400、掉电保护模块500、校准功能显示模块600和蜂鸣器模块700均与单片机模块100连接。单片机模块100能够协同控制其它模块共同工作,能够接收外部信号并控制数码管进行数据显示,当数据达到定时时刻时,
通过蜂鸣器进行报警,实现定时提醒。并且掉电保护模块500能够使单片机关机前的定时数据。
36.如图2所示,单片机模块100设置有型号为at89c51的芯片u1、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阻r6、晶振x1、复位按键sr1、复位按键sr2和二极管d6。芯片u1的31脚、电容c1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二极管d6的一端、复位按键sr1的一端和复位按键sr2的一端均接地,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于芯片u1的18脚,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于芯片u1的19脚,晶振x1的一端连接于芯片u1的19脚,晶振x1的另一端连接于芯片u1的18脚,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于芯片u1的9脚,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于芯片u1的9脚,二极管d6的另一端连接于芯片u1的6脚,复位按键sr1的另一端连接于芯片u1的9脚,复位按键sr2的另一端连接于芯片u1的16脚。单片机模块100用于产生周期信号和提供包括复位功能在内的基本功能使芯片u1能够正常工作。需要说明的是,芯片u1的型号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at89c51,还可以是stc89c52等。
37.如图3所示,按键模块200设置有按键k1、按键k2、按键k3、按键k4、按键k5和按键k6,按键k1的一端连接于芯片u1的10脚,按键k2的一端连接于芯片u1的11脚,按键k3的一端连接于芯片u1的12脚,按键k4的一端连接于芯片u1的13脚,按键k5的一端连接于芯片u1的14脚,按键k6的一端连接于芯片u1的15脚,按键k1的另一端、按键k2的另一端、按键k3的另一端、按键k4的另一端、按键k5的另一端和按键k6的另一端均接地。按键模块200采用的是独立式按键结构,直接由按键和芯片u1的i/o口连接组成按键电路的结构方案,其中一个按键对应连接一个i/o口,按键之间相互对立,使得按键工作不会影响i/o口的状态,以达到稳定的效果。这样的方案可以使得电路结构更加简洁灵活。本实施例中各按键功能分配具体是:按键k1为功能选择按键,具体包括时钟定时器、闹钟、定时器三种功能选择,k2为时钟定时器校准按键,按下选择校准位时、分或秒,k3为自增按键,k4为自减按键,k5定时器启动/暂停按键,k6定时器置零按键。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各按键功能分配方式不局限于此。
38.如图4所示,数码管显示模块300设置有型号为7seg

mpx8

ca

red的第一共阳极数码管和第二共阳极数码管、型号为74ls373的芯片u2和u3。型号为7seg

mpx8

ca

red的共阳极数码管,其左侧的abcdefg dp为段选信号,代表的是与led数码管显示器的i/o口相连的引进。而右侧的1234则是位选信号,控制数码管相应位置点亮的信号。本实施例数据显示时使用led数码管作为显示模块,led数码管的程序简单直接,外围器件多,接线简洁明了,使用寿命长,材料绿环保不易造成污染。并且led数码管为直流驱动,不存在闪频的问题。led数码管价格更便宜,可以节省成本。型号为74ls373的芯片u2和u3是作为数控缓冲器存在的,其不仅可以增强电流,还可以改善由于干扰输入造成的滞后,放大电流,增强驱动。
39.其中,芯片u2的3脚连接于芯片u1的39脚,芯片u2的4脚连接于芯片u1的38脚,芯片u2的7脚连接于芯片u1的37脚,芯片u2的8脚连接于芯片u1的36脚,芯片u2的13脚连接于芯片u1的35脚,芯片u2的14脚连接于芯片u1的34脚,芯片u2的17脚连接于芯片u1的33脚,芯片u2的18脚连接于芯片u1的32脚,第一共阳极数码管的a脚和第二共阳极数码管a脚均与芯片u2的2脚连接,第一共阳极数码管的b脚和第二共阳极数码管b脚均与芯片u2的5脚连接,第一共阳极数码管的c脚和第二共阳极数码管c脚均与芯片u2的6脚连接,第一共阳极数码管的d脚和第二共阳极数码管d脚均与芯片u2的9脚连接,第一共阳极数码管的e脚和第二共阳
极数码管e脚均与芯片u2的12脚连接,第一共阳极数码管的f脚和第二共阳极数码管f脚均与芯片u2的15脚连接,第一共阳极数码管的g脚和第二共阳极数码管g脚均与芯片u2的16脚连接,第一共阳极数码管的dp脚和第二共阳极数码管dp脚均与芯片u2的19脚连接。芯片u3的3脚连接于芯片u1的21脚,芯片u3的4脚连接于芯片u1的22脚,芯片u3的7脚连接于芯片u1的23脚,芯片u3的8脚连接于芯片u1的24脚,芯片u3的13脚连接于芯片u1的25脚,芯片u3的14脚连接于芯片u1的26脚,芯片u3的17脚连接于芯片u1的27脚,芯片u3的18脚连接于芯片u1的28脚,第一共阳极数码管的1脚连接于芯片u3的2脚,第一共阳极数码管的2脚连接于芯片u3的5脚,第一共阳极数码管的3脚连接于芯片u3的6脚,第一共阳极数码管的4脚连接于芯片u3的9脚,第二共阳极数码管的1脚连接于芯片u3的12脚,第二共阳极数码管的2脚连接于芯片u3的15脚,第二共阳极数码管的3脚连接于芯片u3的16脚,第二共阳极数码管的4脚连接于芯片u3的19脚。
40.如图5所示,电路保护模块400设置有型号为respack

8的电阻rp1,电阻rp1的1脚接地,电阻rp1的2脚与芯片u1的32脚连接,电阻rp1的3脚与芯片u1的33脚连接,电阻rp1的4脚与芯片u1的34脚连接,电阻rp1的5脚与芯片u1的35脚连接,电阻rp1的6脚与芯片u1的36脚连接,电阻rp1的7脚与芯片u1的37脚连接,电阻rp1的8脚与芯片u1的38脚连接,电阻rp1的9脚与芯片u1的39脚连接。电阻rp1为上拉电阻,主要用于保护电路。
41.如图6所示,掉电保护模块500设置有型号为at24c02的芯片u4、电阻r9和电阻r10,电阻电阻r9的一端和电阻r10的一端均接地,电阻r9的另一端和电阻r10的另一端均与芯片u4的5脚连接,芯片u4的6脚与芯片u1的7脚连接,芯片u4的6脚与芯片u1的7脚连接,芯片u4的5脚与芯片u1的8脚连接,芯片u4的1脚、2脚、3脚和7脚均接地。芯片u4可以在单片机模块100掉电时写入单片机模块100此时的数据,然后再下次开机的时候将数据返回给单片机模块100,以保证数据不丢失。
42.如图7所示,校准功能显示模块600设置有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和二极管d5。电阻r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和电阻r5的一端均接地,电阻r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3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4的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5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另一端与芯片u1的1脚连接,二极管d2的另一端与芯片u1的2脚连接,二极管d3的另一端与芯片u1的3脚连接,二极管d4的另一端与芯片u1的4脚连接,二极管d5的另一端与芯片u1的5脚连接。本实施例中,二极管d1

d5依次代表校准功能的时、分、秒位和闹钟设置功能的时、分位,二极管的亮暗由单片机模块100进行控制。
43.如图8所示,蜂鸣器模块700设置有电阻r7、电阻r8、三极管q1和蜂鸣器ls1。电阻r7的一端与芯片u4的17脚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b极连接,电阻r8的一端接地,电阻r8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e极连接,蜂鸣器ls1的一端与三极管q1的c极连接,蜂鸣器ls1的另一端接地。
44.本实施例的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定时器的工作原理是:根据所需要的功能信息以及定时信息等,选择合适的按键模块200中k1

k5按键进行按压,按键模块200通过芯片u4的p3.0

3.5接口将功能信息和定时信息等发送至单片机模块100。单片机模块100识别对应功能信息,然后通过芯片u1的p1.0

1.4接口控制校准功能显示模块600的五个led灯以不同的
灯亮信息显示所对应的功能信息,并通过芯片u1的p0.0

0.7接口和p2.0

2.7接口将相应的定时数据发送至数码管显示模块300进行显示,当到达定时时刻后,芯片u1的p3.1接口向蜂鸣器模块700发送信号控制蜂鸣器进行工作。同时,单片机模块100通过芯片u1的p1.6和p1.7接口将定时数据信息和数据地址发送至掉电保护模块500进行存储,智能定时器在下次开机时仍显示保存的定时数据,不用用户二次输入。
45.该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定时器,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可以保留关机之前定时器的定时数据,并在下次开机时进行显示,不用用户进行二次输入,减轻用户负担。
46.实施例2。
47.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定时器,其它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电容c1、电容c2和电容c3的参数分别是30pf、30pf、和10pf,电阻r6、电阻r9和电阻r10的参数均为10kω,电阻r1、r2、r3、r4和r5的参数均为200ω,电阻r8的参数为100ω,电阻r7的参数为1kω。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各电子元器件均为市售电子元器件,各电子元器件的的参数不局限于上述参数,还可以是其它。该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定时器,成本低,且各电子元器件均为简单元器件,电路连接简单。
48.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定时器,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单片机模块、按键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电路保护模块、掉电保护模块、校准功能显示模块和蜂鸣器模块;所述按键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电路保护模块、掉电保护模块、校准功能显示模块和蜂鸣器模块均与单片机模块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定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模块设置有型号为at89c51的芯片u1、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阻r6、晶振x1、复位按键sr1、复位按键sr2和二极管d6;所述芯片u1的31脚、电容c1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二极管d6的一端、复位按键sr1的一端和复位按键sr2的一端均接地,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于芯片u1的18脚,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于芯片u1的19脚,晶振x1的一端连接于芯片u1的19脚,晶振x1的另一端连接于芯片u1的18脚,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于芯片u1的9脚,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于芯片u1的9脚,二极管d6的另一端连接于芯片u1的6脚,复位按键sr1的另一端连接于芯片u1的9脚,复位按键sr2的另一端连接于芯片u1的16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定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模块设置有按键k1、按键k2、按键k3、按键k4、按键k5和按键k6,按键k1的一端连接于芯片u1的10脚,按键k2的一端连接于芯片u1的11脚,按键k3的一端连接于芯片u1的12脚,按键k4的一端连接于芯片u1的13脚,按键k5的一端连接于芯片u1的14脚,按键k6的一端连接于芯片u1的15脚,按键k1的另一端、按键k2的另一端、按键k3的另一端、按键k4的另一端、按键k5的另一端和按键k6的另一端均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定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数码管显示模块设置有型号为7seg

mpx8

ca

red的第一共阳极数码管和第二共阳极数码管、型号为74ls373的芯片u2和u3;所述芯片u2的3脚连接于芯片u1的39脚,芯片u2的4脚连接于芯片u1的38脚,芯片u2的7脚连接于芯片u1的37脚,芯片u2的8脚连接于芯片u1的36脚,芯片u2的13脚连接于芯片u1的35脚,芯片u2的14脚连接于芯片u1的34脚,芯片u2的17脚连接于芯片u1的33脚,芯片u2的18脚连接于芯片u1的32脚,第一共阳极数码管的a脚和第二共阳极数码管a脚均与芯片u2的2脚连接,第一共阳极数码管的b脚和第二共阳极数码管b脚均与芯片u2的5脚连接,第一共阳极数码管的c脚和第二共阳极数码管c脚均与芯片u2的6脚连接,第一共阳极数码管的d脚和第二共阳极数码管d脚均与芯片u2的9脚连接,第一共阳极数码管的e脚和第二共阳极数码管e脚均与芯片u2的12脚连接,第一共阳极数码管的f脚和第二共阳极数码管f脚均与芯片u2的15脚连接,第一共阳极数码管的g脚和第二共阳极数码管g脚均与芯片u2的16脚连接,第一共阳极数码管的dp脚和第二共阳极数码管dp脚均与芯片u2的19脚连接;所述芯片u3的3脚连接于芯片u1的21脚,芯片u3的4脚连接于芯片u1的22脚,芯片u3的7脚连接于芯片u1的23脚,芯片u3的8脚连接于芯片u1的24脚,芯片u3的13脚连接于芯片u1的25脚,芯片u3的14脚连接于芯片u1的26脚,芯片u3的17脚连接于芯片u1的27脚,芯片u3的18脚连接于芯片u1的28脚,第一共阳极数码管的1脚连接于芯片u3的2脚,第一共阳极数码管的2脚连接于芯片u3的5脚,第一共阳极数码管的3脚连接于芯片u3的6脚,第一共阳极数码管的4脚连接于芯片u3的9脚,第二共阳极数码管的1脚连接于芯片u3的12脚,第二共阳极数码管的2脚连接于芯片u3的15脚,第二共阳极数码管的3脚连接于芯片u3的16脚,第二共阳
极数码管的4脚连接于芯片u3的19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定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保护模块设置有型号为respack

8的电阻rp1,电阻rp1的1脚接地,电阻rp1的2脚与芯片u1的32脚连接,电阻rp1的3脚与芯片u1的33脚连接,电阻rp1的4脚与芯片u1的34脚连接,电阻rp1的5脚与芯片u1的35脚连接,电阻rp1的6脚与芯片u1的36脚连接,电阻rp1的7脚与芯片u1的37脚连接,电阻rp1的8脚与芯片u1的38脚连接,电阻rp1的9脚与芯片u1的39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定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掉电保护模块设置有型号为at24c02的芯片u4、电阻r9和电阻r10,所述电阻r9的一端和电阻r10的一端均接地,电阻r9的另一端和电阻r10的另一端均与芯片u4的5脚连接,所述芯片u4的6脚与芯片u1的7脚连接,芯片u4的6脚与芯片u1的7脚连接,芯片u4的5脚与芯片u1的8脚连接,芯片u4的1脚、2脚、3脚和7脚均接地。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定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功能显示模块设置有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和二极管d5;所述电阻r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和电阻r5的一端均接地,电阻r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3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4的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5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另一端与芯片u1的1脚连接,二极管d2的另一端与芯片u1的2脚连接,二极管d3的另一端与芯片u1的3脚连接,二极管d4的另一端与芯片u1的4脚连接,二极管d5的另一端与芯片u1的5脚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定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蜂鸣器模块设置有电阻r7、电阻r8、三极管q1和蜂鸣器ls1;所述电阻r7的一端与芯片u4的17脚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b极连接,电阻r8的一端接地,电阻r8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e极连接,蜂鸣器ls1的一端与三极管q1的c极连接,蜂鸣器ls1的另一端接地。

技术总结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定时器,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定时器,设置有单片机模块、按键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电路保护模块、掉电保护模块、校准功能显示模块和蜂鸣器模块,按键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电路保护模块、掉电保护模块、校准功能显示模块和蜂鸣器模块均与单片机模块连接。单片机模块用于接收按键模块输入的信息,并根据输入的信息控制数码管显示模块进行数据显示,控制校准功能模块进行功能显示,控制蜂鸣器模块进行报警。该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定时器,成本低,电路结构简单,能够保留上次定时数据,减少用户工作量。减少用户工作量。减少用户工作量。


技术研发人员:

石友彬 李捷 陈春雷 许胜彬 王慧 唐桂莲 达 叶光淼 周国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广东海洋大学

技术研发日:

2021.04.01

技术公布日:

2021/11/2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zhuanli/patent-1-52644-0.html

来源:专利查询检索下载-实用文体写作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2-12-20 21:47:11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