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上进风燃烧器及燃气灶具的制作方法

更新时间:2025-01-10 16:05:32 0条评论

上进风燃烧器及燃气灶具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进风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背景技术:



2.在相关技术中,常见的燃气灶具的上进风燃烧器为内、外双环结构。在燃烧中,除了引射管引射部分一次空气用于燃烧,在内环与外环之间通过设置二次空气通道,用于给内环火孔和外环火孔补充二次空气,实现更加充分的燃烧,但是二次空气通道往往对内环火孔的二次空气补充效果差,导致内环火的燃烧不充分,难以提升上进风燃烧器的能效。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旨在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内环火孔的二次空气补充效果差,内环火燃烧不充分的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上进风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进风燃烧器,所述上进风燃烧器包括:
5.外环喷火器,具有外环混气腔;
6.内环喷火器,具有内环混气腔,在所述外环喷火器与所述内环喷火器之间具有二次空气通道;以及,
7.导流件,固定在所述外环喷火器上且位于所述外环喷火器和所述内环喷火器之间,以使所述二次空气通道的出气口朝向所述内环喷火器。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件包括盖板部,所述盖板部盖固定在所述外环喷火器上且向所述内环喷火器延伸,在所述盖板部与所述内环喷火器之间形成所述二次空气通道的出气口。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件还包括与所述盖板部连接的贴合部,所述贴合部贴合在所述外环喷火器上。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件还包括与所述盖板部、所述贴合部连接的导流部,所述导流部具有向所述二次空气通道的出气口方向延伸的弧形导流面。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弧形导流面与所述内环喷火器之间的间隙向所述二次空气通道的出气口方向逐渐缩小。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环喷火器包括外环分气盘和设置在所述外环分气盘上的外环火盖,所述外环分气盘或所述外环火盖上设有外环火孔;
13.所述内环喷火器包括内环分气盘和设置在所述内环分气盘上的内环火盖,所述内环分气盘或所述内环火盖上设有内环火孔。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件与所述外环火盖为一体结构。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件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述外环火盖上或所述外环分气盘上。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环分气盘与面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与所述二次空气通道连通。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环火盖四周为所述外环喷火器的二次空气补气口。
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进风燃烧器还包括:
19.外环喷嘴座;
20.内环喷嘴座;
21.外环引射管,连通所述外环喷嘴座与所述外环混气腔;
22.内环引射管,与所述内环混气腔连通;
23.以及,
24.分隔板,设置在所述外环分气盘上,并介于所述外环喷嘴座、所述内环喷嘴座与所述外环喷火器的所述二次空气补气口之间。
25.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燃气灶具,所述燃气灶具包括上述的上进风燃烧器和面板,所述上进风燃烧器设置在所述面板上。
26.本技术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7.上述实施例的上进风燃烧器,在外环喷火器和内环喷火器之间具有二次空气通道,通过固定在外环喷火器上且位于外环喷火器和内环喷火器之间的导流件,以使二次空气通道的出气口朝向内环喷火器,使二次空气通道内的空气定向补充至内环喷火器,从而使内环喷火器的燃烧更加充分,提高内环喷火器的负荷,进而提升上进风燃烧器的整体能效。
附图说明
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9.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一中上进风燃烧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示出了图1中的上进风燃烧器的主视图;
31.图3示出了图1中的上进风燃烧器的左视图;
32.图4示出了图1中的上进风燃烧器的俯视图;
33.图5示出了图4中的上进风燃烧器的a-a向剖视图;
34.图6示出了图4中的上进风燃烧器的b-b向剖视图;
35.图7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二中上进风燃烧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6.图8示出了图7中的上进风燃烧器的俯视图;
37.图9示出了图8中的上进风燃烧器的c-c向剖视图;
38.图10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三中上进风燃烧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9.附图标记:
40.100、外环喷火器;110、外环混气腔;120、外环分气盘;130、外环火盖;131、外环火孔; 200、内环喷火器;210、内环混气腔;220、内环分气盘;230、内环火盖;231、内环火孔; 300、二次空气通道;310、二次空气通道的出气口;320、导流件;321、盖板部;322、贴合部; 323、导流部;400、外环喷嘴座;500、内环喷嘴座;600、外环引射管;700、内环引射管; 800、分隔板;900、连接件;1000、聚能盘;2000、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4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2.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技术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43.下面结合附图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技术:
44.相关技术中,内外双环燃烧器在内环和外环之间设置二次空气通道300,但是该二次空气通道300的出口介于内环和外环之间,以同时给内环火孔231和外环或空间进行二次空气补充。但是本技术经过研究发现,通过该二次空气通道300对内环火孔231的补气效果差,导致内环火的负荷不能充分提高,难以提升燃烧器的能效。为了使内环火充分燃烧,提高内环喷火器200 的负荷,本技术的第一大方面提出了一种燃烧器。
45.本技术的第一大方面提出了一种上进风燃烧器,如图1和图5所示,该上进风燃烧器包括:
46.外环喷火器100,具有外环混气腔110;
47.内环喷火器200,具有内环混气腔210,在所述外环喷火器100与所述内环喷火器200之间具有二次空气通道300;以及,
48.导流件320,固定在所述外环喷火器100上且位于所述外环喷火器100和所述内环喷火器200 之间,以使所述二次空气通道的出气口310朝向所述内环喷火器200。
49.上述实施例的上进风燃烧器,在外环喷火器100和内环喷火器200之间具有二次空气通道 300,通过固定在外环喷火器100上且位于外环喷火器100和内环喷火器200之间的导流件320,以使二次空气通道的出气口310朝向内环喷火器200,使二次空气通道300内的空气定向补充至内环喷火器200,从而使内环喷火器200的燃烧更加充分,提高内环喷火器200的负荷,进而提升上进风燃烧器的整体能效。
50.进一步地,上进风燃烧器在相同总负荷的情况下,内环的负荷越大,上进风燃烧器的整体能效越高,在本技术中,上进风燃烧器通过提高对内环喷火器200的二次补气量,使得内环喷火器200的负荷进一步提升,故而在相同总负荷的情况下,本技术的上进风燃烧器的能效更高,能量的利用率高,能够有效降低应用该上进风燃烧器的燃气灶具的使用成本。
51.在本技术的以下实施例中,以外环喷火器100具有外环分气盘120和一个与外环混气腔110 连通的外环引射管600,内环喷火器200具有内环分气盘220和一个与内环混气腔210连通的内环引射管700为例,对本技术的燃烧器进行示例性说明。
52.在本技术的以下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外环分气盘120为环形结构,故而外环混气腔110 亦为环形结构。外环引射管600与外环分气盘120的结构相适应,外环引射管600具有一定的旋转角度,外环引射管600与外环分气盘120切向连通,外环引射管600中的燃气和一次空气旋向进入外环混气腔110中,并可在外环混气腔110中具有一定的旋转流动趋势,使得燃气和一次空气能够在外环混气腔110中快速混合并均匀分布在外环混气腔110中。
53.在本技术中,内环分气盘220既可以采用环结构,中心具有空腔;也可以采用圆槽结构。在以下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以内环分气盘220为环结构,内环分气盘220的外圈直径小于外环分气盘120的内圈直径,使得内环分气盘220与外环分气盘120之间形成环形间隙作为二次空气通道300为例对本技术的燃烧器进行示例性说明。
54.实施例一:
55.如图1和图5所示,实施例提出的燃烧器包括外环喷火器100、外环喷嘴座400、外环引射管600、内环喷火器200、内环喷嘴座500以及内环引射管700。其中,外环喷火器100和内环喷火器200嵌套安装,外环喷火器100整体呈环状,内环喷火器200与外环喷火器100同轴设置在外环喷火器100的中心。外环喷火器100具有外环混气腔110,外环引射管600连通外环喷嘴座400和外环混气腔110,通过外环引射管600引入一次空气以与外环引射管600中的燃气在外环混气腔110中混合,进而通过外环喷火器100燃烧。内环喷火器200具有内环混气腔210,内环引射管700连通内环喷嘴座500和内环混气腔210,通过内环引射管700引入一次空气以与内环引射管700中的燃气在内环混气腔210中混合。
56.如图2至4所示,外环喷火器100和内环喷火器200同轴设置,且在外环喷火器100和内环喷火器200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作为二次空气通道300以为内环喷火器200进行二次空气补充,为了使该二次空气通道300定向向内环喷火器200进行二次空气补充,故在所述外环喷火器100和所述内环喷火器200之间设有导流件320,该导流件320固定在外环喷火器100上,通过导流件320使所述二次空气通道的出气口310朝向所述内环喷火器200,实现对内环火孔231 定向、高效补充二次空气的目的,提高内环喷火器200的负荷,从而达到提升燃烧器整体能效的目的。
57.可选的,外环分气盘120与外环引射管600可以设置为一体成型,也可以设置为分体结构;相应地,内环分气盘220与内环引射管700可以设置为一体成型,也可以设置为分体结构,具体结构类型在本技术中不做限制。
58.外环喷火器100可以包括外环分气盘120和若干个与外环混气腔110连通的外环引射管600,以调整外环喷火器100的燃烧效率;相应地,内环喷火器200可以包括内环分气盘220和若干个与外环混气腔110连通的内环引射管700,以调整内环喷火器200的燃烧效率。
59.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导流件320包括盖板部321,所述盖板部321盖固定在所述外环喷火器100上且向所述内环喷火器200延伸,在所述盖板部 321与所述内环喷火器200之间形成所述二次空气通道的出气口310。通过在导流件320的盖板部321与内环喷射器之间形成二次空气通道的出气口310,从而使二次空气通道的出气口310与内环喷火器200之间的距离更近,以使二次空气通道300中的空气尽可能通过二次空气通道的出气口310精准地补充至更接近于内环喷火器200的位置,从而提高二次空气通道300对内环喷火器200的二次空气补气效果,使内环喷火器200的燃烧更充分,达到提高内环喷火器200 的负荷的目的。
60.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导流件320还包括与所述盖板部321 连接的贴合部322,所述贴合部322贴合在所述外环喷火器100上。该贴合部322贴合在外环喷火器100上,从而与外环喷火器100之间密封,避免二次空气通道300内的空气沿外环喷火器100 的侧壁进入外环喷火器100中;此外,贴合部322还具有通过外环喷火器100支撑盖板部321 的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盖板部321受力变形。
61.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导流件320还包括与所述盖板部321、所述贴合部322连接的导流部323,所述导流部323具有向所述二次空气通道的出气口310方向延伸的弧形导流面。导流件320通过导流部323形成弧形导流面,使二次空气通道300 内的空气沿弧形导流面改变二次空气通道300内的空气流向,从而使空气从二次空气通道的出气口310流出后继续沿原方向运动,进入内环喷火器200的二次补气区域,定向地为内环火孔231 补充二次空气,使内环喷火器200的燃烧更为充分,达到提高内环喷火器200负荷的目的。
62.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弧形导流面与所述内环喷火器200之间的间隙向所述二次空气通道的出气口310方向逐渐缩小。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导流部323的逐步延伸使弧形导流面与内环喷火器200之间的间隙向二次补气出口方向逐渐缩小,即二次空气通道300的宽度逐渐收紧,以在该处形成文丘里管效应,从而提高空气的流速,在二次空气通道的出气口310高速流向内环喷火器200的同时,此外还会带动周围空气一起流向内环喷火器200,更进一步提高对内环喷火器200的二次空气补气量,提高内环喷火器200的负荷,达到燃烧器更高能效的目的。
63.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本技术上进风燃烧器的外环喷火器100包括外环分气盘120和设置在外环分气盘120上的外环火盖130,外环分气盘120或外环火盖130上设有外环火孔131;内环喷火器200包括内环分气盘220和设置在内环分气盘220上的内环火盖230,内环分气盘220 或内环火盖230上设有内环火孔231。如图1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由外环分气盘120和盖设在外环分气盘120上的外环火盖130形成外环混气腔110,在外环分气盘120上的外侧壁上均匀地、环绕外侧壁开设有若干外环火孔131;由内环分气盘220和盖设在内环分气盘220上的内环火盖230形成内环混气腔210,在内环火盖230上均匀地、环绕内环火盖230开设有若干内环火孔231。
64.在其他实施例中,外环喷火器100的外环火孔131和内环喷火器200的内环火孔231也可以是其他设计形式。例如,外环喷火器100的外环火孔131开设在外环火盖130上,内环喷火器200的内环火孔231开设在内环分气盘220上。
65.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本技术上进风燃烧器的导流件320与外环火盖130为一体结构。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外环火盖130邻近内环喷火器200的一侧向内环喷火器200延伸,进而使外环火盖130延伸的部分作为导流件320的盖板部321,利用外环火盖130延伸的部分与内环喷火器200之间形成上述二次空气通道的出气口310。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外环火盖130 与导流件320的一体设置,无需单独设置导流件320,使燃烧器的结构简单,组装也更为方便,以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材料成本。
66.进一步地,外环火盖130邻近外环分气盘120的一侧向外环分气盘120延伸,进而使该延伸的部分作为贴合部322,提高对盖板部321的支撑作用。
67.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上进风燃烧器设置在面板2000上,所述外环分气盘120 与面板2000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与所述二次空气通道300连通。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通过上进风燃烧器的整体设计,将上进风燃烧器安装在面板2000上后,使外环分气盘120的底部与面板2000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空气能够通过外环分气盘120的底部进入二次空气通道300。
68.实施例二
69.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导流件320通过连接件900固定在外环火盖130上或外环分气盘120上。如图7至9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可选的,导流件320主体为环形钣金件,该环形钣金件作为导流件320的盖板部321,且环形钣金件的外圈直径大于外环火盖130的内圈直径,且该环形钣金件的内圈直径大于内环火盖230的外圈直径。可选的,该环形导流板通过螺钉等连接件900与外环火盖130的内圈边缘固定连接,从而使该环形导流件 320盖设在二次空气通道300上,由于该环形导流件320的内圈直径大于内环火盖230的外圈直径,故在环形导流件320与内环火盖230之间具有间隙作为二次空气孔道的出气口,从而对二次空气通道300内的空气进行导流,使二次空气通道300内的空气通过该二次空气通道的出气口310能迅速补充至内环喷火器200。
70.在本实施例中,能够通过调整环形钣金件的内圈直径和内环火盖230的外圈直径的相对大小调整二次空气通道的出气口310的宽度,进而调整对内环喷火器200的二次补气量。
71.进一步可选的,导流件320设有与环形钣金件连接的贴合部322,贴合部322用于贴合在外环燃烧器上,一方面可用于环形钣金件连接在外环火盖130上的定位,另一方面还能为环形钣金件提供一定的支撑力。
72.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7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导流件320还包括与环形钣金件、贴合部322连接的导流部323,所述导流部323具有向所述二次空气通道的出气口 310方向延伸的弧形导流面。
73.相应地,在实施例二中,基于与实施例一相同的发明构思,在环形导流板邻近二次空气通道300的一侧也可设置导流面等与实施例一相同的结构,从而达到相同的目的,在此不再赘述。
74.实施例三
75.如图10所示,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上进风燃烧器结构相同,进一步地,在实施例三的上进风燃烧器中,所述外环火盖130四周为所述外环喷火器100的二次空气补气口,该上进风燃烧器还设有分割板,该分隔板800设置在所述外环分气盘120上,并介于所述外环喷嘴座400、所述内环喷嘴座500与所述外环喷火器100的所述二次空气补气口之间。
76.本实施例通过在外环喷火器100的侧面设置分隔板800而将外环喷嘴座400、内环喷嘴座500 隐藏于该分隔板800的下方,使外环喷嘴座400、内环喷嘴座500尽可能远离外环喷火器100和内环喷火器200的中心并位于分隔板800的下方,使连通外环混气腔110与外环喷嘴座400的外环引射管600的长度、连通内环混气腔210与内环喷嘴座500的内环引射管700的长度不受外环喷火器100尺寸的限制,以延长外环引射管600和内环引射管700的长度,从而提升外环引射管600和内环引射管700一次空气的引射量,进而提升一次空气系数,并且使一次空气与燃气预混更完全,使燃烧器的燃烧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77.进一步地,由于本技术的上进风燃烧器的一次空气和二次空气均采用上进风的方式,为避免一次空气和二次空气出现抢气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外环喷火器100的二次空气补充是通过外环火盖130四周直接补充的,即外环喷火器100的二次空气补充来源为外环火盖130与外环分气盘120附近的环形区域,通过设置分隔板800能够将该区域与位于外环喷嘴座400和内环喷嘴座500附近的区域分割开来,以分割一次空气和二次空气,避免由于外环引射管600和内环引射管700引入一次空气而影响外环喷火器100的二次空气补充。
78.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10所示,该燃烧器还包括聚能盘1000,该外环聚能盘1000 套设在喷火器且介于所述二次空气补气口与分隔板800之间,所述聚能盘1000与所述喷火器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聚能盘1000与所述分隔板800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79.该聚能盘1000为环形部件,套设在外环喷火器100上,以提高燃烧器的热效率。进一步地,聚能盘1000外侧空气能依次通过第二间隙和第一间隙进入外环喷火器100的外环火孔131处,即通过第二间隙和第一间隙形成对外环喷火器100进行二次空气补充的空气通道,以对外环喷火器100进行二次空气补充。并且由于设置有分隔板800,能够将该二次补气通道与位于分隔板 800下方的外环喷嘴座400、内环喷嘴座500分隔开来,避免一次空气/二次空气的抢气问题。
80.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技术的第二大方面提供一种燃气灶具,燃气灶具包括上述的燃烧器和面板2000,燃烧器设置在面板2000上。
81.因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气灶具包括了上述技术方案的燃烧器,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气灶具具备上述燃烧器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做赘述。
82.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8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8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85.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86.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8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
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88.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8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进风燃烧器包括:外环喷火器,具有外环混气腔;内环喷火器,具有内环混气腔,在所述外环喷火器与所述内环喷火器之间具有二次空气通道;以及,导流件,固定在所述外环喷火器上且位于所述外环喷火器和所述内环喷火器之间,以使所述二次空气通道的出气口朝向所述内环喷火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包括盖板部,所述盖板部盖固定在所述外环喷火器上且向所述内环喷火器延伸,在所述盖板部与所述内环喷火器之间形成所述二次空气通道的出气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还包括与所述盖板部连接的贴合部,所述贴合部贴合在所述外环喷火器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还包括与所述盖板部、所述贴合部连接的导流部,所述导流部具有向所述二次空气通道的出气口方向延伸的弧形导流面。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导流面与所述内环喷火器之间的间隙向所述二次空气通道的出气口方向逐渐缩小。6.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喷火器包括外环分气盘和设置在所述外环分气盘上的外环火盖,所述外环分气盘或所述外环火盖上设有外环火孔;所述内环喷火器包括内环分气盘和设置在所述内环分气盘上的内环火盖,所述内环分气盘或所述内环火盖上设有内环火孔。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与所述外环火盖为一体结构。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述外环火盖上或所述外环分气盘上。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分气盘与面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与所述二次空气通道连通。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火盖四周为所述外环喷火器的二次空气补气口。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进风燃烧器还包括:外环喷嘴座;内环喷嘴座;外环引射管,连通所述外环喷嘴座与所述外环混气腔;内环引射管,与所述内环混气腔连通;以及,分隔板,设置在所述外环分气盘上,并介于所述外环喷嘴座、所述内环喷嘴座与所述外环喷火器的所述二次空气补气口之间。12.一种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灶具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1任意一项所述的上进风燃烧器和面板,所述上进风燃烧器设置在所述面板上。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上进风燃烧器和燃气灶具,上进风燃烧器包括:外环喷火器,具有外环混气腔;内环喷火器,具有内环混气腔,在外环喷火器与内环喷火器之间具有二次空气通道;以及,导流件,固定在外环喷火器上且位于外环喷火器和内环喷火器之间,以使二次空气通道的出气口朝向内环喷火器。上述实施例的上进风燃烧器,在外环喷火器和内环喷火器之间具有二次空气通道,通过固定在外环喷火器上且位于外环喷火器和内环喷火器之间的导流件,以使二次空气通道的出气口朝向内环喷火器,使二次空气通道内的空气定向补充至内环喷火器,从而使内环喷火器的燃烧更加充分,提高内环喷火器的负荷,进而提升上进风燃烧器的整体能效。而提升上进风燃烧器的整体能效。而提升上进风燃烧器的整体能效。


技术研发人员:

姚雪 张炳卫 韩杰 谭争鸣 向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芜湖美的智能厨电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5.16

技术公布日:

2022/11/28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zhuanli/patent-1-36025-0.html

来源:专利查询检索下载-实用文体写作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2-12-13 05:40:39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