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kaifamei

主动式油气回收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更新时间:2025-01-11 11:56:45 0条评论

主动式油气回收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主动式油气回收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2.油液伴随着车辆的各种工况而挥发出大量的油气,不仅是雾霾等环境污染的重要成因,而且导致大量能源浪费。相关技术中车辆通过使用车载油气回收系统实现油气高效的回收利用,但当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处于电驱动工况时,发动机不工作,相关技术中炭罐内被吸附炭吸附的油气不能利用炭罐与发动机之间的压力差进行脱附,炭罐内的油气被排向大气,不仅形成大气污染,而且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主动式油气回收装置,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对能源的利用。
4.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应用上述主动式油气回收装置的车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对能源的利用。
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主动式油气回收装置,包括:燃油箱,所述燃油箱上设有容纳空间;油气存储罐,所述油气存储罐上设有油气空间,所述油气空间通过油气交换管道连通所述容纳空间;油气输送驱动单元,所述油气输送驱动单元配置于所述油气交换管道且用于驱动所述油气存储罐内的油气流向所述燃油箱,或用于驱动所述燃油箱内的油气流向所述油气存储罐。
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动式油气回收装置,通过设置油气存储罐克服了相关技术中炭罐易饱和的缺点,同时设置油气输送驱动单元对油气进行主动控制,抑制油气的产生,从而减少油气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能源利用率。
7.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主动式油气回收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容纳空间和所述油气空间内油气浓度的两个油气浓度传感组件,两个所述油气浓度传感组件与所述油气输送驱动单元通讯,以使所述油气输送驱动单元适于根据所述油气浓度传感组件的检测结果启动或停止工作。
8.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用于检测所述容纳空间内油气浓度的所述油气浓度传感组件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在所述容纳空间的顶部;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相邻设置。
9.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燃油箱上设有开启或关闭加油口的活动盖,所述活动盖上设有活动盖锁止件,所述活动盖锁止件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通讯,以使所述活动盖锁止件根据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开启或关闭对所述活动盖的限制。
1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燃油箱上设有加油管,所述加油口设在所述加油管的一端,所述活动盖上设有第一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与所述活动盖锁止件通讯,以使所述活动盖锁止件根据所述活动盖锁止件的检测结果开启或关闭对所述活动盖的限制;其
中,所述加油管远离所述加油口的一端设有单向阀,以使油液由所述容纳空间的外部向所述容纳空间的内部流动。
11.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燃油箱与所述油气存储罐之间还设有安全管道,所述安全管道上设有安全阀,以在所述容纳空间或所述油气空间内的油气达到设定压力阈值时使所述安全管道通路。
1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油气交换管道靠近所述燃油箱的一端连接所述燃油箱的顶部,且设在所述燃油箱的中部位置,所述安全管道靠近所述油气存储罐的一端连接所述油气存储罐的底部。
1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主动式油气回收装置,所述主动式油气回收装置为上述的主动式油气回收装置;发动机,所述发动机连接油气交换管道,以向所述发动机输送油气。
1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主动式油气回收装置,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提高了对能源的利用。
1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油气输送驱动单元为油气控制泵,所述油气交换管道上还设有油气控制阀,所述油气控制阀相比较所述油气控制泵接近所述燃油箱,所述油气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油气交换管道的通断;其中,所述油气交换管道上位于所述油气控制泵与所述油气控制阀之间的部位为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连接发动机,以向所述发动机输送油气。
1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动机上设有发动机进气管,所述发动机进气管连接所述连接部;其中,所述发动机进气管上设有进气电磁阀,以通断所述发动机进气管。
17.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8.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
21.1000、车辆;
22.1、燃油箱;101、容纳空间;102、加油管;103、油气饱和度传感组件;2、单向阀;3、第一位置传感器;4、活动盖锁止件;5、液面位置传感器;6、第一压力传感器;7、温度传感器;8、安全管道;9、安全阀;10、油气控制阀;11、发动机;12、第二位置传感器;13、第二压力传感器;14、油气存储罐;141、油气空间;15、油气输送驱动单元;16、油气交换管道;161、连接部;17、控制装置;18、加油按钮;19、泄压管;20、进气电磁阀;21、发动机进气管;22、空气滤清器。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
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8.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动式油气回收装置。
29.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动式油气回收装置,主动式油气回收装置包括:燃油箱1、油气存储罐14及油气输送驱动单元15。
30.燃油箱1上设有容纳空间101。其中,容纳空间101发挥容纳的效果,用于容纳油液,可以理解的,油液自身性质决定其会挥发出油气,容纳空间101中也存在着油气,较重的油液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动堆积在容纳空间101的底部,较轻的油气自动上浮到容纳空间101的顶部。
31.油气存储罐14上设有油气空间141,油气空间141通过油气交换管道16连通容纳空间101。相关技术中通常使用炭罐,但是炭罐内有吸附炭占据较大空间,导致炭罐易饱和,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油气存储罐14直接存储油气,空间大,存储能力强。
32.油气输送驱动单元15配置于油气交换管道16且用于驱动油气存储罐14内的油气流向燃油箱1,或用于驱动燃油箱1内的油气流向油气存储罐14。其中,油气输送驱动单元15既可以驱动油气存储罐14内的油气流向燃油箱1,又可以驱动燃油箱1内的油气流向油气存储罐14,也就是说,油气输送驱动单元15可以双向驱动,切换驱动的方向。
33.可以理解,在无外力推动的情况下,油气自动从浓度较高的空间流动到浓度较低的空间内,而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油气输送驱动单元15为油气克服惯性提高驱动力,从而适应不同的工况需求。
34.当然,油气输送驱动单元15无需时刻运行,例如在油气空间141内油气的浓度大于容纳空间101内油气的浓度时,油气可以自动从油气空间141内流动到容纳空间101内,从而抑制容纳空间101内油气的挥发,还可以节省运行油气输送驱动单元15的能源,也就是说,油气输送驱动单元15可以根据需求运行,从而适应不同的工况。
35.具体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油气输送驱动单元15为油气的流动提供动力,可以使存在于压力较小空间内的油气逆向流动到压力较大的空间内,可以控制容纳空间101内的油气始终处于饱和状态,实现对油气的主动控制,从而抑制油气的挥发,减小油气的产
生。例如,油气空间141相比较容纳空间101为低压,油气输送驱动单元15驱动油气空间141内的油气流向容纳空间101,可以使容纳空间101内的油气始终处于饱和状态,从而抑制容纳空间101内的油液挥发为油气,减少油气的产生;或者,向燃油箱1内注入油液,油气空间141相比较容纳空间101为高压,油气输送驱动单元15驱动容纳空间101内的油气流向油气空间141,从而减少油气的外溢,减少环境的污染与能源的浪费。
3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动式油气回收装置,通过设置油气存储罐14克服了相关技术中炭罐易饱和的缺点,同时设置油气输送驱动单元15对油气进行主动控制,使油气可以流向需要的空间,提高对油气的控制程度,减少油气进入大气的概率,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可以在多种工况下充分留存油气,避免浪费,提高能源利用率。
37.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主动式油气回收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容纳空间101和油气空间141内油气浓度的两个油气浓度传感组件,两个油气浓度传感组件与油气输送驱动单元15通讯,以使油气输送驱动单元15适于根据油气浓度传感组件的检测结果启动或停止工作。相关技术中为了避免燃油箱内压力过大导致损坏燃油箱,通常设置有一个压力传感器检测燃油箱内压力,在燃油箱内的压力大于安全阈值时进行泄压从而保护燃油箱,而本技术通过在容纳空间101与油气空间141内均设置有油气浓度传感组件,检测容纳空间101与油气空间141内油气浓度,油气输送驱动单元15可以根据两者内的油气浓度控制驱动油气的方向。
38.例如,在向燃油箱1内加注油液的过程中,容纳空间101内的油气浓度传感组件检测的油气浓度小于油气空间141内油气浓度传感组件检测的油气浓度,但是油气输送驱动单元15可以控制容纳空间101内的油气流向油气空间141,从而可以收集流动中的油液挥发的油气,减少流向大气的油气;或者,油气空间141内的油气浓度传感组件检测的油气浓度小于容纳空间101内的油气浓度传感组件检测的油气浓度,但是油气输送驱动单元15可以控制油气空间141内的油气流向容纳空间101,从而抑制油气的挥发。
39.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用于检测容纳空间101内油气浓度的油气浓度传感组件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6、温度传感器7。
40.第一压力传感器6设在容纳空间101的顶部。温度传感器7与第一压力传感器6相邻设置。可以理解,油气自动上浮到容纳空间101的顶部,通过将第一压力传感器6与温度传感器7设置在容纳空间101的顶部,可以检测到油气的压力与温度,从而判断容纳空间101内的油气是否饱和。可以理解,不同温度下油气的饱和压力不同,若第一压力传感器6检测到的压力小于饱和压力,便代表油气未饱和,油液便有挥发为油气的可能性,本实用新型便可以控制油气空间141内的油气进入容纳空间101内,使容纳空间101内的油气达到饱和状态,使得气液处于相平衡状态,抑制油液的挥发。
41.具体的,用于检测油气空间141内油气浓度的油气浓度传感组件包括:第二压力传感器13,第二压力传感器13设在油气空间141的顶部,油气自动上浮到油气空间141的顶部,设置在油气空间141顶部的第二压力传感器13可以始终与油气接触,方便对油气的检测。
42.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燃油箱1上设有开启或关闭加油口的活动盖,活动盖上设有活动盖锁止件4,活动盖锁止件4与第一压力传感器6通讯,以使活动盖锁止件4根据第一压力传感器6的检测结果开启或关闭对活动盖的限制。相关技术中油箱盖可以自由打开,需要加油时可以直接打开油箱盖向油箱内加注油液,而本技术通过设置活动盖锁止件4,且活动盖
锁止件4可以根据第一压力传感器6的检测结果开启或关闭对活动盖的限制,在活动盖不方便开启的时候禁止活动盖的开启,例如容纳空间101内存在高压油气时,高压油气会从容纳空间101内溢出,从而减少油气流出到大气中的可能性,减少污染与浪费。
43.一些实施例中,燃油箱1上设有加油管102,加油口设在加油管102的一端,活动盖上设有第一位置传感器3,第一位置传感器3与活动盖锁止件4通讯,以使活动盖锁止件4根据活动盖锁止件4的检测结果开启或关闭对活动盖的限制。通过设置第一位置传感器3检测活动盖的位置,方便对活动盖的控制,减小主动式油气回收装置出现错误的可能性。
44.其中,加油管102远离加油口的一端设有单向阀2,以使油液由容纳空间101的外部向容纳空间101的内部流动。通过设置单向阀2控制油液的流动方向,减小油液流动到容纳空间101外的概率,减少浪费,同时防止油气通过加油管102溢出容纳空间101。
45.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燃油箱1与油气存储罐14之间还设有安全管道8,安全管道8上设有安全阀9,以在容纳空间101或油气空间141内的油气达到设定压力阈值时使安全管道8通路。通过设置安全管道8,且安全管道8设在燃油箱1与油气存储罐14之间,当燃油箱1或油气存储罐14内压力异常时,安全阀9自动开启,容纳空间101内的油气与油气空间141内的油气可以自由交换,减少对燃油箱1与油气存储罐14的损坏。可以理解的,设定压力阈值为预设值,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设定,这里不做限制。
46.一些实施例中,油气交换管道16靠近燃油箱1的一端连接燃油箱1的顶部,且设在燃油箱1的中部位置,安全管道8靠近油气存储罐14的一端连接油气存储罐14的底部。通过将油气交换管道16的一端连接燃油箱1的顶部,可以理解,油气可以自动上浮从而集聚在燃油箱1的顶部,油气交换管道16的一端连接燃油箱1的顶部可以让油气自动进入油气交换管道16内,减少油液进入油气交换管道16的可能性;安全管道8靠近油气存储罐14的一端连接油气存储罐14的底部,油气存储罐14内的油气可能会凝结为油液,位于油气存储罐14底部的安全管道8使凝结出的油液自动进入安全管道8内,可以使油液落入容纳空间101内,有效回收油液。
47.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主动式油气回收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17,控制装置17电连接第一压力传感器6、第二压力传感器13、温度传感器7、第一位置传感器3、油气输送驱动单元15及活动盖锁止件4,控制装置17从第一压力传感器6、第二压力传感器13、温度传感器7及第一位置传感器3上获取信息,判断并控制活动盖锁止件4与油气输送驱动单元15运动,最终控制油气的流向,从而对油气进行主动式控制。
48.具体的,容纳空间101顶部还设有液面位置传感器5,液面位置传感器5用于检测容纳空间101内油液液面的位置,液面位置传感器5与控制装置17电连接并向控制装置17传输包括油液液面的位置的信息,使控制装置17可以获取容纳空间101更全面的信息。例如,在对燃油箱1加注油液时,油气输送驱动单元15驱动燃油箱1内的油气流向油气存储罐14,在液面位置传感器5检测到油液液面高于lh(油液高度阈值)后,控制装置17从液面位置传感器5上获取此信息后便控制油气输送驱动单元15停止工作;或者,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在电驱动工况下,发动机11此时未工作,当燃油箱1内油液低于lh后,燃油箱1内的油气可能处于不饱和状态,控制装置17从液面位置传感器5上获取此信息后便控制油气输送驱动单元15工作,驱动油气空间141内的油气流向容纳空间101,提高容纳空间101内油气的浓度,抑制油气的挥发。
49.更具体的,控制装置17上设有加油按钮18,加油按钮18与控制装置17电连接并在被启动时向控制装置17传输准备加油的信号,控制装置17便控制油气输送驱动单元15驱动燃油箱1内的油气流向油气存储罐14,从而降低容纳空间101内油气的浓度,方便加注油液。
50.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1000,包括:主动式油气回收装置与发动机11。
51.主动式油气回收装置为上述的主动式油气回收装置。发动机11连接油气交换管道16,以向发动机11输送油气,油气在发动机11内燃烧,从而回收、利用油气,提高能量利用率。
5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1000,通过设置主动式油气回收装置对油气进行主动控制,减少油气的量,从而减少油气对大气的污染,提高能量利用率。
53.一些实施例中,油气输送驱动单元15为油气控制泵,油气交换管道16上还设有油气控制阀10,油气控制阀10相比较油气控制泵接近燃油箱1,油气控制阀10用于控制油气交换管道16的通断。其中,油气交换管道16上位于油气控制泵与油气控制阀10之间的部位为连接部161,连接部161用于连接发动机11,以向发动机11输送油气。
54.具体的,油气控制阀10为常闭电磁阀,用于控制油气交换管道16的通断。
55.一些实施例中,发动机11上设有发动机进气管21,发动机进气管21连接连接部161;其中,发动机进气管21上设有进气电磁阀20,以通断发动机进气管21。
56.可以理解,油气交换管道16上设有油气控制阀10与油气控制泵,油气交换管道16上的连接部161连接发动机进气管21,且发动机进气管21上设有进气电磁阀20,油气控制阀10、油气控制泵及进气电磁阀20之间配合可以对油气的流向进行多种控制,相比较相关技术中每条管道上均设置有泵与阀的方案,本技术通过油气控制阀10、油气控制泵及进气电磁阀20位置的设置,较少的零部件便可以实现对油气的主动式控制,使得油气可以从容纳空间101流向油气空间141、油气空间141流向容纳空间101,还可以使得油气从容纳空间101、油气空间141流向发动机11内燃烧。
57.例如,进气控制阀使得发动机进气管21断路,油气控制阀10使得油气交换管道16通路,油气控制泵便可以驱动油气从容纳空间101流向油气空间141,或者驱动油气从油气空间141流向容纳空间101;或者,进气控制阀使得发动机进气管21通路,油气控制阀10使得油气交换管道16通路,发动机11的负压自动使得油气进入发动机11内。
58.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发动机进气管21上设有空气滤清器22,空气滤清器22相比较进气电磁阀20更靠近发动机11,过滤杂质,降低了对发动机11的损伤。
59.更具体的,发动机11上设有曲轴及第二位置传感器12,第二位置传感器12用于检测曲轴的位置,第二位置传感器12与控制装置17电连接并向控制装置17传输包括曲轴是否运行的信息,提高控制装置17对车辆1000整体状态的掌握程度。例如,控制装置17通过曲轴是否运行的情况判断发动机11是否工作,若发动机11工作,便可以控制油气从容纳空间101、油气空间141进入发动机11内燃烧。
60.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发动机进气管21上设有泄压管19,泄压管19用于在发动机进气管21内压力达到设定值时泄压,避免过大的压力对发动机11产生损伤。
61.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1000。
62.一种车辆1000,包括:主动式油气回收装置与发动机11。
63.发动机11与主动式油气回收装置相互连通,实现油气运送、交换和回收。
64.主动式油气回收装置包括:燃油箱1、油气存储罐14、油气输送驱动单元15、油气饱和度传感组件103及控制装置17。
65.燃油箱1上设有容纳空间101、加油管102及安全管道8,容纳空间101内设有液面位置传感器5,加油管102上设有活动盖及单向阀2,活动盖上设有活动改锁止件及第一位置传感器3。油气存储罐14上设有油气空间141及油气交换管道16,油气交换管道16上设有油气控制阀10。油气饱和度传感组件103为两个,设在容纳空间101内的油气饱和度传感组件103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6及温度传感器7,设在油气空间141内的油气饱和度传感组件103包括第二压力传感器13。控制装置17上设有加油按钮18。
66.发动机11上设有发动机进气管21及第二位置传感器12,发动机进气管21上设有进气电磁阀20及泄压管19。
67.油气存储罐14右端口通过油气交换管道16连通油气控制泵的左端口,油气存储罐14的下端口通过安全管道8连通安全阀9的上端。油气控制泵的右端通过油气交换管道16连通燃油箱1的中间顶部。安全阀9的下端通过安全管道8连通燃油箱1的顶部。
68.第一压力传感器6位于容纳空间101的左上端,温度传感器7位于容纳空间101的左上端,液面位置传感器5位于容纳空间101的右上端,第一位置传感器3位于活动盖的背面,第二位置传感器12位于发动机11内,第二压力传感器13位于油气存储罐14的顶端中间,油气控制泵位于靠近燃油箱1的油气交换管道16处,进气电磁阀20位于发动机进气管21上。
69.控制装置17共有六个入口接线端子及三个出口接线端子,六个入口接线端子分别连接加油按钮18、第一压力传感器6、第二压力传感器13、温度传感器7、液面位置传感器5、第一位置传感器3和第二位置传感器12,三个出口接线端子分别连接活动盖锁止件4、油气控制阀10、进气电磁阀20,控制装置17通过接收第一压力传感器6、第二压力传感器13、温度传感器7、液面位置传感器5、第一位置传感器3和第二位置传感器12的信号作出相应指令,并对活动盖锁止件4的运动和油气控制阀10、进气电磁阀20的开闭进行控制。
70.工作过程如下:
71.1、车辆1000停放工况:
72.油气控制阀10保持关闭状态,油气密闭在燃油箱1和油气存储罐14内,燃油箱1和油气存储罐14能承受全天压力变化。
73.2、电驱动工况:
74.当燃油箱1内油液液面低于lh,燃油箱1内温度从t1升至t2,液面位置传感器5和温度传感器7检测的信息传送到控制装置17,控制装置17做出判断后,控制油气控制阀10打开,控制油气控制泵通电,油气存储罐14和燃油箱1经油气交换管道16进行油气交换;当燃油箱1内压力到达t2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p
b2
,第一压力传感器6检测的信息传送到控制装置17,控制装置17做出判断后,控制油气控制阀10关闭,控制油气控制泵断电。当车辆1000处于电驱动工况时,主动式油气回收装置为一个封闭系统,车辆1000运行时环境压力不做考虑,燃油箱1内容纳空间101油气的饱和压力变化仅与燃油箱1内温度变化有关,温度降低使得油气重新凝结为液体,形成新的气液相平衡且抑制油液挥发,因此只需对燃油箱1温度升高对饱和压力的影响进行控制。
75.3、发动机11驱动工况:
76.当燃油箱1内油液液面低于lh,控制装置17做出判断后,控制油气控制阀10打开,
当发动机11满足运行条件,第二位置传感器12检测的信息传送到控制装置17,控制装置17做出判断后,向进气电磁阀20发出开启指令打开,油气从燃油箱1和油气存储罐14,经油气交换管道16和发动机进气管21到达发动机11内燃烧使用。
77.4、加油工况:
78.1)加油准备阶段:当车辆1000加油时,按下加油按钮18,控制装置17接收到加油按钮18的信息,燃油箱1内压力高于p
low
(预设的压力阈值),第一压力传感器6检测的信息传送到控制装置17,控制装置17做出判断后,控制油气控制阀10打开,控制油气控制泵通电,油气从燃油箱1经油气交换管道16运送到油气存储罐14内,燃油箱1内压力达到p
low
时,第一压力传感器6检测的信息传送到控制装置17,控制装置17做出判断后,控制油气控制阀10关闭,控制油气控制泵断电,控制活动盖锁止件4开启。设定加油准备阶段燃油箱1内压力阈值p
low
,在开始燃油液加注前,燃油箱1内压力要求低于或等于预设压力值p
low
,活动盖锁止件4才能打开。
79.2)顺畅加油阶段:车辆1000加油时燃油箱1内油气的压力不断上升至p
open
(预设的开启压力值),第一压力传感器6检测的信息传送到控制装置17,控制装置17做出判断后,控制油气控制阀10打开,控制油气控制泵通电,油气从燃油箱1经油气交换管道16运送到油气存储罐14内,燃油箱1内压力持续下降至p
close
(预设的关闭压力值),第一压力传感器6检测的信息传送到控制装置17,控制装置17做出判断后,控制油气控制阀10关闭,控制油气控制泵断电;当燃油箱1内油液液面高于lh,液面位置传感器5检测的信息传送到控制装置17,控制装置17做出判断后,向油气控制阀10和油气控制泵发出关闭指令。设定顺畅加油阶段燃油箱1内压力阈值p
open
与p
close
,加油过程燃油箱1内油气不断增多使压力不断升高,压力过高易发生加油不畅,也需要进行泄压。
80.3)加油完成:活动盖锁止件4关闭,第一位置传感器3检测的信息传送到控制装置17。
8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动式油气回收装置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82.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8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主动式油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油箱,所述燃油箱上设有容纳空间;油气存储罐,所述油气存储罐上设有油气空间,所述油气空间通过油气交换管道连通所述容纳空间;油气输送驱动单元,所述油气输送驱动单元配置于所述油气交换管道且用于驱动所述油气存储罐内的油气流向所述燃油箱,或用于驱动所述燃油箱内的油气流向所述油气存储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油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容纳空间和所述油气空间内油气浓度的两个油气浓度传感组件,两个所述油气浓度传感组件与所述油气输送驱动单元通讯,以使所述油气输送驱动单元适于根据所述油气浓度传感组件的检测结果启动或停止工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式油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检测所述容纳空间内油气浓度的所述油气浓度传感组件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在所述容纳空间的顶部;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相邻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动式油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箱上设有开启或关闭加油口的活动盖,所述活动盖上设有活动盖锁止件,所述活动盖锁止件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通讯,以使所述活动盖锁止件根据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开启或关闭对所述活动盖的限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动式油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箱上设有加油管,所述加油口设在所述加油管的一端,所述活动盖上设有第一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与所述活动盖锁止件通讯,以使所述活动盖锁止件根据所述活动盖锁止件的检测结果开启或关闭对所述活动盖的限制;其中,所述加油管远离所述加油口的一端设有单向阀,以使油液由所述容纳空间的外部向所述容纳空间的内部流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油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箱与所述油气存储罐之间还设有安全管道,所述安全管道上设有安全阀,以在所述容纳空间或所述油气空间内的油气达到设定压力阈值时使所述安全管道通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主动式油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交换管道靠近所述燃油箱的一端连接所述燃油箱的顶部,且设在所述燃油箱的中部位置,所述安全管道靠近所述油气存储罐的一端连接所述油气存储罐的底部。8.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式油气回收装置,所述主动式油气回收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主动式油气回收装置;发动机,所述发动机连接油气交换管道,以向所述发动机输送油气。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输送驱动单元为油气控制泵,所述油气交换管道上还设有油气控制阀,所述油气控制阀相比较所述油气控制泵接近所述燃油箱,所述油气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油气交换管道的通断;其中,所述油气交换管道上位于所述油气控制泵与所述油气控制阀之间的部位为连接
部,所述连接部用于连接发动机,以向所述发动机输送油气。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上设有发动机进气管,所述发动机进气管连接所述连接部;其中,所述发动机进气管上设有进气电磁阀,以通断所述发动机进气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主动式油气回收装置及车辆,主动式油气回收装置包括:燃油箱,燃油箱上设有容纳空间;油气存储罐,油气存储罐上设有油气空间,油气空间通过油气交换管道连通容纳空间;油气输送驱动单元,油气输送驱动单元配置于油气交换管道且用于驱动油气存储罐内的油气流向燃油箱,或用于驱动燃油箱内的油气流向油气存储罐。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油气存储罐克服了相关技术中炭罐易饱和的缺点,同时设置油气输送驱动单元对油气进行主动控制,抑制油气的产生,从而减少油气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能源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

黄剑斌 王利鹤 赵永来 徐晓峰 毕程 张恩慧 包文君 王宜恒 李颖 高伟 韩宝生 王东 张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31

技术公布日:

2022/11/22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zhuanli/patent-1-31294-0.html

来源:专利查询检索下载-实用文体写作网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2-12-11 09:30:45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列表 (有 条评论
2人围观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