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危险废物焚烧回转窑的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焚烧回转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危险废物焚烧回转窑的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2.焚烧回转窑是指在钢板制成的圆筒状本体内部设置了耐火材料衬炉的焚烧窑,比水平略微倾斜的设置,一边进行缓慢的旋转,一边使从上部供给的废物向下部转移,从前部或后部等供给空气使之燃烧,通常,在回转窑后设置二次燃烧室,使前段热解未完全烧掉的有毒有害气体得以在较高温度的氧化状态下完全燃烧,一般会使用危险废物焚烧回转窑的进料装置将废物放入窑内进行燃烧,现有的危险废物焚烧回转窑的进料装置基本上已经能够满足日常的使用需求,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3.现有的危险废物焚烧回转窑的进料装置一般是通过设置在窑体顶端上的料斗来实现进料的,通过将导槽插入料斗内部或置于料斗上方,废料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导槽滑入料斗内进行上料,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废料的成分不同,有些废料需要较高的温度才能进行完全燃烧,但是由于料斗中部贯通,温度会通过料斗从窑体中外泄,废料可能会无法进行充分的燃烧,燃烧所需的时间延长,二次燃烧室的使用率上升,装置的稳定性不强,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危险废物焚烧回转窑的进料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危险废物焚烧回转窑的进料装置,通过设置的保温板和转动结构等,使进料斗能够通过贴合设置在顶端的两组保温板对焚烧回转窑本体内部的高温进行阻隔,减少温度的外泄,同时通过转动结构,使两组保温板能够垂直设置在进料斗顶端表面上,防止保温板影响到进料斗的正常上料,避免了由于废料的成分不同,有些废料需要较高的温度才能进行完全燃烧,但是由于料斗中部贯通,温度会通过料斗从窑体中外泄,废料可能会无法进行充分的燃烧,燃烧所需的时间延长,二次燃烧室的使用率上升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危险废物焚烧回转窑的进料装置,包括焚烧回转窑本体和进料斗,所述焚烧回转窑本体顶端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前后两端表面的两侧皆设置有转动结构,所述转动结构包括设置在进料斗前后两端表面上的两组转动杆、套设在转轴表面上的转动杆、环绕开设在转轴表面上的若干组弹簧槽、设置在弹簧槽内部的弹簧、贯穿弹簧槽外侧表面的限位杆和开设在转动杆内壁表面上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部皆插入有限位杆;
6.所述转动杆内侧末端皆与保温板转动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轴外壁表面设置有不少于两组的限位杆,所述转动杆内壁表面开设有与限位杆数量相同的限位槽。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杆外侧末端皆设置为弧形,所述
限位槽皆设置为与限位杆相互配合的弧形槽。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杆还能够通过调节结构与保温板滑动连接,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设置在四组转动杆内侧表面上的轴承、转动设置在轴承表面上的滑块、开设在两组保温板前后两侧表面上的滑槽、滚动设置在滑块外壁表面上的若干组滚珠和开设在滑槽内壁上下两端表面上的滚动槽,所述滚动槽内部皆插入有滚珠,所述滚动槽内部皆内嵌有滑块;
10.所述轴承皆贯穿滑槽外侧表面。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块皆设置为圆柱形,所述滑槽皆设置为内壁高度与滑块外壁直径相同的矩形槽。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块皆通过滚珠和滚动槽为媒介在滑槽内部移动。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温板顶端表面开设有若干组防滑槽。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5.1.通过设置的保温板和转动结构等,有效避免了由于废料的成分不同,有些废料需要较高的温度才能进行完全燃烧,但是由于料斗中部贯通,温度会通过料斗从窑体中外泄,废料可能会无法进行充分的燃烧,燃烧所需的时间延长,二次燃烧室的使用率上升的问题,通过设置的保温板,使保温板能够对焚烧回转窑本体内部的温度进行阻隔,当需要通过进料斗进行上料时,通过转动保温板,使保温板带动转动杆在转轴的限制下转动,保温板的角度能够进行调整并垂直设置在进料斗顶端表面上,同时弹簧推动限位杆重新插入另一限位槽内部,保温板的位置被限制,从而达到通过保温板对焚烧回转窑本体内部的高温进行阻隔,减少温度的外泄,同时通过转动结构,使两组保温板能够垂直设置在进料斗顶端表面上,防止保温板影响到进料斗的正常上料的目的,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16.2.通过设置的调节结构等,有效避免了当需要在燃烧的过程中同时进行上料,以提升工作效率时,热量会通过进料斗与用于运料的导槽之间的空隙中外泄的问题,通过推动保温板,使保温板带动滑槽在滑块的限制下贴合进料斗表面移动,滑槽通过滚动槽带动滚珠滚动,使两组保温板之间的距离变远,导槽能够插入进料斗内部,同时保温板贴合在导槽的两侧表面上,从而达到根据导槽的大小对保温板的位置进行调整,最大程度地减少进料斗与导槽之间的空隙,减少热量的散发的目的,提高了装置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进料斗关闭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进料斗开启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护板调节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a处地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b处地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图5中c处地放大结构示意图。
25.其中:1、焚烧回转窑本体;2、进料斗;3、保温板;4、转动结构;41、转轴;42、转动杆;43、弹簧槽;44、弹簧;45、限位杆;46、限位槽;5、调节结构;51、轴承;52、滑块;53、滑槽;54、滚珠;55、滚动槽;6、防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27.实施例:
28.请参阅图1-图8,一种危险废物焚烧回转窑的进料装置,包括焚烧回转窑本体1和进料斗2,焚烧回转窑本体1顶端设置有进料斗2,进料斗2前后两端表面的两侧皆设置有转动结构4,转动结构4包括设置在进料斗2前后两端表面上的两组转动杆42、套设在转轴41表面上的转动杆42、环绕开设在转轴41表面上的若干组弹簧槽43、设置在弹簧槽43内部的弹簧44、贯穿弹簧槽43外侧表面的限位杆45和开设在转动杆42内壁表面上的限位槽46,限位槽46内部皆插入有限位杆45;
29.转动杆42内侧末端皆与保温板3转动连接。
30.当需要进行入料时,通过转动保温板3,使保温板3带动转动杆42转动,转动杆42带动多组限位槽46转动并挤压限位杆45,使限位杆45在限位槽46的挤压下对弹簧44进行挤压,弹簧44因限位杆45挤压产生弹性形变,使弹簧44拉动限位杆45收入弹簧槽43内部,限位杆45从限位槽46内部移出,限位杆45不再配合限位槽46对转动杆42的位置进行限制,使转动杆42能够在转轴41的表面转动,保温板3的角度能够随之调整并垂直设置在进料斗2顶端表面上,保温板3不再对进料斗2进行阻隔,废料能够通过进料斗2进入焚烧回转窑本体1内部,当进料完成过后,反转操作即可使保温板3贴合设置在进料斗2顶端,进料斗2通过两组保温板3对焚烧回转窑本体1内部的温度进行阻隔
31.在其他实施例中,转轴41外壁表面设置有不少于两组的限位杆45,转动杆42内壁表面开设有与限位杆45数量相同的限位槽46;
32.通过该设计,使转动杆42在转轴41的限制下转动完成后,限位杆45能够在弹簧44的推动下插入其他限位槽46内部,从而达到通过限位杆45与其他限位槽46的相互配合对转动杆42位置进行重新限制的目的。
33.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杆45外侧末端皆设置为弧形,限位槽46皆设置为与限位杆45相互配合的弧形槽;
34.通过该设计,使限位杆45外侧末端在受到外力挤压后能够从限位槽46内部移出,从而达到解除限位杆45对限位槽46位置的限制的目的。
35.在其他实施例中,转动杆42还能够通过调节结构5与保温板3滑动连接,调节结构5包括设置在四组转动杆42内侧表面上的轴承51、转动设置在轴承51表面上的滑块52、开设在两组保温板3前后两侧表面上的滑槽53、滚动设置在滑块52外壁表面上的若干组滚珠54
和开设在滑槽53内壁上下两端表面上的滚动槽55,滚动槽55内部皆插入有滚珠54,滚动槽55内部皆内嵌有滑块52;
36.轴承51皆贯穿滑槽53外侧表面;
37.当需要在燃烧的过程中同时进行上料时,通过推动保温板3,使保温板3带动滑槽53贴合进料斗2顶端表面移动,滑槽53在滑块52的限制下移动,同时滑槽53内壁带动滚动槽55带动滚珠54滚动,使两组保温板3之间的距离变远,导槽能够插入进料斗2内部,再反向推动保温板3,使保温板3两组贴合在导槽的两侧表面上,最大程度地减少进料斗2与导槽之间的空隙,减少热量的散发。
38.在其他实施例中,滑块52皆设置为圆柱形,滑槽53皆设置为内壁高度与滑块52外壁直径相同的矩形槽;
39.通过该设计,使保温板3能够带动滑槽53在滑块52的限制下转动和移动,从而达到对保温板3的位置和角度进行调整的目的。
40.在其他实施例中,滑块52皆通过滚珠54和滚动槽55为媒介在滑槽53内部移动;
41.通过该设计,使滑槽53能够通过滚动槽55带动滚珠54滚动来进行移动,滑块52外壁与滑槽53内壁的接触面积减少,保温板3在移动时产生的摩擦力降低,从而达到降低保温板3在移动时产生的滞涩感的目的。
42.在其他实施例中,保温板3顶端表面开设有若干组防滑槽6;
43.通过该设计,使工作人员在推动和转动保温板3时,手指能够陷入防滑槽6之间,手指与保温板3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达到增大推动或握持保温板3时产生的摩擦力,防止在推动或转动过程中打滑的目的。
44.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4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危险废物焚烧回转窑的进料装置,包括焚烧回转窑本体(1)和进料斗(2),所述焚烧回转窑本体(1)顶端设置有进料斗(2),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2)前后两端表面的两侧皆设置有转动结构(4),所述转动结构(4)包括设置在进料斗(2)前后两端表面上的两组转动杆(42)、套设在转轴(41)表面上的转动杆(42)、环绕开设在转轴(41)表面上的若干组弹簧槽(43)、设置在弹簧槽(43)内部的弹簧(44)、贯穿弹簧槽(43)外侧表面的限位杆(45)和开设在转动杆(42)内壁表面上的限位槽(46),所述限位槽(46)内部皆插入有限位杆(45);所述转动杆(42)内侧末端皆与保温板(3)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险废物焚烧回转窑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1)外壁表面设置有不少于两组的限位杆(45),所述转动杆(42)内壁表面开设有与限位杆(45)数量相同的限位槽(4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险废物焚烧回转窑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45)外侧末端皆设置为弧形,所述限位槽(46)皆设置为与限位杆(45)相互配合的弧形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险废物焚烧回转窑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42)还能够通过调节结构(5)与保温板(3)滑动连接,所述调节结构(5)包括设置在四组转动杆(42)内侧表面上的轴承(51)、转动设置在轴承(51)表面上的滑块(52)、开设在两组保温板(3)前后两侧表面上的滑槽(53)、滚动设置在滑块(52)外壁表面上的若干组滚珠(54)和开设在滑槽(53)内壁上下两端表面上的滚动槽(55),所述滚动槽(55)内部皆插入有滚珠(54),所述滚动槽(55)内部皆内嵌有滑块(52);所述轴承(51)皆贯穿滑槽(53)外侧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危险废物焚烧回转窑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52)皆设置为圆柱形,所述滑槽(53)皆设置为内壁高度与滑块(52)外壁直径相同的矩形槽。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危险废物焚烧回转窑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52)皆通过滚珠(54)和滚动槽(55)为媒介在滑槽(53)内部移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险废物焚烧回转窑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3)顶端表面开设有若干组防滑槽(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危险废物焚烧回转窑的进料装置,包括焚烧回转窑本体和进料斗,所述焚烧回转窑本体顶端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前后两端表面的两侧皆设置有转动结构,所述转动结构包括设置在进料斗前后两端表面上的两组转动杆、套设在转轴表面上的转动杆、贯穿弹簧槽外侧表面的限位杆和开设在转动杆内壁表面上的限位槽;通过设置的保温板和转动结构等,有效避免了由于废料的成分不同,有些废料需要较高的温度才能进行完全燃烧,但是由于料斗中部贯通,温度会通过料斗从窑体中外泄,废料可能会无法进行充分的燃烧,燃烧所需的时间延长,二次燃烧室的使用率上升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了装置的稳定性。了装置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