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克最新款运动鞋

更新时间:2023-01-04 20:10:12 阅读: 评论:0


2023年1月4日发(作者:prior是什么意思)

【名人故事】菲尔耐特:“耐克”运动鞋的创始人

【名人故事】菲尔?耐特:“耐克”运动鞋的创始人

过去只属于体育用品的运动鞋,今天已变成时髦的象征,许多买东西讲究商标牌号的

青少年,也对体育用运动鞋趋之若鹜。当今中国大大小小的百货商店里,纷纷辟出专柜销

售各种各样名牌的运动鞋,而其中要数美国的"耐克"牌最受人们的欢迎。

"耐克"鞋就是在十几年前已经开始步入我国的。1979年,一个41岁的美国鞋商停留

在香港,办理前往广州出席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的入境手续,但等了一个星期也没有获得

入境签证。这个深信等候和活下去价值的美国商人并没灰心丧气,1980年7月再次尝试,

终于准许入境。他抵达北京后,便与我国有关方面签定了生产运动鞋的合约。现在,中国

尚无4家工厂与这位美国商人合资生产运动鞋,统一张贴上"耐克"商标,既运往美国销售,

又在中国内销。这位美国鞋商,就是大名鼎鼎的美国耐克体育用品公司的董事长并任总裁

菲尔·耐特。

正是这位菲尔·耐特,使耐克公司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由一家输入日本运动鞋的

小进口商一跃而成为美国头号的运动鞋制造厂商。1976年,耐克公司年销售额仅为2800

万美元,1980年达到5亿美元,一举超过在美国领先多年的阿迪达斯公司。到1990年,

耐克年销售额高达30亿美元,把老对手阿迪达斯远远地抛在后面,稳坐美国运动鞋的头

把交椅。菲尔·耐特由此也被誉为"运动鞋大王"。

运动鞋市场上强手如林,耐克公司就是怎样脱颖而出、后来居上的呢?这得从运动鞋

发展的历史讲起。

20世纪初,在德国法兰克福地区有个小城赫尔佐格瑙拉赫,它以生产精致耐用的体育

运动器材而闻名。1920年,该城的鞋匠阿道夫·达斯勒在这浓厚的体育氛围中,联想到运

动员需要合适的鞋子,而在自己的小作坊里设计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双运动鞋。二次大战后,

他在那儿开办了阿迪达斯公司,专门生产运动鞋和其它体育用品。

达斯尔深信运动员的心愿就是期望存有双适用于运动鞋协助获得好成绩,因此特别强

调质量。1954年世界杯足球赛上,西德足球队员穿著由他的公司精工制作的运动鞋,获得

了世界冠军。从此,阿迪达斯公司名扬天下。竞技场上,无论是足球运动员、体操运动员、

手球运动员,还是摔跤运动员,都清一色地穿着上印上三条杠标志的阿迪达斯运动鞋。受

到其影响,通常的体育爱好者,碍于身体发福渴求瘦身的人,也都纷纷出售这种阿迪达斯

运动鞋。阿迪达斯公司的产品销量直线下降,利润也随之锐减,快速地发展沦为世界一流

公司。

在60年代和70年代,阿迪达斯一直执世界运动鞋生产的牛耳,领导着运动鞋和运动

服的新潮流。它傲视群雄,独步青云,怎么也没想到它未来的敌手竟是一家以1000美元

资产起家的小公司。

在美国尤金市俄勒冈大学三年制学院里,存有一名径项运动教练,名为比尔·鲍尔曼。

他就是个事业心极强的人,一心必须并使自己的运动队少于其他队。训练比赛中,最而令

他头痛的就是运动员常犯脚病。他经过反复研究指出,如果每个运动员都存有一双最合适

的鞋,底轻而提振又不好,摩擦力大且稳定性弱,就可以增加运动员脚部的痛苦,有利于

出来好成绩。于是,鲍尔曼精心设计了几幅运动鞋的图样。他打听了好几家制鞋公司,可

以提问却几乎千篇一律:"外行怎能指导内行,我们不敢教导你如何当教练,你也别想要

指手画脚教导我们如何制鞋。"

讥讽和嘲笑并没使鲍尔曼气馁,相反却激励他自己干。他请教补鞋匠,拜皮鞋工人为

师,当上了鞋匠。他日以继夜,不怕失败,终于掌握了制鞋手艺。在一次运动会上,他的

运动员穿上了由他亲手制作的、外表难看但轻巧舒适的鞋,结果跑出了比以往任何一次比

赛都好的名次。

鲍尔曼这种对运动员充满著爱心、为制鞋百折不挠的精神以及所获得的成果,并使他

的一个学生大为敬佩,这个学生就是菲尔·耐特。他当时就是个杰出的接力赛运动员,就

是斯坦福大学企业管理系的学生。耐特以此写下了毕业论文,并与鲍尔曼商量,决意与他

一起干活。他判定这不仅仅就是一双鞋的事,而是一项大有作为的事业,就是一项为运动

员惠及的大好事,应当尽快联系厂家生产推展。

遗憾的是,偌大一个美国,竟找不到一家鞋厂愿意与他们签订合同。耐特在一次鞋类

产品交易会上,遇到了日本的制鞋商鬼冢虎,这个精明的日本人看过设计图样后大喜。这

可是难得的发财机会!何况他有可能成为第一家打入美国市场的日本鞋商。他们当即签订

了合同,由美方设计经销,在日本制造。

就这样,耐克公司的前身——蓝绶带公司问世了。这家小小的公司,由鲍尔曼、耐特

等几个人成立,资产只有1000美元。一年后,日本方面送去200双运动鞋,公司才正式

宣布已经开始营业。

鲍尔曼和耐特有一个共同的良好愿望,就是为运动员服务,而从不计报酬,不讲条件。

公司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和营业室,他们销售产品时,住房就是店铺,推销车就是办公室。

为了节省租金,他们选在垃圾站附近开了个店面;为了运货及时,他们常常顾不上吃饭;

包装费太高,他们从废品收购站买来旧的包装纸作包装。由于没有雄厚的资金,开创初期

的艰难可以想见。

没多久,日商鬼冢虎察觉到产品销路极好,便建议他们先汇款后发货。这样一来,鲍

尔曼他们的成本就大大地提升了,只好加倍努力兜售。鬼冢虎还常常不按期交货,甚至把

一等品偷偷地回到日本销售,把次品送至美国。一次,鲍尔曼他们接到一批鞋,顾客穿着

了两个星期,鞋底鞋帮就分家了。他们只好忍气吞声,为了保护信誉,及时给顾客退货了。

鲍尔曼的公司销量逐月递增。1971年,鲍尔曼的公司销售额已近700万美元。鬼冢虎

派代表来到尤金市,提出由鬼冢虎购买鲍尔曼公司51%的股份,并在5个董事中占两席,

如果拒绝这个要求,立即停止供货。受尽日商刁难的鲍尔曼和耐特忍无可忍,断然拒绝这

一非分的要求。凭着自己的设计专利,他们很快找到了合伙人,并且就在这年年底正式改

名为耐克公司。

美国的大制鞋商,特别就是最小的阿迪达斯公司,显然没把耐克这类销量仅几百万的

小公司放在眼里。他们依旧生产着老款式的运动鞋。直至70年代中期,形势逐渐出现了

变化,不少运动员都讨厌穿耐克公司的新款运动鞋,这时,阿迪达斯等小公司才着了着急,

千方百计想要大肆宣传崭露头角的耐克公司。

本文发布于:2023-01-04 20:10: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926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以色列馆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