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海诚动画特点
一、新海诚动漫画风特点——细腻,真实
新海诚自《秒速五厘米》开始,便特别注重作品中对真实场景作画的
还原度,几乎所有的场景都是实景取材,成画甚至可以与高清晰摄影媲美,
之所以能达到这个程度,认真且细腻的取材作业是不可或缺的。本片大量
的使用了现实中的景色:城市的广角镜头,雨天的足球场,残破的邮筒,
荒芜草地里掉落的牙膏皮,晚霞里天空中飞机带过的长长云线,清晨一个
人在教室里写信的贵树的孤单身影,暴风雪里的车站明灭闪烁的信号灯,
倒视镜里渐渐退去的夕阳。如此细腻的画面,与新海诚有些时候刻意定格
的瞬间,可以看出他所想表达的一种幽微委婉的淡淡忧伤。每一个静止的
画面的背后,都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悲伤。观众称其画面的细腻“随便截
一张图就可以当桌面”。而新作《言叶之庭》更是达到了几乎每秒钟百余
帧的作画程度,而网上亦传出了《言叶》与现实场景(新宿御苑公园与东
京市街道)的实景对比图,其相似度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使得广大观众高
呼:“新海诚‘丧心病狂’!”而在高还原的同时,细腻的光的应用也是
新海诚作品的一大亮点,新海诚作品中,每一个场景的构图都离不开明暗
对比,例如火车经过时车站扶手反光的变化,下雨天雨水滴落积水中的波
纹反光,甚至在做饭时菜刀的刀锋随着下厨者的手部动作也会产生锋芒的
晃动,新海诚可以说是把光的应用做到了极致,他几乎做到了把整部片子
的每一帧画面都当作CG插画来完成,渲染非常用心。色彩绚丽是他惯用
的手法,以至于后来很多日本动画效仿,逐渐成为现在日本动画的新星风
格。而画面的光线却是越加细腻,更为突破。仔细欣赏就会发现,那些强
光交界处的笔触都是亮线,不像以前描边线条的颜色比较统一,让整部动
画的光影更加真实,甚至觉得耀眼。这就说明新海诚在制作动画的每一个
作品,都有着新的突破,他很擅长研究光影的美,并且为己所用。我们在
新海诚的作品中大量看到眩光的效果,大眩光和大对比度的场景中,这样
的效果能整体提升动画的视觉冲击力,也能增加一定真实感,特别是以现
实场景作为依据的场景中的真实感认同感和视觉冲击力。展现出新海诚对
CG处理的深厚功力。
二、新海诚动漫的抒情手法特征———细节
新海诚最擅长的就是利用各种细腻的小感觉来一点一点触碰观众的内
心,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被带入影片的情感氛围中,直到最后的高潮部分
小小地推一把。此时观众才会发现,自己已经被新海诚塑造的氛围感染,
在不知不觉中按照导演的安排潸然泪下。以《彼端》为例:落日照耀下的
空寂教室和校园,现实中的浩纪一路追寻到病房与梦中的佐由里相遇,拓
也与浩纪在废弃车站中的争执,拓也离开实验室时对真希的表白。更加心
动的是一些琐碎的地方,佐由里朗读时温柔地掠起头发露出白皙的耳朵,
安静穿越城市的地铁中变幻的光影,下意识磕动的雨伞在石板上划出浅浅
水滴,佐由里靠在门外读书,偷听男孩子们认真的讨论,女子更衣室外瑰
丽的光线中浩纪温柔的等待,还有拓也面对即将被爆炸吞食时坚定坦然的
表情,塔被破坏,爆炸停止,他淡淡微笑,转身
三、新海诚动漫剧情设置特点——缓慢,散文式叙事
新海诚不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粗略浏览一下他作品的简要信息,
不难发现他的作品以短片居多。仅有的几部长篇如《繁星》和《彼端》的
剧情都为人所诟病。以《彼端》为例,如果把两条平行线的故事发展换成
单线也许倒能弥补新海诚在控制整体故事上的缺陷。即便是把平行世界这
样看似庞大的设定搬出来,也掩饰不了剧情发展上的苍白。这应该与他的
早年创作经历有关,因为他之前的几部作品全部是由自己一人创作,对于
只有一个人创作的动
画电影来说,在兼顾脚本、画面、思想性、人物内心活动等诸多方面
来说,一个短小简单的故事无疑比一个复杂的长篇要容易创作,而习惯了
短片创作的新海诚在开始创作长片时无法掌握故事节奏是在所难免的。所
以新海诚的短片作品反响明显比长片好,因为新海诚从不急于推动故事的
发展,无论《秒速五厘米》,还是《言叶之庭》,他的叙事,总是不急不
缓,利用似乎不经意间的特写画面、画外的配乐、剧中角色的一句台词,
让观众体会到画面和故事下的深意。新海诚讲故事是弱项,在小段落小细
节这样决定气氛的把握上却抓得很准。新海诚最擅长的就是把那种微妙的
分毫的感情一丝一缕地慢慢从精致的画面中融化出来
《秒速五厘米》整部影片分为三个短篇即:《樱花抄》、《宇航员》、
《秒速五厘米》。短篇在娓娓道来的内心独白与唯美的场景画面中层层递
进:第一部《樱花抄》明理和贵树无忧无虑的奔跑着,他们的声音在如梦
幻般飘落的樱花花瓣中响起:“听说樱花飘下的速度是每秒5厘
米。”“不觉得简直和雪一样么?”“明年能和贵树君一起看樱花就好
了”;被分隔异地以后,两人又在信忠互相传达着思念:“在我家的附近
有一棵很大的樱花树,大概到了春天哪里的樱花也会以每秒五厘米的速度
落下,我想要是和贵树君一起,春天也一同来到就好了”,美好回忆的画
卷一幕幕展现在屏幕上;贵树不远千里去看明理,伴着他内心焦虑的独白:
“车站的距离难以想象的远”,列车缓缓地在雪原上前行。第二部《宇航
员》中飘渺的星空下,贵树对暗恋他的澄田,又似乎对自己说:“那一定
是一次超乎想象的寂寞之旅我们就这样是要去哪里,又能去哪里呢?”第
三部《秒速五厘米》,在“只过着生活,但是令人悲伤的事情到处积累”
的基调中展现着成年后的明理悲哀麻木的生活。散文诗般的内心独白配上
精美的画面,宛如一篇富有诗意的散文。这一切让作为观众的我们感受到
主人公的心境是如何在发生变化,最终悄悄埋葬了自己的感情,也让观众
逐渐体会那种朦胧的记忆随着时间流逝的感觉。
四、新海诚动漫的语言特色——内心独白
新海诚的作品几乎毫无例外地充斥着大量的人物内心世界的语言独白。
他所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基本上是依靠独白的方式。虽然这与他不擅长创
作人物间的对话不无关系,但独白绝对是最适合新海诚作品的。值得一提
的是,新海诚所利用的独白不仅仅是一个人物的独白,而是令两个人交替
进行并叙述同样的心声,以此来向观众展现两人的密切关系。例如在他的
出道作《她和她的猫》中,通篇几乎都是在靠猫的内心独白来叙述,但女
主人的心声“谁来救救我”与“爱着这世界”两句堪称点睛之笔,把女主
人内心的感情,在观众面前放大,使得观众真正能跟随上女主人的内心,
一起体会女主人在受到挫折后的心痛与接受事实后的淡然与哀伤。
这样的独白恰到好处凸显了影片主角的心境,把暗藏在心中的感情全
部说出来,并在观众的面前放大,使得观众能跟着主角的心境一起变化,
一起体会那种心被时空距离所扯开时撕裂般的阵痛感
五、新海诚动漫的情感———从含蓄到爆发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命题。古今中外的文艺作品中,描述的爱情往往都
是百转千回,似乎唯有如此才能显得动人心魄、回味无穷。也有些优秀的
文艺作品虽然只是描写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却不单只是让人看到爱情,
而是更多的给读者带来其他的审美感受和审美愉悦。例如周作人早期的一
篇散文《初恋》,没有动人的故事也没有跌宕的情节,只有娓娓道来的平
和,带着淡淡的伤感,仿佛带我们回到了自己青涩的少年时代。如其相同
的新海诚的动画作品,没有波澜壮阔的戏剧性情节,有的只是唯美的画面、
引人入胜的配乐以及青涩的初恋情怀。
新海诚世界里的爱情都是单纯又美好的,无论是《星之声》里的美加
子和阿升,《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里的佐由里和浩纪,还是《秒速五厘
米》中的明理和贵树,包括澄田对贵树的暗恋。他们的爱情之间没有门第
的阻隔,没有战争的纷扰,有的只是无法缩短的距离。时间的距离,空间
的距离,亦或是心的距离。无奈的现实将有情人分开,爱情在巨大的距离
面前显得十分脆弱,不堪一击。每个人都在它的面前做了不同的选择,美
加子和阿升选择了默默等待,佐由里和浩纪选择努力冲破距离的束缚走到
一起,明理和贵树选择了让思念在时间的长河里慢慢的被消磨掉
新海诚作为日本新一代动画导演中的佼佼者,经常被人拿来与大师宫
崎骏进行对比,甚至有人称之为“小宫崎骏”。不讨论这个绰号的合理性,
新海诚与宫崎骏之间还是有着一定的差别,宫崎骏的作品往往描述架空的
世界,而新海诚则更青睐于现实世界的一定基础。如果宫崎骏的作品可以
称之为童心未泯,那么新海诚则可以称之为青春已逝。而且新海诚的各方
面功力都还不够老道,还没能固定自己今后的风格,还在进行多方面的尝
试与探索。而在这过程中,难免会有挫折和他人的诟病。
六、新海诚电影的音乐特色———纯净
如同提到宫崎骏就一定会提到久石让一样,新海诚也有一位负责音乐
的好搭档———天门,两人从1998年创作《被包围的世界》时就开始
合作,天门的配乐最大特点就是“缓慢”和“纯净”,主题上大多偏悲观,
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以《秒五》为例,在第二节《航天员》中,主人公远
野贵树在草原上顶着手机的荧光屏幕,想着远方的明里,想发邮件给她却
不知邮件地址,但依然不断地写着没有收件人的信息,一丝哀伤流露出来,
此时配乐的钢琴曲《カナエの気持ち》更突显音乐的纯净,尤其是第一个
小节后提升了一个八度,越发能感觉到男主角纠结、矛盾、反复的心理。
天门并不像久石让那样,可以通过配乐自由调动整部影片的情绪和节奏,
控制观众的情绪发展。但他特别善于抓住那种所谓的“小感觉”,一点一
点地触动观众内心,对影片起到完美的辅助作用
日本音乐受西方的影响特别深,从古典到电子概莫能外,在表达这一
情绪的背景音乐中,新海诚跟很多制作人一样,都采用了提琴加钢琴的这
种模式。无论是《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还是《秒速五厘米》,这样是
为了突出奠定画面的物哀情绪。
本文发布于:2023-01-04 18:49: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923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