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第26课
藤野先生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
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
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
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
姑娘的发髻(jì)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
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
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
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
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
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仙台是
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
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
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受
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
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在这
2/12
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饭食也不坏。
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
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
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于是搬
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
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
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
八字须,戴着眼镜,挟(xié)着一迭(dié)大大小小的书。一
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
己道:——
“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后面有几个人笑起来了。他接着便讲述解剖学在日本发达的
历史,那些大大小小的书,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的
著作。起初有几本是线装的;还有翻刻中国译本的,他们的翻译
和研究新的医学,并不比中国早。
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
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这
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
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
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
结。
3/12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
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
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
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
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
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
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
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
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
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
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
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
样的画。”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
的。”
4/12
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
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
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
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
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
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
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
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
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是:
“你改悔罢!”
这是《新约》上的句子罢,但经托尔斯泰新近引用过的。其
时正值日俄战争,托老先生便写了一封给俄国和日本的皇帝的
信,开首便是这一句。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
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
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
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
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
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
5/12
字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
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
目。
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
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
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
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
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
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
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
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
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
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
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
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
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
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
竟没有说。
6/12
“我想去学生物学,先生教给我的学问,也还有用的。”其
实我并没有决意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说了一个
慰安他的谎话。
“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
助。”他叹息说。
将走的前几天,他叫我到他家里去,交给我一张照相,后面
写着两个字道:“惜别”,还说希望将我的也送他。但我这时适
值没有照相了;他便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
他此后的状况。
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
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经过的年月一多,话
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
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
一去之后,杳(yǎo)无消息了。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
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
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
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
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
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
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
7/12
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
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
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
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
恶痛疾的文字。
十月十二日
文章写了“我”和藤野先生之间的哪四件事?由此可以看出
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1.写藤野先生检查并从头到末地修改“我”抄的
讲义。表现了先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2.写藤野先
生指出“我”绘的解剖图中的错误。表现了先生严谨、尊重科学,
对学生要求严格、循循善诱的工作作风。3.写藤野先生为“我”
不信鬼神,敢于解剖尸体而感到高兴和放心。表现了先生尊重不
同文化,没有民族偏见的观念。4.写先生向“我”询问、了解中
国女人裹脚的情形。表现了先生积极探索研究、实事求是的精神。
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
巴金
朋友,你要我告诉你关于那个老人的最后的事情。我现在不
想说什么话,实在我也不能够说什么。我只给你写下一些零零碎
8/12
碎的事情,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
在万国殡仪馆里面,我和一些年纪差不多的朋友,过了四天
严肃而悲痛的日子。灵堂中静静地躺着那个老人,每天从早到晚,
许许多多的人到这里来,一个一个地或者五六个人站成一排地向
他致最深的敬礼。我立在旁边,我的眼睛把这一切全看进去了。
一个秃顶的老人刚走进来站了一下,忽然埋下头低声哭了。
另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已经走出了灵堂,却还把头伸进帷(w
éi)幔(màn)里面来,红着眼圈哀求道:“让我再看一下吧,
这是最后的一次了。”
灵堂里灯光不够亮。一群小学生恭敬地排成前后两列,一齐
抬起头,痴痴地望着那张放大的照片。忽然一个年纪较大的孩子
埋下头鞠躬了。其余的人马上低下头来。有的在第三次鞠躬以后,
还留恋地把他们的头频频点着。孩子们的心是最真挚的。他们知
道如今失掉一个爱护他们的友人了。“救救孩子,”我的耳边还
仿佛响着那个老人的声音。
我所认识的一个杂志社的工友意外地来了。他红着脸在灵堂
的一角站了片刻,孩子似地恭恭敬敬行了三个礼,然后悄悄地走
开了。
我还看见一个盲人,他穿着一身整齐的西装,把一只手扶在
另一个穿长衫的人的肩头,慢慢地从外面走进来。到了灵前那个
引路人站住了。盲人从引路人的肩上缩回了手,向前移动一步,
端端正正地立着,抬起他那看不见的眼睛茫然望了望前面,于是
9/12
低下头,恭恭敬敬地行了三鞠躬礼。他又伸出手,扶在引路人的
肩上默默地退去了。
两个穿和服的太太埋着头,闭着眼睛,默默地合掌祷告了一
会儿。我给她们拉帷幔的时候,我看见了她们脸上的泪痕,然后
在帷幔外面响起了悲痛的哭声。
我的耳朵是不会误听的,像这样的哭声我每天至少要听到几
次。我的眼泪也常常被它引了出来。我的眼睛也是不会受骗的。
我看见了穿粗布短衫的劳动者,我看见了抱着课本的男女学生,
我也看见了绿衣的邮差,黄衣的童子军,还有小商人,小店员,
以及国籍不同、职业不同、信仰不同的各种各类的人。在这无数
不同的人的脸上,我看见了一种相同的悲戚的表情。这一切的人
都是被这一颗心从远近的地方牵引到这里来的。
在这些时候我常想:这个被我们大家敬爱着的老人,他真的
就死去了?我不能够相信。但是这些悲戚的面容,这些悲痛的哭
泣却明白地告诉我,这个老人绝不会再坐起来,带着温和的笑容
对我们高谈阔论了。
二十一日夜里,已经过了十一点钟,我和几个朋友准备动身
回家。灵堂里很静。我一个人走到灵枢前面,静静地站了四五分
钟的光景。我借着黯淡的灯光,透过了那玻璃棺盖,痴痴地望着
我们所熟习的那张脸,眼睛紧紧地闭着,嘴也紧紧地闭着。一种
温和的表情笼罩在这张脸上。没有死的恐怖。仿佛这个老人就落
在深沉的睡眠里。这四周都是鲜花扎成的花圈和花篮,晚香玉的
10/12
馥郁的香气一股一股地沁入我的心肺。我不禁想着:这难道不是
梦?我又想:倘使这个老人一翻身坐起来呢?但是一个沉重的声
音在我的心上叫起来:死了的不能够复活了。
死者的遗体是在这天下午入殓(liàn)的。我跟着许多朋友
行了礼以后,站在人丛中,等着遗体入殓。前面一片哭声刺痛我
的心。我忍不下去了,含着眼泪回过头来,无意地看见那个高身
材的朋友红着眼睛,伸出手拼命在另一个朋友的肩头上抓。我看
见他心里难过,自己心里也更难受了。在这一刻满屋子人的心都
是相同的,都有一样东西,这就是——死者的纪念。
出殡的日子我和一个朋友早晨七点半钟到了殡仪馆。别的朋
友忙着在外面做事情。我一个人绕着灵柩走了一周,以后又站了
片刻。我的眼前仍旧是那酣睡中的慈和的面颜。空气里依旧弥漫
着浓郁的晚香玉的芬芳。我又一次想起来:这也许是梦吧,倘使
他真的坐起来呢?朋友,这不是梦。我们大家所敬爱的导师,这
十年来我一直崇拜着的那位老人永远离开我们而去了。旁边花圈
上一条白绸带写着“先生精神不死”。然而我心上的缺口却是永
远不能填补的了。
我不能够这样地久站下去。瞻仰遗容的人开始接连地来。有
的甚至是从远方赶来看他们所敬爱的老人最初的也就是最后的
一面。“让我们多看几眼吧,”我伸手拉帷幔的时候,常常有人
用眼睛这样地恳求。但地方是这样狭小,后面等着的人又有那么
一长列,别的朋友也在催促。我怎么能够使每个人都多看他几眼
11/12
呢?
下午两点钟,灵柩离开了殡仪馆,送葬的行列是很有秩序的。
许多人悲痛地唱着挽歌。此外便是严肃的沉默。到了墓地,举行
了仪式以后,十三四个人抬起了灵柩。那个刚刚在纪念堂上读了
哀词的朋友,突然从人丛中跑出来,把他的手掌也放在灵柩下面。
我感动地想:在这一刻所有的心都被躺在灵柩中的老人连接在一
起了。在往墓穴去的途中,灵柩愈来愈重了。那个押柩车来的西
洋人跑来感动地用英语问道:“我可以帮忙吗?”我点了点头。
他默默地把手伸到灵柩下面去。
到了墓穴已经是傍晚了,大家把灵柩放下。一个架子上绑着
两根带子,灵柩就放在带子上面。带子往下坠,灵柩也跟着缓缓
地落下去。人们悲声低唱安息歌。在暮色苍茫中,我只看见白底
黑字的旗子“民族魂”渐渐地往下沉,等它完全停住不动时,人
们就把水门汀的墓盖抬起来了。一下子我们就失去了一切。“安
息吧,安息吧……”这简直是一片哭声。仪式完毕了,上弦月在
天的一角露出来。没有灯光。在阴暗中群众像退潮似地开始散去
了。……
夜晚十点钟我疲倦地回到家里,接到了一个朋友的来信,他
说:“……我如果不是让功课绊住,很想到殡仪馆去吊周先生。
人死了,一切都成为神圣的了。他的人格实在伟大。他的文章实
在深刻……”事实上,写信的人今天正午还到殡仪馆来过。我那
时看见他,却不知道他已经寄发这样的信。我的书桌上摆了一本
12/12
《中流》。我读了信,随手把刊物翻开,我见到这样的一句话,
便大声念了出来:
“他的垂老不变的青年的热情,到死不屈的战士的精神,将
和他的深湛的著作永留人间。”
朋友,我请你也记住这一句话。这是十分真实的。
文章中的这位老人是谁?你觉得这位老人是一个什么样的
人?
参考答案:这位老人是鲁迅先生。这位老人是一个受人尊敬、
爱戴,对社会和人们的思想影响深远的人。
本文发布于:2023-01-04 18:36: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922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