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水灾

更新时间:2023-01-04 17:33:27 阅读: 评论:0


2023年1月4日发(作者:怎么化大眼妆)

2.3中国的水文灾害

第三节中国的水文灾害

[教学目标]

1.基于地图分析,说明中国洪水灾害的地理分布。

2、从自然原因(灾害孕产环境)与人为因素(灾民)之间的关系,了解扬子江中下

游地区水文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3.结合中国人口和耕地的分布特点,阐述中国水文灾害灾情的特点。【教学重、难

点】

要点:①洪水和风暴潮灾害的分布、成因、危害和灾害特征②扬子江中下游水文易

发区的成因与难点:扬子江中下游水文灾害易发区的成因与对策:比较法、图解分析法、

图解法等[教学准备]相关挂图、海图等

【教学过程】

一、洪灾

1、我国洪水灾害分布总的特点:??p37

阅读图2.18中国年平均日降水量大于或等于50mm的天数,了解以下知识:年平均日

降水量(致灾因子)大于或等于50mm并持续4天以上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部。其

中,武汉、长沙、南昌、福州、南宁、广州、海口、香港、澳门、台北等城市是人口超过

一百万的特大城市。

2、暴雨洪水――影响我国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洪水灾害。(1)暴雨成

因:(2)发生时间:(3)分布:

图2和19中国洪水频率分布

图2.19表明我国洪水频率在5次以上的城市分布状况。结合河流分布,可以看

出:??阅读,通过阅读课本材料,掌握以下内容:

①根据洪水来源,洪水灾害分为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和冰洪。②融雪洪水:

③冰凌洪水:受河道流向的制约,分布在河流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流的河段,主要发生

在河流封冻和解冻的季节。附:我国洪水类型比较类型洪水来源主要分布地区暴雨主要有

台洪水风、锋面等带来的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发生时间暴雨的时空分布高

度一致,在东部季风区,暴雨集中发生在每年的4―9月,自南向北推移。暴雨融雪由积

雪融洪水水和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冰凌冰凌堵塞洪水河道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和东北山区。

受气温升高制约,融雪洪水一般发生在每年的4―5月,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主要发生在

7~8月。要发生在河流封冻和解冻的季节主要发生在黄河上游的宁夏、内蒙古河段和部分

下游河段,其次发生在松花江部分河段。提示:洪水致灾有两个基本环节:一是洪水的形

成,二是对人类造成损害。3、雨涝(1)分布:

从中国主要洪涝灾害点图2和20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中国的主要洪涝点主要分布在

海河中下游、黄河、淮河河、扬子江和珀尔里弗。

(2)诱发雨涝的自然因素:季风区降雨多、暴雨集中;地势低平、河流排水不畅;

根本原因:东部平原地区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

4、我国洪涝灾害的灾情特点――范围广、发生频繁、突发性强,而且损失大。其中,

农业受洪水灾害影响最为严重。图2、21表明:我国农作物水灾受灾面积呈现在波动中增

加的趋势。

图2和221978-2000年中国各省(市、区)农作物洪灾受灾面积和受灾面积

读图2、22,掌握以下知识:

黑龙江、安徽、湖北、湖南、四川等农业省份受到中国农作物洪灾的严重影响

大省。

探索:结合图2和图20,根据区域经济条件(农业、工业等)分析中国严重农业灾害

的原因。

点拨:东部平原是我国农业的精华地带,主要商品粮基地均位于此,因此,我国洪涝

的多发地区(东部季风区)恰是我国农业最集中的地区,也是工业、商业贸易最发达的地

区,人口、建筑、交通道路密集,加重了受灾体的脆弱性,也加大了灾情的严重性。5、

人为因素对洪涝灾害的影响

砍伐森林、水土流失、陡坡开垦、下游低洼地过度开发

围湖造田泥沙堆积河流蓄洪泄洪能力下降加重洪灾资产、人口等密度加大说明:人为

活动对灾情有着“放大”和“缩小”的作用,只有建立良好的人地共存和协调关系,才能

使生存环境变得更安全。

思考P40,指出:中国的暴雨和洪水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七大流域的中下游。这里

工农业发达,人口城市集中,洪水灾害严重,是防洪的重点地区;

七大江河的中上游地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状况,使得下游泥沙淤积,河道

堵塞,直接影响中下游的排洪泄洪情况,因此七大江河流域也是我国防治水土流失的重点;

也可以认为防洪和防治水土流失是七大江河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二、风暴潮灾害——中国最严重的海洋灾害

1、主要危害:不仅毁坏船只,而且破坏房屋、农田、海堤以及码头、港口等工程设

施,并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受灾体的价值越高,造成的损失越大。

2.危险区域:P40

3、类型:台风风暴潮和温带风暴潮4、发生时间:p40

阅读图2.23“nlac”风暴潮影响区(2002年),并明确说明:

强风暴潮不仅影响沿海地区,给沿海地区造成严重的损失,而且可以深入我国陆地内

部。思考p41,点拨:虽然我国风暴潮从辽东湾到北部湾都有发生,但东南沿海的台风发

生的频次多,时间长,引起的风暴潮频繁。东南沿海是我国对外开放、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有我国发达的农业区和工业区密集的人口和城市群。台风风暴潮灾害给这里带来的影响不

仅是直接的人员、财产等经济损失,还有更加严重的间接损失,例如停产造成的经济损失,

浸泡精密高级仪器的经济损失等。因此,我们说影响更为深远。

三、水文灾害多发区——长江流域

1、灾害链:暴雨洪涝风暴潮2、长江流域水文灾害灾情严重的原因:

图2.25显示,中国长江流域频繁发生的水文灾害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虽然人类很难改变自然规律,但我们可以通过减少人为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和减少脆弱性来

减轻灾害。合理的人类活动,如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工程措施(修建水库、筑坝淤

地)、保护水域和合理利用土地,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洪灾的威胁。

案例⑤:

将图2和图26与图2和图27进行比较,可以发现1954年的降雨量比1998年大得多。

图2.28和图2.29的比较表明,1954年的淹没范围比1998年更大,有更多的地方可以溃

堤和分洪。调查活动:

1、通过对案例⑤学习,从降雨量、流量、洪水位、淹没范围、溃堤数、死亡人口和

经济损失等几个方面来列表对比1954年和1998年的洪水灾害。年份降雨量流量洪水位淹

没范围溃堤数1954年1998年偏大偏大低高低高大小12处5处死亡人数3.3万1320经济

损失轻于98年十分严重(点拨:从1998年和1954年长江流域洪水的对比中,再次印证

了人为因素对灾情的“放大”作用,造成的经济损失日趋严重。)

2.分析了1998年洪灾中死亡人数少、经济损失严重的原因。

(点拨:1998年洪水灾害中人员伤亡少、大堤决口数量和淹没范围小,说明我国防洪

工程发挥了作用,综合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具备了一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进行有效的

洪水救援。洪灾造成的经济损失远大于1954,这是由于扬子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快速发

展和资产密度不断上升。

通过对案例⑤的探究学习,掌握以下内容:

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地表条件的变化,加剧了洪水灾害的发生。例如,植被覆

盖度降低,蓄水能力降低;上游水土流失,下游泥沙淤积;湖泊调蓄能力下降;水域面积

减少,水位高,流量大。

②洪水灾害的严重程度与区域的人口、经济有关,人口越密集,致灾的可能性越大;

经济越发达,损失就可能越严重。

[黑板设计]

一、洪水灾害

1.中国洪灾分布的一般特征:2。暴雨和洪水3。雨涝

4、我国洪涝灾害的灾情特点5、人为因素对洪涝灾害的影响二、风暴潮灾害1、主要

危害2、危害地区3、类型4、发生时间

三、水文灾害多发区——长江流域1。主要水文灾害:

2、长江流域水文灾害灾情严重的原因:

[操作设计]

课下探究活动:搜集荷兰和我国沿海地区防潮大堤的资料,了解防治风暴潮的措施及

取得的成就。【课后反思】

本文发布于:2023-01-04 17:33: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919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利比亚赛义夫
下一篇:曼城夺冠视频
标签:湖南水灾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