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好感”、“喜欢”和“爱”的一些问题
湖南大学李佳瑞
内容提要:人是一种感性动物,他在社会生活中会自觉不自觉的产生许多种对交往对象的
情感,诸如:“爱”、“恨”、“厌恶”、“嫉妒”、“喜欢”、“埋怨”等等。其中“好感”、“喜欢”
和“爱”等可以说是同一大类的情感。而且,它们三者之间还有各种的区别与联系。针对许
多人对此三种情感把握不到位的现象,笔者通过互联网、他人经历介绍、对话谈论等方式粗
略的应用相关基础知识简单谈一下笔者对于该三类情感属性、区别与联系、应对态度的看法。
注:以下探讨的“好感”、“喜欢”和“爱”均属广义层面不可狭义对待。
关键词:接触倾向、需求层次、人际交往、情感程度
一、背景:研究人类自身的思维活动与精神变化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而与人类情
感活动关系密切的内容尤为学界所重视。许多学者及相关研究机构也做过诸多针对大脑皮层
对于情感变化活动强度的量化实验。相信在现在及将来的一段时间内,对此领域的关注热度
应该仍会持续。
二、“好感”、“喜欢”和“爱”同属一大情感类型。
根据人际关系交往的三种主要层次,我们可以将情感分为三大类:接触倾向性情感、接
触排异性情感及接触无指向性情感。(量化示意图详见图一)众所周知,一般来说社会个体
间的情感层次是基于人际交往的(无论是现实的如:面对面交往;亦或是抽象的如:网络符
号的信息传递)。当社会个体的关系经历这一阶段后,三类情感类型将随之产生,并且,需
要指出的是,这种印象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直至人际关系消失或在重大事件中个体行为实现
了对该个体印象的重塑。
其中所谓接触倾向性情感是指当社会
个体
图一
间的交往关系成立后,社会个体基于性格、爱好、价值观甚至个人利益等为参考指标进行权
衡后在内心产生的一种倾向于进一步交往的情感。在这里,个体间的“好感”、“喜欢”和“爱”
均可以归入此类。以此类推,接触排异性情感是指个体在以人际关系为基础的个体接触后,
机体内部同样进行相关指标判断产生的一种类似于器官排异的不倾向于继续交往的情感。同
样地,接触无指向性情感就是个体间对于彼此既无接触倾向性倾向也无接触排异性倾向的情
感类型,当然,三种情况在不同条件下存在的比例不同。
谈了这么多,我们回过头来看,当一个社会人(暂且定为A)对另一个社会人(暂且定
为B)产生“好感”时,A必将向B进行或多或少的接触性活动。同样道理,若A“喜欢”
上B时,A会认为用更多的力量与B接触是对自己有利的。那么,毋庸置疑,当A意识到
自身于B有“爱”这种情感表现形式时,接触性倾向情感的烈度会表现的更加强。这一点
也可以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的第三层次的观点佐证即当人满足了基本需求是会有获得自尊
和“爱”的需求。总而言之,无论是出于何种动机,“好感”、“喜欢”与“爱”均表现出强
烈的接触倾向性情感,也就是说它们同属一大类。
三、“好感”、“喜欢”和“爱”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
在上一大节中,笔者提到,“好感”、“喜欢”与“爱”同属一大情感类别,那么在属性
之外,它们还有什么联系呢?笔者以为至少有如下几点:
1、情感程度的递进性。倘若用简单的百分比粗略表示它们三者的情感投入程度的话,
“好感”可大致定为40%-60%(含两端),“喜欢”可定位为60%-80%(含后端),“爱”可
定位为80%--100%(含
后端)
它们的递进关系可以大致用图二中的曲线来反映。我们可以看到,第一阶段,当情感程度值
小于0.4时,个体对于情感投入的积极性不高。第二阶段,当情感程度大于等于0.4以后,
由于处在了接触倾向性情感范围内,情感投入度有较大幅度的提升,特别是从“好感”中值
图二
过渡到“喜欢”中值,变化尤为明显。笔者认为那是因为在交往进展顺利的情况下,“好感”
程度值会在大脑强烈的接触倾向及交往成功得到的满足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快速提升而出
现的现象。第三阶段,当“喜欢”情感程度值达到一定值时,情感从“喜欢”到“爱”的提
升会相对较慢,因为这个阶段个体间的了解程度已经比较高,能够提升情感投入度的因素变
少或者说难以发现。笔者认为,这也许可以用来解释为何很多人将“喜欢”和“爱”混淆起
来。因为在投入值和程度值上的函数变化量比较小,大脑也许无法察觉其中的变化。第四阶
段,当“爱”这个情感表示成立时,由于达到这个情感投入度的前提是至少某一方在接触倾
向表现上十分强烈,故在这一阶段中,除非遇到重大事件改变了原有倾向,否则“爱”这个
情感表现将会是一个逐渐强化的过程。正是从这四个阶段的判断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好
感”、“喜欢”和“爱”这三者在情感投入度上是递进的,这就是它们三者程度递进性的原因。
2、由情感程度值变化带来的三者情感状态的可转化性
上一小节提到的程度递进性是三者在情感投入度上的联系,这一小节笔者简单谈谈在状态上
的可转化性。大家试想,当我们承认“好感”、“喜欢”和“爱”在程度上的区别的时,它
们三者实际上已经扮演了情感状态的角色,且每一个状态都有它们的域值。任意值均可对应
到某个状态。打个比方,若社会人(A)对另一个社会人(B)的情感程度值是0.65,那么
他属于“喜欢”状态。那么好了,现在我们可以谈谈转化性问题。因为接触倾向参考指标中
有些指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如受教育程度、待人态度等等指标(可参见表一)可以通过后天
的练习等进行改变,这些指标的改变会对情感投入程度值产生影响,从而使得情感状态发生
变化最终出现了状态转化的情况。
仍然以社会人(A)和社会人(B)举例子。上面提到,社会人A对另一个社会人B的情感
程度值是0.65时属于“喜欢”状态。若此时A对B的接触倾向参考指标如表一所示,当经
过一段时间的深入交往后,A认为B的接触倾向指标中外表形象其实并没有那么“好”,只
是“中”,且待人态度、价值观等共同性也只有“中”,此时虽然B为了进一步接触A使得
自身的受教育程度、可亲近性得到提升,但是也无法改变由于A对B的接触倾向指标的权
衡变化带来的联动反应即情感状态由“喜欢”转化为“好感”。同样地,如果其中的部分接
触倾向指标的权衡变化向表一中的“爱”方向发展,那么经过联动反应后,情感状态会由“喜
欢”转化到“爱”。这就是由情感程度值变化带来的三者情感状态的可转化性的运转过程。
接触倾向参考指标权衡表
我们讲事物诚然有彼此间相联系的地方,但是相区别的地方更不容忽视,有时甚至是辨
别一个事物的关键所在,所以接下来简单谈一谈“好感”、“喜欢”和“爱”三者之间的区别
所在。
1、三种情感的程度有强弱之别。这一点显而易见,可以从图二中得到“好感”、“喜欢”和
“爱”的情感投入强度值有不同的值域,这表示为三者相应的情感程度有强弱之别。
2、三种情感反映在行为上有差异,这是区别它们明显特征之一。我们说,任何情感上的变
化都会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行为中得到或多或少的反映,这也就是三种情感行为的可察觉性
的差异所在。例如,由于“好感”这种接触倾向性情感因素影响,个体会进行具象活动如:
情感分类项
情况值
参考指标
外表形
象
物理可
接近性
可亲近
性
待人态
度
人生
观、价
值观等
思想观
念
受教育
程度
经济
或其
他利
益
„„
接触
倾向
性情
感
好感中中好中中好中„„
喜欢好中中好好中中
爱中好好好好好中
„„
接触
排异
性情
感
埋怨中差差差中中中
讨厌差差差中差差中
憎恨好差差差差差中
„„
接触
无指
向性
情感
无感中差中中中差差
凑合中中中中差好中
木讷差差差中中差中
„„
注:1、其中情况值暂且分为好、中、差也可按5分制等进行评估
2、不同选择项有各自权值,按个人实际情况定
3、此表为样例表,未作全面调查
表一
寻找机会聚餐、聚会、交谈、追求共同性等活动,同时也会进行相对抽象活动如:网上聊天、
关注对方网络信息、加入对方网络游戏、电话、电邮等活动。通过对这些活动频率的统计与
调查,就可以辨别出三种情感状态的差异和程度深浅了。当然,这需要统计工具的支持。
3、三种情感不具有时间上的统一性。一般来说,个体间的上述三种情感不会同时存在(特
殊情况需除外,如:精神不自主者等等)。即,当你对一个人存在“喜欢”的情感表示时,
你对他就不会存在程度较低的“好感”或者程度较高的“爱”。即便三者转化的时间非常短,
三种情感也不是同时存在的,而是至少占据一定时间的。这就是三种情感不具有时间上的统
一性所在。
四、如何正确对待“好感”、“喜欢”和“爱”
我们说,接触倾向性情感是一种有多重功能的情感,它可以对个体起到加强与社会交往从而
满足自身需求的作用,同时也许因为交往不顺畅会对双方有负面影响,甚至可能由于个体的
不当行为对于社会造成不良影响。但是由于它倡导的是进一步的人际关系交往,紧密了社会
关系。因而笔者认为只要处理得当,接触倾向性情感的积极影响应该会占据主要方面。同时,
由上文可知上述三种情感的关系十分密切,如不正确对待会引起不同的后果。因而,如何正
确对待三者关系便是我们讨论的又一话题。那么对于此,笔者简单的总结了三“要”三“不
要”供读者参考。(三种情感程度的表现形式如图三,可进行参考)
三“要”:
1、要适度增强物理空间上的可接近性。在社会个体间的人际交往中,如一旦认为自身存在
对对方的接触倾向性情感,要勇敢的接受并承认,同时适度的采取行动。尽可能的通过增强
图三
物理空间上的可接近性来营造交往机会,从而加深彼此了解,并据此进一步判断自身是否要
进行更深一程度的情感投入。这里要注意的是,“增强物理空间可接近性”是在“适度”的
前提下进行的。
2、要适度延伸交往中时间的延续性。在通过增强物理空间上的可接近性来营造交往机会,
从而加深彼此了解的同时,可以适度延伸交往中时间的延续性。毕竟,人际交往活动中少不
了时间和空间的共同作用。而且,物理空间的可接近性的减弱和交往时间延续性的下降会使
得个体间的感情程度的投入值下降从而改变情感状态,这可以解释为何如果没有加强时间和
空间的接触,长久不见的老朋友再次见面会显得有些许生疏、异地的情谊为何容易衰退等问
题。
同样要指出的是,“延伸交往的时间延续性”也是在“适度”的前提下进行的。不可忽视这
一前提。
3、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增强或减弱接触倾向强度的调整。在上述两点的努力后,个体应该
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新的判断,可以根据接触倾向参考指标权衡表(例如表一)再次进行权衡,
若结果表明适合进一步交往则可以重复前两个步骤;反之,则要逐渐减少在上述两步的投入,
直至到达符合自身判断的情感状态为止。
三“不要”:
1、“不要”将三种程度的情感表示混淆,做出与本程度表示不相符合的行为。中医强调对
症下药,对于情感程度的处理,我们也应谨慎待之,不要混淆。如果目前只是一般朋友(图
三中的第三核心圈),就一般不要做出超过此情感投入程度的行为(除非你目的明确的想提
升投入,改善关系),否则过分亲密的行为容易引起对方及周围人群的误会,从而不利于你
自身的情感关系处理也会影响他人的情感判断与处理。
2、“不要”忽视对方的感受而进行有碍对方正常生活的过烈行为。正如“要”的第三点所强
调的,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中很不应该做的就是忽视对方的感受而进行有碍对方正
常生活的过烈行为。当你在物理空间可接近性上和交往时间可延续上做出努力时发现这样做
妨碍了对方正常生活,使得对方感到无所适从;或者说,对方对于你的行为有不大满意的表
现,那么这就可以判断是一种过烈行为。无论是从你接触倾向性情感的意愿的角度考虑(即
自身想进一步交往的角度),还是从为了让自己在对方的接触倾向参考指标中的评价提高的
角度(即对方愿意与你进行进一步交往的角度)来考虑,你不应该做的就是忽视对方的感受
而进行有碍对方正常生活的过烈行为。所以,在行动之前,行动个体就应该预先做出行为烈
度判断,在行动时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正,在行动后总结经验教训,提升自身处理问题的
能力。
3、“不要”为了追求个人利益人为地掩盖真实情感来提升情感表示程度。有些人,为了某些
个人利益,套近乎、拉关系,进行人为地掩盖真实情感的虚假行为。对于这种行为,大家要
旗帜鲜明的反对它。这种行为,由于情感不真实,目的不纯洁,结果往往有巨大的危害。其
结果不仅会对当事人造成伤害而且可能会对真情实意的接触倾向性个体造成莫名的负面影
响,不利于社会人际交往和谐、健康、有序的进行。所以,千万不要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做
出人为地掩盖真实情感来提升情感表示程度的行为。
五、结束语:以上是笔者的一点简单的想法,希望对大家能有些许参考价值,也希望大家在
进行感性活动时能抽空静下心来理性的想一想自己进行到了哪一步,下一步怎么进行等。但
是,毕竟由于笔者的专业层次不高,占有的文献资料不很充分同时对于相关的信息获取技术
掌握不够熟练,且其中关键词项未经过图书情报学中人文社科信息检索的相关应用项的检
验,故本文也许只有其“形”,甚至于连“形”也未必完全,因而本文权当笔者练手之作,
希望诸君交流评价,批评指正。鄙人深表谢意!
2013年1月29日
本文发布于:2023-01-04 06:25: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891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