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1、定义:
定性分析
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来说,就是运用归纳和演绎、综合与分析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
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的本质、揭示
内在规律
定性分析主要是研究事物有没有,是不是的问题
定量分析
对社会的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的分析,其功能在于揭示和描述社会现象的相互作用和发展趋
势
定性—-用数量语言进行描述
定量——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
(1)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应该是统一的,相互补充的;;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本前提,没有定性的定量是一种盲目的、毫无价值
的定量;;定量分析使之定性更加科学、准确,它可以促使定性分析得出广泛而深入的结论
定量分析是依据统计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数学模型计算出分析对象的各项指标及其数值的一种方法。
定性分析则是主要凭分析者的直觉、经验,凭分析对象过去和现在的延续状况及最新的信息资料,对分析对象的性质、特点、发展变
化规律作出判断的一种方法。相比而言,前一种方法更加科学,但需要较高深的数学知识,而后一种方法虽然较为粗糙,但在数据资料
不够充分或分析者数学基础较为薄弱时比较适用,更适合于一般的投资者与经济工作者。但是必须指出,两种分析方法对数学知识的
要求虽然有高有低,但并不能就此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截然划分开来。事实上,现代定性分析方法同样要采用数学工具进行计算,
而定量分析则必须建立在定性预测基础上,二者相辅相成,定性是定量的依据,定量是定性的具体化,二者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才能取得最
佳效果。
(2)不同的分析方法各有其不同的特点与性能,但是都具有一个共同之处,即它们一般都是通过比较对照来分析问题和说明问题的。正
是通过对各种指标的比较或不同时期同一指标的对照才反映出数量的多少、质量的优劣、效率的高低、消耗的大小、发展速度的快慢
等等,才能为作鉴别、下判断提供确凿有据的信息。
(3)研究目的不同
定量研究是通过对社会事实的测量,从中发现教育规律,旨在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解释变化的原因,以指导教育实践。定性研究
比较注重参与者的观点,旨在理解社会的现象,关注不同的人如何理解各自生活的意义,以揭示各种教育情境的内部动力和定量研究
所忽视或舍弃了的人类经验中那些特性层面。
(4)研究方法不同
定量研究主要用观察、实验、调查、统计等方法研究教育现象,对研究的严密性、客观性、价值中立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以求得到
客观事实.定量研究通常采用数据的形式,对教育现象进行说明,通过演绎的方法来预见理论,然后通过收集资料和证据来评估或验证
在研究之前预想的模型、假设或理论。定量研究是基于一种称为“先在理论"的基础研究,这种理论以研究者的先验想法为开端,这是
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
定性研究大多是采用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而获得第一手资料,具体的方法主要有参与观察、行动研究、历史研究法、人种志方法。其
中参与观察,是定性研究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参与观察的优势在于,不仅能观察到被观察者采取行动的原因、态度、努力程序、
行动决策依据。通过参与,研究者能获得一个特定社会情景中一员的感受,因而能更全面地理解行动。然后通过对观察和访谈法等所
获得的资料,采用归纳法,使其逐步由具体向抽象转化,以至形成理论。与定量研究相反,定性研究是基于“有根据的理论”为基础的.
这种方式形成的理论,是从收集到的许多不同的证据之间相互联系中产生的,这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
(5)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关系不同
在定量研究中,为了对教育现象进行客观公正的研究,强调研究者必须与研究完全分开,以避免偏见.而事实上,在教育研究者对教育现象
进行定量研究之前,他所提出的研究问题、建立假设的理论基础及其对教育事实的抽取和分析,都隐含着他的价值倾向。所以,试图
把研究者与研究分开是不可能的.研究者无法把教育现象与自然孤立起来,他是参与在教育情境之中的,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
定性研究注重从研究者本人内在的观点去了解他们所看到的世界。它强调在自然情境中作自然式探究,在自然的情境中收集现场发生
的事件的资料,最主要的研究工具是研究者本人。他们在自然的情况下通过和参加者交谈,和被研究者作长期的接触,观看他们的日
常生活,自然地、直接地接触被研究对象的内心世界,以期获得被研究者在自然情境中的第一手研究资料。
(6)定性研究有两个不同的层次
一是没有或缺乏数量分析的纯定性研究,结论往往具有概括性和较浓的思辨色彩
二是建立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定性研究.在实际研究中,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常配合使用。在进行定量研究之前,研究
者须借助定性研究确定所要研究的现象的性质;在进行定量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又须借助定性研究确定现象发生质变的数量界限和引
起质变的原因。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有下列一些不同点:
*①着眼点不同.定性研究着重事物质的方面;定量研究着重事物量的方面。
*②在研究中所处的层次不同.定量研究是为了更准确地定性。
*③依据不同。定量研究依据的主要是调查得到的现实资料数据,定性研究的依据则是大量历史事实和生活经验材料.
*④手段不同。定量研究主要运用经验测量、统计分析和建立模型等方法;定性研究则主要运用逻辑推理、历史比较等方法.
*⑤学科基础不同。定量研究是以概率论、社会统计学等为基础,而定性研究则以逻辑学、历史学为基础。
*⑥结论表述形式不同。定量研究主要以数据、模式、图形等来表达;定性研究结论多以文字描述为主.定性研究是定量研究的基础,
是它的指南,但只有同时运用定量研究,才能在精确定量的根据下准确定性.这是二者的辩证关系。
二、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
1.定义
(1)实证研究方法,要求事先对现实提出一些前提或假定,然后通过经验及实际证据来证明,进而用数据去修订有
关的具体原则、准则和程序。实证研究方法有两个特点,即科学性和务实性.实证研究过程对假定的验证可以被重复,
是一种严格的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更注重在研究过程中联系实际运用,要求理论研究要面向具体实践进行现实问题研究.
实证研究认为“存在的便是合理的”。不符合客观唯物主义的要求,会阻碍科学研究的发展。[]这种研究方法主要回
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这种工具性、科学性的分析活动一般是能够得出在经验上可检验、可确证结论的研究活动
“价值中立”是该方法的核心原则,
主要包含这样的两个方面
一是研究者在研究的过程中,不能持有某种价值判断,是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不受成见、偏见的影响
二是在研究成果的表述中,价值陈述和事实陈述应当截然分开。
研究者不可以因为自己的个人偏好而影响研究成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然而,实证研究方法具有缺少理论特征和对于
深层规律的探索,以及缺少对于相关知识和理论的整合的重大缺陷.
(2)规范研究方法
规范性研究方法,主要是一种运用演绎和归纳方法,这一研究方法更注重从逻辑性方面概括指明“应该怎样,应当怎样,
或应该怎样解决”的方法。它涉及伦理标准和价值判断问题.主要特点是在进行分析以前,要先确定相应的准则,然后
再依据这些准则来分析判断研究对象目前所处的状态是否符合这些准则。
如果不符合,那么其偏离的程度如何,应该如何调整等。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共性。
1.规范研究基本上都面向“元问题”而展开
所谓元问题,就是一切人文学术和社会科学研究、当然包括各种学科都试图解决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基本价值理念的多元性。
规范研究受研究者的基本价值理念的引导,它无须宣称价值中立,但在多元主义的规范研究中,研究者不仅秉承基本
价值的共同性,更为主要的是坚持其特殊性。
3.阐释方式的多重进路并存-—规范研究是阐释的,而不是解释的。
但是在规范性研究中的演绎法通常以归纳法得出的相关结论为其假设或前提,如果这假设、前提就是错的,那么如何
保证推出的结论是正确的这就是说,规范性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缺乏严格的事实检验.
(3)两种方法的区别
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是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
实证研究摆脱和排斥价值判断,只研究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它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研究则以一定的价值
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要回答的是“应该是什
么"的问题。
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之间有着三点明显的区别:
1.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理论前提。
所谓价值判断是指对经济事物社会价值的判断,即对某一事物是好是坏的判断,它属于社会伦理学范畴,具有强烈的
主观性和阶级性。
实证研究强调事物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有意避开价值判断问题;
规范研究则从一定的价值判断出发来判断某一具体事物的好坏,如判断一种社会经济制度或某一具体经济事物对社
会是有积极还是消极意义。
2.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要解决的问题不同
实证研究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即确认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和内在逻辑,分析各种变量之间的客观关系,
规范研究要解决“应当是什么”的问题,着重分析事物本身是好是坏,是否符合某种价值标准,是否对社会有意义。
3.实证研究的内容具有较强的客观性,所得出的结论可以通过事实来检验,一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规范研究本身客观性较差,它的结论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影响,对同一事物持不同价值标准的人会得出不同甚至完全相
反的评价和结论,因而相对来说,其主观性较强,其结论也一般难以进行检验.
本文发布于:2023-01-04 06:15: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891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