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叶经

更新时间:2023-01-04 05:59:08 阅读: 评论:0


2023年1月4日发(作者:做人与做事)

南安的名胜古迹

南安雅称武荣,为福建省泉州市下辖的县级市,位于福建省东南

沿海,晋江中游。下面店铺整理了南安的名胜古迹,希望对你有所帮

助!

南安名胜古迹盘点

南安的名胜古迹1:雪峰寺

雪峰崇圣禅寺又名崇圣寺,位于闽侯县西北雪峰凤凰山南麓。雪

峰山本名象骨峰,山脉绵亘60余里,跨闽侯、罗源、古田、闽清四县,

距福州77公里。雪峰山与鼓山、旗山三山鼎峙,环抱福州,合称福州

"三绝"。唐咸通十一年(870)建,现存殿宇多为光绪年间重修。福州崇

圣寺,距福州市约70多公里,是禅宗云门、法眼二派的发源地,为江

南五山十刹之一,素有“江南第一丛林”之称。1983年,雪峰崇圣寺

被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寺内主要建筑是山门、法堂、大

雄宝殿、斋堂。大雄宝殿内有来自缅甸的三世如来玉佛。十八罗汉姿

态各异,栩栩如生。山门外有古树四株,相传大的两株系闽王王审知

和唐代僧人义存手植,有千年历史;小的两株为明代寺僧所植,距今亦

五、六百年。寺内藏有印度梵文贝叶经和佛祖像,颇为珍贵

作为当今福州五大禅林(鼓山涌泉寺、西门西禅寺、雪峰崇圣寺、

北峰石牌林阳寺、象峰山崇福寺)之一的雪峰寺始建于干符二年(875

年),原名应天雪峰禅院。该寺比鼓山涌泉寺还早建三十余年,涌泉寺

开山祖师神晏乃义存的高徒。干宁元年(894年)移址陈洋(今址),宋太

平兴国三年(978年)改为今名。该寺屡经兴废,鼎

盛时有殿堂房屋千余间,僧众1500多人。现存庙宇多为清光绪年

间建造,规模宏大,主要建筑物有天王殿、大雄宝殿、钟鼓楼、法堂、

禅堂、客堂、藏经阁、方丈室等。寺内藏有《碛沙藏经》、印度梵文

《贝叶经》和整部《频迦藏》8000余卷等珍贵经典。全寺及其周围流

传雪峰二十四景,有首七律古诗概括景名,浑然天成,录缀如下:雪

峰(山)宝所(亭)近兰田(庄)/枯木(庵)三球(堂)一洞天(岩)/半岭(亭)化城

(亭)无字石(碑)/万松(关)雪峤(路)有龙眠(坊)/文殊(台)古镜(台)金鳌畔

(桥)/罗汉(岩)梯云(岭)象骨巅(峰)/香石(磨)放生(池)池蘸月(泉)/望州(亭)

卓锡(泉)应潮泉(泉)。

南安的名胜古迹2:凤山寺

凤山寺,原名郭山庙,又名庙、威镇庙,位于泉州南安诗山镇西

北角凤山麓,建于五代后晋天福初年(公元936-947年),供奉郭圣王。

郭圣王,俗名郭忠福,诗山郭山人,生于后晋天福三年(公元938

年)二月廿二日。传说郭忠福长工出身,7岁丧父,牧牛俸母,乡邻郭

孝子。后人念其孝,立庙奉为神明,四时祈卜吉凶于神,以礼祀之,

故郭山庙又称庙。南宋高宗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敕封神灵

为“威镇广泽侯”,并赐庙额“威镇庙”,廊大其制,庙宇初具规模。

到了宋宁宗嘉定十六年(公元1223年),乡邻增修庙宇,使之殿寝、廊

庑、门庭、层阶齐全。直至宋理宗开庆初年(公元1259年),加封

“【威镇·忠应·孚惠·威武·英烈·保安广泽尊王】,并赐建寺宇以祀。因

郭山地形类凤盘舞,从此改名为“凤山寺”。此后三百年,风荡雨淋,

栋宇虽有修葺,但寺貌未作扩建翻新。

凤山寺规模,纵为16丈,横1.4丈。寺殿分前后三殿。主(中)殿

高1.8丈,夹室各一,东夹室锶尊王、尊妃像,从其坐古藤化身之旧迹,

室后为内寝;西夹室供奉释迦牟尼、南海观世音金身。前殿高1.85丈,

中祀尊王,旁祀崇德侯、显佑侯、黄太蔚、陈,以其有功于王。殿宇

疏以庭院,绕以墙垣。垣屋翼于左右,有30余间,为寺僧聚纳之处。

庙门高1.4丈,明代举人、永春颜廷渠题寺匾“凤山览胜”。门内一巨

石,山峭卓立,状若云鬟,昔人喻为凤髻。门外列砖为庭,曲磴层阶

穿数而出。

明世宗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倭寇劫掠诗山,纵火焚毁

庙宇,所藏敕赐匾额荡然无存。明穆宗隆庆丁卯年(公元1567年),乡

邻募资重建;明神宗万历庚辰年(公元1580年),继而扩建;清宣宗道光

丁亥年(公元1827年)到清德宗光绪戊寅年(公元1878年),相继屡有修

葺营造。寺宇规模日益宏敞,壮观绮丽,不失旧观,又增建诸多前代

没有的设施。

南安的名胜古迹3:灵应寺

灵应寺又名灵应岩、紫帽岩,位于南安市东北部洪梅镇境内瑁山

南麓半山腰,东连鹦鹉岭、香岭、凌云寨、毡坪山,西面杨梅山雪峰

寺,正面与马甲双髻寺对峙,是闽南著名古寺之一。

北台顶,亦名叶斗峰,海拔三千零五十八米,是五台山诸峰中的

最高峰,也是华北地区的最高点,素有‘华北屋脊’之称。灵应寺创

建于隋代,坐北朝南,原有山门三间,门额悬挂“敕建大台北顶”巨

型匾额。东西两间,内置石碑各三通,石碑记载了历代对灵应寺的兴

建等情况。

沿山门向北为“北极玄宫”,即灵应寺过殿。原殿内正面有韦驮

菩萨像,韦驮菩萨四周有坐佛八尊。民国年间李相之的游记中对灵应

寺有这样的记述∶两殿摆设,都很整齐。正殿五间,特别高大,所用

木料,都很笃实。殿顶的瓦是黄绿色琉璃瓦,砌成棋盘形。门额巨匾

上书∶“毗卢真境”,为康熙八年(一六六九年)立,明代隆庆年间(一

五六七年至一五七二年)曾对灵应寺予以重修,一九八六年又重修葺,

正殿为三间石洞,内供无垢文殊菩萨。

二○○一年,灵应寺再度扩建和维修。新建文殊殿五间、龙王殿三

间及石牌坊一座,均为汉白玉石砌筑。大殿单檐歇山顶,门窗拱券,

前置廊,门前左右各置石狮一尊,左右偏殿为悬山顶,廊间柱头饰以

石制斗拱,整体设施简洁明快,稳重大方。龙王殿置于两米高的高台

上,面阔三间,拱卷式门洞,也是单檐歇山顶。殿前有汉白玉石雕护

栏,护栏栏板浮雕各种各样的花卉、草叶纹饰,极为壮观。

隐峰塔在龙王殿东、是北台顶一大灵迹,是为纪念唐代高僧隐峰

禅师而建的。隐峰禅师,俗姓邓,今福建省邵武人,唐代著名高僧,

经常冬居衡岳,夏处清凉,其圆寂后,后人将其火化,并取之舍利,

在北台顶建塔藏之,故而塔名隐秀,精工细作,质感较强,是僧俗临

顶必至之处。

南安的名胜古迹4:五塔岩

五塔岩,原名灵水岩,又名灵水寺,位于泉州四大名山之一的紫

帽山西北麓,属南安官桥镇竹口村,始建于北宋,因南宋时在寺前兴

建五座石塔,便称为五塔岩,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塔岩寺宇建筑,依山就势,利用上下两个天然石洞,建造龙水

禅楼和定光道场,犹如空中楼阁,别有风景。山岩上刻有“龙水创蓝

启宋世,虎腔竖刹溯无时”一对楹联,记载岩寺分别建于两个不同历

史时期,岩寺为宋代建筑,定光道场为元代建筑。

五塔岩还有绝顶三石列崎之胜迹,称三公石。西为定光岩,中为

中州岩,犹如天然石佛,东为灵水岩,岩下有一小井,名叫“潮汐

井”,四时不涸。传说宋时杨文广率军入闽,曾驻营附近的关刀寨,

成千上万兵士饮用此泉,取之不竭,饮之不尽。现井边刻有“郑公泉”

三字,传说当年郑成功起兵驻在此地,饮用此泉而镌刻的。

五塔岩石奇洞多,自成天然。据《南安县志》记载:“灵水岩峰

峦耸秀,中多石洞。”现存有五大石洞,虎空洞最大,洞内可容纳多

人,其它也可容纳数十人。岩洞四周,有石人、石马、石龟、石牛、

石仙鹤、石佛、石香炉、石钟、石鼓、雷劈石、石巷、石桌、石椅等

众多因石而异的景物。摩崖石刻有“第一山”、“灵水古禅”、

“佛”、“盘古洞”等诸多因石而意的文字。五塔景物贵在天成,素

有“山中无石不是景,山中无石不是宝”之称和“人间佳域”之誉,

现五塔岩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名闻遐迩的名胜之地。

本文发布于:2023-01-04 05:59: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890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销蚀
下一篇:锚链
标签:贝叶经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