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化

更新时间:2023-01-04 05:40:48 阅读: 评论:0


2023年1月4日发(作者:青春アミーゴ)

中共党史研究2018年第10期

-./:;<=>?@

张 学 兵

〔摘要〕1980年5月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的谈话,是围绕农村改革争议正酣的背景下的

产物,也是邓小平关于包产到户思想演变的一个合理结果。对谈话的信息来源、传达和贯彻情况以及

谈话中某些具体内容进行考辨、探究,是认知农村改革史的一个重要角度。回顾农村改革初期的争议,

可以看到,思想解放和体制变革过程中许多情势并非“两极化”,人物也非“脸谱化”。

〔关键词〕邓小平;包产到户;农村改革

〔中图分类号〕D232;K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3815(2018)-10-0039-11

AStudyonDengXiaoping’sTalkof“OnRuralPolicy”

ZhangXuebing

Abstract:DengXiaoping’stalk,“onruralpolicy”,inMay1980,wasaproductunderthebackgroundofthe

controversyoverruralreform,andareasonableresultoftheevolutionofDengXiaoping’sthoughtsonthedevel

opmentoffarmhouseholdproduction.Itisanimportantperspectiveforunderstandingthehistoryofruralreformto

analyzeandstudytheinformationsource,transmissionandimplementation,aswellassomespecificcontentsof

theconversation.Reviewingthedisputesintheearlystageoftheruralreform,wecanseethatmanysituationsin

theprocessofideologicalemancipationandinstitutionalreformwerenot“polarized”,andpeople’simagewasnot

“stereotyped”.

1980年5月31日,围绕农村包产、包干到

户的争议正酣之际,邓小平发表谈话,明确支

持包产到户和大包干。这次谈话不限于农村问

题,但其中涉及的农村问题影响最大,相关内

容被冠以“关于农村政策问题”之名,整理成

篇收入《邓小平文选》,成为中国改革史上的一

份重要文献,其意义在于“标志着包产到户可

能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一个突破口”①。

一般来说,各类关于中国改革史的著述均

会引述这篇谈话,强调邓小平在关键时刻对农

村改革的支持和推动,同时这些著述大多又会

提到谈话并没有解决相关争议问题。例如,有

著作说:“邓小平的讲话肯定了安徽的大胆试

验,对于打破一些人的僵化观念,消除一些人

的疑虑,稳定包产到户和推动农村改革,无疑

起了重要作用。但是,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

争论还在继续。”②至于为什么没有解决争议,

相关著述或者语焉不详,或者不置一词,甚至

还存在表述矛盾。例如,有著作指出,“在这关

键时刻,按照我们国家的惯例,需要有一位最

高的权威来做出决断。这位权威已由毛泽东变

为三落三起的邓小平。他在5月31日发表了

《关于农村政策问题》的重要讲话”③。“最高的

权威”说话了,却又没有解决争议,这似乎有

悖常情。

进行历史类比,或能引人思索。众所周知,

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一时间解决了

市场经济姓“社”姓“资”的争议,推动了市

场经济体制的部署和构建。同样,1980年5月

的谈话,也是发表在关于包产、包干到户姓

·93·

2018年第10期

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

纪实》,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15页。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中国改革开放

史》,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09页。

吴象:《中国农村改革实录》,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1年,第153页。

Copyright©博看网htsRerved.

“社”姓“资”之争的关键时刻,虽然产生了

积极影响,但是没有能够平息争论。此后,争

议依然激烈,分歧并未和缓,包产、包干到户

直到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才无可争议地在

中央政策中获得认可,其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

更是1983年之后的事情了。

鉴于以上情况,本文试从历史背景、思想

脉络、信息来源、传达贯彻、内容考辨等方面,

对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的谈话进行分析,

并由此引申,对当时围绕争议的一些人与事略

作评述,希望能有助于理解复杂、真实的历史,

并且使我们感悟到思想解放和体制变革过程中许

多情势并非“两极化”,人物也不是“脸谱化”。

一、邓小平谈话的历史背景

“文化大革命”结束尤其是中共十一届三中

全会以后,随着思想解放的推进和农村政策的

落实,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民又一次悄悄搞起了

各种形式的家庭承包经营,最初以安徽、四川、

内蒙古等地最为典型①。在安徽,肥西县的小井

庄、凤阳县的小岗村分别以最早搞包产到户、

包干到户而著称,并在后来逐步被塑造成为新

时期农村改革的两个重要起源地②。

包产到户并非新事物,20世纪50年代农业

合作化、集体化以来已然几番起落,遭遇过多

次政治批判和整顿纠正,但20余年间一直或隐

或现,或此或彼,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包干到

户则几乎首度出现,它不仅以农户经营取代生

产队经营,更“把分配也包进去了”③,是对人

民公社体制下的农村经营模式从内容到形式的

彻底变革。

尽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政治环境趋于宽

松,经济社会政策趋于务实,但对于包产、包

干到户,到底让不让搞,究竟姓“社”姓

“资”,从高层到基层,从干部到群众,认识不

尽一致,行为时有龃龉④。搞包产、包干到户的

农民和支持包产、包干到户的干部,从一开始

就面对着关于包产到户属于资本主义的疑虑和

指责,承受着压力和风险。

最早造成巨大影响的公开质疑,是1979年

3月15日《人民日报》头版以《三级所有 队

为基础应该稳定》为题发表的甘肃读者张浩来

信和同时配发的编者按。文中认为包产到组动

摇了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基本

制度,也就是动摇社会主义,要求已划分作业

组的“改正错误”。据当时人民日报社农村部主

任李克林回忆,这篇文稿是“奉命搞的”,当时

国家农委领导根据上边指示,写信给报社总编,

要注意制止农村的分队现象。编者按就是根据

指示信改编的。⑤这对当时实行包产到组的农民

造成了非常大的震动和担心,对包产到组尚且

如此,对包产到户的压力更不言而喻。

尽管被质疑,而且有的地方也在“纠正”

包产到组、到户,但有的地方包产到户却逐渐

从秘密走向公开,并不断扩大范围。例如安徽,

到1979年底,全省近38万个生产队,实行包产

到组的占22.9%,实行包干到组的占16.9%,

实行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占

10%⑥。这样,

争议、批判开始直接围绕包产到户进行,进入

·04·

中共党史研究

该三省区当时的第一书记分别是万里、赵紫阳、周

惠,他们以开明、务实态度,默认、支持当地农民

进行各种生产责任制的探索,这在当时比较典型,

颇有影响。因此,一度流行着“要吃米,找万里;

要吃粮,找紫阳”的民谚。胡耀邦也曾经说:“包产

到户,万里第一,赵紫阳第二,周惠是第三。”参见

余国耀等:《中国农民命运大转折———农村改革决策

纪实》,珠海出版社,1999年,第59页。

小井庄和小岗村已经分别建立了包产到户纪念馆和

大包干纪念馆。其实,各种资料表明,搞包产、包

干到户的农村,小井庄和小岗村都未必最早。用一

句俗语来形容就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在

严格的实证意义上,哪个地方最早的问题或许根本

说不清楚,因为在20余年的农业合作化、集体化历

程中,有的地方一直在秘密搞着各种形式的包产到

户、包干到户。参见范晓春:《改革开放前的包产到

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

《杜润生文集(1980—1998)》(上),山西经济出版

社,1998年,第58页。

对于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可以迅速帮助贫困地区增

加粮食产量这一点,其实无异议。因此,争论虽然

激烈,但其间逻辑却比较简单,即“干部要方向,社

员要产量”,“干部怕错,农民怕饿”。转引自陈吉元

等主编:《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

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年,第482页。

杜润生主编:《中国农村改革决策纪事》,中央文献

出版社,1999年,第122页。

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国新时期农村的变革

(安徽卷)》,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年,第7—8页。

Copyright©博看网htsRerved.

1980年以后表现得尤其明显和激烈。这可从两

个方面的情况窥见一斑。

一个事情是,1980年初,《农村工作通讯》

连续发表文章,批判包产到户属于“分田单

干”,脱离社会主义方向,要求“必须纠正”①。

《农村工作通讯》是国家农委主办的刊物,在这

上面发表反对包产到户的文章,人们自然会联

想其“来头”和“背景”,窥探某种“风向”,

因而所造成的压力和引起的担忧可想而知。

另一个事情发生在实行包产到户比较典型

的安徽。1980年初,给安徽农民包产到户上了

“户口”的万里,离开安徽赴中央任书记处书

记,分管农业工作。出人意料的是,他离开后,

安徽的包产到户出现了一些反复。从当年4月

起,省委在几个月内连续召开多次会议,省委

一位主要领导批判包产到户是“经济主义”

“机会主义”“工团主义”。他说,工团主义只

顾眼前利益,主张“运动就是一切,主义是微

不足道的,为了一个‘戈比’而斗争”。“包产

到户虽然增产,但这不是方向,县以上领导干

部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能只顾眼前利益,犯机

会主义的错误。”甚至说迟早有那么一天,要算

他们的账。在这些会议的影响下,全省农村改

革的形势骤然变冷,搞得人心惶惶。②

正是在此背景下,1980年5月31日,邓小

平在同胡乔木、邓力群谈话时,就农村包产到

户问题发表了意见。他说:“农村政策放宽以

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

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安徽肥西县绝大多数生

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度很大。‘凤阳花

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

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有的

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

担心是不必要的。”③邓小平明确表态支持包产

到户和大包干,并直接援引安徽肥西和凤阳的

材料作为论据,其影响自然是积极而深刻的。

二、邓小平关于包产到户的思想脉络

邓小平关于包产到户的思想由来已久。60年

代初,安徽、四川、广西等地农村又一次兴起包

产到户,引起广泛关注,甚至成为阶级斗争调门

提高的诱因之一。当时,邓小平也对包产到户表

示了意见。1962年7月,他在一次谈话中提到,

有些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的地方,现在出现了一

些新的情况,如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到田”

等,以各种形式包产到户的恐怕不只是20%。

他希望大家出主意,找出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接着,他从宽泛的意义上提出一个初步意见,

指出:“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

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

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

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④正

如他自己所说,这些初步意见“以后可能不算

数”,很快“三自一包”就遭到政治批判。

邓小平这次谈话中的一些含蓄态度和立论

方式,有些可以和改革年代作一些大历史的关

联。例如,他虽然没有明确支持包产到户,但

对此保持着一种相对开放、宽容、可讨论、可

试验的态度。他含蓄地表示包产到户也是一种

可以采取的生产关系形式,但也强调了条件,

如“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等,这或可理解为恢复国民经济的具体背景下

的特定方针和权宜之计。至于如包产到户有无

制度属性、姓“社”还是姓“资”这样的重大

的政治意识形态问题,这次谈话不曾涉及。最

具长远意义的,当是谈话中说的“群众愿意采

取哪种形式,就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

合法起来”,这在农村早期改革突破中具有决定

意义,但能否做到,还需要一定的体制和社会

环境保证,甚至还期待务实政治家、改革家关

键时刻的支持。

60年代邓小平这篇“怎样恢复农业生产”

的谈话,到70年代末之后,随着时空环境的转

换,变得“算数”了,而且更丰富了。谈话中

·14·

2018年第10期

印存栋:《分田单干必须纠正》,《农村工作通讯》

1980年第2期;刘必坚:《包产到户是否坚持了公有

制和按劳分配》,《农村工作通讯》1980年第3期。

吴象:《中国农村改革实录》,第152页。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

315页。

《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

323页。

Copyright©博看网htsRerved.

的一些含蓄态度和立论方式,在改革年代的相

关争议中,也不时能听到历史的回声。

1978年底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曾有人提出

过包产到户问题。例如,会议讨论中,中央广

播事业局局长张香山提出包产到户的问题:究

竟什么是包产到户?什么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如果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变,又不剥削他人,包

产到组或户,这是不是资本主义?①于光远回忆

说,在文件没有定稿前,有一天我听说在胡乔

木起草的农业文件中不但没有写进可以实行包

产到户,相反的把“两个不许”写进去了。②

从这一情况看,邓小平等领导人也可能通

过会议简报等形式,对讨论中涉及的包产到户

有所知悉。不过,提出这一问题的,还是零星

现象,整体上还不可能设想突破人民公社体制,

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这应该是理解日后关于包

产到户、包干到户争议的一个基本的思想、政

治和体制背景。

进入1979年以后,包产到户不断为人所关

注,也不断成为一个从基层到高层的政策甚至

政治议题。随着决策角色和位次的转换,邓小

平对包产到户的问题,势必更多地涉及,也更

多地需要他表态。

1979年3月的全国七省三县农村工作座谈

会之后不久,华国锋主持召开一次中央会议,

邓小平、李先念等出席。会上,华国锋用他在

湖南“三夏”抢收抢种必须互助、合作的事例

来说,非集体化不可。邓小平没有就此表态,

他说:贫困地区总得放宽政策。③

1979年6月,在第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期间,万里向邓小平汇报说,安徽农村一些地

方已经搞起包产到户,但有人反对。邓小平说:

不要争论,你就这么干下去就行了,就实事求

是干下去。④会议期间,万里还就这个问题询问

陈云。陈云表示:“我举双手赞成。”⑤这两次

互动应该说带有非正式的、私下交换意见的性

质。由此看来,万里在安徽能够大胆放宽农村

政策、支持农民包产到户,除了自身的见识和

胆识,邓小平、陈云的态度应该也是一个重要

原因。

1980年1月31日,在全国农村人民公社经

营管理会议期间,中央政治局听取了会议情况

的汇报。华国锋强调,已经搞了包产到户的,

要认真总结经验,提高群众觉悟,逐步引导他

们组织起来。邓小平没有作明确表态。他说:

对包产到户这样的大问题,事先没有通气,思

想毫无准备,不好回答。他还重点讲了世纪末

实现小康的战略问题。⑥

4月2日,邓小平同胡耀邦、万里、姚依

林、邓力群谈长期规划问题。姚依林说:工业、

农业都要甩掉一些包袱。农委建议如甘肃、

内蒙古、贵州、云南等省,中央调给他们粮食

很多,是国家很大的负担。可不可以考虑,对

这些地区,在政策上放得宽一点。地广人稀、

经济落后、生活穷困的地区,索性实行包产到

户之类的办法。让他们自己多想办法,减少国

家的负担。邓小平说:我赞成依林刚才讲

的意见。在农村地广人稀、经济落后、生活穷

困的地区,像西北、贵州、云南等省,有的地

方可以实行包产到户之类的办法。⑦

接下来就是1980年5月31日,邓小平发

表著名的关于农村政策问题的讲话。就在此次

谈话后不久,邓小平还和杜润生在一次会后谈

了话。他说:看来我们农村经济的形式可以多

样化一点。像贫困地区过去不是有个包产到户

吗,可以试试嘛!将来要改还可以改,先吃饱

饭要紧。⑧

·24·

中共党史研究

转引自韩钢:《艰难的转型:一九七八年中央工作会

议的农业议题》,《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9期。

于光远:《我亲历的那次历史大转折———十一届三中

全会的台前幕后》,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

63页。

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

纪实》,第106—107页。

《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中央文献出版

社,2004年,第531页。

《陈云年谱(1905—1995)》(下),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0年,第248页。

杜润生主编:《中国农村改革决策纪事》,第259—

260页。

《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第615—616

页;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

决策纪实》,第115页。

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

纪实》,第116页。

Copyright©博看网htsRerved.

回顾邓小平改革年代关于包产到户的思想

脉络,可以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大体上,

他在非正式场合或者由他主导的谈话场合,谈

及包产到户似乎都比较直率,明确表示支持;

但在比较正式的高层会议场合,似乎比较含蓄,

很少直抒己见。这或许是一种委婉的回避争论

的态度,当然也不排除他对这个问题其实也还

在思考之中。

三、邓小平谈话的信息来源

思考包产到户问题,离不开各种信息和材

料,就像一部著作提及的,邓小平不仅多次听

取万里等人对农村搞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情况

的汇报,而且花了很多精力翻阅大量资料①。

那么,邓小平是如何得到,以及得到了哪

些关于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信息和资料的呢?

鉴于1980年5月31日谈话中,邓小平主要列

举了安徽的事例作为包产到户、大包干实效的

佐证,这里就对他如何知晓安徽农村改革的情

况这一问题,尝试作一些探讨。

首先,不得不说一下在1977年到1980年

间主政安徽的万里。万里在历史上与邓小平工

作渊源颇深,关系密切②,他们之间“有至交,

关系非同一般”③。远的不说,1975年邓小平主

持整顿期间,万里任铁道部部长,对于恢复铁

路系统正常秩序作出了重要贡献。正因此,

1976年“批邓”的时候,就曾要追查邓与万的

所谓“黑关系”④。可以说,万里是邓小平比较

熟悉和信赖的高级领导干部,双方正式或非正

式场合接触比较多,汇报、交流工作自然比较

方便、畅达。如前所述,1979年6月,万里向

邓小平汇报安徽包产到户问题。1980年4月,

邓小平在谈长期规划问题时,万里也在座。万

里曾说:“亏了小平的支持,我从安徽回来

多次向他汇报,他表示同意,可以试验。出了

成果之后,他公开表示支持。”⑤这表明,万里

主政安徽时获得邓小平的支持,邓小平也通过

万里多次获悉安徽包产到户的情况。及至1980

年后,万里回京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

总理,分管全国农业工作,自然有更多的机会

向邓小平汇报或谈及安徽。

其次,各种会议及情况汇报,是邓小平等

领导人知悉安徽改革情况的公开和正式的渠道。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家农委召开多次农村

工作座谈会,并在会议期间向中央领导汇

报。例如,1979年3月,国家农委召开七省三

县农口干部座谈会,与会的七省分别是广东、

湖南、江苏、安徽、四川、河北、吉林,三县

分别是广东博罗、安徽全椒、四川广汉。会议

进程中始终贯穿着关于责任制的争论,主要是

两个问题,一是实行应当坚持什么原则,二是

对包产到户应当采取什么态度。⑥1980年初,国

家农委召开全国农村人民公社经营管理会议,

其间围绕包产到户再次发生激辩。安徽农委副

主任周曰礼作了题为《联系产量责任制的强大

生命力》的发言,为包产到户辩护,讲了两个

多小时。在讲到包产到户在贫困地区的作用更

为显著时,他重点列举了3个例子,分别是肥

西县山南区、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来

安县玉明公社。⑦前已述及,此次会议期间,国

家农委向中央政治局作了汇报,邓小平在座。

值得指出的是,周曰礼列举的肥西和凤阳,均

出现在了一年多以后邓小平的谈话中,这或许

不只是一个巧合。

再者,各类供领导参阅的内参文稿,是领

导人获悉信息的另一个重要渠道。关于安徽包

产到户的情况,通过内参渠道上达的,可以举

·34·

2018年第10期

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第4卷,

人民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2012年,第132页。

参与《万里文选》编辑工作的赵树凯先生回忆说,

在文选编辑工作临近结束时,万里宴请编辑组成员。

在交谈中,万里特别讲到,关于谈邓小平的那

篇文稿,他决定还是不收到文选里去了。这篇文稿

在内容中系统地介绍了他与邓小平长达半个世纪的

交往。参见赵树凯:《农民的政治》,商务印书馆,

2011年,第66—67页。

田纪云:《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纪念改革开放三

十周年》,新华出版社,2009年,第486页。

张广友:《风云万里》,新华出版社,2007年,第98

页。

转引自赵树凯:《农民的政治》,第94页。

杜润生主编:《中国农村改革决策纪事》,第84页。

杜润生主编:《中国农村改革决策纪事》,第256—

259页;中共安徽省委农村工作部编:《安徽省农业

生产责任制———资料选编》,内部资料,1983年,第

52—53页。

Copyright©博看网htsRerved.

出几个事例。例如,安徽省政府参事室副主任

郭崇毅回忆说,1979年7月,他带着自己撰写

的反映肥西县包产到户情况的《关于参观肥西

县午季大丰收情况的报告》来到北京,找到社

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耕今。后者及

研究所认真地听了他的陈述,收下报告,并答

应代转中央。很快一位姓陈的研究员告诉他:

报告已送中央办公厅,很受重视,赶快回省,

再送一份给万里。7月29日,他将调查报

告送到省委。8月1日,农村政策研究室给报告

加上赞赏性的按语,以《政策研究》18期印发

上报。郭崇毅也比较委婉、含蓄地暗示邓小平

谈话中提到的肥西县搞包产到户的情况,或许跟

他的材料有一定关联。①再如,1980年4月中

旬,根据万里的指示,新华社记者张广友和吴

象到安徽省的江淮地区农村进行了一个多月的

调查,写下8篇共2万多字的《江淮地区农村

见闻》系列文章②,在新华社的内部刊物上发

表。其中,见闻之一写道:“实行‘大包干’

产量责任制一年大翻身的凤阳县,在严重不利

的自然条件下,大部分地区夏季作物长势也都

比去年好……肥西县是实行包产到户比较早比

较多(97%)的一个县,去年夏季作物长势之

好在全省是数一数二的。”③这段话的写作与邓

小平谈话在时间上更为接近,在内容上也颇有

重合之处。有文章认为,这篇报道对邓小平的

讲话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据说该系列报道于当

年5月27日至30日在专送中央领导参阅的内

刊上连续刊发,每天早晨即送在京政治局委员

阅读。④这个判断有一定的合理性。

上述关于邓小平谈话信息来源的分析,相

当粗疏和笼统。这个问题非常复杂,关涉到高

层决策的信息搜集、传递、处理以及反馈等一

系列正式、非正式机制,既包含正式的信息传

递渠道和程序,也离不开难以把握、难以言说

的组织人事渊源。

四、邓小平谈话的传达和贯彻情况

邓小平的这篇谈话,当时并没有公开报道,

到1983年《邓小平文选(1975—1982)》出版

时才公之于世,且最初是以内部征求意见的形

式出现的。时任滁县地委书记王郁昭后来回忆

说,他在当年6月初见到过省委送来的邓小平

《关于农村政策问题》的内部谈话稿,并规定不

许抄录⑤。

由此看来,这篇谈话当时在社会上应该知

悉面不广,但在党内的知悉面不能算小。当年

6月19日,赵紫阳就当前农村政策问题致信万

里、胡耀邦。信中说,根据小平关于农村

政策问题的指示,需要组织农业部门的干部和

理论工作者相结合,深入不同类型的地区和社

队,对包产到户问题作一些比较深入的调查和

分析,争取在今年秋后能够形成一个中央文件,

有个统一的、明确的说法,有领导地解决好这个

问题。他还建议书记处讨论一下这件事。⑥经杜

润生向胡耀邦建议,这封信转发全党⑦。信中并

没有详述邓小平谈话的内容,但通过这封信,

谈话的精神应该广为党内所知了。

(一)邓小平的谈话推动了地方的农村改革

实践

在河南,1980年春,“联产到劳”成为农

业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形式,同时兰考、虞城等

县包产到户或大包干也大面积推行,因此引起

激烈争论。有人指责包产到户是分田单干,“犯

了方向性错误”,有的县派工作组到农村“纠

偏”。在争论中,省委学习贯彻邓小平关于支持

安徽凤阳等地实行包产到户的讲话精神,深入

·44·

中共党史研究

郭崇毅:《我是怎样参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全

国政协等编:《农村改革风云实录》,中国文史出版

社,1998年,第195—197页。

这8篇系列见闻分别是:《生产形势很好群众生活稳

定》《联产责任制威力大》《包产到户对改变穷队面

貌有明显作用》《富队包产到户增产效果也比较显

著》《群众为什么喜欢包产到户》《关键在于加强领

导》《有关包产到户的几个认识问题》《包产到户是

不是权宜之计》。

张广友:《阳关道上》,安徽人民出版社,1985年,

第78页。

中共肥西县委党史研究室编印:《中国农村改革发

端———安徽肥西山南小井庄》,内部资料,第71页。

王郁昭:《往事回眸与思考》,中国文艺出版社,

2012年,第216页。

当代中国农业合作化编辑室编:《建国以来农业合作

化史料汇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第934页。

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

纪实》,第116页。

Copyright©博看网htsRerved.

农村调查研究,并且明确提出,只要能促进生

产发展,解决群众温饱问题,就符合党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精神,从而肯定了河南农村出现的

各种责任制形式。①

在湖北,邓小平的谈话对省委推行家庭联

产承包责任制起了重大作用。1980年上半年,

省委组织4个调查组对武昌、黄冈、钟祥、利

川4个县实行责任制的情况进行调查。省委认

为,位于边远山区、居住分散、甚至单家独户

的农户,可以从实际出发,在生产队统一领导

下实行包产到户。8月,省委扩大会议肯定了

生产责任制对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以

这次会议为起点,湖北省先是贫困山区、后是

平原丘陵地区,先是旱地、后是水田,先是农

田、后是山林水面,先是包产到组、后是大包

干,在全省广泛地开始推行各种形式的农业生

产责任制。②

在云南,1980年4月,省委传达了全国编

制长期规划会议期间姚依林的讲话。讲话指出:

邓小平同意在农村对地广人稀、经济落后、生

活穷困的地区,像西北、贵州、云南、甘肃等

省份中的这类地区,政策上要更宽一些,索性

实行包产到户之类的办法。7月召开的县委书

记会议,又决定在内地高寒、分散、贫瘠的山

区、边疆那些经济文化基础十分落后的1000万

人口的地区搞包产到户。③这时,云南传达的还

是1980年4月邓小平的谈话内容,但从支持搞

包产到户这一点来讲,邓小平4月、5月两次谈

话的精神是一致的。

在安徽,情况更为生动。1980年8月,省

委常委扩大会议上对包产到户形成“一边倒”

的批评,但滁县地委书记王郁昭等少数人依然

为包产到户辩护。主持会议的省委第二书记顾

卓新认为意见分歧大,不好进行会议总结,建

议念一下邓小平的谈话,作为会议总结。值得

注意的是,在会议上,王郁昭说,如果上级领

导不同意搞包产到户,那就请公开下命令进行

纠正,我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作为下级,服从就

是了。④王郁昭实际是“将”了省委主要领导

一“军”,其底气何在?省委后来也没有下命令

“纠正”,其顾虑何在?显然,邓小平的谈话是

重要因素。

(二)邓小平的谈话推动了中央关于包产、

包干到户政策的突破

在前述赵紫阳的信中,他结合邓小平谈话

精神,对包产到户问题提出3点看法:“第一,

在那些困难、落后的地方,可以包产到户;第

二,在那些生产比较正常、集体经济搞得比较

好的地方,原则上不搞包产到户(至于社队的

副业生产和多种经营,可以包给专业组、专业

户、专业工);第三,现在有些集体经济搞得比

较好的地方也搞了包产到户的,可先进行试验,

经过一段试验看结果如何。”⑤

经过农口干部和理论工作者的调研以及一

些领导人的推动,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终于在

中央政策上获得了合法身份。1980年9月,中

央召开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第一书记座谈

会,后又转发会议纪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

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该文件提出了

差异化的政策,区分“一般地区”和“边远山

区和贫困落后的地区”,强调前一类地区“不要

搞包产到户”,而后一类地区则“可以包产到

户,也可以包干到户”⑥。

这一重大突破,无疑是农民实践推动的结

果,是思想不断解放的结果,是务实领导人不

断努力的结果,但从高层决策演变来看,更是

贯彻邓小平谈话的结果。

五、邓小平谈话的内容辨析

邓小平谈话标志着农村改革的重要突破,

却没有根本解决争议,在此后具有标志意义的

第一书记座谈会上,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并

以“阳关道与独木桥”之争闻名于世。其间原

·54·

2018年第10期

中共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国新时期农村的变革

(河南卷)》,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第4—5页。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国新时期农村的变

革(湖北卷)》,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第3页。

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国新时期农村的变革

(云南卷)》,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年,第3页。

王郁昭:《往事回眸与思考》,第219—220页。

《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第934页。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等编:《新时期农业和农业工作

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60页。

Copyright©博看网htsRerved.

因自然复杂。万里曾回顾指出,邓小平讲话后,

“情况有了好转,但还是吵吵嚷嚷,全国性的争

论并没有停止,有些反对的人手里掌着权,他

不同意你就干不成”①。对于这个问题的组织、

人事和权力背景,此处笔者不作涉及,只想通

过对谈话的一些具体内容进行辨析,从而认知

这个问题的政策、思想和实践背景。

(一)邓小平在什么意义上支持的包产到户?

说邓小平谈话支持搞包产到户,这没有错,

但还不够。准确地说,他并不是在绝对意义上

支持包产到户,更不是提倡搞包产到户,而是

强调了条件即“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对于

这一点,可以从1978年以来中央关于农村包产

到户政策突破的历史脉络中获得进一步理解。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农村人民公社

工作条例中明确指出:“不许包产到户,不许分

田单干。”②1979年9月,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

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

对此稍有松动,提出“除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

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外,也

不要包产到户”③。从表面上看,虽然禁止包产

到户的方针未有变化,但从“不许”到“不

要”,语气变得和缓了,多少有了点商量的余地。

及至前文所说的1980年9月第一书记座谈

会,中央政策才有了真正突破,即在贫困地区

“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这些地方

就是邓小平所说的“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

那么,如何判定这些地方呢?杜润生在第一书

记会上作说明时指出,可以搞包产到户的是人

均收入40元以下的最穷队。这些生产队60%左

右分布在云、贵、豫、鲁、甘、宁、蒙、闽、

皖等9省(自治区),约占农村人口的20%。④

1981年之后,这一差异化政策又被进一步

量化与细化为三类:20%左右的最穷的社队搞

包产到户;另有25%的先进社队搞专业承包、

联产计酬;还有百分之五六十的中间状态的社

队推行统一经营、联产到劳责任制。⑤这项政

策,在当时农口部门以及农民中被戏称为“切

三刀”。它“基本上具有画地为牢的性质”⑥,

因而很快就维持不住,被农民的实践所突破,

而中央则更进一步认可了农民的实践,不再因

区域位置和经济条件设限,准许农民自由选择,

甚至于一些地方开始自上而下地推广包产到户、

包干到户。随之,包干到户全面取代包产到户,

覆盖绝大多数农村,几乎可以说是另一种形式

的“一刀切”。

回顾这一政策转变的脉络,可以发现有最

主要的两个关节点:一个是正式承认贫困地区

可以搞包产、包干到户;另一个是尊重农民意

愿,由其选择是否搞包产、包干到户。邓小平

的谈话正处在第一个节点上,或者说是推动了

第一个节点的形成,承认“适宜搞包产到户的

地方”可以搞。那么,哪些地方适宜搞,在地

方执行上就存在着弹性,也可能因为各自的环

境和认识而各取所需,各执一词。此外,当时

争议的焦点之一即包产到户姓“社”姓“资”

的问题,邓小平的谈话对此也没有正面回答,

因而导致围绕这个问题的意识形态争议也就不

可能真正得到解决。

(二)邓小平说的“大包干”是包干到户吗?

许多著作以为邓小平谈话中的“大包干”,

说的就是凤阳小岗村搞的那种包干到户。这恐怕

不够准确,大包干和包干到户最初远不是一回事。

大包干的概念史别有意趣,可以说是农村

人民公社化之后,经营核算主体变革的一个缩

影。从名称上讲,大包干可以追溯至60年代

初。当时要解决的一大问题,就是人民公社、

生产大队对生产队经营权的限制和对生产队财

产的平调。1961年,河北省张家口地区第一书

记胡开明在万全县郭磊庄村搞了“收益分配大

包干”的试点,内容是“三包一奖”(即包工、

包产、包投资,超产奖励),继而进一步把核算

单位下放到生产队。此后,毛泽东采纳了试点

·64·

中共党史研究

张广友、韩钢整理:《万里谈农村改革是怎么搞起来

的》,《百年潮》1998年第3期。

国家体改委办公厅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

制改革重要文献汇编》上册,改革出版社,1990

年,第81页。

《新时期农业和农业工作重要文献选编》,第33页。

《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第929页。

《杜润生文集(1980—1998)》(上),第22页。

凌志军:《历史不再徘徊———人民公社在中国的兴起

和失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92—293页。

Copyright©博看网htsRerved.

经验,决定将基本核算单位下放到生产队,实

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①这个时候,大包

干指的是包干到队。

70年代末,大包干的概念再次出现,不过,

所针对的已非生产队,而是其下的作业组,亦

即包干到组。首先把包干到组称为大包干的,

是安徽省滁县地委书记王郁昭。1979年2月,

他与凤阳县委书记陈庭元一道,来到凤阳县城

南公社岳北生产队调研那里正在实行的包产到

组情况。当时,社员们计算包产包工和各种上

缴的比例,算来算去,总算不清楚。有几位老

社员说,最好的办法是,把产量包到组,交足

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多少是组里的,既

简单又省事,一刀一个血口子,干部省心,社

员放心。王郁昭、陈庭元觉得这个办法好,同

意他们这样干,王郁昭还为其命名为“大包

干”。②很快,“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

拐弯,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

己的”这个顺口溜在凤阳全县流行。

进入1980年之后,随着小岗村的包干到户

由秘密走向公开,受其影响的地方逐步增多,

引起的关注也越来越大,大包干也逐步从包干

到组进一步下移为包干到户,那句著名的顺口

溜,也逐步被用作包干到户的专门俗称了。随

着时间流转以及包干到户覆盖绝大多数农村,

人们逐渐习惯性地将大包干等同于包干到户。

然而,这在阅读历史文献的时候,难免造成干

扰,形成某些误读。

那么邓小平谈话中所说的凤阳大包干,究

竟指的是包干到组,还是到户呢?仔细分析来,

他说的应该是包干到组,可从三方面看:

第一,资料显示,1979年凤阳全县共有

3710个生产队,实行大包干到组的有3098个,

占生产队总数的83.5%③。事实上,当年凤阳

的包干到组影响非常大。6月,赴凤阳调研包

干到组之后的万里,派周曰礼等3人,会同滁

县地委办公室主任陆子修等2人,赴凤阳总结

经验,整理材料。因此,凤阳县大包干政策逐

步走向条理化和理论化。8月8日,《安徽日

报》头版头条发表《凤阳县在农村实行“大包

干”》。一时间,新闻界、文艺界和理论界的记

者和专家、学者,云集凤阳,参观访问。④可以

说,邓小平所说凤阳“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

包干”,正是对这一盛况的反映。

第二,邓小平谈话是在1980年5月。揆诸

常情,他所知悉的凤阳大包干的材料应该要更

早些,大致说的就是1979年初到1980年初的

情况,这也正与他所说的“一年翻身”在时间

上基本吻合。而在这一年中,小岗村的包干到

户尚处于秘密状态,不愿也不敢为人所知。

1980年1月,凤阳县委政策研究室在一份调研

报告中写道:“小岗生产队包产到户搞了一年,

谁也不敢去总结它,更没有人敢去宣传它。在

县里整理的一些材料中,偶尔出现小岗的例子,

也都谨慎地被删去了。”⑤正是在1980年1月初

安徽全省农业工作会议期间,经由王郁昭,这

份调研材料送交了万里。万里看后高兴地说:

“像看小说一样,连看了两遍。”很快,万里就

去了一趟小岗村。⑥此后,小岗村的情况才陆续

公开,因此邓小平所说凤阳绝大多数地方搞了

大包干,就不可能是说小岗村的这种包干到户。

第三,据笔者看到的材料,最迟到1980年

7月,在行文中,“大包干”和“包干到户”这

·74·

2018年第10期

欧远方:《开明的胡开明》,全国政协等编:《农村改

革风云实录》,中国文史出版社,1998年,第163—

164页;张万德:《胡开明在郭磊庄搞分配“大包

干”始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万全县委员会文

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万全文史资料》,第6辑,

2002年,第10—14页。

陆子修:《新世纪“三农”沉思录》,安徽人民出版

社,2008年,第77页;王郁昭:《往事回眸与思

考》,第184—185页。

陈吉元等主编:《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

1989)》,第481页。

张广友:《风云万里》,新华出版社,2007年,第

176页。

凤阳县委政研室:《政策放宽穷队翻身———小岗生

产队实行大包干到户的变化》,中共安徽省委农村工

作部编:《安徽省农业生产责任制———资料选编》,

第210页。按,这篇调研报告在不同的地方,似乎

还有其他不同的名称,如在王郁昭等人的回忆中都

称为《一剂不可少的补药———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

生产队包干到户的调查》,而在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

究组于

1981年编的《包产到户资料》第2辑中则称

为《令人深思的小岗生产队———穷队实行大包干到

户的变化》。

王郁昭:《往事回眸与思考》,第195、206页。

Copyright©博看网htsRerved.

两个词还不相通,而此时已是邓小平谈话两个

月之后了。例如,这年7月,安徽省委赴凤阳

调查组的一份调研报告中指出,“大包干”是一

种过渡性形式,它或者过渡到在生产队统一领

导下,实行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基础上的包产到

人,或者发展到“包干到户”。报告强调,在凤

阳,由“大包干”到“包干到户”是人心所向,

大势所趋。①

邓小平所说“大包干”指的是包干到组,

而非到户,这或许也是在他谈话后争议依然存

在的一个原因。对于反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的领导干部来说,邓小平谈到支持包产到户,

那么包产到户就不便反对,但邓小平并没有支

持搞包干到户,那么反对包干到户或许未尝不

可。例如,前面提到的在1980年6月初安徽省

委领导召开的巢湖会议上,此时省委领导已见

过邓小平谈话的内部稿,“在讨论的时候,没有

人再明目张胆地反对包产到户,但却不大赞成

大包干到户。省委领导说,包产到户还可以,

因为还坚持五统一,还有统一分配,而大包干

到户则是两包一脚蹬(踢),因此不同意包干

到户”②。

六、不是“两极化”,不能“脸谱化”

在许多改革史著作和相关人士的回忆中,

早期农村改革突破过程中的争议和争论,被描

述得似乎针锋相对,是非分明,势不两立。这

里面有从特定视角看问题形成的“放大”效应,

但研究者、回顾者有意无意地拔高一方,批评

一方,也强化了这种印象。其实,在真实的历

史中,思想观点有争论,但非“两极化”,相关

人物有分歧,但非“脸谱化”。此处结合邓小平

后来的回顾,对当时围绕包产、包干到户的争

议进行几点评析。

第一,支持农民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领

导干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具有不一般的政治

智慧、勇气和担当。这应该是评判当时争论、

分歧的基点。万里的一段回顾极其真实、传神、

深刻,道尽了其间的艰难与不凡。他说:“有些

好心的向我反映说,有人批评我们既违背

宪法,又违背党的决定。怎么办呢?我说,农

民赞成,农民一定要搞,那只好硬着头皮顶着

吧,反正已经,就这样子干吧。党的决定

说不要搞包产到户,我不能公开表示反对,但

我对他们说,是我同意你们干的,就这么干算

了,出了什么问题我来顶着。安徽那一段就是

这种‘违法乱纪’的情况,实质上反映了农民

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和已不适应的旧的上层建筑、

旧的规章制度之间的矛盾。”③确实,尽管时代

背景转换了,也有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这一思想武器,但历史上包产到户几次遭到

政治批判,牵涉到许多领导干部的政治命运和

人生境遇,这在改革初期依然令人心有余悸。

就像有论著所指出的,凡是农村改革搞得早搞

得好的地方,大概都有一批不拍挨批坐牢的农

民和一批不怕撤职挨整的干部,有一批“睁一

只眼闭一只眼”、暗暗支持或公开支持的领

导④。因此,面对新一轮包产到户的兴起,这一

批默认、容忍、支持包产到户的干部,是值得

称颂的。邓小平就曾回顾说:“有两个省带头,

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

那时候是万里主持。”⑤他还曾指出,中国

的改革始于农村,农村的改革始于安徽,万里

是有功的⑥。这里,万里可以被视作当时从

高层到基层一批干部的典型和代表。

第二,对包产到户认识的转变过程是一个

连续的谱系。前已述及,关于包产到户的政策

和认识转变,有两个关节点,一为是否允许贫

困地区搞包产到户,二为是否允许农民自主选

择经营方式。从更大的背景看,农村改革最初

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结束搞穷过渡的学大寨

·84·

中共党史研究

安徽省委赴凤阳调查组:《“大包干”的成效、做法

和问题———凤阳县农业实行生产责任制的调查报

告》,中共安徽省委农村工作部编:《安徽省农业生

产责任制———资料选编》,第198页。

王郁昭:《往事回眸与思考》,第216页。

张广友、韩钢整理:《万里谈农村改革是怎么搞起来

的》,《百年潮》,1998年第3期。

余国耀等:《中国农民命运大转折———农村改革决策

纪实》,第35页。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

238页。

张广友、丁龙嘉:《万里》,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

年,第227页。

Copyright©博看网htsRerved.

运动①。认识的转变是艰难的。就像万里1981

年3月在农业部党组会议上讲的,“‘左’的思

想在我们的头脑里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这

里不是有无之分,而是多少之分”②。因此,从

认识上讲,关于包产到户的转变,可构成一个

谱系,很多领导干部处在这个谱系的不同位置,

转变中存在着先与后之分、迟与速之分、多与

少之分。一些不太赞成、不大认可大面积搞包

产到户的领导,后来大多转变了认识。③例如,

陆子修回忆说,“1980年万里离开安徽,

张劲夫主持省委工作期间,联产承包责任

制出现了波折。劲夫属认识问题,后来他

自己也作了自我批评”④。在张劲夫去世后新华

社播发的生平中,则明确指出:“他不断清除

‘左’的思想,大力推进农村改革,继续推行家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⑤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情

形。邓小平后来曾回顾说:“搞农村家庭联产承

包……开始搞并不踊跃呀,好多人在看。我们

的政策就是允许看。允许看,比强制好得多”,

“有许多人不同意,家庭承包还算社会主义吗?

嘴里不说,心里想不通,行动上就拖,有的顶

了两年,我们等待”。⑥在农村改革中,中央本

着一条原则处理人的问题,即对包产到户的态

度,只当作认识问题来对待,而且认为认识是

可以变化的。为此而被调离原地的领导人并不

影响继续工作,有的还成了国家领导人,在地

县一级大致也如此。⑦

第三,一些一度不太赞成大面积搞包产到

户者的认识,其实也触及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例如,张劲夫到任安徽后,跑遍所有地、市、

县,去了一些贫困的地方,特别像临泉这样人

口多的大县。后来他向财政部要了一笔钱,作

为解决临泉群众生活困难的专款。他在安徽讲

过两句话:“农民光靠一亩三分地富不起来”,

“安徽光靠一把米富不起来”。第一句强调的是

农业要搞多种经营,第二句强调的是要大力发

展工业。⑧在黑龙江,杨易辰一开始也不大赞成

大面积推广包产到户。他认为,不能搞一刀切,

不能搞一个模式。有的地方搞包产到户、包产

到组,是适合那里情况的,是对的,而在另外

一些地方就不一定适合。你走你的“阳关道”,

我走我的“独木桥”。如果不从我们那里的特点

出发,去搞划队型、包产到组、包产到户,那

我们就将失去我们的优势。他强调的是东北土

地面积大、机械化程度特别高这个地域特征。⑨

他们所提出的问题,不一定构成反对包产到户

的理由,但在包产到户普及后,这些问题依然

是需要关注、应对和解决的。从这一角度出发

而提出的问题,其实在邓小平的谈话中也有勾

画和设想,因本文主题所限,就不再赘述了。

(本文作者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

研究员 北京 100080)

(责任编辑 王婧倩)

·94·

2018年第10期

万里在回顾农村早期改革突破时指出,这期间同

“左”的错误作斗争,大致有三个回合,分别是“突

破大寨的框框,坚持以生产为中心”,“突破‘三级

所有,队为基础’,实行联产计酬,包产到组”,“突

破‘不许包产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

农民充分的自主权”。参见张广友、韩钢整理:《万

里谈农村改革是怎么搞起来的》,《百年潮》1998年

第3期。这一分析也是有见地、有启发的。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万里论著编辑组:《万里论农

村改革与发展》,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6年,

第114页。

当然有个别的情况,也颇有异趣。例如,农业部有

一位反对包产到户的副部长,曾被万里批评说,“实

践的东西,理论的东西,实践和理论结合的东西,

都说服不了他”,直到晚年都没有改变。他反对包产

到户,被认为是“一种政治信仰的力量”。参见赵树

凯:《懂农业与懂农民》,《中国发展观察》2018年

第12期。

陆子修口述:《安徽农村改革的兴起》,中共安徽省

委党史研究室编:《安徽农村改革口述史》,中共党

史出版社,2006年,第147页。

新华社:《张劲夫生平》,《人民日报》2015年

8月7日。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4、367页。

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

纪实》,第131页。

张劲夫编:《嘤鸣·友声》,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年,第134、141页。

《杨易辰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

316页。

Copyright©博看网htsRerved.

本文发布于:2023-01-04 05:40: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889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耳熟能详
下一篇:什么是twitter
标签:两极化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