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引入新课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上课也是如此,
要想上好一堂课,首先必须有个良好的开端;即精彩的新课引入。
所谓引入新课,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引出所要讲述的课题,把学生领进学习的“大门”,
这是学习知识的第一关。如果一堂课的开始教师就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地导入新课,学
生就会兴趣盎然、精神集中、劲头十足地投入新课的学习,就会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如果教师上课前总是板着面孔,每天都重复着那句单调而乏味的语言“今天我们讲××
×”来引入新课,学生则会听而不闻,旁若无事,也就很难唤起学生的学习情绪。学生
在这种涣散和无意识的心理状态下是不可能集中精力把课听好的,因此也就不会获得良
好的教学效果。
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却有些教师对新课引入的作用认识不足,还没有重视起
来。认为新课引入无足轻重,也有的是没有掌握引入新课的方法和技巧,缺少必要的知
识和资料。为解决好这些问题,很有必要探讨一下新课引入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及其所采用的方法。
一、引入新课的作用
1.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好的新课引入能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是保证听
好课的首要条件。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人的注意力在高度集中时,大脑皮层上
的有关区域便形成了优势兴奋中心,对所注意的事物专心至致,甚至会忘掉其它一切。
如我们看电影时,看到精采片断时会睁大眼睛屏住呼吸,忘记周围的一切,好像身临其
境一样。这说明人的注意力越集中,对周围其它干扰的抑制力就越强,因此这时接受信
息的信噪比特别高,信息的传输效率也最高,这时人对事物观察得最细致,理解得最深
刻,记忆得最牢固。所以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进入教室后情绪尚未稳定、注意力尚未集
中之前,运用适当的手段或方法使学生的注意力尽快集中到对物理知识的学习上来。这
样一上课就把学生的全部注意力吸引到所要讲述的问题上,使学生为新课的学习作好精
神准备。反之,如果教师在刚上课时,不注意引课技巧,不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就如
《大学》中指出的:“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这就更谈不
上学习了。
2.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积极的意向活动,只有
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坚定性,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正是这个道理。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发明家无一不是对所探讨的问
题有浓厚的兴趣才获得最后成功的。所以爱因斯坦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一个学生一上课就把注意力集中在老师要讲的课上了,但由于教师引课枯燥无
味,讲解晦涩难懂,因而学生的注意力也就很难保持长久。所以要想巩固维持学生对学
习的注意力,必须使他们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讲向心力这节课时,有
的教师,一上课就对学生说:“同学们,下面我来表演一个小杂技,叫作‘水流星’。
你们要认真看、仔细想,考虑这里面的奥妙!”于是把水灌满塑料杯,使劲地转了起来,
“水流星”上下左右飞舞,而杯中的水却一点也不洒落,同学们看后都惊叹不已,对这
个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真想马上就得到问题的答案。这时教师才说:“我们学习这
节课的知识后,就能解释这个现象了。”此时学生们都怀着极其兴奋的心情,瞪大眼睛
听着讲课。
可见这样的引课,能使学生在上课的一开始就处于最佳的思维状态,带着对问题的
浓厚兴趣进入新课的学习。
3.能承上启下,使学生有准备、有目的的进入新课的学习
好的新课引入,应该起到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桥梁的作
用,从而为学生学习新知识铺平道路,明确目标,打下基础。
例如在讲人造地球卫星一节时,可以用这样一道题引入:”如果一个质量为m的物
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那么它的速度应该是多大?
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们会运用前面讲过的匀速圆周运动的知识解决
说明这个速度就是第一宇宙速度。在地球上的物体如果超出这个速度,就会脱离地
球的吸引而进入太空,人造地球卫星就是用这个速度被送上轨道的。这样的引入既复习
了旧知识,又为理解宇宙速度做了铺垫,同时也巧妙地引出了新授的知识内容,起到了
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本节课的内容更易被理解。
4.能为新课的展开创设学习情境
良好的新课引入可以起到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情绪愉快地进入学习
过程,为新课的展开创设良好的条件。
如在讲大气的压强一节课时,教师首先拿出一个分成两半的马德堡半球,向学生们
说:“这是两个半球,一会儿我把它们两个合在一起,施展‘法术’,你们谁也别想把
两个半球分开。”说完便把两半球合拢,在讲台后用抽气筒将空气抽出、闭上气阀拿出
来,找两个大个同学到前面来拉。学生使出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拉开,教师再叫两人来
帮忙,还是无济于事。学生们沸腾了,都跃跃欲试。这时教师说:“同学们,你们看,
只要我吹一口气就可以把它们分开!”于是悄然把气阀打开,一吹气,两手轻轻一拉,
球被拉开了。同学们更惊讶了,纷纷议论着、揣测着其中的奥秘,全班同学都被刚才的
现象紧紧地吸引住了。大家就是在这样一个紧张而又愉快的学习情境中,怀着强烈的求
知欲望进入了学习,怎能不全神贯注地学习新课呢!这样的课还能上不好吗!
二、怎样搞好新课引入
(一)新课引入的一般方法
1.直接引入法
即在上课时直接说出所要讲述的课题,如“今天我们讲第九章、第二节、电功率”。
直接引入法最简单容易,但引入效果一般都不好。它不能提出具体的学习目标,因
为所提出的新课题对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使学生感到茫然,不能集中思维和注意,缺
乏学习的心向。经常用此法引入,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不会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因
此,非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不宜采用此法。
2.问题引入法
即针对所要讲述的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通过对问题的分析、
解答或造成的悬念来引入新课。
问题引入法用比较积极的形式提出了与所要学习课题有关的问题,点出了学习的重
点,明确了学习的目标,而且往往可通过问题的提出造成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指向
更为集中,积极地期待着问题的解决。所以这种引入法能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比直
接引入的效果好得多。问题引入法一般用于一章或一个单元内,前后知识相互联系密切
的新授课教学,或本节所研究的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新课。这样在以学生已
有的知识或熟知的现象为基础的前提下,提出学生似曾相识,但欲言而又不能的问题,
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刺激求知的渴望。如在讲球面镜一节时,先提出这样的问题:你是
否注意到在日常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镜子?一般的镜子为什么是平面的?汽车上的观
后镜为什么是凸的?手电筒的聚光碗为什么是凹的?这一系列问题提出后,学生们会作
出不同的反应和“解答”,这时教师通过对学生“解答”的评述引出“凸、凹面镜统称
球面镜,它的成像规律是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讲完课后,同学们就能对上述问题给
予圆满的解释了。”
这样由于引课提出的问题都是学生经常接触的现象,可他们却都说不清其道理,于
是便产生了强烈的学习要求和欲望,起到了启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对所讲述新课学习的
指向性的作用。在讲完新课后,引导学生解决引课时问题所造成的悬念,可增加学生对
“收获”的喜悦。
3.复习引入法
即通过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引入新课的学习内容。这种引课的特点是便于学生了解
到新内容是旧知识的深入和提高,便于学生系统地把握知识的结构。这种引课一般适用
于对基本物理规律的具体运用的新课题教学,通过对基本规律的复习运用发现新问题,
探索新规律。如对于振动和波一章新授课的引课,就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系统的复习运动
和力的关系:
通过这样的复习,提出新问题;如果物体受到大小、方向均变化的力作用,则物体
将做什么运动呢?这样既顺理成章地引入了振动内容的新课,又将尚未完善的知识框架
摆在了学生面前,从而引起学生探索物理知识的愿望,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习此课题的
积极性。
4.实验引入法
即通过实验的物理现象引入新课。
实验引入法最大的特点是直观形象、生动活泼,且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便于唤起
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仔细地观察,认真地思考。
正是由于实验引入法的上述特点。所以教学中应多用、常用该法。尤其在初中,应
尽量创造条件做好实验,争取每节课,多少都做点小实验。另外实验所用的器材应简单
易行,以排除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神秘感,增加实验现象在学生心中的可信度。如初中讲
大气压强时可做如图9-1所示的实验,先问学生:当将两试管一起倒置时,大试管中的
小试管是否下落呢?同学们会毫不犹豫地说:当然要掉下来的。但实际演示的结果却恰
恰相反,随着大试管中的水徐徐流出,小试管非但未掉下来,反而自动上升到大试管里。
学生们简直惊呆了,真是不可想象,都被这个奇异的现象紧紧地吸引住了。这时,教师
将话题引向课题,指明这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并引出大气压强这一课题。
5.资料引入法
即用各种资料(如科学发明发现史,科学家轶事、故事、科学幽默等),通过巧妙
的编排、选择引入新课。
这种引课具有真实、可靠、生动有趣等特点。通过引入科学史上的有关资料,能从
中有效地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能进行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教育,使学生从中学习
到科学家们那种为真理、为科学忘我的追求而献身的精神。通过讲述生动的故事、有趣
的幽默,可将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使学生的思维顺着教师所讲述的情节纳
入学习物理的轨道。
这种引课法由于可较详尽地介绍史料,故一般用于比较抽象的单元教学的开头,使
学生通过史料对这个单元知识的产生、发展情况有个大概的了解,因而从心理上和思路
上降低了单元教学的难度。用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幽默引课,在一定程度上讲更适宜初
中的物理教学,因为初中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通过故事情节造成悬念,可使他们集中
精力进入学习状态。如在讲浮力时,给学生讲述阿基米德巧断王冠真假的故事,让学生
带着为什么阿基米德进入浴缸后,看到水从缸中溢出就大声喊出:“我想出来了”的问
题进入新课的学习。通过学习知识,使学生能解释前面的“为什么”,做到首尾呼应,
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6.文娱引入法
即通过文化娱乐的形式,如游戏、迷语、诗歌、对联等引入新课。
这种引课方法可使学生对物理课获得极大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在愉快中
学到知识,尝到学习的乐趣,促使他们精神饱满地投入学习。
文娱引入法一般用于比较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的引课,在上课开始时设下有关的问
题和悬念,在讲解过程中通过对问题的解决,悬念的消除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消除
疲劳。如在讲平衡的种类一节时,可让学生做一个“坐姿起立”的游戏,教师说:“同
学们,下面我们做一个游戏,注意听我的口令:坐直!背部贴紧椅背,不许向前倾斜,
起立!”这时同学们就觉得像有人在向后拉自己一样,说什么也站不起来,弄得大家哄
堂大笑。教师借机说:你们为什么站不起来呢?因为有个东西在拉着你们!它就是‘重
心’,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它。”这时同学们都怀着极高的兴趣来听老师讲课,当学生们
搞清了物体的平衡种类与重心的关系时,无不感到兴致倍增。
又如在讲运动和静止一节时,如果平铺直叙强调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学
生会感到抽象、乏味。为此可用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插曲“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
青山两岸走”来提出问题:“对于‘巍巍青山两岸走’同学们是怎么理解的?青山难道
还会走吗?还是歌词写错了?”学生们感到莫名其妙,于是教师利用学生的疑惑,引出
了新的课题。这样的引课,学生带着疑惑学习新知识,并通过运用新知识对引课时的歌
词进行分析,便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运动的相对性。
以上介绍的只是一般的引入新课的方法,只要我们肯于钻研,就会找到丰富多彩的
新课引入法,来活跃我们的课堂,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怎样才能搞好引入新课
1.必须解决思想问题
要搞好新课引入,首先要在思想上重视。如果思想上没有足够的重视,认为新课引
入可有可无,多此一举,不如把时间放到正课上去好,当然对新课引入缺乏兴趣,也就
不可能千方百计地去想办法、找资料设计新课引入。如果在思想上认识到新课引入的重
要作用,把它看作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必要手段,那么就一定会在如何搞好引
入新课的资料、技术经验等问题上下功夫,搞好新课的引入。
2.必须在备课时充分重视
要想搞好新课引入,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即在备课时一定要深入挖掘教材,掌握本
节课的重点难点,然后根据本节课的知识内容确定相应的引入材料,并根据学生的心理
特点,确定引入的形式。比如对初中生,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心强,好动性强,
所以在引入的形式上应多用实验、游戏、故事等;而对高中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较
强,要求教师讲解的知识性、逻辑性强,所以应多用资料、习题,典故等形式引入。同
时在备课时还应注意所用资料的可靠性、科学性。
3.平时做好资料积累,提高自身素质
要想得心应手的进行每节课的引入,必须靠手中具有丰富的资料和生动形象的讲演
才能达到。丰富的素材,要靠平时的积累,要多看些科普杂志、书籍,广泛涉猎知识,
做好记录及摘抄。到时就可信手拈来,组织成多种引入材料。成功的新课引入,和教师
的表达能力是分不开的,所以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包括讲演、板书、板画
以及实验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把引入材料表现得更充分、更形象,使课堂教学生动活
泼、引人入胜。
三、引入新课时需防止的问题
1.方法单调,枯燥无味
有的教师在引入新课时,不能灵活多变地运用各种引入方法,总是用固定的、单一
的方法行事,使学生感到枯燥、呆板,激发不起学习的兴趣。出现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
是,有的对引入新课的重要性重视不够,因此在备课时没有下功夫准备;有的是手头资
料缺乏,苦于找不到方法和材料。
2.洋洋万言,喧宾夺主
新课引入时不能信口开河,夸夸其谈,占用大量时间冲击正课的讲述。引入新课只
能起到“引子”的作用,起到激发兴趣、提出问题、导入正课的作用。就像火车头一样,
起到牵引多节车厢的作用,如果一个火车头只牵引一、两节车厢,那就毫无价值了。新
课的引入也是同理,占用时间过长,就会喧宾夺主,影响正课的讲解。所以在引入时一
定要合理取材,控制时间,恰到好处,适可而止。
3.离题万里,弄巧成拙
引入新课时所选用的材料必须紧密配合所要讲述的课题,不能脱离正课主题,更不
能与正课有矛盾或冲突。如有个教师在讲波的传播时讲到有一次发大水时,水势如何凶
猛,冲垮了房屋、桥梁、淹死了多少人等等,这样的水流根本不是波,而且给学生造成
了波的传播就是媒质中质点在向前运动的错误认识。所以这样的引入不但没有起到帮助
理解新知识的作用,反而干扰了学生对新授课的理解,给学生的认识过程造成了障碍。
4.缺乏准备,演示失误
各种引入新课的方法都应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特别是用实验或游戏的方法引入
新课时就更是如此,若准备不充分,导致在课堂上造成演示失败,或出现相反的效果,
都是对正课的教学有弊无利的。如有的教师在做电学实验时,由于低压电源调压旋钮转
向搞错,导致电压升高烧毁电表;有的教师在做摩擦起电实验时,由于室内及仪器湿度
太大而不起电;有的在用感应线圈做实验时不慎自己被电击等等。总之,由于准备不足
或操作不当至使演示失败造成笑话的例子很多。因此,用实验方法引入时必须十分谨慎,
在备课时要做充分的准备,在确保成功的条件下才能到课堂上去做。
本文发布于:2023-01-04 05:07: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887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