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uecolors

更新时间:2023-01-04 04:42:19 阅读: 评论:0


2023年1月4日发(作者:stacie orrico)

郭婷婷心理学专栏:逃离心理咨询(一)

作者新浪微博:@杏仁左

(注:此处的心理咨询主要指发展性咨询,即针对不适用心理障碍诊断的人群的一般性咨询)

一提起心理咨询,我就掩饰不住自己满满的恶意。如果说前几年文艺青年们还能以心理分析的名义装逼,现在,随

处可见廉价贩卖的“正能量读物”已经彻底毁灭了这一领域的格调,使其越来越流于肤浅和庸俗。

一个典型的场景是:一个都市白领身份的年轻女性,在结束了一天的瑜伽课程后,拿着本关键词为“灵修”“冥想”

或是“活在当下”的书,试图为自己单调苍白的人生赋予意义。她们欣喜地发现,原来心灵的平静来源于空白;只

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正在进行的活动上,就能完成一次心灵的探索;面对生活中的困惑和冲突的时候,最好的处理

方式就是不判断,顺其自然。她们对这些文字(以排比,比喻,叠字形容词为主体的短句)一见如故,因为她们本

来就抗拒思考,不爱追问,不关心与自己物理距离超过五米以外的事情,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发呆,情绪随着周

围环境的变化剧烈波动。因为这种阅读不需要占用她全部的认知资源,她开始在这个过程中审视自己,脑中出现郭

敬明式的独白:我穿着自己精心挑选,质地良好的裙子,高跟鞋制造出恰到好处的不适感,我花半小时化妆只为悦

己,眼前的食物从视觉到味觉都令我愉悦,我此刻正在用文字丰满自己的心灵,我是如此善待自己,接纳自己,我

赋予自己正能量,足以战胜生活中任何的不愉快。

这种正能量是小市民们生活的动力。根据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他们基本的生理

需要已经获得满足,再高级一点的动机是对安全感的需要。在当代的中国,这个需要其实没那么容易实现。由于众

所周知的原因,食品、空气和水,乃至居所和工作,都不能得到安全保障。这不是一个心理学可以给出答案的问题,

所以心理学给出的通常的解决方式是:假装这些问题不存在。当然,他们并没有勇气直接把这句话讲出来,他们会

引导人把注意力从环境转移到自身。当前最有市场的并获得最大成功的心理健康指南,是指导一个已经满足个人衣

食住行最低需求的个体把世界局限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不思考那些需要连续追问并可能指向无解的问题,尽可能

忽略可能威胁到自己稳定感和安全感的信息,把爱心奉献给宠物、孩子以及慈善机构等一切温顺的事物,发展一个

不给自己造成经济负担、操作简单的爱好,结识一群与自己智力水平和生活方式相似的朋友,所有努力都指向一个

方向:主观幸福感。

乐嘉是他们的导师。他借(chao)鉴(xi)了美国人泰勒.哈特曼(TaylorHartman)的《色彩密码》(TheColorCode)

以及与之类似的罗格.波尔克曼(RogerBirkman)在《性格密码》(TheTrueColors)中的观点,通过替换和改编几

种颜色的含义得到一套本土化的性格色彩学理论。这套理论和几千年前的体液说(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

质)以及脱胎于体液说的气质类型说没有本质区别,其目的都是通过一个简单的心理测试给人打一个标签。这是一

种懒人的学问,只要通过该鉴定方式确认自己的类别,就可以拥有一本对号入座的行动指南。这种疗程短见效快的

药方特别适合十几岁以后逻辑思维水平就停止发展的群体。它与星座学说的唯一区别就是:你的星座是由父母的做

爱时间决定的,而你的性格色彩是由乐嘉们决定的。

有传言说乐嘉的出场费在所有名人中排行第一。心理学学院派一边鄙视他,一边想要复制他的成功模式。然而这些

拿着自己节操扭扭捏捏欲抛又止的人未必明白,让乐嘉成功的绝不是他的理论,而是他对低智商人群最近发展区非

常精准的把握(注:最近发展区是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一个教育心理学概念,指发展的可能性与其现实

水平之间的差距)。乐嘉给出的“指点”,以求助者的认知水平此前绝对未曾想到,但又不超出他们当前的理解能

力范围。这种落差会带给人一瞬间“豁然开朗”的感觉:那一刻的大脑活动与嗑药和赌博赢钱高度相似。这已经足

够让人愿意掏腰包享受这一过程。至于长期效果,乐嘉只需再加一句:你以后记住我的话,会对你很有帮助。大功

告成。我相信乐嘉为了寻找他目标人群的最近发展区做出很多尝试,并最终拥有了一套稳定的问答题库。由于他的

受众水平有限,这个数据库不会超过他长时记忆所能承载的容量,也极少会在检索时遭遇卡壳。在我看来,应对智

力和文化水平较低的受众,不需要掌握多少学院派的心理动力学理论或是实用主义,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但一定

要知道两件事:一,一切你与亲密他人关系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你和父母的关系问题(这一条配合煽情词汇使用效

果极佳);二,你必须牢记十种以上巴纳姆效应(Barnumeffect)揭示的那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格特质(例如,

你外表坚强内心脆弱,你有不切实际的抱负,你常常怀疑自己的能力,等等)。前两天乐嘉写长微博褒赞郭敬明,

他心里很清楚,两人的粉丝群体存在很大比例的重合,愿意为郭敬明掏钱的人,也多半热爱乐嘉。

如果乐嘉的例子尚不足以代表心理咨询中存在的问题(毕竟在圈内人看来他就是个走街串巷的江湖郎中),那么我

们来到专业的心理咨询领域,审视一个风靡一时并得到广泛认可的、循证的(Evidence-bad)心理咨询理论——

由艾力斯(AlbertEllis)提出雏形并由贝克(AaronBeck)形成完整理论体系的的认知行为治疗

(cognitivebehavioraltherapy)。这一流派中获得最大成功的就是建立在是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理

论基础上的行为矫正技术。这一理论源自动物实验,并对人同样适用。例如,咨询师可以通过让来访者循序渐进的

暴露在令自己感到恐惧或焦虑的情境中来治疗恐怖症和强迫症。而这一理论的核心技术——旨在矫正人的不合理信

念认知咨询和治疗,操作起来则复杂得多,且效果难以评定。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访者主诉因为家境贫寒而在择偶

问题上备受打击。他的问题被咨询师毫无困难地界定为认知偏差的一种:“绝对化”。翻译成通俗说法就是:“你

认为出身决定一切,因为家里没钱,买不起房,所以你是没人爱的,这是一种认知歪曲。”然后,咨询师毫无困难

地把“这个想法因过于绝对化而不合理”的理念传达给他。他当然可以毫无困难地认同自己的偏激,因为他比任何

一个人都希望否定这一结论。他们还可以通过进一步追问来探讨这种信念是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形成和逐步加强

的。最后问题来了,只有他在生活中通过寻找支持和反对的证据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才能逐步修正自己的信念。这

涉及到一个概率问题,即他的观念在现实层面更可能被证实还是证伪。——一周后他告诉咨询师,他觉得这个想法

被无情的现实加强了。咨询师慌了神,短暂镇定后拿出最后一招,即百试百灵的心灵鸡汤:“我从你身上看到令人

欣喜的潜力,命运不是一成不变的,你拥有最宝贵的资源——孤独,学会享受这一资源,它会开出花来。”——

我相信任何流派的咨询师都熟练掌握了这一基于人本主义的基本技巧,并可以说的比这段精彩百倍。最后来访者感

受到充分的理解和尊重,浑身充满正能量,热泪盈眶的离开,已经忘记了他最初的,也是至今尚未解决的烦恼。

即使最资深的咨询师,也会很小心地回避有关个人信念的追问,这也是认知疗法往往中途流产浅尝辄止的原因:咨

询师往往无法区分这到底是一个心理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无法在深入探讨的过程中回避针对这一问题的道德

判断。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你凭什么觉得你对他信念的修正是合理的呢?

尽管这个例子虽然有简化咨询过程的嫌疑,但它说明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几乎所有的咨询师最后都变成人本主义的

拥趸。因为人本主义所强调的温暖,尊重和共情使得咨询关系最融洽,咨询师获得的成就感最多,来访者的脱落(中

途停止咨询)率最低。而且,它反映出一个基本的事实:无论来访者最初主诉是社会现实问题还是人际关系问题,

咨询师都必须把它概念化为一个个体心理层面的问题,他只需要处理来访者的认知和情绪,并小心翼翼的避免道德

和价值观的判断,最后把现实层面的问题抛给对方。因为咨询师需要让来访者感受自身的需要,做出自由的选择,

并把这叫做成长。

基于人本主义思想而发展出来的心理咨询流派中,影响力最大的是卡尔·罗杰斯(CarlRogers)创建的以人为中心的

咨询。他们汲取了胡塞尔(Husrl)的现象学与萨特(Jean-PaulSartre)的存在主义的哲学观点,其咨询技术基于如

下人性假设:首先,他们强调个体的责任,认为人是自己生活的主动构建者,可以自由做出选择,改变自己;其次,

他们强调“此时此地”,认为过度缅怀过去和计划未来会影响到对当下生活感受的体验;他们不会为个体贴标签,

认为没有人比来访者本人更了解自己;最后,他们认为人是理性的,积极的,有建设性的,他们强调来访者自身的

力量,认为他们自己完全能克服所遇到的暂时困境,并不断寻求个体发展与自我完善。

不幸的是,这几乎和给来访者嗑药没有什么区别。离开这个四季如春的咨询室,他们发现了解自己与适应环境变成

一个无法自圆其说的悖论:如果没有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此处省略一万字),他们根本没有办法如咨询师鼓励的

那般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如果有涉嫌歧视的不平等规则或者观念的普遍存在(如户籍制度和劳务合同双轨制),

也再无可能无条件获得其他人的尊重;如果某个行业的潜规则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那么对成功的渴望与对快乐的

追求常常是一个二选一的题目;他们对自身需要倾听的越清楚,感受到的需要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越强烈。妥协和遗

忘是自动习得的最好用的应对策略,虽然他们最后会把成功归功于心灵鸡汤。成功人士都是熬制鸡汤的一把好手,

例如李开复,任志强,马云,俞敏洪。当然还有鸡汤界鼻祖:卡耐基(DaleCarnegie)。

是的,无论在哪国,咨询师都不可能讨论社会制度的问题,但正如人本主义流派所坚信,并为几乎所有咨询师所认

同的是: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必须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重视人格和个性的发展,鼓励来访者挣脱束缚,认为个体只

有靠自己的选择的道理发展才能成其为人。此时,咨询师所谓的价值中立,是建立在这些被西方主流社会广泛认可

的价值观基础上的。我们知道,中国本土心理学几乎没有产生任何理论体系完整的咨询和治疗流派,所以在这些涉

及价值观的基本立场上可以说是全盘西化。问题来了,这些价值观是否适应中国的制度与文化呢?这里面至少有两

个问题:首先,主流媒体宣传的集体主义是以压制个性发展为前提的,而自我牺牲的奉献观也同样将个人利益置于

弱势地位;再者,中国人(乃至东方人)的自我是与亲密他人高度卷入的,他们并不能很好的区分个人感受与重要

他人的感受的区别,而这一问题在西方社会不存在(见Markus和Kitayama于2010年发表在

PerspectivesonPsychologicalScience上的综述)。

正如我前文指出的,至少就中国的现状而言,咨询心理学必须通过回避社会文化历史因素,才可能逻辑自洽的使用

一个源自西方的理论以及相应的治疗技术。因为社会历史因素不可避免会涉及道德判断,意识形态,价值观这些议

题。在咨询过程中,为了绕开这些议题,咨询师会下意识的剥离人的社会属性,而把关注的焦点集中于人性本身。

对于心理咨询起效机制的一个常见看法是:来访者从咨询室环境中通过与咨询师互动来实现自我觉察,并学习人际

互动技巧。这些知识在他们走出咨询室之后继续适用。这个看法所隐含的假设是:人性是相对稳定的,从而使得在

一个环境习得的技巧可以顺利迁移到另一个环境。然而不幸的是,很多研究证明人性非常脆弱,并在很大程度上取

决于环境的健全程度。(未完待续)

郭婷婷心理学专栏:逃离心理咨询(二)

作者新浪微博:@杏仁左

1971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Zimbardo)主持了“斯坦福监狱实验”(参见《路西法效应》

一书)。在这个著名的实验中,津巴多设置了一个模拟的监狱环境,把24名应征的大学生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扮

演狱卒和犯人,这样的实验设计如何通过伦理审查我不得而知,但他挑选的大学生都是身心健康,稳定成熟,无任

何反社会倾向的个体。在这个模拟的监狱中,大学生们穿上象征各自身份的工作服,共同学习了监狱中的规则和秩

序,依循各自扮演的角色,迅速投入了这个逼真的游戏。仅仅6天,这个实验便展示出乎意料的失控,因为狱卒的

残暴和犯人的心理崩溃都到了非常骇人的程度。犯人开始试图反抗和挑战权威,狱卒则采取各种羞辱性的措施对犯

人进行镇压。狱卒的惩罚措施越来越重(脱衣服,关禁闭,取消进餐,剥夺睡眠等各种他们能想到的折磨人的方式),

犯人由于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出现各种精神失常的症状,实验因此被紧急停止。从科学的角度讲,这是一个非常糟糕

的实验,因为它未按原计划完成(持续两周),且此后再无机会得到重复验证。但是这个震惊世界的实验告诉人们

一个事实,那些在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恶行群体事件,例如灭绝人性的种族大屠杀,集中营,强暴,虐待等,他们的

发生竟然可以被轻易的复制:一个普通人,加入一个高度一致化的组织,有共同的信念,遵守组织的规则,在对抗

不属于这一组织的群体时,就可以迅速从温和良善变成暴虐残忍。

在人类历史上,造成非自然死亡人数最多的两种原因,一种叫战争,另一种叫共产主义。这两件事情都使人相信他

们隶属于一个存在高度共同利益的群体,并需要为实现自己群体共同利益而消灭另一个群体。在这个过程中,他们

经历了“去个人化”,独特的个性被遗忘,笃信的共同信念使得个人责任被免除,恶行以集体之名发生。个人在施

暴时可以用“顾全大局”这个理由来安慰自己,虐待另一个群体变成一种任务和工作,并在实施过程中逐渐被合理

化为维持秩序的需要。独裁和专制由此产生,他们从来都以集体主义为名,并把属于这一集体的个体叫做“”

或“人民”。

在谈及个人发展的时候,我认为必须了解“主动放弃自由”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很少人愿意承认自己热爱专制,

在多数人眼中,自由都是个令人着迷的字眼。但事实上,很多人都在不自觉中主动放弃自由,把决定自己命运的权

利交给别人。新精神分析学派的埃里希·弗洛姆(ErichFromm)认为,在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人一出生即已在很

大程度决定了自己的身份地位,无从选择,只能接受和适应。这种子承父业式的发展方式尽管限制了人的自由,同

时也带给人安全感和保障感。而在一个强调个人奋斗的现代化社会中,当个人已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自己的命

运,自由伴随而来的是无可逃避的选择和竞争——这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让人焦虑不安,孤立无援。它同时也意味

着自己需要对自己的选择负全部责任。与此同时,这种因自由而产生的高涨的自我意识与现代社会高度专业化分工

的大生产模式有不可调和的冲突:你日复一日进行着简单机械的劳动,你的地位似乎可以轻易被另一位同样熟练的

人所取代,那么你作为一个自由个体的价值何在?当这种疑问产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宁愿成为一个螺丝钉,

也不想获得自由。我们追溯纳粹政权的形成,会发现人们是如此迫切的需要去臣服于威权,从而给自己寻找安全和

保障。他们宁可以失去自由为代价,去换得不安与焦虑的缓解。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一种专制的维持,都需要一个

热爱专制的人群,在专制的庇佑下,他们可以从拷问自身价值的带来的挫败感中得到解脱,心安理得的享受责任免

除带来的轻松感,而把控制自己的权利交给一个号称代表着“共同利益”的强大集团。

在一片专制的土壤中会存在三类人:权利不受约束的控制者,让渡自由的被控制者,以及不愿放弃自由的抗争者。

当社会中大部分人的责任没有被清晰界定的时候,当社会已经明确产生了奴役与被奴役群体的时候,这个不健全社

会中那些想要追求心灵健全的人,必须要保持足够清醒和不停止思考的头脑,并忍受由于不合作而引发的孤独感。

这是一种长期的压力源,并不可避免的对身心健康造成损害。

对于一个心理咨询师来说,这真是一个特别的时代。这个时代没有任何已经达成共识的观念,充斥着精心编织的梦

境和谎言,没有赋予任何个体明确的责任界限。这个时代是所有理性主义者的噩梦。咨询师从事的工作当然没有力

量去做任何对抗制度的努力,但却必须去处理这种社会形态所带来的人性扭曲。

在当代中国,另一个与心理咨询面临同样问题的专业是法学。两者都是戴着脚链跳舞的学问,都被大众寄予了责任

范围之外的期待。对咨询师来说,这责任可以大到“人性改造”,而对法学者来说,责任也可以大到“社会制度改

造”。在这样的高压下,这两个专业都盛产精神分裂症患者,改行者以及犬儒主义者。对于心理咨询师来说,他的

目标本应是处理来访者的情绪和思维方式问题,但是他在此之前必须先问自己:你对环境之恶到底有多少了解?如

果来访者提示你他的问题来自于恶劣的环境,你会在多大程度上与之讨论这一问题?你的立场是什么?你是否愿意

鼓励他“在一个谎言的社会做一个真实的人;在一个没有道德的环境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在一个没有自由的地方做

一个自由的人?”萨特说,人是自我选择的,并应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你是否愿意引导一个被奴役的人产生自

我选择的勇气?你是否认为这属于自己的职责?

心理咨询师中很少有社会活动家。但社会活动家中有相当比例的人正在充当兼职心理咨询师。因为在从事社会活动

的时候,对人性的追问几乎无法避免,所以社会活动家们也发展了一套处理心理问题的理论(往往脱胎于哲学和社

会学)。有趣的是,在心理学发展的早期,最有成就的咨询师往往也都是出色的哲学家。尽管心理学这一学科已经

基本上完成了从哲学到科学的转变,但很遗憾的是心理咨询至今未完成这一过程:它们的指导思想更多是哲学而不

是科学。当然,我承认,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咨询技术已经脱离了这些哲学思辨本身,而变成一些可操作性强的对

话和互动方式。在人际互动的微型环境中处理想法与情绪的关系,是咨询师无可替代之处。在个体面临创伤性事件

的时候,如何改善由此引发的负性心境,是咨询师面临的具体课题。

抛开对制度问题的探讨,我们回到心理问题本身。在面临一个创伤/压力/挫折等负性生活事件的时候,个体到底有

没有可能体验到快乐?我的观点是可以。但这种快乐与事件本身无关,而是由于个体对自己认知困境的突破而引发。

这种突破可能有多种含义,例如,了解到自己此前未曾知晓的信息,想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重新定义了这个

问题,或者是解构了这个问题。这种快乐的感受源于思考,也许不一定指向最终答案,但如果它起于冲突的体验,

并终止于冲突的(无论是暂时性还是永久性)消解,那么我们都可以粗略的将其视作难题破解的过程。好奇心与探

索是人类永恒的动机,并给人带来喜悦。已经有研究表明,那种难题解决时的“啊哈!”的感觉伴随多巴胺的释放

——这是一种传递兴奋和快乐感觉的神经递质。纽约时报专栏作家JohnTierney由此感叹:进化使大脑发展出解

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也发展出解题的快乐。(“Evolutionhasdevelopedthebrain’

sabilitytosolvepuzzles,andatthesametimehasproducedinourbrainapleasureofsolvingproblem

s.”)要知道,这种乐趣不独为人类所享有,即使没有食物作为奖励,黑猩猩也都能从解决难题本身感受到愉快。

而且,黑猩猩从事破解难题的动机要比获得食物还大!(我们应该首先假设这是一只不饿的黑猩猩。)

关于苦难中蕴藏的快乐这件事,首先必须清楚的是:苦难过程中的积极体验与苦难本身没有半点关系。虽然人们为

此发明了各种谚语,例如“每朵乌云都镶金边”(Everycloudhasasilverlining)(拜托,乌云还是黑的,你看

到的金边是阳光),“生活给了你一颗柠檬,你可以做成柠檬汁”

(Whenlifegivesyoulemons,makelemonade)(做成柠檬汁不能降低其酸度,为了可口必须加糖)。我们

甚至还发明了一套为苦难洗白的哲学“任何事情都要一分为二的看。”这简直是理性客观中立者战无不胜的武器。

然而真相是:苦难无论分成多少份也无法诞生出快乐,而所谓苦难中的快乐是跟苦难完全无关的东西。这种快乐可

以来源于他人的支持,或是自己的思考与行动,唯独不可能来源于苦难本身。对于苦难,我们要么回避它,要么改

变它,想要一边与其共处一边试图品尝出别样滋味的人,都是病态的受虐狂。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为苦难辩护的

哲学得以存在的基础,乃是由于共同利益的缺失。如果一批人的快乐注定要以另一批人的痛苦为代价,那么这种实

质为“欺人”的目的必须要以“自欺”为幌子才能理直气壮的维持下去。

郭婷婷心理学专栏:逃离心理咨询(三)

作者新浪微博:@杏仁左

如果引发痛苦的事实不能回避和改变,对快乐的追求可能会暂时掩盖苦难的本色,但终究不能带来痛苦的降低。即

使从表面上看起来,快乐与痛苦两者有此消彼长的关系,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已经认识到,人类情绪并不是单维的,

快乐和痛苦是两种相对独立的系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两种类型的情绪各自体现着不同的功能:快乐是由接近

的动机而引发,你获得了你所期待的东西,这令你感到快乐;而痛苦则是由回避的动机而引发,你避开了你所厌恶

和恐惧的东西,这令你不再痛苦。事实上,人对负性事件的反应速度和敏感度要比正性事件快得多,因为前者从进

化的角度来看,对人的意义更大,毕竟“避免伤害”才是生存的头等大事。所以,一个现实主义者应该对难以回避

的恶行和威胁始终报以警惕,并接受这种情况下相伴而生的痛苦感受,这是人类祖先与自然抗争的过程中习得的宝

贵生存技能。

再次提醒读者注意,本文主要的讨论对象是发展性咨询。轻度的,由环境引发的抑郁表现符合发展性咨询目标对象

的特点。这种由生活压力或逆境导致的情绪低落不同于由内在认知偏差导致的抑郁症,也很难通过纠正其思维方式

而获得改善。

有研究者提出了“抑郁现实主义”一词来形容上述情况。这一概念源于阿洛伊和艾布拉姆

森(Alloy&Abramson)在1979年的一项实验。他们选择了轻度抑郁和不抑郁的大学生做为研究对象,并让两组

大学生判断自己按钮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控制灯是否可以变亮。结果发现,轻度抑郁的大学生能够客观正确地做出

判断,反倒是不抑郁的大学生总是高估自己的能力,表现出过于积极的认知偏差。认知行为治疗的倡导者贝克等人

(Haaga&Beck)也在1995年指出,尽管严重抑郁症患者的确存在消极的认知偏差,但是轻度抑郁是现实主义的

体现。也就是说,轻微的抑郁恰恰是清醒的表现,他们只是没有歪曲现实以及自我欺骗而已。

我想,若咨询师将自己的咨询对象定位为发展性咨询,而非治疗性咨询,基于上述理由,即使他在与来访者已经就

咨询目标达成良好一致,例如致力于“减低某类情绪的发作情况”,他很有可能仍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如果咨

询师将自己定位为一个理性主义者,并且以不否认现实作为思维和情绪改变的起点,那么,在保持认知与情绪的一

致性的同时获得新的领悟,将是一个需要高超智慧的尝试。因为思维的突破是一种带有很大不确定性的事件,每个

人的问题都是一个经历了反复思索后仍无解的谜题,在无既定规律可循的时候,突破往往需要一点运气和灵感,你

不知道何时这种体验会发生,你更加无法知道这种体验和其所象征的改变对来访者究竟意味着什么。

最后谈谈咨询的有效性检验问题。无论咨询师认为咨询是一门科学或一门艺术还是从未想过咨询的证实证伪问题,

事实上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真正关心和了解这类研究的结果。他们在看到一些基于实证的支持性研究结论时都乐于

接受并引用到自己文章中去,而不太深究这个研究的信效度究竟如何。这类研究的方式一般分两种,一是对某类咨

询方式有效性的长时间系统考察,包括长期追踪效果的评定;另一种是分离出其中某一个可能起作用的成分,并在

实验室条件下设计精密而简单的实验来考察其有效性。前者的研究对象一般是临床患者而非一般人群(这也可以理

解,毕竟减少症状才是最靠谱的效果评价方式。不然没有症状你要评价什么?难道要问你跟这个咨询师聊完天是不

是开心?),这种系统性的研究一般选择一个完整的治疗周期进行纵向考察(长时间,多个时间点),以系统接受

某类咨询治疗方式的团体或个人为实验组,以同质(人口学特征和症状均匹配)等数量的人(例如同年龄性别的有

同等程度症状的抑郁症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接受的处理既可以是一种不同的咨询治疗方式,也可以是某种药物,

也可以什么都不做任其自然发展。这类研究的逻辑是:如果一开始他们表现出同样的症状,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

接受某种处理的人症状减轻了,而没有接受这种处理的人症状减轻程度跟前者有差异或者没减轻甚至可耻的加重

了,那么这种治疗就是有效的。这类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们都有高度标准化的操作手册,手册中详细记载了每

次治疗应该做的事情。例如,每一次治疗需要谈论哪些问题,完成哪些任务,结束后有什么家庭作业,都被事先规

定好。有时候,这些内容被总结成一个个需要填写的问卷、表格或是清单。在我接受一个认知行为取向的咨询师督

导的时候,我见到了层出不穷花样繁多的表格,这些表格大部分可以在一本叫做《认知治疗技术:从业者指南》

(CognitiveTherapyTechniques:APractitioner’sGuide,作者)的书里找到。使用这些完全

标准化的技术和操作指南,一方面可以保证研究可以被后人重复验证,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治疗效果尽可能少的取

决于咨询治疗师个人魅力,而尽可能多的取决于治疗技术本身。就我目前掌握的知识来看,这是最符合逻辑的有效

性验证手段。当然,这个方法的局限性也非常明显:首先,它定义的“有效”仅局限于它所测量的指标,例如某些

诊断性问卷的分数或者某些生活功能,而不能泛化到其他的方面(例如心灵成长,人格完善等虚无缥缈的名词);

其次,由于咨询过程中对个体进行的干预手段多样化,我们并不能从研究结果中获得“是哪几种做法在起作用”的

知识,更加不能判断其中复杂的交互作用。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另一种研究思路就是“化繁为简”,只研究咨询中

的一个具体成分对人的影响。需要强调的是,这种研究由于对结果精确性的追求,因此在操作设置上会尽可能简单。

例如,“改变看待问题的方式”这种处理情绪的方式,被高度简化为“看到一个负性图片时想象事情会变得更

好”(reappraisal);而“减少个人的情绪卷入”则被简化为“看到一个负性图片时想象这件事跟自己没关

系”(distancing);可以做为效果对照的处理方式包括两种,一种是进行与之完全相反的操作如“想象后果变得更

严重”或者“想象这件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另一种则是使用其他的处理方式,例如“一边看图片一边做个算术

题”(distraction)或者“观看时面部必须保持静止不动不能有表情”(suppression)。这些可以多次重复的简

单处理可以给我们提供关于情绪变化的更准确的信息,不仅可以测量主观感受的变化,也可以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扫

描、脑电波脑磁波记录和生理指标记录等手段进一步了解这个过程中大脑和身体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是学院派最喜

闻乐见的研究方式,然而这类研究的局限也是显而易见,因为咨询师完全无法从中得到对于具体操作的指导。基本

上,他们倾向于过度解读和引申这些结论,从而使自己复杂一百倍的操作指南变得“有据可循”。

咨询师的科学素养决定了其整合理论与实践的方式。相当比例的咨询师(请被害妄想症患者注意不要对号入座)并

不了解关于脑神经科学的知识,也不认为这些知识能带给自己多少有益的启发,但他们看到灵修,治愈系,正能量,

仁波切等字眼就自动联想到“神奇”、“高深”等形容词。当然我毫不怀疑他们会同样热爱有“清热解毒”、“排

毒养颜”、“去肝火”、“气血畅通”等作用的中药。信仰这些东西属于智力缺陷,而宣传这些东西则既可能是智

力缺陷,也有可能是道德缺陷。如果一个这样的人成为心理咨询师,我觉得他一定能做出我无法想象的荒唐事情。

我可以随手列举出很多条心理咨询与中医的相似之处:1.均得到政府的扶持和宣传。前者的名义是“提升国民心理

健康水平和主观幸福感”,后者则是“继承传统,弘扬国粹”,而政府均有利用两者维稳的嫌疑。2.有效性证明都

是一个致命问题,但两者都可以通过宣称“不是科学”来轻松回避这一问题。3.都强调个体的独特性,从而回避标

准化流程的产生;4.咨询师可以对脑科学研究进展一窍不通,正如中医从来也用不上现代解剖学的知识。5.入行

门槛低,资格认证简单,跨行从业者众,且越老越值钱。6.心理咨询在心理障碍治疗中并不是首选方式,中医也在

现代医疗体系中被主流排斥。目前精神障碍的治疗还是药物为主,咨询为辅(最近出台的《精神卫生法》更是规定

了心理咨询师没有资格在医疗机构进行心理治疗),中医更加是现代化检查和治疗方案之外的一种辅助手段(中医

的医师资格证也和西医不同)。7.心理咨询没有起作用有两种原因,一是咨询师水平不行,二是求助者动机不够;

中药没有作用的原因一是药材不正宗,二是没按传统古法炮制。尽管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医的大众认可度和吸金能

力都好于心理咨询,但从长远计,我更看好心理咨询的发展。毕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医已经有了现代医学

这一不可战胜的对手,消亡只是时间问题;而心理学的发展尚在幼年,传统的心理咨询目前并没有更好的方式来替

代,尽管目前的咨询理论和技术主要脱胎于哲学而不是科学,但他们对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始终抱有开放和接纳的态

度——唯一的问题就是暂时还未搞清楚如何使用这些成果。

统计学的介入,使心理学脱离了早期的个案研究方式,并在解释和预测社会和群体行为时变得可靠,然而心理学对

个体差异性的研究至今仍停留在现象描述的阶段,在指导个体具体行为时尚显得薄弱无力——人的复杂性超过目前

所知的任何其他事物。心理咨询是“无知者无畏”的尝试,我可以充分认识到它在当下的必要性并向其致敬。有人

建议我应该去关注些更简单更具体的问题,多谢提醒,在写这些文字之外的时间里,我正在做这样的事情。

读者应该明白,本文只是描述了贵国贵圈的一些现象,提出了几个问题,做出了一点推理,而没有给出结论或是解

决方案。任何没有严密设计和可靠数据采集处理方式的述评类文章,敢得出结论都需要极大的胆量,毕竟这世界上

只有少数组织掌握着宇宙真理并可以宣称有制度自信,而我并不属于这种组织。另外,本文亦无意进行任何宏大叙

事,而只想写的有趣并且引发读者继续探索的好奇。这个领域无聊到令人不想读第二句的文字远比荒唐错误的文字

还要多的多,而我对前者亦有贡献,想到自己竟然还有机会写点非专业人士也愿意看的东西,真是开心,我想我会

继续写下去。(未完待续)

本文发布于:2023-01-04 04:42: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886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卫慧
下一篇:酥的拼音
标签:truecolors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