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姑娘的信》的教案
《秋姑娘的信》的教案范文
一、教学要求: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会读、会写9个,认识2个笔画(ㄑ、)。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朗读、实践活动等各种途径与方法,了解秋去冬来
季节变化特点,知道自然界动物和植物越冬的情形。
2、进行语言内化训练,拓展思维,注意表达能力的培养
情感、价值观:
懂得关爱自然、关爱伙伴,培养相互关心的人文品格。
二、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秋去冬来的季节变化特点,知道自然界动物和植物越冬的
情形。
3、进行语言内化训练,拓展思维,注意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进行语言内化训练,拓展思维,注意表达能力的
培养。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会写心、生、村、全、好、朋、友几个字;
3、初步理解课文,知道秋姑娘给谁写了信。
(一)揭示课题:
1、小朋友,你们看见过信吗?在哪儿看见过?板书:信
2、今天,我们来读一篇非常有趣的课文《秋姑娘的信》。板书课
题,读准秋姑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谁给秋姑娘写信?写了几封?
或秋姑娘给谁写信?写了几封?写了什么内容?)
(二)初读课文:
1、看图听课文朗读录音。听后说说知道了什么。投影依次出现:
排成人字南飞的大雁、冬眠的青蛙、搬运松子的松鼠,给小树裹冬衣
的儿童。
2、秋姑娘给哪些好朋友写了信?自己读课文。
3、交流,相机出示:
大雁青蛙松鼠山村孩子
4、秋姑娘在信上写了些什么?自己再读课文。
5、交流,指导读好每个自然段。
6、指名按自然段顺序读
(三)指导识记和书写生字
好、朋、友、心、
第二课时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秋去冬来季节变化特点,知道自然界动物和植物越冬的情
形。
3、进行语言内化训练,拓展思维,注意表达能力的培养
4、懂得关爱自然、关爱伙伴,培养相互关心的人文品格。
(一)复习检查
1、小朋友们,昨天我们初读了《秋姑娘的信》。读准了字音,读
通了课文。这些词语小朋友还认识吗?(多媒体出示)
秋姑娘好朋友枫叶写信食品山村孩子裹上
2、谁会用上这些词来说一句话?
(二)精读训练
1、还记得秋姑娘的好朋友都有谁吗?(秋姑娘的好朋友是大雁、
青蛙、松鼠、山村孩子)谁会用一句话说清楚?
2、秋姑娘给这四个好朋友的信中都写了什么?你们一定很感兴趣
吧。我们来读读这四封信。(多媒体出示)
3、你最喜欢哪一封信?读给你的同桌听。再告诉他信中写了什么。
4、交流:你最喜欢的哪一封信?
(1)(我最喜欢写给大雁的信。)(出示多媒体)信中写了什么?
(大雁大雁,路上多加小心啊!)秋姑娘会让大雁小心什么?(大雁
大雁,路上小心猎人啊!)(大雁大雁,路上小心别撞上飞机啊!)
(大雁大雁,路上小心掉队啊!)把你的'关心放到课文中去,谁来读
好这句话。看,大雁记着秋姑娘的话,排的队多整齐!
(2)青蛙接到信,会对秋姑娘说什么呢?(秋姑娘,谢谢你,我
会盖好被子,安心睡觉的。)
(3)松鼠真可爱,就是有点贪玩。秋姑娘给贪玩的松鼠写什么呢?
(小松鼠,别贪玩,快准备好充足的食品)秋姑娘想得真周到,能读
出来吗?
(4)秋姑娘没忘记穿着单衣的小树苗,提醒山村的孩子给他裹上
冬衣。知道为什么吗?多细心的秋姑娘。能读好吗?山村的孩子接到
信,会怎么做?(小朋友赶快给小树穿上冬衣)
5、看,秋姑娘在每封信里都是那么关心、体贴好朋友。我们把四
封信连起来读。
6、谁不用看书就会把秋姑娘的信念给大家听?
7、拓展练习
(1)秋姑娘除了给大雁、青蛙、松鼠、山村孩子写信,还会想到
谁,会给他写信,叮嘱他安全过冬呢?
(2)交流。(蛇、兔子、黑熊)
8、师问两生: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小朋友问问你的同
桌。问问听课的老师。
9、师: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生:哈,全被秋姑娘写了
信。小朋友一问一答。
10、秋姑娘的好朋友真多呀,枫叶全写完了也不够。秋姑娘还用
其他树叶写信。你收到秋姑娘的信了吗?秋姑娘告诉你什么?
11、老师收到了秋姑娘用梧桐叶写的信,(出示梧桐叶)秋姑娘
在这张象手掌一样的、黄黄的信纸上说:一(x)班的小朋友真聪明。
我告诉秋姑娘:他们是一群象你一样会关心、爱护小伙伴的好孩子。
他们不但聪明,而且会把字写得很好看。
6、指导写字:
秋、写
【《秋姑娘的信》的教案范文】
本文发布于:2023-01-04 03:46: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884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