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碧津公园植物景观及空间营造分析
杨析墨;吴樾
【期刊名称】《《林业调查规划》》
【年(卷),期】2019(044)006
【总页数】5页(P218-222)
【关键词】植物群落;空间营造;植物景观;植物种类;碧津公园
【作者】杨析墨;吴樾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重庆北碚4007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31.1;TU986.34
碧津公园始建于1987年,位于重庆市渝北区两路城中心,与江北国际机场毗邻。
公园总规划面积为23.1hm2。其中绿化面积占公园总面积的59.9%,水面面积占
22.0%,道路广场占10.3%。公园四周为城市建筑及居民区,是城区中难得的公
共绿地,十分适宜居民休憩游览。园内地形起伏多变,林木绵亘,以乡土树种作为
公园的主要植物种类。园内景观错落有致,意境悠远,建筑飞檐斗拱,是典型中式
园林。
1公园植物种类调查
在碧津公园中,遵循植物种类的多样性与乡土树种相结合的原则是其植物配置的一
大特点。全园的植物基调为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经过多次实地调研,公园中常用
的植物有76种。其中,乔木约41种,分属28科36属,以重阳木(Bischofia
polycarpa)、大叶樟(Cinnamomumaustrosinen)、马尾松(PinusLamb.)、罗
汉松(Podocarpusmacrophyllus)、雪松(Cedrusdeodara)、黄葛树(Ficus
virensAit.)作为主要的基调树种,形成浓郁的自然绿色生态景观。搭配小叶榕
(Ficusmicrocarpa)、苏铁(Cycasrevoluta)、桂花(Osmanthusfragrans)、樱花
(Cerasusyedoensis)、桃花(Prunuspersica)、海棠(Malus、Chaenomeles)、
紫叶李(rpurea)、天竺桂(Cinnamomum
japonicumSieb.)、银杏(GinkgobilobaL)、棕榈(Trachycarpusfortunei)、凤
凰木(Delonixregia)、腊梅(Chimonanthuspraecox)、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玉兰(MagnoliadenudataDesr)、红叶桃
(rpureao)、紫薇(LagerstroemiaindicaL)等开花乔木作
为点缀,形成不同主题的景观。
全园灌木约18种,分属14科15属。主要灌木有冬青(IlexchinensisSims)、红
叶石楠(Photinia×frariDress)、花叶冷水花(PileacadiereiGagnep)、软叶刺
葵(Phoenixroebelenii)、枸骨(Ilexcornuta)、连翘(Forsythiasuspensa)、铺地
柏(abinaprocumbens)、丝兰(Yuccasmalliana)、木槿(HibiscussyriacusLinn)、
杜鹃(RhododendronsimsiiPlanch)、南天竹(Nandinadomestica)、南迎春
(Jasminummesnyi)、紫荆(CercischinensisBunge)、海桐(Pittosporum
tobira)、凤尾竹(lt.)、鹅掌柴(Schefflera
octophylla)、八角金盘(Fatsiajaponic)等。
草本、藤本地被花卉种类约17种,分属13科16属。其中,草本植物主要有结
缕草(ZoysiajaponicaSteud)、沿阶草(OphiopogonbodinieriLevl.)、花叶良姜
(Alpiniazerumbet‘Variegata’)、十大功劳(Mahoniafortunei)、蜘蛛抱蛋
(AspidistraelatiorBlume)、金钟花(Forsythiaviridissima)、黄金菊(Euryops
pectinatus)、芭蕉(MusabasjooSiebold)等;藤本及攀援地被植物主要有三角
梅(Bougainvilleaspectabilis)、爬山虎(Parthenocissustricuspidata)等;蕨类
地被植物有肾蕨(Nephrolepisauriculata)等。此外,公园的湖周围还适当地运用
了一些水生植物如睡莲(Nymphaea)、水芭蕉(Lysichitoncamtschatcen)、梭
鱼草(Pontederiacordata)等。
2主要节点植物配置分析
2.1入口区域植物景观
入口区位于公园北侧,与胜利路相连接,为游人集散之地。入口区的中部由一块大
型假山石将其分隔为前后两个广场。在靠近城市通道的一侧,以八株桂花树形成入
口处的树阵景观。周围的山石铺满爬山虎,将广场空间三面围合,形成葱郁的背景
景观。广场西部以一株高大的黄葛树作为孤植树,对广场的硬质地面进行点缀。而
对于山石主体的植物造景而言则更有讲究,岩石上端生长了数棵黄葛树,其繁茂的
枝叶成为其天然的绿荫遮挡,与岩石上自由生长的爬山虎一同形成上部景观。岩石
上竖刻“碧津公园”四个字,山石前方由高约30cm的青石条围成花池,池内以
毛叶杜鹃+棕竹+罗汉松来形成中下层景观(图1),作为竖向空间上的过渡。整个造
景通过植物搭配打造出起伏变化的群落垂直结构,形成多样化的视觉感受。
图1入口前广场植物配置Fig.1Plantconfigurationinthesquareinfrontof
theentrance
2.2滨水区域植物景观
公园以碧津湖为中心景点。碧津湖位于园中部低洼处,面积4.1hm2,湖面呈东
西狭长形分布,驳岸曲折多变。湖西头水面狭窄处建石拱桥一座。湖边以中式古典
园林的配置手法处理,虚实结合,有疏有密。
沿岸搭配种植了水芭蕉、梭鱼草等水生植物(图2),部分湖面种植了大片的荷花。
按照靠近湖滨的方位,分别规划了以春夏秋冬四季植物季相为主题的区域,通过植
物的配置来表达季节的更迭:碧津湖西侧与桥相对的山岗区域,以桃花、樱花、海
棠、迎春、杜鹃等开花乔木为主,形成“海棠春韵”的春季景观;湖西南侧设曲桥、
荷塘和蒲林小景,形成“曲桥荷风”的夏季景观;湖东南侧山坡地多种植枫香、红
枫、银杏等色叶树种,落霞映叶,红叶知秋;湖南侧山林以观赏针阔叶混交林为主,
点缀红梅、腊梅,形成“松梅映雪”的冬季景观。
图2滨湖区域植物配置Fig.2Plantconfigurationinlakesidearea
3园林植物空间功能分析
园林中以植物为主体,经过艺术布局组成各种适应园林功能需求的空间环境,称为
园林植物空间[1]。利用植物可构成的基本空间类型有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和覆
盖空间、完全封闭空间、垂直空间等[2]。碧津公园通过造型多样、种类丰富的植
物群落,根据园区地形的特色布置,形成多种开合有致的空间。
3.1棕榈树林覆盖空间
碧津公园中,有多处以大王棕等棕榈科植物成片栽植而形成的林下覆盖空间,棕榈树
型高大,即使栽植数量多也丝毫不显压抑。行走在棕榈林中,林外的景色若隐若现.林
下广场空间通透舒适,舒朗旳枝叶被阳光投射在地面上,留下斑驳的光影,搭配木制的
座椅,成为公园中很好的休憩空间(图3)。
3.2湖泊竹林半开敞空间
碧津公园的湖泊驳岸为人工式驳岸,岸边架设有护栏,滨湖的游览区域主要通过临水
游步道和观景平台来组成.在观景平台中,植物群落结构简单却不失生动,自然的青石
板块打造出起伏的微地形,碎石堆砌出多个圆形的树池,树池中丛植凤尾竹,底部搭配
沿阶草,凤尾竹群向四周伸展,构成连续的林
图3棕榈树林覆盖空间植物配置Fig.3Plantconfigurationinthespace
coveredbyTrachycarpusfortuneiforest
下空间,形成半开敞的空间环境,在保证私密度的同时又能将游人的空间视线向湖
心引导(图4)。
图4湖泊竹林半开敞空间植物配置Fig.4Plantconfigurationinmiopen
spaceofbambooforestinlake
临湖的步道也多以凤尾竹”群”作为临湖一侧的遮挡,而另一侧围以青石堡坎,堡坎
上采用紫叶李、红花檵木、金叶女贞、沿阶草的经典乔灌草组合方式,加以零散栽
植蒲葵来达到视线的变化.植物群落忽密忽疏,湖面若隐若现,形成错综迷离的半开敞
式空间效果(图5)。
3.3疏林草地开敞空间
疏林草地作为公园中典型的开放性空间,具有视线开敞、空间通透流畅的特点,山
地植物通过乔灌草的巧妙搭配在微地形上形成层次丰富的景观效果。碧津公园中对
其景观打造方式也有多种:在疏林草地中多以高大的孤植乔木和低矮的灌木、草本
植物的组合来打造景观视线的聚焦点,如大叶樟+八角金盘+杜鹃,而结缕草作为
主要草本大面积铺就阳光草坪(图6);或者在草坪中片植蒲葵,形成简单纯净的蒲
林“群落”,没有了灌木的过渡,群落高差感更加明显,使“蒲林”更显高大壮观,
静谧、奇伟的氛围油然而生(图7)。
图5滨湖道路植物配置Fig.5Plantconfigurationoflakesideroad
图6疏林草地植物配置模式一Fig.6PlantconfigurationmodeIofspar
forestandgrassland
图7疏林草地植物配置模式二——蒲林“群落”Fig.7Plantconfiguration
modeIIofsparforestandgrassland—Livistonachinensiscommunity
4植物景观营造分析
4.1因地制宜,构建植物景观整体格局
重庆因其山地地形的特殊性,景观空间较平原地区更加丰富多变,植物景观营造的
限定因素也多与所处地形相关。公园内地形起伏多变,在地势较高、坡度较大、原
生植被条件较好的地带适当保留原生植被或补植常绿或落叶林与原生林共同构成背
景林,如南侧的观赏针阔叶混交林;在一些突出打造的坡面及高地栽植开花及色叶
树种等,营造壮观的片状或带状特色植被景观,如湖西侧山岗区域的“海棠春韵”
景观、湖东南侧山坡地的“红叶知秋”景观;在平地、缓坡或地势较平坦、土壤条
件相对较好的浅丘上营造特色花镜或开阔的阳光草坪;在景色优美、水资源丰富、
地势较低的沟谷和碧津湖岸边栽植湿生花卉,如荷花、梭鱼草、水芭蕉等,并适当
配以树形优美、观赏效果好的垂柳、紫叶李等乔木,打造优美的水域特色植物景观,
营造和谐整体的景观格局。
4.2交替更迭的植物季相景观
重庆气候温润湿热,植物多为常绿。为强调植物的季相变化,公园专门规划了春夏
秋冬四种主题植物季相区域,通过开花植物的花期差异营造出绿地空间的四季变化,
形成与众不同的季相景观。如春季的桃花、海棠、迎春、杜鹃,夏季的荷花,秋季
的红枫、银杏,冬季的腊梅、红梅,做到四时有景。
4.3丰富多彩的色彩搭配
红色系、黄色系两类色系的植物经常作为公园中主要的色叶植物。红色热情奔放,
具有较为强烈的视觉冲击感,既可当做绿色背景的点缀,又可作为灌木丛在道路或
者广场两侧成片种植,因此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如南天竹、红花羊蹄甲、红檵木、
凤凰木、大花紫薇、杜鹃、紫荆、三角梅等。而黄色系多给人明亮欢快之感,在植
物色彩搭配中也能起到红绿色系间的调和作用,黄色系植物如银杏、花叶良姜、黄
金菊、腊梅、假连翘属等在公园中应用广泛。
以园中一处模纹花坛为例,红花檵木、金叶女贞、三色堇、海桐、杜鹃混合种植,
零星栽种桂花作为上层乔木。五种灌木植物从色彩明度对比上来看,红花檵木为深
红色常色叶植物,黄色系色叶植物的金叶女贞、三色堇成片栽植,与红色产生色彩
明度上的对比,在远处用深绿色常绿植物海桐来加强景深,使整体具有和谐立体的
景观效果。
5植物造景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措施
5.1空间营造不够丰富
园林植物空间营造是园林设计的核心内容[3]。有研究表明,植物的高度在景观空
间垂直结构方面的营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决定了人们在观赏植物空间时的竖向观
感[4]。在碧津公园植物空间中,相对于下层植物,更注重对上层植物的应用,应用最广
的是介于0.7~10.0m的植物。公园内虽然地形起伏丰富,但景观空间起伏感却
较为平缓,植物方面对乔灌应用种类较多,草本地被植物种类较少,空间形态方面缺乏
层次变化。可通过增加树丛林冠线的高低变化改进其空间层次,增加低矮灌木及草
本植物的种植种类,以丰富人们对植物空间的体验感。
5.2缺乏对植物质感的运用
碧津公园应在景观营造上加强对植物质感的应用,通过不同质感的的植物组合在视
觉上形成互补或对比,从而才能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植物景观效果[5]。粗质感的的
植物主要有蒲葵、罗汉松、马尾松、芭蕉等尖叶、硬叶、阔叶等植物,中质感植物
有大花紫薇、变叶木、朱蕉等。细质感的植物主要有小叶榕、红檵木、红叶石楠、
小琴丝竹等。
在园内空旷、开放的空间中,应该多运用粗质感的植物来展现其自由、随性的空间
特点,而在园林构筑物周围、溪流边或道路两侧等相对私密、安静的空间中,则应
该使用中、细质感植物混搭的方式来营造静谧幽适、忽远忽近的的效果。另外,在
与小品雕塑的结合时,常利用质感的落差来产生对比,如用细质感植物小叶榕、凤
尾竹做背景,小品周边适当点缀芭蕉、十大功劳等粗质感的灌木,既能凸显雕塑小
品的主体,又能丰富观赏者的视觉体验。
5.3植物群落组合较为散乱、重复,容易形成视觉上的审美疲劳
虽然公园内有注意用不同的季节开花植物来进行造景,但是群落相对比较散乱,主
次不分明,大的乔木都集中在群落后部,林缘线平缓,给人感觉较闭塞。虽然植物
种类丰富,但春色叶和秋色叶植物体在种植体量和频率上略有不足,不能形成很好
的视觉吸引点。大部分群落的植物搭配都略显重复,如园路两边几乎都是由沿阶草、
杜鹃和棕竹作为群落的上下组合,应当增加群落植物种类的丰富度,以及附着简要
的植物名牌介绍,在提高植物景观观赏性和趣味性的同时,也能强化公园的科普教
育功能。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朱钧珍.中国园林植物景观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76.
[2]臧德奎.园林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31.
[3]李伟强,包志毅.植物景观空间组合案例分析——以杭州西湖草坪空间为例[J].中国园林,
2013(4):8-12.
[4]徐宁伟,史琰,包志毅.北戴河奥林匹克公园植物景观空间营造分析[J].华中建筑,2017(9):76-80.
[5]叶绵源,钟亦,陈雪佩珊,等.海口市白沙门公园热带风情园林植物景观分析[J].现代园林
2014,11(4):8-14.
本文发布于:2023-01-04 03:32: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883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