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观待变

更新时间:2023-01-04 03:20:33 阅读: 评论:0


2023年1月4日发(作者:spare是什么意思)

浅谈对道家“曲则全,枉则直”思想的认识

摘要

“曲则全,枉则直”是道家创始人老子利用古代得道的圣人之言来阐明一种谦退

而有益的处世策略,也老子的主要思想之一。而这种思想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

是具有一定的分量。因为生活在现实社会的我们,不可能做任何事情都一帆风顺,

极有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困难、挫折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老子告诉我们:可以

先采取退让的办法,忍辱含垢,等待,静观以待变,然后再采取行动,从而达到

自己的目标。由此可见,老子的谦退不争,在今天的社会中,更是一种委曲求全、

以退为进的政治策略。

关键词

谦退不争、委曲求全、为人处世、策略

从人类的社会发展历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同时也包括人

与自然之间的相处,通常都是充满着各种明争暗斗,甚至人类还一度提出和证明

人定胜天、征服自然等所谓全人类的共同“梦想”。最终得到的现实却是人与人

之间的冷漠,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还有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进一步地恶化。而

我们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老子,早已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料到了,人类社会的发

展迟早会走到今天这种地步。因此这位伟大的哲学家早在那时就发出了:“曲则

全,枉则直”的感叹,并且批判了当时统治者热衷于以礼法来治国的倾向,而希

望他们能像古代圣人一样,以身作则,无为而治,既不自以为是,又不自高自大,

而能与世不争,真正理解这位伟大思想家谦退不争的处世哲学。然而今天的我们

应该如何进一步有深度地去认识、了解和解读该思想?今天的我们应该怀着怎样

的态度传承这种思想?

一、“曲则全,枉则直”思想的浅析

(一)、“曲则全,枉则直”思想的由来及概念

首先“曲则全,枉则直”是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二十二章,《道德经》

又称《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

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写,

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

著作。但,老子就是用了六句古代成语,讲述事物由正面向反面变化所包含的辩

证法思想,即委曲和保全、弓屈和伸直、不满和盈溢、陈旧和新生、缺少和获得、

贪多和迷惑。他用辩证法思想作用观察和处理社会生活的原则,最后他得出的结

论是“不争”。再次,从相关的书籍我们可以得知,“曲”指柔软心,有柔软心

的人不与人争,不与世争,对人谦和,与世随顺大众和忍让;“全”是指德全,

指德性圆满。所以,“曲则全,枉则直”的概念就是:委曲自己就能全身,忍辱

含垢就能正人,即人有柔软之心则能德性圆满。

(二)、“曲则全,枉则直”思想的特点

“曲则全,枉则直”思想是道家典型的无为而治的思想类型的派生物、产物。

原因是,正如普通人所看到的只是事物的表象,看不到事物的实质,但老子从自

己丰富的生活经验中总结出带有智慧的思想,恰恰给人们以深深的启迪:生活在

现实社会的人们,不可能做任何事情都一帆风顺,极有可能遇到各种困难,在这

种情况下,可以先采取退让妥协的办法,等待,静观以待变,然后再采取一定的

行动,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因此我更加肯定“曲则全,枉则直”思想就是道家

学派传统的无为而治,这个主导思想下的产物,是用来进一步阐述和解释道家的

无为而治、顺应自然。也就是说,我们伟大的老子通过谦退反而有益的处世哲学,

这一用于处理为人处世方面但却有力的思想策略,补强了他一直倡导无为而治的

大思想。

(三)、“曲则全,枉则直”思想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和作用

就正如前面提到的一样,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在这种情况下,

有的人会采取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依稀记得我在高三备考的时候,整

个班在进行早读前的第一句话便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

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无论是成绩好的同学,还是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在面对这艰苦难耐的和时刻,都

用古人那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来激励自己。但,有些人在面对不如意之事时却消

极以待,这又让我联想到项羽兵败核下,本该返回江东,图谋再起,却自刎乌江,

留下千古憾事,还有南宋政权,不图武力抵抗,却偏安于临安,最终国破人亡。

以上都是从积极和消极方面去处理人生的不如意之事,从中我们知道:有志者自

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的确,在漫漫人生路上,遇到不顺心的事有

很多,如果都以一种主观消极的态度来应对,对自己是非常不利的。

现在让我们尝试用老子这种折中的思想去看问题,我们会不难发现,在这些

问题面前可以先采取退让的办法,忍辱含垢,等待,静观以待变,然后再采取行

动,逐渐向能达到自己的目的的方向靠近,从昔日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再到今

天已成为职场人士必备的这种“不渴望能够一跃千里,只希望每天能够前进一步”

策略,都能看出老子的谦退不争,不管是在昔日战场亦或是今天的社会,总算得

上是一种以委曲而求全、以退为进绝佳的为人处世原则或策略。综合上述,“曲

则全,枉则直”思想体现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地方,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

交流,亦或是职场上的竞争,还是商场上的尔虞我诈,在正确地处理好以上的问

题时,或多或少都得用到老子这几千年前的处世原则、策略。

正因有这种思想的指引,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使他重新夺回国土;姜子牙为

报效朝廷,每天坚持坐在湖边垂钓,最后被慧眼的伯乐认出。也正如俗话所说: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就是让你以一种宽容,豁达的态度来为人处

世。

二、“曲则全,枉则直”思想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一)、人民对“曲则全,枉则直”思想的误解

我曾经在网上看过这么一句话:“了解和读懂孔子和老子,不一定了解和读

懂人生。”当时的我并没有意识到什么,或者那时的我悟性太低了。时至今日,

我还是没发现特别的地方,但是,当我写这篇论文的时候,我就想起了这句话。

我似乎茅塞顿开,就“曲则全、枉则直”这六个字来讲,委曲了可以保全,弯曲

便会伸直,即委曲自己就能全身,忍辱含垢就能正人,人有柔软之心则能德性圆

满。而在这里,“曲”不是目的,而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全”才是真正的目的,

为达到“全”的目的,可以采取委曲的手段。但是,有的人却将此意误解为:为

了达到“全”的目的,在过程和未来的道路上一直委曲下去。

例如,在现实社会的刑事诉讼法中的侵占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

侮辱毁谤罪,这四种告诉才处理[1]的案件,很多被害人或受害人往往都是忍气

吞声,抱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态对待,严重地把老子的“曲则全,枉

则直”思想给扭曲了,而这一类事件的犯罪嫌疑人往往就是这样而没受到法律的

制裁,从而逍遥法外,进而变本加厉地去伤害更多无辜的人。因此我们现急需更

正人们的这种态度,避免人民因为这样错误的“委曲求全”思想,而再次受到伤

害和承受他们不应有的痛苦。

(二)、人类“曲则全,枉则直”思想的质变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西风日下,世态炎凉,社会整体风气较差。因此,“曲

则全,枉则直”思想也随着人性道德的沦丧,而日趋一日地走向质变。其中,在

现实社会最容易看到的,“曲则全,枉则直”竞变成了:有些人为了升官发财,

奴颜婢膝,唯唯诺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有的人曲意迎逢,成天低眉哈

腰的。这也真够“枉”的吧,如果以此求得自己的腰能够伸直,我看他们直得也

只是他们的躯壳,可是他们的内心乃至影子或许都是斜的。由此可知,有些人不

是《论语》、《道德经》没学好,而是他们思想没有摆正,还有就是没有树立良好

心态。像这样的人只是背几篇《论语》,几篇《道德经》,其实离人生真正的境界

还有很大的差距,就正如前面所说的,“了解和读懂孔子和老子,不一定了解和

读懂人生。”像那些正在鱼肉百姓的官员,即使是读过或者背过《论语》、《道德

经》,但是他们思想没有摆正,没有树立良好心态,抵挡不了外界的诱惑、压制

不住心中欲望,日趋一日,渐渐地就开始质变,从量变到质变,最终走向违法犯

罪的不归路。

依稀记得在网上看到某地政府办公室一位副主任下乡慰问灾民,没有见到镇

领导出面,这位副主任脸色大变:“叫我来是干什么的!”,然后,置等侯慰问

的受灾村民不顾,丢下一句:“我身体不舒服,先走了,你们该干什么就干什

么!”,说罢扬长而去。这腰伸得够直的,官谱,官架摆得够足够大吧!我敢肯

定副主任之前在领导面前不知“枉”成什么样了,此君见到他的领导和上司也不

知“曲”顾何种角度。这种在灾民面前摆谱,不顾灾民困难与困境的副主任,他

把慰问当作走“T”型台了,这样的官员能给广大群众留下怎样的印象不言而喻。

老子在《道德经》中,也写到“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长”,老子早就告诫这位领导,看来这位仁兄的“曲则全,枉则直”

学得不怎么样,所以“故不长”。

三、“曲则全,枉则直”思想的传承发扬

(一)明确“曲则全,枉则直”思想也是我国当前主要的传统思想之一

当我们谈起如何传承发扬“曲则全,枉则直”思想时,我就想起同老子一样,

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深刻影响的孔子,也想起了他的儒家文化,以孔子为首的

儒家文化算是国学的精髓了。其实,国学不仅应该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也是

中国现代文化的精华,只要是对国人,对社会,对国家有积极影响的,都是我们

应该学习的。圣贤孔子之学的精华,与圣贤孟子、老子、孙子等之学说中的精华,

都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他们那些优秀的、有教育意义

的,同时也是我们所要学习的。适应形势的需要,各种孔子学院等中华民族传统

文化孕育的衍生物也应运而生,如果可以运用数学的类比推理[2],不难发现老

子的思想也在不断地对人类社会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例如,老子的谦退不让

就告诉我们,在我们遇到的问题面前可以先采取退让的办法,忍辱含垢,等待,

静观以待变,然后再采取行动,逐渐向能达到自己的目的的方向靠近。因此,老

子的“曲则全,枉则直”思想,作为我国当前主要的传统思想之一,这朵“昨日

黄花”,说不定也会变成“今日的红玫瑰”,日渐红火起来,给日渐暗淡的世界,

添了一沫色彩;同时也给日趋冷漠的社会,增加一丝温暖。

(二)、更正人们对“曲则全,枉则直”思想错误的认识和扭曲

要想更好地去传承和发扬老子的“曲则全,枉则直”思想,就要先更正人们

对“曲则全,枉则直”思想错误的认识和扭曲。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

行:

(1)、先对《道德经》这个整体进行肯定,间接对“曲则全,枉则直”进

行肯定;也就是说,由大的方面推导出小小的观点。首先《道德经》主要是是关

于和谐思想的传递。和谐思想源远流长,早已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和思想之中。《道

德经》中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

为和。”也有我们一直阐述的:“曲则全,枉则直。”所谓“冲气以为和”就是指

包容着一切可能的元气之和,是和谐的最本质体现。而所谓“曲则全,枉则直”

就是指委曲自己就能全身,忍辱含垢就能正人,即人有柔软之心则能德性圆满。

因此“曲则全,枉则直”也是和谐的一种表现。

(2)、每个人都应该要提高自我的道德修养、科学文化素质,树立良好、正

确的心态,学会正确地去理解谦退不争、委曲求全的真实含义,即:勉强迁就,

以求保全,也指为了顾全大局而暂时让步。或者是先采取退让的办法,忍辱含垢,等

待,静观以待变,然后再采取行动,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不是为了达到“全”

的目的,在过程和未来的道路上一直委曲下去。也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而奴颜婢

膝,唯唯诺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曲意迎逢,成天低眉哈腰的完全扭曲

了“曲则全,枉则直”。

(三)、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传承和发扬“曲则全,枉则直”思想

就如我们党刚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

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完

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

高文化开放水平。从而让人们感受和体验更多、更健康、更现代化的传统文化。

现在的我们也应该借此契机,再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分析和了解当前形势

和任务,进一步增强谦退意识、不争意识、委曲求全意识;牢牢把握“曲则全,

枉则直”该思想的方向,注重思想文化底蕴多样化与个性化的统一;在大胆实践

探索中,要注意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进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老子的“曲则

全,枉则直”思想,达到老子当年以谦退不争、委曲求全的处世策略来促进社会

和谐稳定的愿望。

参考文献

1.《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2.《庄子·天下》

3.《曲则全,枉则直.是何年》

4.老子简介.古诗文网

注释

告诉才处理:某些犯罪行为须由被害人向法院告诉,法院才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的原则。我国刑法规

定,侮辱罪、诽谤罪(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罪(致使被害人死亡的

除外),虐待家庭成员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除外),都是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并规定,如果被害人因

受强制、威吓而无法告诉,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诉。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简称类推、

类比。

本文发布于:2023-01-04 03:20: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882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郑西高速铁路
下一篇:水印刷
标签:静观待变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