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机巧千年灵韵
打开文本图片集
曲阳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南,北依古岳恒山,西接巍巍太行,东连华
北平原,南有沙河、滱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我国最早的一部文献
《尚书》中已有舜帝“巡狩至北岳”的记载,自西汉以来,历朝历代的统
治者都会在曲阳祭祀北岳之神,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但真正使曲阳
得享盛名并不是由来已久的祭祀北岳山神的典礼,而是曲阳灿烂辉煌的石
雕文化。
在曲阳县城南10公里处有一座黄山,盛产白石,石质洁白莹润,纯
净细腻,既易受刀,又耐风化,是绝佳的雕刻用材。据《曲阳县志》记载:
“黄山自古出白石,可为碑志诸物,故环山诸村多石工。”聪明而勤劳的
曲阳人充分利用了这上天赐予的宝贵资源,建房造桥,雕像立碑,坚硬而
生冷的石头在曲阳石刻工匠的神工鬼斧下有了生命和灵性。自西汉初期曲
阳石雕开始萌芽,经过了两千多年的传承发展,如今曲阳石雕已成为中国
石雕领域的佼佼者,并在中国石雕艺术史上写下笔墨浓重的精彩篇章。
2022年6月8日,位于河北博物院新馆一楼艺术类展区的“曲阳石
雕”展览(图1)面向大众正式开放,展览分别展出西汉时期、北魏时期、
东魏时期、北齐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宋辽金元时期、明清时期及现代的
曲阳石雕艺术精品。通过132件不同历史时期的石雕作品,展示了曲阳石
雕悠久的历史、高超的雕刻技艺以及独特的艺术魅力。自开展以来,广大
观众甚是喜爱,惊叹不已。
下面笔者选取“曲阳石雕”展览中一些代表性藏品,以供广大读者赏
鉴。
汉代男俑(图2),高47厘米,1968年河北满城县陵山西汉中山靖
王刘胜墓出土。汉白玉石质,男俑跪坐,国字脸,头戴帻巾,双臂下垂,
双手拢于腹前,置于膝上。
汉代女俑(图3),高34厘米,1968年河北满城县陵山西汉中山靖
王刘胜墓出土。汉白玉石质,女俑跪坐,身躯微向前倾,双臂下垂,双手
合拢,置于膝前,脑后梳圆髻,髻旁的发绳垂至背上。这两件石俑五官、
衣纹都雕刻得简单明快,寥寥数刀便勾勒出身体的线条轮廓,充分体现汉
代石雕依石拟型、雕刻简练、气韵生动、朴实自然的艺术特点。
北魏交脚弥勒菩萨造像(图4),残高44厘米,1954年河北曲阳县
修德寺遗址出土。砂石质,弥勒菩萨头戴宝冠,披巾,袒上身,戴项圈璎
珞,着裙。双手合十,交脚坐于双狮座上。背光两侧各雕刻有一胁侍菩萨,
双手合十。下有四足方床,前面浅刻香炉和12个跪坐供养人;床两侧面
各浮雕5个供养人。此造像是河北地区现存最早的石刻造像之一。
东魏张道明夫妻造阿弥陀佛立像(图5),高72.5厘米,河北景县
董文治捐献。此件造像为一佛二菩萨三铺立像,汉白玉石质,主尊为阿弥
陀佛,头顶部有馒头状肉髻,面相方圆,身穿“褒衣博带”式袈裟,双手
施无畏与愿印,跣足立于覆莲座上。阿弥陀佛左右两侧分别站立着观世音
菩萨和大势至菩萨。莲瓣式背屏,背光顶部有飞天托举宝塔,两侧各有三
个飞天,底座正面刻双狮和化生童子托转生炉。底座后面和左侧面刻发愿
文:武定八年(550)岁次庚午三月卅日丁巳,冀州勃海脩县(治所在今
景州)清信士佛弟子张道明夫妻造白玉像一区(躯),上为忘(亡)父母、
既身夫妻、后忘(亡)男女,见(现)在女二人,愿使忘(亡)者托生西
方,恒得安乐之处,见(现)存者使受(寿)命延长,求无灾难,愿从心
所求如意。
北齐双思惟菩萨造像(图6),高48.2厘米,1969年河北蠡县出土。
汉白玉石质,造像背面为两棵粗壮的菩提树,枝叶茂盛。正面主尊为双思
惟菩萨,均为半跏坐姿。双弟子、双胁侍龛外站立。龛用两圆柱支撑,龛
额上浮雕七尊化佛。圆拱形龛饰正中有一坐佛和二弟子。坐佛之上露有一
只凸睛,狮鼻的兽头口衔璎珞帷幔。兽头上的多宝塔内两佛双手合十站立。
塔内两侧各有一条蛟龙,口衔帷幔。位于两侧的两龙足撑多宝塔。左、右
各有三飞天双手提幔,飞天的帛带飘舞与菩提树叶相连。长方形底座正面
正中浮雕宝瓶,两侧从内至外依次为供养人、蹲狮、力士。
思惟菩萨表现的是释迦牟尼未成佛之前思考人生、明悟哲理的姿态。
曲阳所造白石思惟菩萨像有单尊、双尊之分,而双思惟菩萨造像是曲阳独
有的造像题材。
北齐胁侍菩萨立像(图7),高115厘米,1954年河北曲阳县修德寺
遗址出土。汉白玉石质,菩萨身材修长,立姿端正,胸腹扁平,袒上身,
佩双层项圈,肩有披帛,璎珞自肩披挂而下,于腹部交叉后下垂,下着长
裙,裙腰处翻出荷叶边,条带上以浅浮雕手法刻出莲花化生、火焰宝珠、
净瓶、童子等十余种图案。整件造像石质细腻莹润,严谨端正,图案细致
精美。
北齐彩绘观音像(图8),高27.2厘米,河北定州市征集。汉白玉
石质,观音头戴金冠,冠上系有红色缯带,面相圆润。头光以金线勾出双
层圆环,背光以金线分为内外两区。外区饰红、金两色火焰纹,项圈、璎
珞、腕钏全部涂金。内着红边僧祇支,外披覆座长衣,衣上装饰金彩圆点。
右臂屈于胸前,手持莲蕾,左臂屈于腰际,手下垂握香袋。长方形底座平
面用金、红双线勾边,座角饰墨彩花朵,正面浮雕双狮和博山炉,宝炉在
红色火焰中闪烁金光。鲜艳瑰丽的色彩与洁白如玉的白石相互辉映,光彩
绚烂。
佛像上进行彩绘贴金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而白石相比青石,更宜
彩绘。曲阳白石造像一经敷彩贴金,更显得庄严华贵,卓尔不凡。
北齐释迦牟尼说法像(图9),高73厘米,1965年河北临漳县习文
乡上柳村邺城遗址出土。汉白玉石质,主尊为释迦牟尼,着袒右式袈裟,
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两侧比丘、弟子和菩萨端立于莲台之上,似在聆听
佛法。背屏由4株从台座伸展出来的菩提树缠绕组成,枝叶间透雕灵动的
飞天,顶部有一条昂扬舒展、遒劲有力的悬龙。底座正面浮雕博山炉、双
狮和力士像,主尊的头光背面浮雕有禅定印坐佛和9躯莲花化佛,底座背
面排列八方神祇。此造像构思巧妙,人物表情庄严,造型对称,纹饰繁缛,
工艺复杂,为北朝雕塑艺术的代表作,是北齐皇家寺院的佛像重宝。
唐代胁侍菩萨立像(图10),残高158厘米,1954年河北曲阳县修
德寺遗址出土。汉白玉石质,菩萨身躯丰满圆润,体态婀娜。脖子上饰有
蚕节纹,佩戴三层华丽的项圈,帔帛至左胸处挽结,下身着富丽贴体的长
裙,衣褶层叠,裙上挂满精美华丽的璎珞,跣足立于仰莲台上。虽然无头
断臂,但体态修长,略略右倾的腰肢,如轻轻摆动的柳枝,风姿绰约,给
人一种雍容华贵、潇洒飘逸的感觉。
唐代戴花冠力士像(图11),高32厘米,1985年河北隆尧县尧城镇
村西汦河故道出土。汉白玉石质,力士头束髻,戴花冠,双眉紧锁,怒目
圆睁,咧嘴阔腮,筋骨暴突,胸腹袒露,束腰带,右手握拳,右臂曲于胸
前,左手贴于身左侧,手掌向上,似握物状。双臂均戴钏,身体向右侧屈。
腰系短裙,长带绕身,随风舞摆,双脚岔开。形体比例准确,体魄雄健,
造型威武,雕刻技法圆熟洗练。
唐代须弥座释迦说法像(图12),高40.8厘米,1985年河北隆尧县
尧城镇村西汦河故道出土。汉白玉石质,佛像面容亲切,大耳垂肩,螺髻
高耸,身着袒右袈裟,衣纹自然流畅。左臂举起,掌心向外,右手作说法
印,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座为八面,束腰部分有圆形节状柱,分别雕有
乐伎菩萨。座的下部饰以覆莲瓣,莲瓣肥厚饱满,其下饰以连珠纹一周,
最底部饰以卷草纹、云纹等纹饰。表现释迦牟尼45岁正是传教时的形象。
此造像造型端正,姿态端庄优雅,雕饰精美,是唐代造像艺术中的极品之
作。
五代彩绘散乐图浮雕(图13),长136厘米,高82厘米,1994年河
北曲阳县灵山王处直墓出土。汉白玉石质,画面由十五人组成,突出表现
了五代时期乐队吹奏表演的热闹场面。画中右边的第一人为女性,着男装,
头戴黑色幞头,身穿褐色圆领长袍,双手交叉于胸前,横握一棒,棒上有
双环丝带,似为乐队指挥。右下角两个男性头缠布带,好似在表演或在队
前导引。另外十二名演奏者都是女子,分为前后两排,所持乐器有箜篌、
筝、琵琶、拍板、座鼓、笙、方响、筚篥、横笛等。她们头梳抱面高髻、
椎髻、环髻、双髻等不同发式,插白色梳或鲜花,身穿红色抹胸,白色衣
裙,外穿褐、白、红三色窄袖短襦,帔巾从胸部后搭于肩上,腰系绦带于
身下,脚穿红色高头屐。伎乐人物丰满圆润,表情生动,具有极高的艺术
感染力。此件彩绘散乐图浮雕上承大唐之余韵,下启宋辽墓葬壁画散乐图
像之先声,弥足珍贵。
五代彩绘奉侍图浮雕(图14),长136厘米,高82厘米,1994年河
北曲阳县灵山王处直墓出土。汉白玉石质,画面共十四人,表现了侍女服
侍主人的场景。侍女们分别手持壶、托盏、障扇、方盒、拂尘、翎毛扇等
日常生活用具。发式也较为复杂,有抱面高髻、椎髻、环髻、单髻、丛髻
等,头上带花,插白色梳。柳叶眉,樱桃嘴,身穿抹胸,白色或红色长裙,
外穿褐、白、红三色窄袖短襦,肩披帔巾,腰系绦带,脚穿高头履。侍女
体态丰腴,表情矜持慵懒,有的静默徐行,有的回头顾盼。人物交错分布,
主次分明,服饰、器具刻画精细,飘逸的衣裙使整个画面极具动感。
宋代降龙罗汉像(图15),高70厘米,河北平乡县出土。罗汉方面
大耳,双唇上弯,表情严肃。头顶略残缺,身披袈裟,内着交领衣,结跏
趺坐于方形台座上。身前浮雕走兽形龙,龙头高昂,口吐祥云,全身布满
鳞片,龙尾似虎尾,尾根翘起,尾梢回卷。罗汉右手握龙角,左手自然下
垂置于膝上。此件罗汉造像虽然雕刻简单,却非常生动自然,呈现出罗汉
造像高度的个性化和写实性。
元代石螭首(图16),长151厘米,底座宽75厘米,1999年河北张
北县白城子村元中都遗址出土。汉白玉石质,在方形角石底座上沿对角雕
成凸起的长方体,中凿方卯以承望柱之榫。螭龙的双肘半屈,有一跃而起
之势,肌肉隆起,背筋凸起,爪尖嵌入石座,龙嘴前部高翘,吻部突出,
獠牙外露,腮部隆起,肩部装饰火焰披毛及鳞片,整体造型给人以威猛凶
悍之感。此件螭首雕刻细腻精美,造型浑厚古朴,堪称元代雕刻之极品。
传说螭为龙的九子之一,能吞云吐雨,在古代建筑中多用于排水口的装饰。
曲阳石雕重在神韵,以写意的手法,赋予石雕作品天然之趣,寓精细
纤巧于洒脱,寓粗犷豪放于凝练,在动态结构中体现神形合一,给人以强
烈的视觉冲击和美的享受,虽历经千年,仍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如今,曲
阳石雕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辉煌的艺术,走出国门,走向世
界。曲阳石雕的美名,也将会在一代代石雕艺人手中的锤钎声中得到继续
传承和发扬。
本文发布于:2023-01-04 03:17: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882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