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氮

更新时间:2023-01-04 03:04:31 阅读: 评论:0


2023年1月4日发(作者:2016年研究生成绩查询)

二氧化氮(四氧化二氮)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标识

别名:四氧化二氮UN编号:1067

英文名:nitrogendioxide危险化学品编号:23012

分子式:NO2分子量:46.01CAS:10102-44-0

理化

性质

外观与性状黄褐色液体或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熔点(℃)-9.3相对密度(水=1)1.45

沸点(℃)22.4相对蒸汽密度(空气=1)3.2

闪点(℃)无意义饱和蒸汽压(kPa)101.32(22℃)

引燃温度(℃)无意义爆炸上限/下限[%(V/V)]无意义

临界压力(MPa)10.13临界温度(℃)158

主要用途用于制硝酸、硝化剂、氧化剂、催化剂、丙烯酸酯聚合抑制剂等。

溶解性溶于水。

毒性LD50:LC50:67ppm4小时(大鼠吸入)

健康

危害

氮氧化物主要损害呼吸道。吸入气体初期仅有轻微的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咽部不适、

干咳等。常经数小时至十几小时或更长时间潜伏期后发生迟发性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

合征,出现胸闷、呼吸窘迫、咳嗽、咯泡沫痰、紫绀等。可并发气胸及纵隔气肿。肺水肿

消退后两周左右可出现迟发性阻塞性细支气管炎。慢性作用:主要表现为神经衷弱综合征

及慢性呼吸道炎症。个别病例出现肺纤维化。可引起牙齿酸蚀症。

燃爆

危险

本品助燃,有毒,具刺激性。

燃烧

爆炸

危险

危险特性

本品不会燃烧,但可助燃。具有强氧化性。遇衣物、锯末、棉花或其它

可燃物能立即燃烧。与一般燃料或火箭燃料以及氯代烃等猛烈反应引起

爆炸。遇水有腐蚀性,腐蚀作用随水分含量增加而加剧。

建规火险分级乙

灭火方法

本品不燃。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

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

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禁止用水、卤

代烃灭火剂灭火。

燃烧产物氮氧化物。

急救

措施

①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②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

③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

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④食入: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泄漏

处置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

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若是气体,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

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

验后再用。若是液体,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若大量泄漏,构筑围堤

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

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储运

注意

事项

①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15℃。应与易(可)燃物、还

原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②运输注意事项:

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

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严禁与易燃物或可

燃物、还原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公路运输时要

按规定路线行驶,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③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

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气体或蒸气泄漏到工作场

所空气中。避免与还原剂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本文发布于:2023-01-04 03:04: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882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正交多项式
下一篇:条件致病菌
标签:二氧化氮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