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布

更新时间:2023-01-04 02:58:20 阅读: 评论:0


2023年1月4日发(作者:济南大学研究生)

配电线路敷设之绝缘导线布线

1、直敷布线可用于正常环境的屋内场所,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直敷布线应采用护套绝缘导线,其截面不宜大于6mm^2布线的固定点间距,

不应大于300mm。

二、绝缘导线至地面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1的规定。

三、当导线垂直敷设至地面低于1.8m时,应穿管保护。

绝缘导线至地面的最小距离表l

布线方式最小距离(m)

导线水平

敷设

屋内2.5

屋外2.7

导线垂直

敷设

屋内1.8

屋外2.7

2、瓷(塑料)夹布线宜用于正常环境的屋内场所和挑檐下的屋外场所。鼓形绝

缘子和针式绝缘子布线宜用于屋内、外场所。

3、采用瓷(塑料)夹、鼓形绝缘子和针式绝缘子在屋内、屋外布线时,绝缘

导线至地面的距离,应符合本规范表1的规定。

4、采用鼓形绝缘子和针式绝缘子在屋内、屋外布线时,绝缘导线最小间距,

应符合表2的规定。

屋内、屋外布线的绝缘导线最小间距表2

支撑点间距(L)

导线最小间距(m)

屋内布线屋外布线

L≤1.5m50100

1.5m<L≤3m75100

3m<L≤6m100150

6m<L≤10m150200

5、绝缘导线明敷在高温辐射或对绝缘导线有腐蚀的场所时,导线之间及导线至

建筑物表面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规定。

6、屋外布线的绝缘导线至建筑物的最小间距,应符合表3的规定。

绝缘导线至建筑物的最小间距表3

布线方式最小间距(mm)

水平敷设时的垂直间距

在阳台、平台上和跨越建筑物顶2500

在窗户上200

在窗户下800

垂直敷设时至阳台、窗户的水平间距600

导线至墙壁和构架的间距(挑檐下除外)35

7、金属管、金属线槽布线宜用于屋内、屋外场所,但对金属管、严重腐蚀的场

所不宜采用。在建筑物的顶棚内,必须采用金属管、金属线槽布线。

8、明敷或暗敷于干燥场所的金属管布线应采用管壁厚度不小于1.5mm的电线

管。直接埋于素土内的金属管布线,应采用水煤气钢管。

9、电线管与热水管、蒸汽管同侧敷设时,应敷设在热水管、蒸汽管的下面。

当有困难时,可敷设在其上面。其相互间的净距不宜小于下列数值:

一、当电线管敷设在热水管下面时为0.2m,在上面时为0.3m。

二、当电线管敷设在蒸汽管下面时为0.5m,在上面时为1m。

当不能符合上述要求时,应采取隔热措施。对有保温措施的蒸汽管,上下净距均

可减至0.2m。电线管与其它管道(不包括可燃气体及易燃、可燃液体管道)的

平行净距不应小于0.1m。当与水管同侧敷设时,宜敷设在水管的上面。管线互

相交叉时的距离,不宜小于相应上述情况的平行净距。

10、塑料管和塑料线槽布线宜用于屋内场所和有酸碱腐蚀介质的场所,但在易

受机械操作的场所不宜采用明敷。

11、塑料管暗敷或埋地敷设时,引出地(楼)面的一段管路,应采取防止机械

损伤的措施。

12、布线用塑料管(硬塑料管、半硬塑料管、可挠管)、塑料线槽,应采用难

燃型材料,其氧指数应在27以上。

13、穿管的绝缘导线(两根除外)总截面面积(包括外护层)不应超过管内截

面面积的40%。

14、金属管布线和硬质塑料管布线的管道较长或转弯较多时,宜适当加装拉线

盒或加大管径;两个拉线点之间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对无弯管路时,不超过30m:

二、两个拉线点之间有一个转弯时,不超过20m:

三、两个拉线点之间有两个转弯时,不超过15m:

四、两个拉线点之间有三个转弯时,不超过8m。

15、穿金属管或金属线槽的交流线路,应使所有的相线和N线在同一外壳内。

16、不同回路的线路不应穿于同一根管路内,但符合下列情况时可穿在同一根

管路内。

一、标称电压为50V以下的回路;

二、同一设备或同一流水作业线设备的电力回路和无防干扰要求的控制回路;

三、同一照明灯具的几个回路;

四、同类照明的几个回路,但管内绝缘导线总数不应多于8根。

17、在同一个管道里有几个回路时,所有的绝缘导线都应采用与最高标称电压回

路绝缘相同的绝缘。

本文发布于:2023-01-04 02:58: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881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金斯
下一篇:高温钢
标签:绝缘布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