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噻吩

更新时间:2023-01-04 02:53:28 阅读: 评论:0


2023年1月4日发(作者:四月八)

聚噻吩衍生物的合成及光电性质研究

乌海燕;刘福德;王娟;周勇

【摘要】Threekindsofpolythiophenesarepreparedbychemicaloxidative

-Visspectra,fluorescencespectra,PLandCV

spectraofthethreepolymershavebeendetermined,thephotoelectric

properties,bandgagandHOMO/LUMOorbitalenergyofthemare

ncludedthatalongchainalkylgroupat3-positionof

thiopheneringcaneffectivelyincreaλmaxanddecreabandgapof

polythiophene.%通过化学氧化聚合法合成了3种聚噻吩衍生物,并通过测定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光致发光光谱以及循环伏安曲线对3种聚合物的光电

性质进行了表征,确定其光学性质、带隙及HOMO/LUMO轨道能量.结果表明,在

噻吩环3-位引入长链取代基可提高聚合物最大吸收波长λmax,降低聚合物带隙.

【期刊名称】《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3(032)002

【总页数】3页(P54-56)

【关键词】聚噻吩;光电性质;禁带宽度;化学氧化法

【作者】乌海燕;刘福德;王娟;周勇

【作者单位】天津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天津30038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031.2

聚噻吩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共轭高分子材料,其合成方法可分为金属催化偶联法

[1]、电化学氧化法[2]及FeCl3氧化法[3],其中FeCl3氧化法简便易行.近年来,

聚噻吩衍生物在光伏电池、电致发光材料、电磁屏蔽材料、导电涂料、传感器等诸

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4-6],其光电性质对选择其应用领域具有重要

参考意义,例如Scharber[7]绘制了本体异质节光伏电池光电转换效率与给体材料

带隙Eg及LUMO轨道能量ELUMO的关系图,表明带隙Eg及ELUMO的良好

匹配是影响光电转换效率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以无水Fe-Cl3为氧化剂的化学氧

化聚合法[7]制备了3种聚噻吩衍生物,并对其光电性质进行研究.

1实验部分

1.1实验药品及仪器

实验药品包括:3-甲基噻吩、3-己基噻吩,北京麟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四丁基

高氯酸铵TBAP,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产品;噻吩、氯仿、N,N-二甲基

甲酰胺(DMF)、水合肼、无水三氯化铁均为化学纯试剂,天津江天统一科技有

限公司产品.

实验仪器包括:UV-331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日立公司产品;F-4500

型荧光分光光度光谱仪,天津兰立科电子有限公司产品;FL3-212-TCSPC荧光

分光光度计,法国JobinYvon公司产品.

1.23种聚噻吩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聚3-己基噻吩的合成:氮气保护下,向干燥四口瓶中加无水三氯化铁7g和经干

燥处理的氯仿15mL,搅拌10min后冰浴降温,0~5℃下滴加1.68g3-己基

噻吩与10mL氯仿的混合液,滴毕冰浴下反应6h后,于室温下继续反应24h.抽

滤,水洗滤饼至滤液无色,干燥得到墨绿色片状固体1.56g,收率94.2%.采用类

似方法合成得到:聚3-甲基噻吩黑色粉末,收率75%;3-甲基噻吩与噻吩共聚物

褐色粉末,收率78%.

1.3性能测试与表征

(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根据3种聚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好坏,在室温

下将样品溶解于DMF中进行测试,光区测量范围在280~700nm之间.

(2)荧光光谱分析:同浓度下将3种聚合物的DMF溶液置于石英皿当中,以聚合

物最大紫外-可见吸收波长为激发波长对聚合物进行光激发,得到相应的荧光发射

谱图.

(3)光致发光光谱分析:采用FL3-212-TCSPC型荧光分光光度计对3种固体聚

合物光致发光性能进行检测.首先对材料进行激发谱图的扫描,从中选取最强激发

峰作为固定激发波长,在400~750nm之间对材料进行荧光发射图谱的检测,从

而得到聚合物的光致发光图谱.

(4)循环伏安曲线测定:采用三电极体系(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Ag/AgCl电极

为参比电极,铂片为对电极)测定3种聚合物的循环伏安曲线.电解质溶液为0.1

mol/L的四丁基高氯酸铵(TBAP)氯仿溶液,二茂铁为内标.

2结果与讨论

2.1聚合物光谱分析

2.1.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以DMF为溶剂测定3种聚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3-甲基噻吩与噻吩共聚物(聚合物A)在315、363nm处有

吸收峰,分别归属于噻吩环的π→π*电子跃迁以及整个聚合物中共轭链的π→π*

电子跃迁.聚3-甲基噻吩(聚合物B)和聚3-己基噻吩(聚合物C)分别在379

nm和435nm处有吸收峰,归属于聚合物中共轭链的π→π*电子跃迁.对比3种

聚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可知,聚3-己基噻吩λmax高于其他2个聚合物的

λmax.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噻吩环3-位长链烷基的引入,在提高聚合物溶解性的同

时使得聚合物分子质量增大,共轭链增长,λmax增大[8].

2.1.2带隙分析

带隙又称为禁带宽度,带隙Eg与波长λg之间的关系为λg(nm)=1240/Eoptg

(eV),λg取聚合物紫外-可见吸收峰的起始点.聚合物A的DMF溶液的λg为

431nm,计算得光学带隙Eg为2.87eV.聚合物B的DMF溶液的λg为525nm,

计算得光学带隙Eg为2.36eV.聚合物C的DMF溶液的λg为542nm,光学带

隙Eg为2.28eV.3种聚合物的带隙大小顺序为:C<B<A.聚合物C的带隙低于聚

合物A0.59eV,低于聚合物B0.08eV,具有较低的光学带隙.由此可知,噻吩环

上3位烷基取代碳链的引入和增长使得聚合物的光学带隙降低.

2.1.3荧光光谱分析

同浓度下对3种聚合物的DMF溶液进行荧光光谱的测定,结果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当激发波长为360nm时,聚合物A在470~580nm之间出现较

宽荧光发射,强度较小,荧光发射波长最大为518nm.当激发波长为377nm激

发时,聚合物B在450~620nm之间出现较宽较强荧光发射,荧光发射波长最大

为512nm.当激发波长为435nm时,聚合物C在500~650nm之间出现较宽

且很强的荧光发射,荧光发射波长最大为562nm.其中聚3-己基噻吩的荧光性均

高于其他2种聚合物,进一步表明随着3位长链烷基的引入,有效提高了聚合物

共轭链的长度,提高了聚合物的荧光强度,荧光发射波长增大.

2.1.4光致发光光谱

3种聚合物固体的光致发光光谱如图3所示.

由图3可以看出,激发波长为416nm时,聚合物A荧光发射峰为493nm;激

发波长为377nm时,聚合物B荧光发射峰为490nm;激发波长为435nm时,

聚合物C荧光发射峰为505nm.说明3种聚噻吩化合物都有较强的荧光特性,且

荧光发射范围相差不大,都在490~500nm之间出现最强荧光发射峰.

2.2聚合物电化学分析

3种聚合物的循环伏安曲线如图4所示.

聚合物电离能Ip和电子亲合能Ea是由聚合物的起始氧化还原电位确定的.聚合物

氧化峰的起始电位对应于HOMO轨道能级,还原峰的起始电位对应于LUMO轨

道能级,两者分别对应电离能Ip和电子亲合能Ea[9].经二茂铁标定后的轨道能量

计算式如式(1)及式(2)所示[10].

起始氧化电位和起始还原电位由图4确定,计算得3种聚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如表

1所示.

表13种聚合物的电化学性质Tab.1Electrochemicalpropertiesofthree

polymerV

由表1可见,3种聚合物A、B、C的电化学带隙分别为2.31、2.14和1.91eV,

均略低于相应的光学带隙,大小次序与光学带隙大小次序一致.

3结论

通过化学氧化法合成得到3种聚噻吩衍生物:3-甲基噻吩与噻吩共聚物、聚3-甲

基噻吩、聚3-己基噻吩,并测定了3种聚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

光致发光光谱以及循环伏安曲线,进一步计算得到聚合物光学带隙、电化学带隙、

HOMO轨道和LUMO轨道能量及聚合物电离能Ip和电子亲合能Ea.聚3-己基

噻吩相较其它2种聚合物具有更大的λmax及更低的带隙,表明噻吩环3位引入

长链取代烷基有利于提高聚合物共轭链长度,从而提高λmax及降低带隙.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王芸,肖立新,陈志坚,等.电化学合成聚噻吩薄膜提高光伏电池的开路电压[J].光谱学与光谱分

析,2011,31(1):7-11.

[2]LEESM,LEESB,KIMKH,sandphotovoltaicpropertiesofpolymeric

nsitizersusingthiophenebadcopolymerderivativesfordye-nsitizedsolar

cells[J].SolarEnergyMaterials&SolarCells,2011,95:306-309.

[3]DAIQ,LIUWM,ZENGLT,ation-inducedemissionenhancement

materialswithlargeredshiftsandtheirlf-asmbledcrystalmicrostructures[J].Cryst

EngComm,2011,13:4617-4624.

[4]FOITZIKRC,KAYNAKA,BECKMANNJ,epoly-3-poly-3-alkylpyrrole

polymersonfilmsandfabrics[J].SyntheticMetals,2005,155:185-190.

[5]VANGENEUGDNDL,STAESE,NAGELSLJ,alnsorsbadonanew

lowbandgapmaterials[J].SyntheticMetals,1999,102:1332.

[6]KUMARD,einconductivepolymers[J].EurPolymJ,1998,34

(8):1053-1060.

[7]KAWANOK,SAKAIJ,YAHIROM,ofsolventonfabricationofactivelayers

inorganicsolarcellsbadonpoly(3-hexylthiophene)andfullerene

derivatives[J].SolarEnergyMaterialsandSolarCells,2009,93(4):514-518.

[8]李晓丽.聚3-甲基噻吩的合成及其电致变色性能的研究[J].绿色科技,2011(1):153-155.

[9]王雪梅,石晨,肖英勃,等.3-烷基噻吩交替共聚物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质[J].应用化学,2009,

26(6):707-710.

[10]RANJITHK,SWATHISK,KUMARP,nylcy-clopentadienonederivative-

co-benzothiadiazole:Analternatingcopolymerfororganicphotovoltaics[J].SolarEnergy

Materials&SolarCells,2012,98:448-454.

本文发布于:2023-01-04 02:53: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881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梯牧草
下一篇:刨光材
标签:聚噻吩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