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日本陆军战术基本规则是通过借鉴外军战术和它自身在不同作战环境下获得的宝贵经验总结发展出来的。
日军曾与几个世界头等强国的军队作战,也有大量在后方和补给线上与游击队作战的经验。
他们曾经在满洲的平原上进行坦克战;在华中和华南的进行过山地战;在不同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下进行过
登陆战。在早期的从林战中,他们的行动非常成功,那些地方没有良好公路或铁路,到处都是自然形成的
障碍物。他们不仅是丛林斗士,他们的大部分成功是在武器条令可以充分实行的地形上取得的。通过对地
形的预先研究,他们能有效地组织,训练和装备他们的部队,针对地形发展出不同的战术,并同时能够适
应他们自身的后勤能力。
日军非常强调进攻精神,出敌不意和行动迅速。主官和参谋事先精心策划,以保证他们能随时知晓战况。
他们的战术条令基于这样一条准则:一个运用力量与决心来实施的简单计划,只要保证行动迅速,就会打
乱敌人的部署,成功就有保证。他们从最高到最低单位的战斗命令都有这样的口号:“敌人一定会被彻底粉
碎。”出敌不意是常用的手段,进攻常用采取包围方式。他们的战术中也包括慎密的侦查,并且非常强调渗
透战术。日军通常会使用外军认为不足的兵力发动进攻,这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战斗力更强大。这种想法
来自于日本人的民族心理,爱国意识和历史上的军事胜利,但这些就不是此研究的内容了。对于日本军官
来说,面子和严厉精神是最重要的,所以他们偏好纸面上的豪言壮语。在劣势装备的对手面前,他们表现
得十分英勇。不过,在一流装备的对手面前,他们可能会更谨慎些。
与6年前线作战经验不符的是,日军总是违背某些基本的战术和技术条令。这种倾向主要是由于他们对对
手的判断能力和军事效率的错误轻视。他们是否真的从这些战斗中吸取了多少经验,还有待证明。
第一部分基本战术条令
第一节纲要
此部分关于日本陆军基本战术条令的描述是从日军的演习,图上推演,对俄国与中国的实战以及他们的作
战手册的观察中总结出来的。这些战术条令已经过多年的教习研究,应该不会有巨大改动。这里描述的是
那些日军认为适合于开阔地形作战(例如华北)的战术原则。他们有足够的机会来实践这些战术,并观察
外军的战术。通过对他们战术教学的研究,值得一提的是,日军能够非常快的模仿甚至改进对手的战术。
战斗技巧,或称为对战术原则的应用,是随情况变化的,则取决于指挥官们的具体想象和发挥。
第二节进攻
1.条令
日军战术条令严格要求进攻的绝对优越性。<战场守则>要求进攻应毅然果断.所有的行动的目的在于尽可
能快的接近敌人,从而将日军所谓的优越近战能力发挥到及至.甚至当敌人的力量明显占优,或者任务是防
守时,指挥官也应尽最大努力发动进攻并夺回主动权.日军似乎认为进攻有神秘的能力,而防御则被认为
是只有面对优势敌人时才被迫采取的消极方式.甚至在防御作战中,进攻的思想也得到强调.由于对进攻
教条的迷信,在这种观念训练下的日军指挥官通常会在正统条令要求采取防御态势的情况下发动进攻.他
们的教学对时间和空间因素缺乏重视,结果是集中兵力和作战协同经常被忽略.这一节中用来做范例的师
团是日军三单位师团.需要明确的是,日军师团编制是变动的,单位编组也因此也不一致,但是战术基本不
会有实质变动.
2.进攻方式
a.包围
(1)日军认为包围是最好的进攻方式.通常是正面施加坚决的进攻压力,
主力则由侧翼攻击.从攻击效果由
劣到优的顺序来看,分为单面,双面和全面包围.与普遍接受的战术原则相反,日军会毫不顾及兵力上的优
劣而进行双面包围,并且认为这是完全可行的.有时候依靠欺骗和出敌不意,甚至以劣势兵力实行包围.日
军指挥官可能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实行包围.
(a)两路或多路纵队平行前进,其中一路或多路试图隐蔽运动到敌人的侧翼或后方.
(b)在己方后方行进的部队向前运动形成侧翼包围.
(c)当某支部队与敌人遭遇并且部分展开时,其余部队可以利用植物,暗夜和烟雾掩护展开包围.
(2)上述(1)(a)被认为是师团级别的标准行动方式;(1)(b)对小单位特别适用;(1)(c)只有在条件非常
合适时才可行.师团中执行正面佯攻的部队通常会实行近距离包围.这样的部队(班或排)会争取形成侧翼
交叉火力.
(3)迂回哪一个侧翼取决于地形,敌人重火力和预备队的配置等等.
(4)为增强包围效果,日军常派出一支小分队对敌人后方发动进攻.这样由师团派出的分队通常兵力不强,
由一个大队,少量轻装炮兵和工兵组成.这种分队的任务通常类似追击先遣队;实际上它们也常在主攻得
手后被用作追击先遣队.
b.正面攻击
(1)日军条令包含了对正面攻击方式的告诫.适合发动正面攻击的情况是盟军所熟悉的.但是在实战中,
时间因素,或担心敌人有闲暇调整部署,常常会促使发动正面攻击.
(2)正面攻击的主要方式是攻击某一薄弱点,保持较窄进攻正面,较长进攻纵深,利用步炮协同,试图在
首次攻击即达成迅速和深入的突破.如果有坦克,即加以运用.总体而言,日军炮兵火力薄弱,而主要依
靠步兵武器和渗透袭击.
c.评论
对日军进攻方式的教学和实践观察显示:
(1)在很多实例中,日军会在正统条令要求采取守态的情况下发动攻击.攻击可能是轻率的和代价高昂的,
但是从不缺乏勇气和决心.
(2)正面攻击通常是在缺乏支援力量时进行,并不常见.
3.遭遇战
a.条令
遭遇战是日军战斗训练的基础,正式守则中给予遭遇战的篇幅超过其他战斗形式。日军军语定义遭遇战为
敌对两方在运动中的遭遇,或一方在运动中遭遇静止而未来得及完全展开之一方。训练高度重视这种战斗
方式,因为此时可以高度发扬日军的坚决精神,发动迅速而果断的攻击。
b.炮兵被指派的任务似乎超过它们的能力。飞机被用来频繁侦察敌我态势,并与炮兵协作。坦克可能单独
使用,也可能用于直接支援步兵。当坦克被用于长途奔袭时,会尽可能配属其他机械化部队。
c.日军在遭遇战中遵循的规则可以总结如下:
(1)主动的夺取和守御地形目标
(2)下级指挥官勇敢而独立的行动
(3)对重要地形目标的迅速占领
(4)积极的战斗指挥
d.引用一位日本作者的话:“皇军倾向于发动能够迅速结束并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战争”。遭遇战符合这一精
神,因此应当尽可能采取这一形式。
4.行军
a.总则
日军昼夜行军队形与其他各国军队相类似,因为考虑的因素也差不多。独立编组的平行纵队很常见,除非
道路状况不允许。当敌人的空中或机械化力量较强大时,长纵队应分散为小纵队,每一支都配属防空和反
坦克武器。每支主要纵队都应有前卫部队。当师属骑兵可以运用时,通常在前卫部队的更前方用作一道侦
察幕。当师团夜行军时,指挥官通常预先在白天派出侦察分队和摩托化步兵占领重要地形目标以掩护主力
的夜晚行动。当有可能发生遭遇战时,师团指挥官会根据情况改变队形以便于对敌人的一翼或两翼发动包
围。
b.两列纵队行军
(1)一项针对日军战术问题的研究显示师团通常以一列,两列和三列纵队行军,而以两列纵队最常见。此
时师团主要单位以下图所示队形部署。
原注:以上的队形显示,师团指挥官预计在发生遭遇战时发动左翼包围。
(2)如上图所示的行军纵队组成通过师团的战场命令下达。值得注意的是,师团长只负责组织右翼纵队的
前卫部分,对左翼纵队的前卫组成只下达建议。这种行军组织是由日军古怪的指挥系统造成的。这种队形
下,师团长只能直接指挥师团右翼纵队,他会详细组织整个右翼纵队。而左翼纵队的详细组织则由左翼纵
队的最高指挥官负责,他会指派自己的前卫部队。因此,左翼的前卫部队并不负责掩护师团整体,也不由
师团长直接指挥。所以,当遭遇战发生时,直接接受师团长下达命令的指挥官是:第一骑兵大佐联队长(也
指挥侦察先遣队),右翼纵队前卫指挥官,右翼纵队各主要分队指挥官,和左翼纵队指挥官。尚不明了师团
长如何协调左翼纵队前卫和右翼纵队前卫的行动。下文中“前卫”一词专指在师团长直接指挥下的前卫部队。
(3)上述队形中,两纵队的前卫中的步兵力量大约占整个师团步兵兵力的三分之一。当纵队数目更多时,
前卫中的步兵有时达到师团步兵兵力的一半。强大的前卫是日本陆军期待遭遇战的特征。
c.两列纵队之外的行军形式
单列行军是尽量避免的,因为这种形式会延缓师团展开进攻。因此单列形式只有在道路网条件受限制下才
不得不采取。三列行军形式曾被1942年3月曼谷的一个步兵师团所采用,队形如下:
师团剩余兵力去向不明。上图信息来自英方情报,声称这一师团的初步行动有2个联队,即6个大队参
加,分布的宽度有40英里。三列纵队相互间隔约20英里。这一例子中,左翼纵队不能作算是独立编组的。
公路,铁路和水路被尽量利用。师团长指挥三路中最强的一路。超过三列纵队的行军形式也有,但很少见。
d.运输与辎重
师团的辎重车辆通常成下列队形跟随师团的主力纵队行动:辎重联队先遣队,辎重车辆,辎重联队余部。
各队之间通常相距1至2.5英里。辎重车辆的指挥官由师团长指派。辎重联队先遣队包括一支步兵弹药分
队,两支炮兵弹药分队和一支兽医分队,还有可能配属两个野战医院。
e.配属部队
照明部队,中型炮兵,防空炮兵,空中侦察部队,反坦克部队和其他支援部队常常会配属师团行军。
f.行军中的防空
每个前线师团在行军中都可能配属一支防空部队。这支部队,通常是机械化的,在师团行军线路上以跃进
方式从一个关键点移动到另一个关键点。当师团在白天因通过隘口或宿营而停滞时,防空火炮进入阵地。
如果可能的话,防空部队应使用不被师团主力占用的道路。一个75mm防空炮兵中队的有效作战半径约
为6800码。
g.行军中反坦克防护
在存在敌人坦克威胁的区域行军时,日军常常预备一些坦克以对敌人坦克进行反击。空中和骑兵侦察用以
向师团指挥官发出敌人坦克逼近的警告。防空炮兵有时可能会用来配属正规的反坦克部队。
h.先遣分队
(1)值得注意的是,日军师团指挥官习惯在师团前方派出机动先遣分队。这是为了以下目的:
(a)掩护夜晚行军,以进入战场准备入夜不久即发动攻击。
(b)保证师团前方关键地形目标的安全
(c)执行破交任务,以迟滞敌军行动
(d)对行军中的敌军进行突袭
(2)这些先遣队主要由以下部队组成:师团骑兵,一些车载步兵和工兵,以及一中队轻炮兵。步兵兵力通
常不超过一个联队,除非师团准备进行主动防御,如果是这样,那么师团的半数都会强行前进占领防御阵
地,而师团余部则尾随准备对敌人侧翼发动反攻。
5.遭遇战中师团指挥官的行动
a.侦察
师团行军队形隐含了在可能发生遭遇战时的部署。当报告敌军从远处逼近时,师团长预估战斗可能发生的
地点,与僚属讨论相应部署,如何利用敌人认为不能通过的地形。师团长安排报告上递的时间地点,指定
空投命令的场地。炮兵和工兵指挥官从各自在前卫和侦察先遣队中的分队处得到技术信息。当两军即将接
触时,师团长脱离主力行军队列,带部分幕僚去前方亲自观察。有可能在前卫部队后方配属一个先遣通信
中心,以利收集和传递敌方活动信息。
b.命令
从师团长的亲自观察和侦察分队的报告中,他确定师团的主战场,部署计划和师团指挥部的地点。师团长
随即下达初步命令,展开师团的行动。日军的战场守则警告不应当等待收集过于详细的信息才做决定。这
一条令似乎会导致侦察时间过短。
6.师团部署
a.前卫部队
(1)(a)遭遇战中的前卫部队起以下作用:收集敌人和地形信息以利师团长决策;掩护师团主力部署;控
制重要地形目标以利后继攻击。
(b)前卫部队指挥官,应牢记这些任务,并且在特定情况下要主动采取勇敢的行动。他必须通过敌前巡逻
来收集必要信息,如果有必要,可以采取小规模攻击。他要通过进攻或防御来掩护师团部署,如果必要,
应攻占地理要点。然而,前卫部队指挥官往往会自做主张,鲁莽的冲击行进中的敌军,除非接到师团命令
不允许他这样做。
(2)当前卫部队即将与敌接触时,其配属炮兵准备开始连续的火力支援。他们须跟从步兵,以跃进方式前
进。通常,炮兵的任务是阻截敌军纵队的运动,支援己方前卫步兵的行动,也执行有限的反炮兵任务。75mm
炮的最大阻截射程为7500~9000码,但实战中很少超过5500码。炮兵阵地的选取要求能够同时支持前
卫和师团主力的进攻。师团主力开始进攻后,师团炮兵指挥官恢复对前卫部队炮兵的指挥。
(3)必须牢记,上文中讨论的前卫是师团长直接指挥的纵队的前卫。其余各纵队前卫仅负责掩护自己纵队。
b.主力
(1)部署
(a)师团长在初步部署决策中决定师团是协同行动还是逐次行动。日军战斗守则中描述了如何决策,翻译
如下:
“为了利用和扩大前卫部队取得的优势,师团长可以下令各纵队和本纵队各分队逐次行动。但是,只要情况
允许,师团长应尽可能协调步炮各单位行动,发动同时攻击。”
(b)发动协同攻击还是逐次攻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前卫部队的行动。通过研究地图,当有必要占领重要
地形目标,或急于脱离隘路时,逐次攻击也是可取的。逐次攻击的目的是为了利用突然性,协同攻击则需
要更长时间,但是可以利用兵种协同。
(2)协同部署
(a)如上所述,“只要情况允许”,日军偏好协同攻击。师团长需要采取下列措施保证协同攻击:确定进攻
发起线(tenkain),主要单位即排列在此线后等待攻击;步炮协同的详细安排;声明跨越进攻发起线的
时间。进攻发起线通常是前卫部队控制线的延长线。如果敌人先发动进攻,师团主力应努力跳出可能形成
的包围,在前卫部队的侧翼和后方成一线展开。
(b)如果敌人预计到与日军的接触,已经采取守势,师团比较可能采取较为小心的攻击方式。这种情况下,
师团长仍会及时发动攻击,以防止敌人有余裕加固阵地。
(c)日军守则里有描述行军展开成攻击的术语:(必须注意,下文为日文翻译,可能与盟军术语不同)
n.行军纵队在敌炮火射程外分散成小队
.在进攻发起线(tenkain)成一线部署,预备发动攻击
.以班组为单位从进攻发起线前进
.前线单位的完全展开,在最后几百码时可以开火。
如下图所示
(d)要注意,日军协同攻击并不一定要在某地域预先集结。虽然这种集结(日文kaishin)很常见。如果遭
遇后马上发动协同攻击,纵队直接运动到进攻发起线待命,并不预先在别处停留。通常并不专门安排弹药
补给和最后侦察的时间。
(3)逐次攻击
(a)逐次攻击中各部队以抵达战场的顺序发动攻击。师团长将指挥权分散给各纵队指挥官,自己只指挥某
一方向的攻击。此时不存在进攻发起线或总攻击时间,也不详细规定各兵种的协同。
(b)与纸面守则偏好协同攻击相反,实际的图上推演,实地演习和实战行动中逐次攻击非常常见。通常这
是前卫指挥官自做主张贸然接战的结果。这种情况下,有时也会采取一种混合部署,主力的一部发动逐次
攻击支援前卫,而余部则发动协同攻击。偶尔,当必须及时攻占前方重要地形目标以掩护师团后继行动时,
纵队指挥官会不等候师团命令,自主发动逐次攻击。
(c)当进入敌火有效射程内,步兵行军速度放慢。此时炮兵以大队单位行动,为步兵提供不间断的火力支
援。此时炮兵的理论移动速度是2.5英里/小时,如果有独立的道路可使用,速度可提高到5英里/小时。
当目标将移出射程时,炮兵大队即准备前进。
(d)辎重车辆:当即将发生接触时,辎重联队和车辆在有掩护的地点待命。辎重兵先遣分队通常会前进到
距前线2.5英里处,辎重车辆通常在前线后方5~6英里处。辎重联队余部部署在车辆后方。
本文发布于:2023-01-04 02:29: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880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