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电影《沉睡魔咒》之女性主义解析
作者:易新奇
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5年第12期
【摘要】改编自童话《睡美人》的电影《沉睡的魔咒》很好的诠释了女性主义,展现了女
性主义的女性观、爱情观、救赎观和自然观,反映了当代女权主义对传统父权制世界观的反
抗,颂扬了人和自然相融、女性自爱自强、男女平等的和谐社会。
【关键词】《沉睡魔咒》《睡美人》女性主义
当代女性主义认为,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在父权制社会里,男性占据了话语霸权,女性
则被剥夺了话语权;面对一整套父权制语言,当代女性主义既接受了解构主义对权威父权话语
的消解方式,又致力于建立一种新的话语传统(倪志娟,2009:127)。这一文化思潮批判了
传统父权制价值体系,宣扬了女性主义价值观。同时它对文学创作活动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迪斯尼电影《沉睡魔咒》是对《睡美人》这一经典童话的全新改编,它颠覆了童话原型的
人物形象和主题情节,心如蛇蝎的女巫则变得圣洁伟大充满母爱的光辉,慈祥的国王变得不择
手段、阴险毒辣,英勇的王子变得无所作为、呆若木鸡,乖巧的睡美人公主变成了女巫妈妈的
贴心小棉袄并敢于反抗自己的父亲;主题情节也由童话原型的王子拯救公主变成了女巫拯救她
视为女儿的公主,能够起死回生的真爱也由王子与公主之间的完美爱情变成了女巫与公主之间
的母爱亲情。通常,经典的叙事模式和文学创作原型被不同时代的文学家们改编进自己的作品
中以满足不同时代受众的需求。这一改编反映了当代女权主义对传统父权制世界观的反抗,揭
示了女性主义的两性观、爱情观、救赎观和自然观。
一、女性主义两性观
不同于传统童话《睡美人》中男性强悍、女性柔弱的角色定位,电影《沉睡魔咒》中女性
角色占据了绝对的支配地位,尤其是将原著中邪恶的女巫玛琳菲森变成了影片的绝对主角并拥
有更丰满的人物形象,男性角色不是变成了大反派,就是变成无所作为的配角陪衬。女主角玛
琳菲森是真正的强者、勇敢的战士,为了自己的家园的安宁和亲人的安危,她可以舍身战斗;
她是力量强大的女王,统一了摩尔森林王国和人类王国,建立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王
国,还有忠实男仆随侍左右。公主也敢于在自己的仙女教母遇到危险的时候挺身而出,反抗自
己的父亲,帮助玛琳菲森找回了失去的翅膀,重新找回了强大的力量。三位女精灵,虽然经常
很糊涂,但是她们也是伟大的,牺牲了自己无忧无虑的自由生活,无私、慈爱的照顾保护了公
主十六年。
然而,影片中所有的男人都成为了配角。国王是她的手下败将,贪婪狠毒,为了权势和地
位不择手段,是影片中的大反派。王子与公主一见钟情,但当公主变成了睡美人,王子被公主
龙源期刊网
的女巫妈妈带到沉睡的公主床前,俯身一吻,却没有唤醒公主,结果拯救公主的人变成了公主
的女巫妈妈玛琳菲森,王子沦为了无所作为、毫无用处的小配角,这样的逆转,也打破了传统
童话中无所不能的完美男性形象。此外,乌鸦化身忠实男仆,追随着女巫大人,打破了传统父
权童话中男尊女卑的固有角色定位。
童话原型中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的情势发生大逆转,变为女强男弱、女尊男卑了,最后玛
琳菲森统一了摩尔森林王国和人类王国,并将王位传给了公主,这也正揭示了女权的崛起,女
性要当家作主,反映了女性对传统的占统治地位的父权话语传统的反抗,对父权价值观、世界
观的反抗,女性开始致力于建立一种新的话语传统,试图建立女性主义话语体系。女性主义
自身寻求的是更能代表两性、第三性、中性权益的性别话语(倪志娟,2009)。
二、女性主义爱情观
不同于传统童话《睡美人》中王子和公主完美的爱情,电影《沉睡魔咒》中有两段爱情故
事。一段是王子和公主一见钟情的爱情,与童话中一样,英俊的王子与美丽的公主一见钟情,
两人还没来得及进一步了解,公主就已经变成了睡美人了,只是在电影中,王子的“真爱之吻”
却唤不醒沉睡的公主,可见一见钟情的爱情还太轻且浅,算不上真爱,更没有让公主起死回生
的力量;而仙女教母的“母爱之吻”却成功地救赎了沉睡的公主,母女两十六年的关爱陪伴,胜
过了王子一见钟情的清浅爱情。
另一段爱情是女巫玛琳菲森和斯蒂芬国王的青涩初恋,但却以斯蒂芬的背叛而告终。这段
爱造成的只有伤害,在斯蒂芬的心中权势和金钱远胜过爱情,女巫被爱人背叛并失去翅膀,痛
苦和仇恨湮灭了她的善良,让她变成了邪恶的女巫。
此外,还有乌鸦先生对她的女主人玛琳菲森的爱。他任她差遣,与她身边跟她一起战斗,
忍受她的任性和坏脾气,默默地陪伴在她的左右,陪着她喜怒哀乐,和她比翼双飞。毫无疑
问,女性主义的爱情当然也可以是女强男弱的。
女性主义的爱情观提醒人们,真正的爱情不关乎金钱和地位,一见钟情不是真爱,真爱不
管是亲情还是爱情都是需要时间累积沉淀的,日久情深,那些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用实际行
动关爱支持我们的人给予我们的爱才是真爱。
三、女性主义救赎观
传统通话中,女性作为弱者在危难时刻总需要男性来解救,但是在电影《沉睡魔咒》中,
王子的“真爱之吻”唤不醒沉睡的公主,而女巫妈妈的“母爱之吻”却成功地救赎了沉睡的公主。
母爱拯救了公主的生命,让她重获新生,也化解了仇恨,消除了心魔,救赎了女巫被仇恨吞噬
的灵魂,让她重新回归善良。
龙源期刊网
女性主义的救赎观首先体现在女巫玛琳菲森的自我救赎。当她被爱人背叛并失去自己的翅
膀,再也无法自由的飞翔,痛苦和仇恨湮灭了她的善良,使她在仇恨和复仇的绝望深渊里孤独
的挣扎,她不顾一切的报复,甚至给一个无辜的婴儿施下沉睡魔咒,那个单纯善良的美丽精灵
已经死了,活着的是邪恶的女巫,她在摩尔森林和人类王国之间筑起了无法逾越的荆棘城墙,
也在自己的心中筑起一堵墙,将其他人都挡在了心墙之外。不过幸好她还没有完全失去对纯真
美好事物的向往,她不由自主地关注呵护着那个纯真可爱的孩子,不让她饿着让她远离危险伤
害。这种关爱渐渐地累积变成了深沉的母爱,当那个孩子亲切地称她为仙女教母,她那掩藏的
母爱顿时迸发,宠溺地带着她的孩子在她的摩尔森林里尽情徜徉,完全忘却了仇恨,这时候,
那个美丽善良的精灵又回来了,她的母爱驱散了仇恨,让她邪恶的灵魂得到了自我救赎。战胜
邪恶灵魂的是孩子的纯真,“地狱的种种力量对于小孩子的纯真是无能为力的(王尔德,
2009)”。影片同时也颂扬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超过了男女之间清浅的爱情,也超过了疏远
冷漠的血脉亲情。
生态女性主义者“把关怀、爱、友谊、诚实和互惠作为自己的核心价值”,确立了新价值观
念(谢鹏等,2006)。影片告诉我们,真爱比生死更强大,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它可以缓和
化解人类的斗争与仇恨,我们只有学会去爱,才有力量化解生活带给我们的伤害,才能救赎自
我,然后救赎他人。
四、女性主义自然观
影片的开头展示了摩尔森林的如画的美景,所有的精灵、动物、植物和人类都无忧无虑、
其乐融融的生活在这里,这是一个万物和谐相处的纯真美好世界,那时候的玛琳菲森是守护摩
尔森林的小仙女,她在如画的山水间自由翱翔,她是如此纯真善良,连树枝断了她都立刻帮忙
用法力修复。
但是,贪婪的人类却觊觎摩尔森林丰富的宝藏,想要据为己有,于是发动了一轮轮的进
攻,想要侵占摩尔森林,玛琳菲森率领着她的森林军团击退了敌人。只是在她遭受爱人的背
叛,身受重伤之后,她在摩尔森林和人类世界之间筑起了一道长长的、坚固的荆棘城墙,从此
拒绝人类闯入。
不再信任人类的女巫,对纯真可爱的小公主却是不同的,她是小公主的“仙女教母”,十六
年来一直默默地呵护着她长大,引导她走入美丽神奇的大自然,宠溺地带着她在摩尔森林里尽
情徜徉。
最后,一心想要攻占魔尔森林的邪恶国王死了,破坏大自然的罪魁祸首死了,玛琳菲森统
一了摩尔森林王国和人类王国,建立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新世界,她还将王位传给了公
主,这位公主既是人类的公主,也是摩尔森林女王的女儿,既代表了人类,也代表了神奇的大
自然,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这也正是女性主义和谐自然观的完美表达。
龙源期刊网
五、结语
电影《沉睡的魔咒》是对传统童话《睡美人》的一次非常成功的改编,反映了当代女权主
义对传统父权制世界观的反抗,揭示了女性主义的两性观、爱情观、救赎观和自然观,颂扬了
母爱的圣洁伟大,人和自然相融、女性自爱自强、男女平等的和谐社会。女性开始致力于建立
一种新的话语传统,试图建立女性主义话语体系。女性主义开始寻求更能代表两性、第三性、
中性权益的性别话语。女性主义的爱情观提醒人们,真正的爱情不关乎金钱和地位,一见钟情
不是真爱,真爱不管是亲情还是爱情都是需要时间累积沉淀的,日久情深,那些一直陪伴在我
们身边,用实际行动关爱支持我们的人给予我们的爱才是真爱。女性主义认为真爱是世间最伟
大的力量,我们只有学会去爱,才有力量化解生活带给我们的伤害,才能救赎自我,然后救赎
他人。女性主义自然观的理想是建立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和谐相处的美好新世界。
参考文献:
[1]倪志娟.当代女性主义的意义综述[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123-
127.
[2](英)奥斯卡·王尔德.李家真译.坎特维尔的幽灵—王尔德奇趣短篇小说选[M].北京:外
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3]谢鹏,郭晶晶.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述评[J].南京林业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版).2006(03):56-61.
作者简介:易新奇,女,湖南长沙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与研究。
本文发布于:2023-01-04 00:40: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875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