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篇
先来说一说这本书究竟好在哪里。个人认为,不管是对于鸭友们来说,还是想从长远来看提
高听力来说,这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中级听力》共两册,一本学生用书,一本教师用书。
学生用书中首先是vocabulary。帮助大家认识和了解一些听力中会遇到的生词。这些词当
然是要背的了,都是一些很基本很常用的词。至于那些专有名词也是要留心看的,虽然没必
要背下来怎么写,但一定要知道是什么意思、怎么发音以及其后蕴藏的文化背景。这些对于
我们了解英语国家是很有帮助的。
同样的,culturalnotes也能帮助我们了解西方文化,跟那些专有名词相得益彰,也要注意
哦。
练习主要分为单选、对错、搭配、填空、问答、列举等。这些题型是很针对听力的考查点的,
能锻炼到我们在听力材料中定位关键词的能力、即时判断的能力和速记的能力。想一想,要
是这些本领都能熟练掌握,雅思听力就是小菜一碟了嘛!
这本书还好在它的ction3,教了我们两个在听力中很了不得的本事——Howtopredict?
和Note-taking。有了这两个法宝,我们的通篇听力理解会变得很简单。在ction3中,
题型主要有Learningtopredict,dictation,learningtorephra,recognizingthemainidea,
mainideasandsupportingdetails和note-taking。都是针对那两个很了不得的本事设计的
练习。有理论有实践,只要勤加练习就一定对得起这本书的。
教师用书说白了就是一本答案书。帮我们对对答案,看到底做对了多少题啊,参考一下原文
材料看自己到底听懂了多少啊。不过要是能更有效的利用这本书的话,收获一定多到你意外!
个人认为,使用《中级听力》,学生用书可要可不要,但是教师用书是一定不能少滴!后面
就会谈到究竟怎么用它。
战略篇
战略篇
想要切实提高听力,是一定要用精听的。泛听只能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你不切实际的自信心。
大多数人都在泛听一些材料,尤以新闻居多。听了一个大概,每个句子都听懂了几个词,每
一篇都听懂了一些句子,在貌似能掌握大意的时候就想当然的以为自己的听力很棒,这其实
是不对的。想一想,当你真正把一段材料听懂了、掌握了,应该是能够复述大意、告知细节、
推理判断、评论意见的。当你的听力真的足够境界的时候,再使用泛听吧!这个时候,泛听
就不只是听力练习的一种方法了,也变成了你获得信息的一个途径,就跟边洗衣服边听中央
新闻一个道理。
精听第一遍
精听第一遍
现在开始做《中级听力》吧!
首先,把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放在一边,面前只放一个复读机。按下按钮,开始第一遍精听。
这个时候是一定要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心无二念、一心一意!必须要这样!
以篇章为单位,听完一遍之后暂停复读机,试试看能回忆出多少刚刚听到的内容。这个阶段
只要求回忆大意就可以了。如果可以回忆出来那最好,如果有问题的话,就倒回去再听一遍,
直到可以回忆出来为止。
然后听第二篇文章或对话。然后第三篇、第四篇……直到听完一课的ction1和ction2。
每一篇都要听到能够回忆出大意为止。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检查自己,是不是能听到发音类型,听到的生词多不多,语速是不是
过快或者过慢,能不能听到一篇文章或对话中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所以,我们在精听第一遍的时候要达到的效果就是:回忆出大意。如果这个效果达到了,就
去休息一下,喝包牛奶什么的吧。(牛奶能促进听神经发育的,也能帮助大脑反应速度加快,
练听力时的首选饮料呦~~~坚持每天喝不但可以美容,还对身体健康有好处。出国也是件体
力活,在国内先buildup一下吧!)
精听第二遍
精听第二遍
精听第二遍要达到的效果是:复述原文。
有了第一遍的基础,现在把磁带倒回去再听一遍。还是以篇章为单位,一篇一篇的听。听完
一篇,暂停,然后张嘴出声的复述自己刚刚听到的内容。没必要太详细——当然,能详细了
更好。主要就是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类似于oneday,thereisaman/womantalking
about……或者说oneday,therearetwo(ormore)peoplehavingadialogueabout……这
是个开头,下来就是你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文章的大意,不用精确到具体的时间地点数字(这
些是下一阶段的任务)。
一直听,直到ction1和ction2的每一篇都能复述出大意为止。不过因为在精听第一
遍的时候已经对文章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尽量争取这次每篇只听一遍就能过吧!
精听第三遍
精听第三遍
估计精听第三遍应该已经是第二天的事了吧,嘻嘻,挺正常的,没有多少人能一天那么集中
精力的听两边遍还不累的。这样也好,因为对于前两遍听到的应该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刚好
从新开始细节听力。
如上所说,第三遍的精听就是细节听力。与前两次不同,这次听的时候,面前要放的不只是
复读机,还应该有一支笔和一个本子。(推荐铅笔,2B或3B的最好,首先是因为这两种
笔石墨和粘土的比例适中,写起来流畅、清晰,其次当然是因为雅思要用铅笔答卷了;本子
推荐那种没有格子的,比较方便自己设计格式)
按下按钮,开始精听。这时,要适当的用笔记记录下来一些细节,比如说时间(昨天还是今
天?早上还是晚上?几点?哪年?哪月?哪日?星期几?)、地点(哪个国家、哪个城市、
哪条街、哪个巷、几号门牌)、人物(名字、关系、年龄、职业、爱好、特长),以及文章
中具体描述那件事情的一些细节,还有,如果有列举的成分在,一定要努力列清楚所有的条
目。
这个笔记事实上没有必要,事实上也没有可能写得很完整,就是一堆简写、符号、箭头什么
的就行,只要过一会儿自己还能认得就好了。
听完一遍后,看着自己的笔记,试试看能不能把这个文章讲出来。不仅仅讲大意,还要讲细
节。其实,这个过程就叫做“笔记辅助复述”。就是越是能详细的复述出原文越好。
其中,练到了我们的笔记能力、速记能力、一心二用能力、细节定位能力。天啊!哪一个都
是考雅思听力的法宝啊~~~
同样的,ction1和ction2的每一篇文章都能复述出来,这个阶段也就结束了。
[本帖最后由jestio于2007-10-2722:30编辑]
答题篇
答题篇
听了这么多遍了,也该是答题的时候了。相信这个时候在翻开学生用书的那一瞬间,心里应
该恐惧感会小得多了吧。
没错,争取听一次就能答出来。(不许偷看之前的笔记呦!)这次就不能以篇章为单位了,
最好能以ction为单位,听完一个ction对一次答案。
肯定会有错啦。不用怕!重要的是我们要分析错误。一般来说导致错误的原因有:
1.没听懂。这就要看是为什么没听懂了,是因为遇到生词了么?还是口音不习惯?或者
是人家吞音、连读现象比较严重?找到问题症结就可以对症下药了。
2.没记住。为什么会没记住呢?是不能一心二用么?还是人家语速太快,明明听到了就
是记不下来?还是当时记下来了,可是填空的时候发现根本不认识自己刚刚画的乱码?
3.理解错误。是题目没理解呢?还是文章没理解?题目没理解就要再读一遍,同时加强
练习自己的快速略读能力(这在雅思阅读里也很重要哦)。文章没有理解就要反复听,看是
因为没听懂没有理解呢?还是因为句型或者人家用的惯用表达自己不知道呢?这个就要注
意平时积累了。
听完了前两个ction就去休息一下吧~~~
Section3
Section3
如果我们在听材料的时候,可以做到听了上句能猜到下句,这该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啊!
要做到这个,首先就是要自己有一个逻辑上的思维框架,能根据类似总分总,综述—列举等
逻辑顺序大概猜到一篇文章的结构。然后配合ction3的练习题稍加联系就能迅速掌握了。
Learningtopredict,很显然,就是教你怎么推测了。
learningtorephra,这个现在看来应该很简单了吧,我们前面已经把复述做到很好了。
recognizingthemainidea,就是概括大意,没什么障碍了吧。
mainideasandsupportingdetails,教你列出文章的总框架,对篇章逻辑很有帮助哦。
note-taking,这个显然是要练的。
Dictation,最变态的一个题型,不过也是史上最能提高听力水平的方法了!
精听第四遍
精听第四遍
到了这一遍,不做点刺激的事情都对不起自己坚持到现在——就是刚刚说到的dictation。所
谓听写,就是要做到每个字、每个标点、每个大小写都不能错。
可以以句子为单位,听完一句暂停一下,然后立刻在本子上写下这一句。(这次用带条纹格
的本子吧,不然到最后乱死你!)没有完全写下来也不要紧,先写下一句。直到一篇文章都
听完了,再倒回去重听一边。一句一遍,继续补充。听写过一段时日之后,最好能做到一篇
文章能在三遍之内全文写下来。
这时候,教师用书就大派用场了。不可以听一句看一句的。一定要在三遍都听完之后,或者
说是自己觉得已经全部写下来了之后才可以参考。不然嘛……每个人都是有惰性滴~~~
看我这一点写得字数不多,可是要真正做到是很有难度的。要坚持把一本《中级听力》都这
样听完,最好先去批发些个大教案本来吧。末了看到被自己画的乱七八糟的一摞本子,会很
有成就感的。相信这么着把自己折腾一番过后,听力水平一定是会有质的飞跃的!
成就篇
成就篇
就像我在“我的考鸭宝典”中提到的那样,认真听完《中级听力》后,就可以突然发现自己坐
在电视机前看CCTV-9其实跟边嗑瓜子边看CCTV-1没什么区别了。如果大伙儿还有劲头
继续挑战《高级听力》的话,用同样的方法,半年之后就可以边吃烧鸡边看CNN了。
还是一个中心思想:要坚持!
本文发布于:2023-01-03 23:56: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873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