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用英语

更新时间:2023-01-03 23:04:49 阅读: 评论:0


2023年1月3日发(作者:建筑税票)

-46-

校园英语/

高等教育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分析

石家庄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宋德文

【摘要】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要立足社会需求,即新时期高校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应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要实现

这样的目标,必须对现行的教育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手段与

方法、教学管理机制等进行系统地重建,构建与培养目标相适

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在分析了人才培养面临的新形式的

基础上,提出了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关键词】英语专业培养模式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英语

专业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实际需求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

的关注。市场经济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从过去的单一的专

业型人才转向复合型人才。这一实质性的转变直接影响到了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促使高校改变教学理念,拓宽

培养思路,查找英语专业自身的优势与不足,采取积极的对

策,提出新的思路,培养具有较强的能力和高素质的复合型

英语专业人才,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存在一种

“供”与“求”的关系。一项调查研究表明:“传统的英语

语言文学专业的需求度最低;外语+其它专业、双语受到欢

迎。总体上,英语+其它专业最受欢迎。”传统的英语专业

所培养的学生由于只具备单一的英语技能,已经不能满足经

济发展的需要,人才市场对单一类型的英语专业毕业生的需

求日渐减少。因此,要想培养出符合社会所需的英语专业人

才,学校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市场

定位。

二、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分析

重新认识加快培养复合型高级人才的战略意义,英语专

业不能只靠英语,要加大内容,增加外交、外贸等方面的知

识,要培养“复合型”的人才。这个要求是社会发展对外语

人才培养的方向性改革,也是我们遵循,并作为我们开办英

语专业的专业特色培养的基础。

1.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发展,市场经济逐渐取代了计划经济,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

求发生了变化。同时,高校也在突飞猛进地发展,随之而来

的就是大规模的扩大招生,因而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矛盾

突显。人们开始谋求人才培养新的出路,高等学校外语专

业教学委员会在《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

若干意见》中指出,当前外语教育存在“五个不适应”,即

“思想观念的不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不适应;课程设置和

教学内容的不适应;学生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的不适应;

教学管理的不适应。”于是,人们认为,英语专业人才培养

的出路在于“复合型”、“应用型”。“复合型”和“应用

型”人才培养的理念是正确的,但关键是如何培养“复合

型”、“应用型”人才。“复合型”并非是两种专业的简单

相加,而是针对市场需求,对某一专业课程的特殊调整与设

置,更确切地说是表现为一种新的,区别于传统教学方式与

课程设置的专业教育模式。

2.英语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从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需

要来看,更多的是需要“外语与其它学科——如经济、法

律、工商管理、外交、新闻等结合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是

过去那种“外语+语言学、外语+文学”等相关或相近学科结

合,即被称为‘复合型专业’。除了某些单纯的行业之外,

更多的领域需要外语+专业方向的外语人才。就英语专业而

言,单纯掌握英语语言知识的专业人才,在世界经济飞速发

展的今天,很难称得上市场所需要的人才。“21世纪的外语

人才应该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

知识面,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好的素质。”这

就要求所培养的外向型经济人才不仅要具备国际观念和全球

意识,还要具备竞争观念、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因此,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培养一大

批熟悉我国国情,具有很好的外语水平、丰富的专业知识、

精通WTO规则和国际经济法律的专门人才,掌握和运用有关

WTO的基本知识和规则,充分利用多边规则和国际通行手段

发展我国对外贸易,维护我国正当权益。

都是漫长的,都需要长期的坚持和积累。单词学习也不例外。

我们应当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困难,并做好打“持久战”的准

备。单词学习过程中,我们积极找寻并遵守单词学习的规律,

养成良好的单词学习习惯,积极主动并适时地改进自身的单词

学习方法,做到不气馁、不自我否定、不放弃。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在英语单词学习时如果只是孤立地学习

单词,忽视语音规则,小觑单词之间存在的语义差异,无视

单词的感情色彩,或是轻视其内部形态变化,又或是消极应

对或寄希望于一蹴而就,就不可能学习好单词。我们应持端

正的学习态度,注重单词间的搭配、语体色彩等,认识到单

词学习是多维的、立体的,不是简单地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

语言的文字转换。

参考文献:

[1]geandCulture[M].上海:上海外语教

育出版社,2004.

[2]程雨民.英语语体学和文体学论文选[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

出版社,1988.

[3]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3.

[4]孟宪忠.语语音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张文涛.英语词汇策略教学初探[J].中国英语教学,2004(27):

87-90.

作者简介:王丹(1981-),女,湖北大冶人,湖北大学知

行学院外语系教师。

-47-

校园英语/

高等教育

三、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英语人才培养的标准。

(1)英语专业要以英语为基础。就英语专业而言,英语作

为专业是任何其它专业不能囊括的。因此,英语专业在教学

过程中要始终以英语为核心。特别是在基础阶段犹为重要。

在一、二年级基础英语教学结束之时,要求所有学生必需参

加全国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在高年级阶段,督促学生参加英

语专业八级考试。为了学生通过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英

语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上要采取措施,学校要制定鼓励和奖励

措施,提高英语专业教学质量。

(2)注重英语专业基本功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提

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并非易事,因为教学课时数是有极限

的,而且在实行学分制的情况下,学时和学分的伸缩性有

限。只有适当删减专业理论(纯理论)课和公共史论课程,增

加实际运用能力的课程,增加学生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在

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在选择专业课程时,考虑到增加翻译实

践课时量等。

2.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措施。

(1)课程设置原则。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确定英语专业+专业方向的知识结构模块;二是,建立

适应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第一

个问题要以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确定。这需要进行广泛的调

研。在这方面,我们在前期对人才市场的调研和人才需求的

分析结果,在选定英语专业课程时,已经考虑了这方面的因

素。第二个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学校职能部门的支持,涉及到

一所学校的管理和教育资源的方方面面,所以它是一个系统

工程。一切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是人员素质的竞

争,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形成

的语言类专业纯语言文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育思想和

教育观念的转变。

(2)改革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乏灌输、填鸭式

的教学,特别体现在精读课的教学中。为了培养能适应市场

经济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在教学中应广泛采取讨论式、交

际式、启发式、实践式(如模拟商业谈判翻译)等。利用现代

化教学手段(电化教学)在授课过程中体现实用性和动口操作

性,使所学知识在实践(习)过程中得以巩固和提高,以便使

学生将来在人才市场上增加竞争力,提高就业、谋职的成功

率。

(3)第二课堂的重要作用。必须创造良好的、能帮助学生

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学习环境和气氛。在学习上,人与人

之间差别在于业余时间利用上的差别。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

“第二课堂”是十分必要的。只要我们提供便于学生向复合

型方向发展的客观条件,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复合化。

3.加强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复

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就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1)英语专业课教师的业务素质。大多数英语专业课教

师都是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他们基础英语的教学能力较

强,但商贸知识欠缺,更没有商贸实践经验。他们虽然精通

英语,但对于英语以外的其他专业知识了解不深。

英语专业课教师要善于根据新时期的新特点,积极探索

新型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

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他们不但要具备英语语言和专业知

识素质,而且还要了解当代经济社会商务知识和较强的社会

实践能力。

(2)青年教师及骨干教师的培养。对英语专业课青年教师

的培养是本专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促进青年教师

尽快成长。结合学科建设需要,提高青年教师的学历层次。

发挥学校现有的学科优势,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学位点,加快

青年教师的培养。有计划地选拔一批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

师到国内重点高校、科研院所、重点研究基地进行访学或合

作研究,或到国外的大学和研究机构进修、访学、做博士后

研究等,更新知识结构,拓宽研究领域,提高研究能力,多

出快出成果,促进学科、学位点建设,提高英语专业培养能

力。

(3)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团队建设也是目前我国高等

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团队作为一个整体

力量,在学科、专业、课程建设中越来越发挥着更大的整体

实力的作用,所以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围绕学科专业

建设和学位点建设,结合教育部及各级教育部门开展的“质

量工程”,培养和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并以他们为学科带

头人组成教学团队,开展学术研究,带动学科发展,进而提

高整体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为英语专业复

合型人才培养发挥更大作用。

四、结语

在培养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方面,不论其知识结构是哪

种类型,但归根结底他们还是英语人才,只是在知识结构上

的复合,绝不能本末倒置,不能把英语专业办成“四不像”

的专业;更不能盲目开设无实际意义的课程。培养“复合

型”英语人才,就英语专业来说,“复合型”人才主要是指

具备掌握了两种及两种以上专业实用技能的人才。这种“复

合型”人才不仅要掌握基础扎实的语言能力,而且还要掌握

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具备相关领域专

业知识和工作能力。要达到这样一个人才目标,就必须在课

程设置上下工夫,建立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课程体系,才能

培养出高质量的英语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顾伟勤,梅德明.国际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北京:外语

教学与研究.2008,(5).

[2]付红霞,郝政.理工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J].北京:外

语教学与研究2008,(6).

[3]胡文仲.英语专业

在哪里

[J].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8,(6).

[4]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

业英语教学大纲[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5]戴炜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

一条龙

体系[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5).

*本文为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与

就业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

作者信息:宋德文(1958.10-),男,汉族,石家庄人,

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翻译。

本文发布于:2023-01-03 23:04: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870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慢慢地英文
下一篇:出生日期英语
标签:人才用英语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