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l
Zn
B
AC
常见金属氧化物的性质(CuO、Fe
2
O
3
等)
(1)金属氧化物+还原剂→金属+氧化物(2)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CuO的化学性质(1)(2)
常见非金属氧化物的性质(CO
2
、SO
2
)
(1)非金属氧化物+水→酸(2)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
CO2的化学性质(1)(2)
水的化学性质
水的化学性质(1)(2)(3)
1、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4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其中A为金属氧化物,E、F为金
属单质,且F为紫红色,化学反应②和③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请按要求填空:
(1)物质C的化学式为。
(2)写出反应②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2、A、B、C、D、E五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相互之间连线表示能发生化学反应。
A、C、E均为氧化物,A是人体呼出的主要气体;在实验室中B可以用来制取A,而D可以用来检验A;C和E反应能生成D。
(1)A的化学式是,D的化学式是;
(2)B除了制取A之外的另一种用途是;
(3)C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基本类型是。
3、A、B、C、D、E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指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相互之间连线表示两者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1)若A是一种红色固体,B是胃液的主要成分,则A与B反应方程式为,
D所属的物质类别是.
(2)若A是一种气体氧化物,则A与B反应方程式是,
D与E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4、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A、B、C中含有相同元素,B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
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
(1)物质D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它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②、以物质的制取为突破口
①金属的制取:金属+盐==金属+盐(C、CO、H
2
)还原剂+金属氧化物==金属
制取金属铜(用方程式表示)(1)
(2)
②酸的制取:非金属氧化物+水==酸酸+盐==酸+盐
③碱的制取:金属氧化物+水==(可溶性的)碱碱+盐==碱+盐
制氢氧化钙制氢氧化钠制氢氧化铜
④盐的制取:(1)金属单质+酸====盐+氢气(2)金属单质+盐====新金属+新盐
(3)金属氧化物+酸=====盐+水(4)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
(5)碱+酸=====盐+水(6)碱+盐=====新碱+新盐
(7)盐+酸=====新酸+新盐(8)盐+盐=====新盐+新盐
制取氯化镁(1)(2)(3)
(4)(5)(6)
制取硫酸锌(1)(2)(3)
(4)(5)(6)
1、下图是利用物质化学性质制取氯化镁的网络图,“→”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
(1)用不同类别的含镁的物质来制取MgCl
2
,在指定位置填入合适的化学式.
(2)写出其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是;
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2、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图是关于盐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A、C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完善这个知识网络:
(1)写出A、B、C的化学式:A;B;C。
(2)根据自己得出的知识网络写出一个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
1、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
已知A是单质;C是红棕色固体;E是水溶液可使酚酞试液变为红色的盐。(部分反应物、生成物
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E。
(2)由E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C转化为A的原理在工业上常用于。
2、A、B、C、D、F分别为酸、碱、盐中的六种不同物质,它们都易溶于水,且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G是一种既不溶
于水又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1)试判断B的化学式:B.
(2)写出C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本文发布于:2023-01-03 22:43: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869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