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苏轼

更新时间:2023-01-03 22:25:08 阅读: 评论:0


2023年1月3日发(作者:抹眼霜的正确方法)

[节日作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节作文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节作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从上中学的时候开始,每至中秋,苏轼的这首词就会油然在心头萦绕:月有阴晴圆缺,

人有悲欢离合―――这是天界人间之常态。但是,就是这种常态,才使人们在阴晴圆缺、

悲欢离合中感叹世事、企盼团圆。“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我爱你有几分?我的情也真,我

的爱也真,月亮代表我的心。”

“这绿岛像一只船,在月夜里摇啊摇,姑娘呀你也在我的心海里飘呀飘,让我的歌声

随那微风吹开了你的窗帘,让我的衷情随那流水,不断的向你倾诉,椰子树的长影,掩不

住我的衷情,明媚的月光,更照亮了我的心,这绿岛的夜已经这样沉静,姑娘哟,你为什

么还是默默无语”。

“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团圆梦,每一个民族都有一个团圆梦,尤其是中华民族,今又中秋,

依然只能在海峡两岸共邀明月,隔岸祝愿,不知何时能团圆?

今又中秋,让我们在同根同源的习俗中共邀今夜的`明月吧。―――中秋节是远古天

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据《周礼・春官》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中

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汉代,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赐

以雄粗饼。晋时亦有中秋赏月之举;唐代将中秋与储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

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明清

两朝的赏月活动,盛行不衰。“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

“向月供而拜”。“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

“舞火龙”、“曳石”、“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形成风俗;其中的赏月,吃月饼、团圆

饭等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民间流传极广的是,嫦娥妒恨丈夫后羿薄情,偷吃

了他从王母娘娘那里要来的不死之药,于农历八月十五之夜飞上天去,在月筑室为宫,遂

为月宫之神;后羿后悔不已,年年的八月十五夜,望月设供,祈望妻子返回人间与自己和

儿女团聚,由此而衍生出后世民间祭月祈团圆的文化习俗。

今又中秋,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发布于:2023-01-03 22:25: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869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thermally
下一篇:朱里奥塞萨尔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