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1 l ̄定义天赋
——美国天才教育理论的争论核心
美国l8世纪神学家内森尼尔.艾蒙斯(Nathanial
Emmons)有一句名言“争议止于定义”。的确,定义毫
无疑问会提供一个促进认识的框架.是对某一事物
本体论的分析和描述.有了定义.人们才有可能对事
物达成共识.进而为一个特定的目标而努力 这句名
言一直被美国天才教育研究者牢记.几乎在整个20
世纪.如何定义天赋成为美国天才教育理论研究和
争论的核心
一
、美国天赋定义的“历史变迁”
其实不止是美国天才教育学者.美国政府也一
直对天赋的定义十分感兴趣 梳理美国天赋定义的
历史可以发现.存在几个明显的节点
早在20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特曼就尝试运用
智力测验来鉴别天才儿童.他把智商达到或超过140
定为天才儿童的临界线 这种以智商确定天才儿童
的做法开创了天才儿童甄选的新纪元.至今仍然使
用.可以称得上是定义发展史上的第一个节点。其
实.这种以智商高低来定义天赋的做法自诞生以来
就伴随着众多指责.到了20世纪40年代.一些美国
研究者指出仅用智商测验鉴别和描述天才儿童是有
局限的.他们主张要打破特曼方法的垄断地位.寻找
多种方法和因素来给天赋下一个多元化的定义.但
遗憾的是.他们并没有提出一个明确的定义,只是给
了一种定义的思路和途径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
联邦教育总署根据多项研究成果.对天才儿童下了
一个定义:“天才是那些通过业务上有资格的专业人
够基础教育参考・2013/01
士鉴别的.凭借杰出能力而能取得重大业绩的人 为
了实现他们对于自身和对社会的贡献.这些儿童需
要一种有区别的教学计划.需要超出正规学校所提
供的常规教学计划之外的教学 ”在实际操作过程
中.这些儿童一般在下述任何一个或几个领域中已
有成绩证明和有潜在能力:①一般智力;②特殊的
学业能力;③创造性的或富有成效的思维;④领导能
力;⑤视觉和表演技巧;⑥精神推动能力。
可以看出.这一定义不仅承认卓越的一般智力.
而且承认具体学术领域和艺术中的天才儿童:进而
承认有创造性的、领导能力方面的、精神推动能力方
面的天才儿童.并对这些儿童进行“有区别的教学计
划和超出常规教学计划之外的教学” 它承认天才儿
童教育计划的两个最基本目的是:帮助天才儿童开
发其潜力.为社会输送训练有素的开创性的领导者
和问题解决者 由于该定义包括了“有成绩证明的或
有潜在能力的学生”.因此.那些在学校中可能未显
露才华的、目前仍属于低成就的学生也划人其列
1978年.美国国会又修改了这一定义.将其改
为:“天才儿童是那些无论在学龄前、小学、中学等哪
一个阶段被识别的.具有已表现出来或潜在能力的
儿童或青年,他们在智力、创造性、具体学术和领导
能力等方面.或者在表演和视觉艺术领域被证实具
有高度的能力.进而他们需要超常规的教育和实
践 ”修改后的定义排除了精神推动能力。①
1978年.美国学者任祖利(Renzulli)认为,天才
儿童是下列因素相互作用、高度发展的结果:①中等
以上的能力(智力),它既指一般能力(如抽象思维、
推理、空间关系等的高度发展),也包括特殊能力(如
艺术、数学操作及领导等方面表现出的特殊才能);
②对任务的承诺.包括对某个领域或问题的强烈的
动机、浓厚兴趣、极大的热情、责任心、自信心、执著
精神等;③较高的创造力,包括思维流畅、灵活、有独
创性、好奇、深思熟虑、对新事物敏感、勇于创新、敢
冒风险
20世纪80年代初.另一位学者泰伦鲍姆(Tan.
nenbaum)提出了天才儿童的心理社会的定义.认为
天才是下列五个因素交互作用而产生的杰出成绩:
①一般能力(即g因素,或测得的一般智力);②特殊
能力(包括特殊能力倾向和特殊才能):③非智力因
素(如自我力量、奉献、愿意牺牲等);④环境因素(提
供激励和支持的家庭、学校及社区环境);⑤机遇因
素(不可预知的机会等)。
从美国天才儿童定义的发展历史来看.几乎每
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种新的定义方法.从早期的
十年之隔到后来的几年之隔.不断翻新 随着对天才
儿童的科学研究多样化的发展和愈加深入的了解.
美国研究界对天才儿童的概念所涵盖的内容和范围
作了相当大的改进:由集中发展到全面、由单一走向
多元化、由潜能趋于表现等。
二、定义天赋的理论基础分析
通过梳理和分析定义天赋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天
赋的定义法有两种:概念定义和操作定义。概念定义
以天赋的理论为基础.体现在学校和社区天才教育
的宏观政策及目标上 其特点是抽象定义天赋的本
质和表现形式 而“天赋”的操作定义则是在特定目
标下.通过对具体情境下天才特质的甄别和检测而
形成对“天赋”的定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赋的概念由于受到文化、政
治以及新研究成果的影响已经逐步发生改变 但由
于天才教育的开展在学校办学过程中还存在巨大争
议。学校如何检验各种“天赋”理论.如何正确界定
“天赋”,从而使之符合现行法律、主流理论研究以及
本学区利益相关方的期望就显得尤为重要
社会上对“天赋”的早期的界定较为狭隘.主要
倾向于将“天赋”等同于“智力”。后经过发展.其含义
逐渐丰富,关注的视角更宽广。早期的学者。如特曼
和霍林沃斯.将“天赋”界定为能在个人智力测验上
获得高分的能力。另有些学者将“天赋”定义为学习
和思考的超常能力 现代的学者对天才教育的定义
更加广泛。例如,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认为
传统的智能测验只衡量了其中的三个能力 斯滕伯
格认为应以一种发展的、动态的方式来界定超常能
力。任祖利特别关注天才儿童有别于常人的行为发
展。他认为天才行为高于一般能力.具有创造性和任
务驱动性。甘纳(Gagne)将现在更多有关“天赋”的概
念综合起来.形成“天赋”理论 该理论认为使多种
潜能转变为“外显的才能”(dem0nstrated giftedness)
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研究个体需要经历内在和外
在的“催化”才能实现自我突破 他还建议在特殊
才能领域开展“天赋”的分层研究.确定“天赋”的子
范畴。
从概念层面上界定.“天赋”的定义可概括为以
下五种类型
第一。心理测量角度的“天赋”定义.主要以测试
分数为基础。例如.特曼将天赋定义为在斯坦福大学
比纳智力测试(Stanford—Binet IQ Test)中获得140分
以上高分的能力。朱利安.斯坦利(Julian Stanlev)和
他的同事博鲍fBenbow1则将天赋定义为在无差别
(off-grade—leve1)数学能力和逻辑表达能力测试中获
得高分的能力 这些定义法都非常易于操作 它们将
概念定义和操作定义进行了较好的结合 目前.一些
州已经采取该法对“天赋”进行定义
第二.神经生物学/认知角度的“天赋”定义.主
要基于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的发现 加德纳的多元
智能、斯滕伯格的分析智能、创造智能、应用智能就
是例证 与心理测量的测试相比.这些通过标准化测
试的定义法操作起来较为复杂 其定义过程一般会
使用多种方法.包括测验和基于表现的评价等。
第三,创造性、生产性(creative-productive defini.
tion)角度的“天赋”定义.基于对创造性人才生活经
历的调查 该类定义法的代表是任祖利的“三环天
赋”理论(Three—ring conception of giftdness)。这些定
义通常是以多种方法来操作.包括智力能力和学术
基础教育参考・2013/01
成就的标准测试辅以对个人的真实性评价、访谈、教
师推荐、同伴推荐、自荐以及其他对天才潜能的主观
测试方法
第四.社会心理学角度的“天赋”定义,强调了在
天赋发展的过程中个人及其环境的双重作用。泰伦
鲍姆和甘纳就是该定义的代表 该定义由于涵盖内
容过于广泛.因而操作起来非常复杂。该类定义为
“天赋”提供了最广泛的结构范围.但很难对具体项
目的实施提供操作性指导
第五.综合定义法(Composite definition)来源于多
种理论视角 1972年的马兰德报告(Marland Report)
和1993年的《国家卓越报告》(National Excellence
Report)推动了在学校教育中进行“天赋”的综合定义
(Marland。1972;美国国家教育部,1993)。菲德胡森
fJohn Feldhusen)在1995年提出了名为TIDE的综
合定义概念.倡导在学校教育的四个关键领域关注
学生“天赋”的鉴别与培养 法定的“天赋”定义也通
常是综合性定义.沿袭了早先马兰德报告中定义的
模式。此外,与很多州一样,《联邦Jacob Javits天才学
生教育法案》(Federal Jacob Javits gifted and Talented
Students Education Act)也采用了综合定义法 通常.
综合定义法在每个天赋领域(如智能、学术能力、创
造能力、视觉和表演能力、领导能力)的操作上均采
用相对独立的多样评价程序
三、定义天赋的案例研究
穆恩(Sidnev M.Moon)认为,过去的一个多世纪
以来.天才教育领域的理论家和学者已经为“天赋”
下了一个清晰的定义 但大家之所以还在为“天才教
育”而感到困惑.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在过去的一个多
世纪里人们对“天赋”的理解产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最初.人们认为天赋仅仅是大脑的一种智力功能 而
现在.人们认为智力、天赋或才能可能与一系列的特
定行为、特定领域的的技能与能力相关,并具有多种
表现形式。他进一步提出,各学区、天才教育者、政策
制定者都需要明确概念上定义“天赋”和从操作层面
上定义“天赋”的差别.同时.对于如何在学校实际应
用中交叉使用上述两种界定.要注意与社会发展水
平、政治经济背景及所在地区学生的人口统计等密
基础教育参考・201 3/01
切结合。只有定义明确了,合理了,完善了,教育项目
的设计、目标、课程开发与设置、经费预算、学习资源
整合、政策与教学策略制定等一系列内容才能得到
正确实施
就美国教育的基本单位——学区而言.一个学
区在起始阶段只选择“天赋”的某一方面特质作为本
学区天才教育项目开发与设计的基础.进而逐步确
定其实施过程中与之相关的其他“天赋”定义 这样.
天赋的定义就在天才儿童的甄别与选拔过程中逐步
丰满.并将该地区的宏观政策使命与与特定项目服
务关联起来 下面就Malcolmville学区逐步完善天赋
定义的过程进行详述
1.现状
MalcolmvilIe学区是一个人口密集、多种文化聚
集的城市学区 该区所在州将“天才儿童”定义为能
在智力测验中获得130分以上的成绩的儿童 该学
区对“天赋”的定义为:天赋是一种超强的学习能力
和创造力
2.定义天赋的指导原则和判断标准
(1)指导原则
・天赋具有社会性,其受到文化、价值观和政治
的影响
・天赋的定义应反映现代理论和研究成果
・“天赋”的定义要与政府或法定的定义相一致
・“天赋”的定义必须在具体情境下进行
・“天赋”定义应当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
对具体的项目规划和鉴定操作提供依据和指导
f2)判断标准
・合法性
即需要追问:该定义在何种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对
“天赋”的法律界定?
・可信性
即需要追问:该定义的理论和研究基础是什么?
该定义基于何种研究理论?该定义与当前研究理论
的结合程度是怎么样的?
・可行性
即需要追问:定义的特征是否适合于学生自身
实际情况及其所处的教育环境(如学生的年龄、年
级等)?
・公平性
即需要追问:该定义在何种程度上摆脱了文化、
种族和性别偏见的影响?
・透明度
即需要追问:该定义对其涉及内容是否表述清
晰?是否易于理解?
・有效性
即需要追问:该定义在何种程度上对天才教育
的发展起到了指导作用?
3.进行定义修订的程序
即思考当前的定义是否与上面所提及的六个方
面——合法性、可信性、可行性、公平性、透明度、有
效性相吻合。详见表1。
合法性:对照所在学区内对“天赋”的所有法律
界定.开发出既符合现行法律界定.又满足学生需求
的“天赋”定义
可信性:参考当前的相关天才教育理论和学术
研究成果.选择一种或多种符合所在学区价值观和
教育情况的理论来构建学校自己的“天赋”定义。
可行性:根据可用资源来审查该定义并进行必
要的修订.使之更加易于操作和管理。
公平性:确保该定义不带有语言歧视性。确保该
定义指导下的天才教育计划平等地为来自不同文化
背景和经济群体的学生服务。
透明度:让利益相关方审阅文件草稿。基于修改
意见和反馈进行文本修订
有效性:征询所在学区教育管理层意见(校长、
督学、学校委员会成员等)。咨询他们是否认为该定
义能够为天才项目的发展提供有力指导
结合既定的原则和标准.根据上述程序对当前
定义“天赋是一种超强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进行思
考.可以发现该定义在可信性和可行性上并没有体
现.在公平性、透明度和有效性上也仅仅有细微体
现.在合法性方面也只有部分体现.可以推断在下定
义时该学区参考了该州有关天才教育的法律以及天
赋的国家定义.但是没有领会清楚.将原本完整的概
念割裂了,独取了能力和创造力方面的基本要素。所
以.这是一个不完善的.在理论和操作方面均不具有
指导意义的定义
表1定义修订指标表
\\反珙程虞 没有得到 细微 部分 较好 显著
定义 \\ 体现1 体现2 体现3 体现4 体现5
\
合法性 X
可信性 X
可行性 X
公平性 X
透明度 X
有效性 X
4.定义修订的过程
在当地大学完成有关天才教育的理论研修后.
Malcolmville学区管理与规划委员会的两名委员认
为.目前他4r]'kl'I政府和地方政府对于天赋的定义是
十分具有局限性的.不能够很好地满足当地民众的
教育需求 他们认为当地政府将天才学生界定为在
标准智力测试中获得130分以上的学生仅仅从从心
理测量的角度出发,只关注学生智力的水平。为此.
该委员会建议教育部拓展“天赋”的定义以便更好地
服务更多具有超常能力的学生 对此,Malcolmville
教育局表示认同.并建议该地区平等地为在学术能
力、创造能力、艺术能力上具有天赋的学生提供服
务。因此,他们建议该委员会参考《国家卓越报告》中
的定义.创造出一个新的综合型的天赋定义(美国教
育部,1993)。该地区修订过的“天赋”定义如下:天才
儿童是指在相同的环境与经历下.与同龄儿童相比.
展现出卓越才能或具有达到高水平成就潜能的儿
童。这些儿童在智力、创造力、艺术领域及其他具体
研究领域具有卓越能力 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学校
提供的、针对普通学生的教学服务 这些具有特别天
赋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文化和经济背景
Malcolmville教育局认为.该定义具有更广泛的
覆盖面.同时与政府的法律界定相一致。但这个定义
更适合具有多文化背景的中心城市
5.“天赋”定义的设计和修订策略
结合Malcolmville学区修订天赋定义的案例.穆恩
认为应该设立以下有关天赋定义设计和修订的策略
(1)目标
制定与国家法律、地方政策及哲学表述相一致
的天赋定义.并且运用其指导本学区天才儿童的甄
基础教育参考・201 3/01
别与培养工作
(2)呈现形式
完整的文本形式.并附有相关参考文献.
(3)工作及时间表
・建立一个写作团体(最好是当地天才教育政
策文件的开发团队成员)。[夏天】
・梳理现有天才教育理论,并简要总结。[秋天]
・梳理全州的相关法律文献及地方关于天赋的
规定。[秋天]
・讨论各学区的天才教育需求、价值观与社区
文化。[秋天]
・确定一个稳定的、可行的、概念定义。[冬天】
・使用定义评估指标开发调查问卷[冬天】。
・将起草文件和调查问卷递送给主要的利益相
关方进行评估『冬天1
・根据反馈意见修订定义【春天]
・将该定义转换成若干具有操作性的子定义.
通过不同的项目进行检验(如鉴定程序)。如果需要,
根据项目实践结果再次修订。[春天】
・通过各种渠道应用该定义。(如行政官员、中
心办公室工作人员、教育委员会)。
・将该定义应用于相关工作。【春天
f4)在定义天赋时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在定义天赋时应着重思考表2中所列出的问题
四、结语
对天赋有一个明确定义是必要的.但是美国天才
教育家们认为.没有必要标出一些学生为“天才”.另
一些学生为“非天才” 各种年龄的所有学生.都具有
相应的才能.学校应帮助学生去鉴别和理解自身的特
殊能力.力求让那些高于同伴水平的出色才能与相应
的教学资源和活动方式相联系 “单一标尺测众生”的
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人类发展的错误观念 各
种类型的学生异质编班.高才能的年轻人得承受厌烦
和消极的伙伴压力。为充分发展才能.各年龄和各年级
水平的学生有权利接受富挑战性的、合适的教学。③
其实.近十年来关于天才的研究已经从“谁是
天才”的焦点转移到“天才怎样思维”上.而着重研究
的是儿童的早期发展阶段 天才儿童有更广泛的知
基础教育参考・2013/01
表2定义质量的评价指标
我们的
特征 聚焦的问题
思考
在国家或州中天才教育的立法法规有哪些?
合法性 天赋的法律定义是否有助于该地区开发合理且
具有当地特色的“天赋”定义7
当前的天才教育领域的专家们是如何定义天赋的?
哪种天赋理论最适合我们现在的哲学体系和教
学环境?
现在的研究成果最支持那种天赋理论
可信性
我们希望采用何种理论(心理测量学的、认知的、创
造性的、社会心理学的还是复合定义)?为什么?
f 在选择天赋理论构建“天赋”概念时.我们应该
采用什么标准々
我们选择的概念定义在学校教育中是否可行7
这个概念定义是否对不同的教育发展水平均适用?
可行性
我们能否在现有资源基础上贯彻该定义7如果
不行的话.我们还需要哪些资源?
该定义能否帮助我们鉴别并培养来自不同文化
公平性 背景的天才学生?
该定义的实施操作是否具有公平性’
是否所有利益相关者都理解该定义?
透明度
概念定义很少使用“行话”吗’
当我们开发天才教育项目时.概念定义是否能
提供有用的指导?
有效性
在具体的天才鉴别程序中.概念定义是否具有
操作性7
识基础和更多的能力来有效地描述和分类问题.更
灵活地运用策略来解决问题.更复杂的元认知和自
我控制能力。正所谓,定义只是一个起点。髓
注释
①杨晶:《中关两国天才儿童教育模式比较》,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5月
 ̄eanne H.Purcell&Rebecca D.eckert:Designing
services and programs for high—ability learners:a
guidebook for gifted education,California:Corwin Press,
2006:29.
③周林编译:《美国天才教育目标与作用的讨
论——课程设置是为少数天才还是为多数学生能力
的发展》,《中国特殊教育》,1999年第4期,第4-6页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材中心
(责任编辑甘璐)
本文发布于:2023-01-03 22:05: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868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