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举三反一到举一反三
——谈小学科学课与美术课的结合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黄海涛研究员
2012年4月19日,笔者到济南历城区洪家楼第二小学和第三小学各听了两节科学课和
美术课,发现了两个问题:一是科学课缺少运用知识的环节;二是美术课缺少探究的过程。
下面笔者结合这四节课,谈一谈科学课与美术课如何作好结合的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一)科学课缺少运用知识的环节
1.笔者听的第一节科学课是洪楼二小刘老师执教的四年级的《认识光》
此课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探究的实验过程明白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科学道理。刘老师完全按
照教材上的内容教完:第一,播放录像,让学生初步感受光的世界;第二,认识光源;第三,
探究光沿直线传播:学生通过实验来回答光是沿什么样的路线向远处传播的问题。学生分组:
有一组学生用激光手电沿白纸板照射,显示轨迹„„;有一组学生用激光照玻璃杯里的水,
显示轨迹„„;有一组学生用激光手电照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小纸板,看能否看见光线;有
一组学生努力使激光手电灯光点从弯曲的吸管出来„„通过实验孩子们都能明白光是沿直
线传播的道理。第四,什么地方需要光,主要引发孩子与生活联系,最后,布置作业生活中
哪些地方光污染?
笔者反思:科学课只让学生探究明了就完了吗?
笔者认为:此课没有完,应在学生明了光源是沿直线传播道理后,在某一时间段里,让
学生运用此原理,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制作自己的玩具(材料自家准备)。
2.笔者听的第二节科学课是洪楼三小的周老师执教的三年级的《它们都是鸟》
此课主要运用观察法,让孩子通过观察鸟,归纳总结出其共有的特征,认识什么是鸟。
周老师在孩子观察记录前提出了要求:一是按顺序观察,找出只有鸟才有的特点;二是边观
察边记录;三是观察完本组的,再与其他组交换观察意见;四是比较观察的两种鸟,找出它
们的共同点。然后孩子分组拿着周老师给他们准备的鸟的模型认真地观察起来。在交流发现
教学环节时,让孩子明白了只要是有羽毛、卵生这两个条件就是鸟的道理。之后,周老师举
了许多鸟的例子,问学生这是不是鸟?以此加深学生对“鸟”的理解。周老师又把鸟分成六
大类,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鸟,最后,她又让学生了解鸟给人类的作用,激发学生要爱鸟、护
鸟情感。
笔者反思:科学课只让学生观察、探究,明了就完了吗?
笔者认为:此课没有完,应在学生充分认识“鸟”的概念后,在某一时间段里,让学生
运用此道理,结合学生自己生活,制作自己喜爱的鸟的模型。
(二)美术课缺少的是探究的过程
1、笔者听的第一节美术课是洪楼二小李老师执教的三年级的《甜蜜的梦》
此课主要是让学生运用刮画技法刮画出自己美好的梦境。其过程:一是老师播放《九色
鹿》动画片,让学生进入一个悲伤的梦境;二是问学生作过梦吗?引出甜蜜的梦的课题;三
是老师讲做梦的好处;四是出示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别的孩子刮画的“梦”;五是老师示范
刮画技法(两幅);六是让学生在刮画纸上刮画出自己的梦;七是学生刮画;八是让学生各
自展示自己的“梦”的刮画。
笔者反思:面对三年级学生(8-9岁),设计只让学生异想天开,而没有让学生思维进
一步的教材行吗?
笔者认为:此课缺少了对梦的认知理解的探究内容。如果在课前老师让学生了解一些人
为什么会做梦,人在何种情绪下容易做何种梦等心理科学知识,再上此课时把学生引入某一
种情绪或情景中,让孩子通过刮画的形式表现出自己的某种情景的“梦”境。
2、笔者听的第二节美术课是洪楼三小的孙老师执教的四年级的《双胞胎》
此课主要使学生了解对称的原理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孙老师的教学过程:一是出示幻
灯片双胞胎人像,引出课题;二是讲解双胞胎现象;三是教师出示千手观音、建筑物、剪纸
等照片,分析讲解照片中形象的对称现象;四是问学生在生活中还发现哪些对称现象;五是
布置作业:你想设计什么样对称的形象?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对称的形象。学生用不同的材料
来绘画或手工表现对称的形象。从学生完成作业情况看:学生设计的、绘画的、制作的对称
形象效果一般,太简单。
笔者反思:面对四年级学生(9-10岁),设计只让学生在浅显了解对称表面现象的基础
上,运用不同材料表现对称形象,而没有让学生思维进一步的教材行吗?
笔者认为:此课缺少了对事物对称的科学探究内容。如果在课前老师让学生进行有关事
物对称科学知识探究,浅显了解些事物为什么要对称的科学知识,再上此课,可能学生的对
称的表现会更深刻些。
二、教学的过程:从举三反一到举一反三
为什么以上科学课缺少运用知识的环节?美术课缺少探究的过程呢?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人把教学认识的比较狭隘:一是认为教学是传授知识,而非运用知识,
而非创造知识;二是把教学等同于上“课”,45分钟的“课”,认为一切教学过程一定要在
这是45分钟的课中实现和完成。
笔者认为: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要探究知识的来龙去脉,并在明了的基础上,去
运用知识,而且要创造新的知识;教学过程是以实现教学主题为目标,不只限45分钟的课
上的内容,课前、课中、课后都是教学过程的组成部分;教学过程要与研究的过程相一致,
进一步认为:教学过程与科学研究的思维过程相一致,科学研究的思维过程就是从举三反一
到举一反三的一个完整的过程。
(一)举三反一即分析思维、纵向思维的过程
学生首先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要有一个对活动本身感兴趣的连续的活动),在
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举三反一的
过程。“举三”就是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分析、判断,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
众多的资料中选择对问题有关联每部分,加以整理、综合、分析;从众多的资料中,选择对
问题有关联的部分,加以整理、综合、分析;从众多现象中感悟到有作用的一个内容,作为
研究的重点反复对比、实验。“反一”就是在此基础上,学生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运用
其来检验他的想法,使这些想法意义明确,并且让自己去发现它们是否有效。同时,如果有
效,他也就发现了在这一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事物本来的规律。
这个过程也是撰写研究报告的前三个部分的过程。研究报告一般有四个部分:一是问
题部分。该部分要求对人们打算解决的最根本的问题作出精确的描述。要解释为什么应该进
行该项研究。这部分要有有关课题过去的研究情况,内容常包括对以往从事这一课题的研究
人员所做出的贡献的概述,以及对这些贡献的适当评价。二是过程部分。就是如何开展的研
究,要写明所需的设备、试验品——如果使用了的话是怎样挑选的,采用了何种统计方法来
评估研究结果的,进行了多少次的观察以及何时进行的等等。三是结果部分。此部分要表述
调查研究取得的结果。有关这一部分的一条原则是将当初提出研究立题有关的一切资料和盘
托出。这个结果就是答案,学生学习研究总结的规律,这个规律、答案对否,别人可以反复
验证。
“举三反一”是纵向思维的过程,它要求学生对问题深入研究,能提高其思维的精确
性。学生的思维有了进一步的深度,对问题的看法也更深刻。
(二)举一反三即发散思维、横向思维的过程
《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
知道其他许多事情,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
学生通过前面总结的规律和答案,对问题有了认识,但如何运用这种认识,要进一步
地显现于解决实际的生活中的问题。陶行知在“教学合一”中说:“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
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
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似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
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这种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
法,解决别的问题就是举一反三的意思。
举一反三这一教学阶段就象研究报告中第四部分讨论那样:在找到事物的规律、答案、
方法、经验、结果后,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和认识,得出结论。要对研究的结果充分地
加以评述,这些结果是否是通过合理的、有效的手段得来的?是否全面?是否有广泛的适用
性?在这一阶段还要指出尚有什么问题未获得解决?此外,还可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举一反三是体现的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他这时要充分联想周围生活、其它学科的
知识,以及自己的情感的充分的抒发。
(三)从举三反一到举一反三的教学过程
空间思维↘↗空间思维
音乐思维→举三反一→迁移点→举一反三→音乐思维
语言思维↗↘语言思维
运动思维逻辑思维自我认识思维发散思维运动思维
↓↓↓
明了→迁移→表现
↓↓↓
掌握技能→整合技能→运用技能
↓↓↓
研究的过程→结果→进一步认识结果
解决别问题
1、陶行知先生在1927年1月2日的晓庄师范寅会上发表了《教学做合一》演讲。他说:
“我进一步主张: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
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
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
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说,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
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2、而笔者当下认为:教学研合一。事怎样研究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
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研究的法子。教学研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
研上教,在研上学。在研上教的是先生;在研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研便
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研便是学。先生拿研来教,乃是真教师学生拿研来说,方
是实学。不在研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3、关于精熟学习原理
原理:要达到精熟的水平,学生首先需要掌握成分技能,然后练习整合这些技能并且知
道何时运用所学的技能。
三、思考——开展研究性教育的探索
23岁前,我在做幼师的教师时,现在想不算一名合格的老师,因为那时才20几岁,没
有结婚、没有自己的孩子,上完课就立马离开,因班里面都是比自己小两三岁的女学生,没
有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只是生硬地灌输自己的知识。当后来有了自己的孩子后,才逐渐地随
自己的孩子成长懂得了什么是教育的真谛。教育是一种引导,是一种等待,是一种大人与孩
子间情感的沟通和交流。
2011年4月一次所里主办的中美学前教育交流会,邀请2位美国教授来讲学,他们讲
完课后,我和女儿(八岁)陪朱丽亚教授游大明湖、趵突泉,在这个过程中,女儿在翻译叔
叔的帮助下,结合云南之行给朱丽亚讲解了许多中国的风土人情,如云南十八怪等。使她和
孩子之间的交流很融洽,到了晚饭时,一桌人就她一人是美国人,我女儿陪在她旁边,由于
语言不通,她只好和女儿做起了“玩井字格”的智力游戏,就是一方在上面画×,另一方在
上面画O,谁先使×或O三个横着或斜着连起来,谁就赢。游戏开始的时候,桌上的中国人
都过来给女儿支招赢朱丽亚,玩了几次后他们都吃饭喝酒去了,我就坐在她们旁边,用眼的
余光关注着她们之间的游戏,发现了使我吃惊的事:就是朱丽亚故意地输给女儿,让我女儿
经过动脑,努力地去赢她。这个故事展现了中国式教育本质的东西——支招,给孩子一个结
果,给一个答案,目的是求一个好的结果,其过程是大人给的,强加的,而非孩子自己想要
的,自发的。孩子即使赢了也没有快感。我叫它“给答案式”的教育;而美国式的教育是让
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的探究、动脑来发现规律,发现好的结果,最终赢得游戏,最终
获得孩子自己的胜利的成功的愉悦。而大人或者老师只是设置情景的引导,然后耐心地等待,
当孩子成功后或取得好的结果后与孩子共同享受快乐的时刻,一种情感的沟通和交流——我
叫它“研究性”的教育。这就是中国式的“给答案”的教育与美国式的“研究性”的教育的
区别。这个区别的结果就是我们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朋友们请你们看看当下我们自己
孩子是怎样的教育——他们在小学、在初中、在高中、在大学、在研究生,都是在给他们一
个结果,一个定律,一个答案,然后去背这个定律和答案,然后做题,做大量的作业,而不
是自己去发现这个定律,这个答案取得的过程的规律,前人在这个发现规律中思维的过程,
方法的过程,如果这个原理性东西不明白,如果很多年后忘了这一定律,孩子长大成人,他
也就忘了与这定律有关的所有的东西,也就等于没学,这也是我们的朋友曾经学过数学、物
理,现在忘得一干二净的真正原因。“给答案式”的教育坑害着我们的民族,一代一代传下
去是不行的!我们的老人在教育子孙时总是迫不急待地告诉孩子答案,这不是爱孩子,而是
害孩子。我想我们所有中国老师都要向朱丽亚教授学习,倡导“研究性”的教育,反对“给
答案”的教育。做一名具有研究性品质的教师。
四、建议:
以上通过论述从举三反一到举一反三的教学过程,再回过头来看这4节课,我们当下的
小学科学教学和美术教学,的确有些问题。如何解决?
(一)科学课结合创新大赛活动,利用业余时间开展拓展课教学,目的把这节课缺少的
运用知识的内容补上,提高学生的运用知识、动手操作的综合能力。
(二)美术课在整体背课的基础上,在每节课前,提前向学生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了
解要上的这节课需要明白的科学知识,在此基础上,开展美术教学,要学生大胆想象、创造
和表现。
(三)设计的科学课与美术课结合的课型
1、科学课+科学拓展课课型
2、科学课+美术课的课型
3、美术预习课+美术课的课型
(四)在进行科学课与美术课结合时,教师要把握好“整合点”
1、预见整合点
2、强调整合点
3、反思整合点
(五)科学教师要与美术教师积极互相配合
1、科学与美术教师要集体背课
2、制定一学期或一学年的6—7节科研课型
3、集体观察、记录、比较两种教法效果(微格教学)
总之,小学科学课与美术课结合问题是当前课程整合的前沿问题,它蕴涵着素质教育、
研究性教育理念,蕴涵着教学做、教学研合一的理念,蕴涵着新课改与实践挂钩的许多理念。
我们要不断地观察、分析和总结,把科学与艺术教育整合研究做实、做好!
本文发布于:2023-01-03 20:54: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865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