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的制定过程研究∗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为例
刘 虹
∗∗
摘 要:政策制定过程是利益相关者偏好表达和诉求实现的过程,同时
也是公共资源权威分配的过程。本文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纲要(2010~2020年)》的制定过程为研究对象,对这一政策制定过程中的
议程设置、政策形成和政策合法化三个阶段进行梳理和分析。研究发现,中
国教育政策的议程设置是自上而下的过程,国家领导和权力精英发挥主导作
用,政策起草小组实际掌握和主导政策制定过程,政策网络中的其他主体利
益表达权利的保障还不够,政策的合法化过程对政策的权威性以及后期的执
行、监督都会产生影响。
关键词:教育政策 政策制定 议程设置 政策形成 合法化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体系中,往往都有一大群利益相关者试图参与教育政策
的制定。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教育协会、教师协会、基金会组织、国家教育部门、有
关的议会机构、资格认证机构、政府首脑、学生、校友、地方社区、校董会、教师领
袖和校长。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教育机构主要是公立的,教育政策的制定是政府主
导的,利益相关者在政策行动中的主体地位尚未得到充分认可。但随着民主决策和科
学决策的推进,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公众在政策制定中的参与度越来越高。一般来说,
决策过程包含确定问题、议程设置、政策形成、政策合法化、政策执行和政策评估等
环节。
[1]
其中,确定问题、议程设置、政策形成和政策合法化属于政策制定过程。由
于在我国,确定问题和议程设置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本文将政策制定过程界定
为议程设置、政策形成和政策合法化三个步骤。本文将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
—212—
∗
∗∗
本文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运行模式再造:高等教育治理转型背景下大学决策系统变革路径选择研究”(项
目编号:B14025)、上海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攀登计划项目“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管办评分离改革研究”(项目编号:16HJPD-B07)的研究成果。
刘虹,女,云南昭通人,管理学博士,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讲师。
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为例,探究中国教育政
策制定过程的一般规律。
一 《规划纲要》制定过程概况
《规划纲要》的制定是2008~2010年中国教育界的一件大事。围绕《规划纲
要》,政策制定部门采取了公开决策、问计于民的方法,广泛调动了公众参与教育改
革的热情。整个过程中的重要时间节点梳理如下。2008年8月2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家科教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
审议并通过了《规划纲要》的制订方案,正式启动了《规划纲要》的研究制定工作。2008年10月14日,刘延东主持召开了《规划纲要》工作小组第一次会议,具
体部署了《规划纲要》的调研工作方案。调研共包括11个领域,涉及36个子课题。2008年12月23日,刘延东主持召开第一次全体咨询专家会议,听取咨询专家
对研究制定《规划纲要》的意见和建议。2009年1月6日,教育部发布公告,就研究制定《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
各界人士踊跃参与,通过各种渠道发表意见建议210多万条,发出信件14000多封。2010年2月28日~3月28日,“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进行第二轮
公开征求意见,直接收到意见建议2
本文发布于:2023-01-03 20:31: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864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