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鼎”字的归属
“鼎”字在小学三年级时学生就有接触,小学六年级《为人
民服务》一文中再次出现。可是它究竟是什么结构、是什么部首
等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把我难住了。
记得在一次讲评试卷时,我说:“鼎”字先查“目”字部再
查七画。这道题这么好做,咱们有些同学咋做错了呢。话音刚落,
有个同学举手。“老师我在字典的‘目’字部里找不到‘鼎’字
呀!”当时我想都没想就回了他一句“你的那个字典可能是盗版
的,错着呢!听我的就是了。”(这个字我可是用新华词典查了
的。)那位同学见我态度坚决,于是就惺惺的坐下了。可是从他
的表情中我看到了不满和失望。下课后,我赶快找了一本国家免
费给小学生配发的小学生字典,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查了一下。不
查不知道,一查是吓一跳。果真如那位同学所说,这下我可糗大
了,怎么见学生呢!正好那天是星期五,周末回家我赶快找到我
的那本大新华词典一探究竟。得到的结果是,在“目”字部里又
找到了“鼎”字。这下让我是又高兴又惆怅:高兴的是我这下在
学生面前不至于颜面扫地,惆怅的是我不知如何给学生讲这道题
了。当天为此我专门跑了几家书店查证,还去了一趟宁县新华书
店。一个“鼎”字在有些字典上,“目”字部里可以查到,有些
字典的“目”字部里却查无此字。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我一
定要弄个明白。
经过一番研究,“鼎”字不仅在部首上有异议,而且它的结
构也是众说纷纭。有半包围的,有上下的,有独体的。那么究竟
是什么呢?
解决这问题首先要明白:
1、独体字:是以笔画为单位构成的字,它是一个囫囵的整体,
分割不开。这种字大多来源于古代的象形字和指事字。如:日、
月、水、土、上、下、刃、本„„(有的独体字本身就是部首。
如:日、月)
2、半包围结构:是连续两个以上的边被封住的字。如:原、
席、扇、包、近、迈、匠、臣、匡„„
3、上下结构:就是部首是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的字。如:李、
忐、忑、吴、华、息、悉、留、昊、恏、智、暂、恕、吉„„
4、部首和偏旁:绝大多数的汉字,可以分析出两个以上的基
本单位,这种构字的基本单位叫偏旁;部首和偏旁不是一回事,
偏旁是汉字结构单位的名称,部首只是字典排列汉字的依据。部
首也是偏旁,但偏旁却不一定是部首。部首包含在偏旁之中,只
是偏旁的一部分,二者不能等同。部首只不过是为了查字典而人
为规定的。难怪有好几种说法。不过我们可以继续深究。
其实汉字可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那什么是合体字呢?顾名
思义合体字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个字组成的汉字。合体字
的构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合体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
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比较复杂、抽象的概念,这就是会意字。例
如“休”字,取“人依树而息”之意;“尖”字,上“小”下“大”
为“尖”。另一类合体字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表示字的意
义,另一部分表示字的读音,这就是形声字。例如,用“与建筑
物或居处有关”的用“广”做形旁,可组成:庵、庭、庙、库、
庐、府、庄、庇、座等意义相关而属于同一类事物的字;用“力”
做声旁,可组成“荔、历、坜、苈、呖、枥、雳”等读音相同而
意义不同的字。(这里我们提到了“会意”和“形声”,我觉得
有必要说一说“六书”。清代以后,一般人解释“六书”的名
称大致采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的说法:“一曰指事,二曰象
形,三曰形声,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假借。”前四种为造
字之法,而“转注”与“假借”不能产生新字,是用字之法,和
汉字的结构不发生联系。象形字和指事字都是独体字,为整体结
构。)接下来我们分析分析鼎字,看看他究竟属于哪一种。
字形解析:
鼎,甲骨文像有足、有提耳的青铜容器,也是煮具,盛
行于商周时期,最早用于皇宫祭祀时熬制美食。造字本义:王室
祭祀或熬制美食时使用的三足或四足青铜器皿。有的甲骨文将
甲骨文的立足写成,在容器中加一横指事符号,表示内容物。
金文省去两个提耳。篆文将金文的立足变形成。
附文言版《説文解字》: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
也。昔禹收九牧之金,鑄鼎荆山之下,入山林川澤,螭魅蝄蜽,
莫能逢之,以協承天休。《易》卦:巽木於下者爲鼎,象析木以
炊也。籒文以鼎爲貞字。凡鼎之屬皆从鼎。
附白话版《说文解字》:鼎:三根立腿,两只提耳,是
用来调和各种味料的宝器。古昔朝代的夏禹,收集中华九州之长
贡献的金属,在荆山山下铸鼎。进入山林、江河、湖泽,其间的
螭魅蝄蜽,没有什么能遇见他,他凭借铸鼎和谐地接受苍天的恩
赐。《易经》的卦象,用“木”进入火下,是鼎卦。像剖开木头
用以烧火煮饭。籀文中的“鼎”字借用的是“贞”字。所有与鼎
相关的字,都采用“鼎”作边旁。
引申线索
词汇分类:
①本义,名词:王室祭祀或熬制美食的三足或四足青铜器
皿。鼎立鼎峙鼎沸鼎足/人声鼎沸一言九鼎
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说文》
义兵鼎沸,在于董卓。——《后汉书•王允传》
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势成矣。——《三
国志•诸葛亮传》
钟鸣鼎食之家。——唐•王勃《滕王阁序》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迤逦。——唐•杜牧《阿房宫赋》
君当结媛鼎族,以奉蒸尝。——白行简《李娃传》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资治通鉴》
②名词:王位,政权,国家。鼎革/定鼎问鼎革帮鼎
新
方且言其主鼎新文物,教被华夷。——陆游《入蜀记》
鼎新麾一举,革故法三章。——李商隐《赠送前刘五经映》
鼎革固天启。——徐浩《谒禹庙》
③形容词:分量重的,显赫的,盛大的。鼎力鼎言鼎
盛鼎力相助/大名鼎鼎
天子春秋鼎盛。——《汉书•贾谊传》
高门鼎贵。——晋•左思《吴都赋》
综上所述本人觉得“鼎”字应该是独体字。至于部首到底是
“目”字还是“鼎”字,我觉得应该由上级有关部门统一敲定。
不要让我的尴尬延续下去就好了!
本文发布于:2023-01-03 19:38: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861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