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所倡导的民主革命纲领。由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构成,简
称“三民主义”。是中国国民党信奉的基本纲领。三民主义的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旧
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它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遗产。
三民主义反映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社会基本矛盾,概括了客观历史进程提出的
三大斗争任务。在同盟会的政纲中,三民主义被完整地表述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
民国,平均地权”四句话。
民族主义是孙中山首先高举的战斗旗帜。它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
—既有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有以满族贵族为首的清朝统治集团同汉族及其他少数
民族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清朝统治集团正日益勾结起来。
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它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又一个主要矛盾,即封建主义和
人民大众的矛盾。
民生主义是孙中山的“社会革命”纲领,它希望解决的课题是中国的近代化,即发展资
本主义经济,使中国由贫弱至富强;同时还包含着关怀劳动人民生活福利的内容,以及对资
本主义社会经济溃疡的批判和由此产生的“对社会主义的同情”。
三民主义存在着历史的局限,主要表现为缺乏明确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内容。但是,
它批判地承袭了农民战争和维新运动的积极内容,从西方借取了民主主义思想素材,成为中
国近代社会中具有比较完全意义的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
要矛盾,表达了人民群众争取独立、民主和富强的愿望,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在更完整意
义上的开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产生过重大的积极作用。
当中国革命历程进入新民主主义阶段时,孙中山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和国际无产阶级的帮
助,“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旧
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课题:“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
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民权主义中进一步揭露了封建军阀、官僚的暴
戾恣肆,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制度作了某些批判,称道了“比较代议政体改良得多”的苏
维埃国家“人民独裁政体”,重申了“主权在民”的原则;民生主义则强调了“耕者有其田”
的观点,阐发了“使私有资本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的思想。新三民主义是旧三民主义的发
展,反映了新的历史特点,表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在新的革命阶段的进步性,并成为第
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思想基础。
本文发布于:2023-01-03 19:37: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861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