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人

更新时间:2023-01-03 18:03:29 阅读: 评论:0


2023年1月3日发(作者:2014年世界杯举办地)

绝密★启用前

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

语文试卷

(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和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

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

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在答题纸反面清楚地填写姓名。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解答第1~5题。(12分)

①假山实在算不得一件好看的东西。乱石堆叠起来,高高低低,凹凹凸凸,说天

下决没有这样的山,说阳光照在上面,明一块,暗一块,支离破碎,看去总觉得不顺眼。

玄墓山下有一景,叫做“真假山”,是山脚露出一些石块,有洞穴,有皱襞,宛如用湖石

堆成的一般。然而合着玄墓山一起看,这反而成为一个破绽,跟全山的调子不协调。可观

的“真假山”,依我的浅见,要算太湖中洞庭西山的石公山了。那里全山是湖石,洞穴和

皱襞俯拾即是,可是浑然一气。又有几十丈高的嶂壁,比虎丘“千人石”大得多的石滩,

真当得上“雄奇”二字。看了石公山再来看花园里的假山,只觉得是不知哪一个石匠把他

的石料寄存在这里罢了。

②假山上大都种树木,盖亭子,往往整个假山都在树木的荫蔽之下,而株数并不多,

少的简直只有一株。亭子里总得摆一张石桌,可以围坐几个人,一座亭子镇压着整个所谓

“山峰”也是常有的事。这就显得非常不相称。你着眼在山一方面,树木和亭子未免太大

了,如果着眼在树木和亭子一方面,山又未免小得可笑了。《浮生六记》里的《闲情记趣》

开头说:“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

然称快。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观。以丛草为林,

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这不失为很好的幻想。

作者所以能“怡然称快”,“怡然自得”,在乎比拟得相称。假若在蚊帐中“徐喷以烟”

而捕一只麻雀来让它逃来逃去,或者以丛草为树林,而让一只猫蹲在丛草之上,这就凝不

成“青云白鹤”和“林壑幽深”的幻想,也就无从“怡然”了。假山上长着大树,盖着亭

子,情形正跟上面所说的相类。不相称的东西硬凑在一起,只使人觉得是大树长在乱石堆

上,亭子盖在乱石堆上而已。

③依传统说法,假山并不重在真有山林之趣,假山本来是假山。路径的盘曲,层次的

繁复,凡是山上所有的景物,如绝壁,危梁,岩洞,石屋,应有尽有,正合“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的谚语,在这等地方,显出设计的人的匠心。有名的狮子林,大家都说它了不

起,就为那假山具有上面所说的那些条件。我小时候还没到过狮子林,长辈告诉我说,那

里的假山曲折得厉害,两个人同在山上,看也看得见,手也握得着,但是他们要走到一条

路上,还得待小半天呢。后来我去了,虽然不至于小半天,走走的确要好些时间。总之

是,。就从这个决窍,产生了两个人看得见而不能立刻碰头的效果。要堆这

样一座假山当然不是容易事,然而不容易的事不一定做成功具有艺术价值的东西。就像假

山,当你爬到“绝顶”的时候,且不说一览宇宙之大,你总要想来一下宽广的眺望吧。但

是糟得很,什么堂什么轩的屋顶就挤在你眼前,你可以辨认那遗留在瓦楞上的雀粪。真山

真水若是自然手创的艺术品,假山便是人类的难能而不可贵的“匠”制。凡是可以从真山

真水得到的趣味,假山完全没有。

1.填入第①段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且不单B.不仅就

C.并非而D.就算只

2.第①段“可观的真假山”中“真假山”的意思是。(2分)

3.第②段引用了《闲情记趣》并加以分析阐发,目的是说明

(2分)

4.填入第③空格处最贴切的一项是(2分)

A.景物美阻隔多B.层次多阻隔多

C.山势美层次多D.山势美景物美

5.从全文看,文末画线句中所说的真山真水的“趣味”有数处,写出其中的两处。(4分)

(1)

(2)

(二)阅读下文,解答第6~10题。(16分)

科学工作的核心是创造,要敢于创造,善于创造。在科学工作中要有一番真正的作为,

就必须解决一个“敢”字的问题。1979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温伯格教授曾说过一番很

精辟的话。他说,理论物理学家“很重要的一个素质是“进攻性”,……对自然的‘进攻

性’。所谓“进攻性”,就是说要敢于向自然界索取知识,敢于面对重大科学研究课题。

只有这样,才能谈得上科学上的真正的创造性。

但是,科学上的这种创造性又不同于那种李逵式的匹夫之勇。《水浒传》描写的李逵,

不分青红皂白,不计效果、后果,只是抡起板斧迎头斫上去。这科学上的“莽人”,决不

是这里所讲的“进攻性”。在科学工作中,胆和识是联系在一起的,智和勇是不可缺少的。

要做出第一流的成绩,必须有第一流的真知卓识,有解决实际困难的第一流的聪明才智。

这就是说,在科学工作里,除了要敢于创造以外,还要善于创造。科学工作就如行军打仗,

不仅要敢拼敢打,还要善战能战,这就要讲究调查研究,讲究战略、战术。

为什么说科学工作在某种意义上很像行军打仗?因为这同样是向未知的事物进军,只

不过那是敌人的军队,这里是自然界。然而,天下未知的事物,不懂得的问题,是“何其

多也”!这就有一个如何选择的问题。行军打仗,要根据“敌、友、我”三方面的情况来

确定战略和战术。在科学工作中也要根据研究对象的“价值”的评价,可借鉴的前人的经

验和技巧,自己的经验、能力、长处和短处等等,这三方面的情况来作出正确的决策。这

里既有战略上的决策,也有战术上的决策。一个优秀的指挥员不仅要具备指挥某一战役取

得胜利的能力,尤其重要的是要有通观全局的眼界。所谓“运用之妙,集于一心”,就是

指的这种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的结合。科学研究战略的核心是确定要研究的科学问题,所

谓战役是将所研究的科学问题分拆成一个个可以具体着手做的科学研究题目。战略是由一

系列的战役所组成的,而战役又是由一系列的战术运作来完成的。

把科学工作分拆成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这两个侧面来加以研究,是科学工作中经常需

要加心讨论和研究的事情。有些科学问题的研究是很有价值的,无论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或

研讨基本理论问题,都是很重要的、必须加心回答的。但是,仅仅问题“重要”,并不一

定构成必须加以研究的理由,因为重要却未必“可行”,需要进一步问一下在现有科学发

展的水准上,研讨以及解决这一问题的条件是否成熟。世界上重要的科学问题很多,但未

必都能在当今的条件下加以研究,尤其重要的是,未必都能找到研究它的着手点。反过来,

有许多科学问题是很容易着手研究的,既有现成的办法,也有充足的实验条件,但是却未

必值得去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研究。这里有一个“价值观”或“价值评估”的问题。有些

科学问题很有价值,由某某人来进行研究,是很合适的,但是对于“我”就不一定合适;

有些题目从“明天的角度”来看是很有价值的研究,但在当前条件下却未必是恰当的选择。

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在科学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要站在一定的战略的高度,才能妥善

地加以解决。

6.第二自然段所说的李逵式的“莽人”是指的科学工作者。(2分)

7.科学研究“战略”指的是,“战役”指的是。(2分)

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科学工作者要有进攻性,才谈得上真正的创造性

B.科学工作者应和作战指挥员一样,智勇双全,胆识过人

C.科学工作者要善于选择,方有可能取得成功

D.科学工作者应依靠自己的经验、能力等优势作出决策

9.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6分)

A.那些很有科学价值的问题,都是可以着手研究的问题

B.只有那些既重要,又“可行”的问题,才是值得进行研究的问题

C.有实验条件又有具体办法可以研究的科学问题,才值得研究

D.一个人只要有决心并不断努力,就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合适人选

E.许多重要的科学问题的解决,必须有待于条件的成熟

F.“运用之妙,集于一心”就是说科学研究好比打仗,更须重视战术运作

G.“价值评估”评研究的不单是科学问题的价值,还包括经费的合理使用

10.本文议论的着重点是“善于创造”。从文中看,“善于创造”包含两方面的意思:

(1)

(2)

(4分)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解答第11~15题。(17分)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人们面对河川的感情,确乎尽为这两句话所道破。诗人千百言,终不及夫子这句口头

语。

海确乎宽大,静寂时如慈母的胸怀。一旦震怒,令人想起上帝的怒气。然而,“大江

日夜流”的气势及意味,在海里却是见不着的。

不妨站在一条大河的岸边,看一看那泱泱的河水,无声无息,静静地,无限流淌的情

景吧。“逝者如斯夫”,想想那从亿万年之前一直到亿万年之后,源源不绝,永远奔流的

河水吧。啊,白帆眼见着驶来了……从面前过去了……走远了……望不见了。所谓的罗马

大帝国不是这样流过的吗?啊,竹叶漂来了,倏忽一闪,早已望不见了。亚历山大,拿破

仑,尽皆如此。他们今何在哉,溶溶流淌着的唯有这河水。

我想,站在大河之畔,要比站在大海之滨更能感受到“永远”二字的涵义。

永远活在游子心里的,是那些终古长流的小河。

这市镇有水村的秀逸,小河萦绕,长年不倦地作着活活的絮语,仿佛诗人深情的独白。

水是清澈的,春来水面飘着玲珑的浮萍;一到冬天,满河是嫩绿的菜叶。浆声终夜不断。

托小河的福,我们故乡从没有水灾,也从没有大旱灾。盛夏苦热,几十天不下雨,大

地枯竭得变成沙漠。街河的语声由暗哑而寂寞了。灰褐的河床看见了碧琅琅的天,只剩下

中间一条丑陋的小沟,木然不动。谁在河床上撒下几粒西瓜籽?却让它们在泥里抽了芽,

开出朵朵小黄花,到晚来和天上的繁星争辉——这小河瘦损的丰姿,不已足以令人发愁?

是的,但这只是街河的一段。你试跑到市外大江沿的过渡亭边去看看,那河流不是照旧作

着轻轻的独唱?虽然嗓间也有些失润。

倘在艳阳时节,春水暴涨;或当九秋天气,苦雨新霁,这些小河,几日间都变得十分

丰满。絮絮的语声更高了,流动的旋律也十分活泼,趁微风,偷偷地吻着石砧,有时还乘

明月夜迅疾地爬上了河岸。于是街河边常常出现一些少年人的影子,悠然伫立,向水中放

下钓丝。你说那拍岸的水声,不会给他们带来灾难?不用愁!过些时一开闸,这一泓盈盈

的清流,就要淙淙然向镇上的土地告别。

哦,对了!我只顾徘徊于小河的风貌,却忘记了告诉你关于这些河流的十分陈旧而又

永远新鲜的故事,——假如你不嫌地方乡僻,又有机缘坐着一桨一划的乌蓬小船,过小镇

留连片刻,我准得先带你到街梢去看看一座古旧的老闸。

11.以下说法不确切的两项是(6分)

A.甲段让读者体会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意境

B.甲段文字虽短,意蕴却深,“言有尽而意无穷”

C.乙段所写的“故乡”是我国浙江一带的小市镇

D.乙段文末那座“古旧的老闸”是历史的见证,留下了许多故事

E.甲乙两段都写了河水终古长流的雄浑气势

F.甲乙两段语言优美,节奏和谐,字里行间充满诗的韵味

G.甲乙两段都浓墨重彩、以形传神地描写了河水

12.甲乙两段都写河,甲段写了,乙段写了故乡的小河。(2分)

13.从写作角度看,甲段写海的作用是(2分)

14.为什么乙段说“永远活在游子心里的,是那些终古长流的小河”?

(3分)

15.两个文段中你更喜欢哪一段?就你最欣赏的一点说说理由。(4分)

(四)阅读下面一首词,解答第16~19题。(8分)

摸鱼儿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辛弃疾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

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①,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②。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拆?君莫

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①长门事: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别居长门宫。陈皇后闻司马相如文名,奉黄

金百斤,请司马相如写《长门赋》代表陈情,武帝阅后深为感动,陈皇后复得宠幸。②蛾

眉曾有人妒:屈原遭奸臣妒忌和排挤。被放逐后,屈原在《离骚》中将此事比成“蛾眉”

(美貌女性)遭妒。

16.作者辛弃疾,字幼安,号。(1分)

17.词的上阕,作者在借景抒情过程中所运用的主要修辞方法是(2分)

A.设问借代B.设问比拟C.夸张比拟D.夸张借代

18.杨玉环、赵飞燕曾以美貌受唐玄宗、汉成帝的宠幸,但都死于非命,所以词中“玉环

飞燕皆尘土”的寓意是

(2分)

19.这首词的主题集中体现在一个“愁”字上。“愁”指什么?为什么说“闲愁最苦”?

(3分)

(五)阅读下列古代名句,解答第20~22题。(12分)

①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②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

③今日乌合,明日兽散。

④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

⑤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⑥古之善为国者,信赏而必罚,道德而齐礼。

⑦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⑧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

⑨举直错(同“措”)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⑩友直,友谅(诚实),友多闻,益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好乐之者。

20.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

译文:

21.上列古代名句中的9句,它们的内容可分为三类。请在方框内填上类别,在横

线上填写与之相关的句子序号。(4分)

关于的,有

关于的,有

关于交友的,有

22.从下列名句中任选一句,谈谈你对这一名句的体会。(80字左右)(5分)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

贵人而贱己

(六)阅读下文,解答第23~26题。(15分)

射说

元好问

晋侯觞客于柳溪,命其子婿驰射。婿佳少年也,跨蹑柳行中,胜气轩然舞于颜间,万

首聚观,若果能命中而又搏取之者。已而乐作,一射而矢堕,再而贯马耳之左。马负痛而

轶,人与弓矢俱坠。左右奔救,虽支体不废,而内若有损焉。

晋侯不乐,谢客,客有自下座进者,曰:“射,技也,而有道焉,不得于心而至焉者

无有也。何谓得之于心?马也,弓矢也,身也,的也,四者相为一,的虽虱之微,将若车轮

焉①,求为不中,不可得也。不得心则不然,身一,马一,弓矢一,而的又为一,身不暇

骑,骑不暇彀②,彀不暇的,以是求中于奔驶之下,其不碎首折支也幸矣,何中之望哉!

走③非有得于射也,顾尝学焉。敢请外厩之下驷,以卒贤主人之欢,何如?”晋侯不许,

顾谓所私曰:“一马百金,一放足百里,衔策在汝手,吾安所追汝矣。”竟罢酒。

元子闻之曰:天下事可见矣!为之者无所知,知之者无以为,一以之败,一以之废,

是可叹也。作《射说》。

[注]①虱、车轮:纪昌学射,悬虱日日观望,当视虱如车轮,射技便大进。②彀:拉

弓。③走:自称谦词。

23.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晋侯觞客于柳溪()再而贯马耳之左()

而的又为一()以卒贤主人之欢()

24.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的加点词,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2分)

①顾尝学焉/顾谓所私曰

②不得于心而至焉者无有也/将若车轮焉

A.①用法意思相同②不同

B.①用法意思不同②相同

C.①②用法意思均相同

D.①②用法意思均不同

25.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何谓得之于心?

译文:

其不碎首折支也幸矣,何中之望哉!

译文:

26.“说”常常有所叙、有所议。从本文看,所叙的事情是(用自己的话回答)

所议的观点是(用文中句子回答)

(4分)

二、写作(70分)

27.阅读下列提示,根据要求写作

近年来,我国泰山、长城、苏州古典园林等已被评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越来越多的

人开始意识到其中蕴藏的巨大价值,并自觉地为保护这些遗产作出种种努力。今年在上海

举办的重大国际会议还将周庄等江南古镇介绍给各国来宾,作为“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有

效途径。

人类文化遗产不仅有物质的,还有精神的,即“具有特殊价值的文化活动和口头文化

表述形式,其中包括语言、故事、音乐、游戏、舞蹈、风俗及各种艺术表达手段。”今年

5月,我国古老的艺术品种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的称号。

我国的文化遗产除了世界级的,还有各级各类的,它们分布于全国各地,有的就在我

们身边。你注意过这些大大小小、远远近近的文化遗产吗?请说说你对它们的了解、认识

和思考,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题目自拟。

本文发布于:2023-01-03 18:03: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857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品质旅游
标签:莽人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