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影响转化生长因子(TGF-β1)促肺纤
维化形成的研究
刘旭
【摘要】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通过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分子
影响肺纤维化进程的重要机制.方法应用博来霉素构建KM鼠肺纤维化模型,设置联
合TGF-β1+SB-431542组、单纯TGF-β1组、联合TGF-β1+LY294002组、对
照亚组、空白组,于建模后3、7、14、28d检测各组羟脯氨酸(HYP)含量;应用免
疫组化技术检测各组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表达;应用方差分析法比较各
组PI3K表达差别.结果相对空白组,实验各组PI3K明显高表达,主要分布在细胞核
外;单纯TGF-β1组,PI3K及羟脯氨酸(HYP)含量明显高于其余联合TGF-β1+
LY294002组.结论PI3K可能参与TGF-β1调节肺纤维化过程的机制,抑制PI3K的
表达,可能可以阻碍肺纤维化疾病发展.
【期刊名称】《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12(026)004
【总页数】3页(P286-288)
【关键词】磷脂酰肌醇3-激酶;转化生长因子;肺纤维化
【作者】刘旭
【作者单位】咸宁卫校附属医院,湖北咸宁437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3
多数研究报道[1,2],在众多致纤维化细胞因子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是公认最重要的调控因子。TGF-β1可促进肺成纤维细胞(FB)过度增殖、分化,继
而促进胶原蛋白等细胞外基质(ECM)在肺间质和肺泡间过度积聚,导致肺纤维化的
发生和发展。PI3K/AKT是人体细胞生长发育的重要信号调节机制。它介导参与细
胞生长、发育、分裂、分化、死亡,甚至细胞间功能同步等多种细胞过程。PI3K
信号通路主要由激活粘附斑激酶(FAK)、PI3K、Akt等构成,它们通过调节整合素
等信号转导,而产生一系列的细胞增殖、迁移和粘附等功能,甚至能够增加I型胶
原蛋白的表达。近来研究表明[3]:TGF-β1可以激活PI3K信号途径,并且通过
该信号通路对细胞增殖、迁移、分泌产生影响。目前,TGF-β1与PI3K信号通路
的关系如何影响肺纤维化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即针对该机制在肺纤维化过程
中的影响进行探讨。
1材料与方法
1.1动物、试剂与仪器
健康雌性6周龄KM小鼠88只,体质量(20±2)g,购自江苏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盐酸博来霉素(BLM)粉剂购自日本花药株式会社;PI3K抑制剂LY294002,特异性
抗体anti-PI3K/P85alpha,TGF-β1特异性抑制剂SB-431542,TGF-β1购自
SantaCruz公司;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系HFL-I细胞株(中科院细胞库)。
1.2实验方法
1.2.1PF制备模型及分组
将88只小鼠随即分为实验组76只(随即分为TGF-β1亚组、LY294002亚组,各
28只,对照亚组20只)、空白组12只。造模方法参照文献,气管内注射
BLM3.5mg/kg,空白组同法经气管内注入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TGF-β1亚组为:
联合TGF-β1+SB-431542组,单纯TGF-β1组,随机各14只;LY294002亚组为:
联合TGF-β1+LY294002组,随机各14只;对照亚组为:相同体积盐水,其中
TGF-β1,SB-431542,LY294002浓度为我们预实验总结数据,即TGF-
β1:100pmol/L,SB-431542:100mmol/L,LY294002:15μmol/L。造模后第3、
7、14、28d分别处死4组小鼠各3只,取出并分离其肺组织备用。
1.2.2肺组织的处理
氯氨酮腹腔注射麻醉后无菌开胸,于右心室插入套管针,拔去针头,左心耳剪一
3mm左右切口,同时套管与输液器相连,向右心室灌注加入肝素的生理盐水,直
至肺脏发白,血管冲洗干净;分离左肺下叶,注入4%多聚甲醛2ml见胸膜展平;结
扎气管后固定。常规酒精梯度脱水,石蜡包埋,切片,片厚5μm;用37℃生理盐
水灌洗右肺6次,回收灌洗液。经无数纱布滤过后,放入无菌离心管中,经离心、
甩片及HE染色;余组织-80℃冻存。用于Western-blot及应用氯氨T氧化-比色
法检测羟脯氨酸(HYP)。
1.2.3免疫组织化学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GF-β1亚组、LY294002亚组、对照亚组、空白组
PI3K蛋白的表达,Anti-PI3K/P85:1∶150。应用双盲法进行评估,SABC染色法
(×100),结果以棕黄色连续或灶性颗粒分布为表达阳性,在显微镜下随机选择10
个高倍镜(400×)视野计数,每个区域计数100个,共1000个细胞,计算出阳性
细胞的百分数。根据染色强度着色细胞百分数积分之积判断结果,即:≤4分为(-);
>4且≤8为(+);>8且≤12为(++);>12且≤16为(+++)。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数据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多组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肺组织病理学检查
博来霉素注射后3d,HE染色(×40),实验组各组小鼠肺小血管扩张、充血、肺泡
腔内出现红细胞及炎性细胞,肺间质内细胞增多,空白组小鼠无明显变化。7d后,
单纯TGF-β1,对照组,两组小鼠肺间隔轻中度间质细胞增多及胶原样物质明显增
生,肺组织结构紊乱;联合TGF-β1+SB-431542组,联合TGF-β1+LY294002组
两组胶原物质继续增生,空白组无明显变化。14~28d,单纯TGF-β1组肺间隔明
显增宽,肺泡间隔内成纤维细胞及胶原样物质明显增多,肺泡结构紊乱、萎陷;联
合TGF-β1+SB-431542组,联合TGF-β1+LY294002组,对照组三组小鼠肺泡
间隔继续增宽,空白组变化不明显。单纯TGF-β1组,羟脯氨酸(HYP)量明显高于
其他两实验组及对照组(P<0.01);联合F-β1+SB-431542、TGF-β1+LY294002组
及对照组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
2.2TGF-β1亚组、LY294002亚组、对照亚组、空白组PI3K蛋白表达
PI3K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外,呈棕黄色(图1),经分析可知,TGF-β1组PI3K表达
明显高于其余3组,同时TGF-β1+LY294002组亦高于空白组,并且对照组也高
于空白组。
图1免疫组化观察PI3K表达及分布(SABC×100)
3讨论
近年来[4~6],许多研究发现肺纤维化疾病越来越成为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重
要疾病之一,国内外关于肺纤维化发展机制的研究也一直比较热门。较为认可的观
点是:肺成纤维细胞是肺纤维化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效应细胞,其承担着合成和分泌
细胞外基质,同时肺纤维化过程以过度增生、合成胶原增多为主要特征。有研究证
实:TGF-β1是促成成纤维细胞形成的关键因子,是胶原合成最直接和有效的刺激剂。
甚至有报道称:肺内高浓度TGF-β1会导致肺组织细胞外基质沉积显著增加。目前
关于TGF-β1促成肺成纤维化细胞激活的具体机制了解仍然不够透彻,但有研究报
道,其可能与Smad家族的信号通路转导有关,并且受到多种细胞因子、生长因
子等调控,如PI3K等。
PI3K已发现可参与多种信号通路[6~8],调节细胞各种功能。被激活时可作为
第二信使结合并激活多种细胞内靶蛋白,组成一个信号级联系统。近年来,关于
PI3K信号系统在肺相关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研究较热,主要发现其是多种生长因子
信号途径关键分子,多种生长因子通过它调控细胞增殖、凋亡、分泌、合成等。
本研究以TGF-β1与细胞质内信号通路重要信号分子PI3K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
构建小鼠肺纤维化模型,探讨TGF-β1通过PI3K调控肺纤维化进展的可能机制。
研究发现,利用博来霉素能够成功构建小鼠肺纤维化模型,分析发现,实验组肺纤
维化发展过程呈现出典型的疾病过程,早期以肺泡炎症为主,炎性细胞侵润,继而
多形核白细胞、单核/巨核细胞等侵润,肺泡间隔增宽,肺组织结构受损,为典型
肺泡炎期;7~14d期间,实验组肺纤维组织增生,尤其TGF-β1最为明显,TGF-
β1+LY294002组肺纤维组织相对较少;28d时,TGF-β1组,小鼠稳定肺纤维化形
成,肺结构完全紊乱,炎性细胞明显减少;而TGF-β1+LY294002组,小鼠炎性细
胞依然较多,肺结构依然较清晰,但肺纤维化组织继续增多。通过分析对比各组羟
脯氨酸(HYP)量的变化,也证实我们病理观察结果,于14~28d期间,TGF-β1组
明显高于TGF-β1+LY294002组,并且两者都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
结论提示:TGF-β1是肺纤维化进展过程中重要的因素,这与多数研究报道相符,同
时,我们发现PI3K可能可以影响TGF-β1促肺纤维化形成的进程,其可能是
TGF-β1促肺纤维化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
在随后我们的分析中发现,相对对照组,空白组、实验各组PI3K明显高表达,表
明PI3K参与肺纤维化形成,是肺纤维化进展过程中重要的因素,同时通过分析
TGF-β1组与TGF-β1+LY294002组,发现无论病理结果抑或HYP量的变化,后
者都明显下降,在肺纤维化中后期表现尤为明显[8~10],这说明抑制PI3K可
以影响肺纤维化发展,阻碍TGF-β1促肺纤维化形成,提示PI3K是TGF-β1促肺
纤维化形成机制的重要信号分子。肺纤维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其病因复杂,
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探讨阐述其发病机制迫在眉睫。本研究通过对PI3K与
TGF-β1在肺纤维化过程中作用进行研究,部分地阐述了生长因子影响肺纤维化的
机制,为人们开展控制和治疗肺纤维化疾病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KoganEA,hanismoflungtissueremodelingin
theprogressionofidiopathicpulmonaryfibrosis[J].ArkhPatol,2010,
72(4):30
[2]LiuR,euticeffectsofalipoicacidonbleomycin-
inducedpulmonaryfibrosisinrats[J].IntJMolMed,2007,19:865
[3]arandmolecularmechanismsoffibrosis[J].Pathol,
2008,214(2):199
[4]MoellerA,omycinanimalmodel:aufultoolto
investigatetreatmentoptionsforidiopathicpulmonaryfibrosis?[J].IntJ
BiochemCellBiol,2008,40(3):362
[5]-andextracellularenzymesofcollagenbiosynthesis
asbiologicalandchemicaltargetsinthecontroloffibrosis[J].ActaTrop,
2000,77(1):147
[6]GrimsbyJL,lysyloxidapropeptideincretion
andenzymeactivity[J].JCellBiochem,2010,111(5):1231
[7]CHENLJ,cininducesupregulationoflysyloxidain
culturedhumanfetallungfibroblasts[J].ActaPharmacolSin,2010,
31(5):554
[8]孙旭明,何振华,陈林.肺间质纤维基质重建与肺纤维化的研究进展[J].中
国实用医药,2011,6(24):242
[9]KhalilN,PerkehTV,O’ConnorR,ulationofTGF-β1in
idiopathicpulmonaryfibrosisbytheactivationoflatentTGF-β1and
differentialexpressionofTGF-βreceptors[J].Thorax,2001,56:907
[10]HashimotoS,GonY,TakeshitaI,orminggrowth
factor-β1inducesphenotypicmodulationofhumanlungfibroblaststo
myofibroblastthroughac-Jun-NH2-terminalkina-dependentpathway
[J].AmJRespirCritCareMed,2001,1163:152
本文发布于:2023-01-03 17:49: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856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