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产时服务及妇女保健编号:
授课
对象
系别:护理系
层次:高职高专
班级:
教学
方式
讲授√
讨论□
示教□
其他□
课程
类型
理论课√
实验课□
见习课□
其他□
题目生殖系统解剖
课时
安排
2学时
教学
目的
要求
(一)熟悉骨盆的组成及骨盆分界、标记。
(二)熟悉内、外生殖器的解剖特点及内生殖器的功能。
(三)比较内生殖与邻近器官的关系。
教学内容
重点(*)
难点(#)
疑点(?)
时间
分配
(分钟)
提问/举例/教具
第一节外生殖器
一、定义
二、组成及各自的特点
第二节内生殖器
一、阴道
二、子宫
三、输卵管
四、卵巢
第三节女性生殖器官的邻近器官
第四节女性骨盆
*
#2
8
10
30
10
10
5
15
自制多媒体课件
内外生殖器模型
骨盆模型
提问:
子宫峡部的定义?
讨论、思考题、作业:
对照图谱说出各生殖器的名称,并简要描述内生殖器的特点。
参考书目: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刘元姣曹来英主编《新编妇产科疾病诊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教案纸
第页
第一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组成:外生殖器、内生殖器、邻近的脏器(膀胱、直肠、尿道等)、
相关的组织等。
第一节外生殖器
一、定义
是指暴露于体表的生殖器官,又称为外阴、女阴。
二、组成及特点
1、阴阜耻骨联合上方,其下为脂肪垫,其上有阴毛分布,女性
呈倒臵的三角形。
2、大阴唇
两股内侧纵形的皮肤隆起,其下有大量的脂肪组织,易受伤形
成血肿。
左右大阴唇合拢处上方为阴唇前联合,下方为阴唇后联合。
阴唇的内侧皮肤似粘膜,外侧似皮肤,其上有阴毛分布,两者的分
界常为外阴手术的切口处。
3、小阴唇
大阴唇内侧的皮肤皱襞,似粘膜,左右小阴唇之间的区域为阴
道前庭,小阴唇的上端包绕阴蒂头(其上为阴蒂包皮,下为阴蒂系
带),小阴唇的下端形成阴唇系带。小阴唇上有大量的神经分布,可
传导性感觉。
4、阴蒂
为海绵体组织,分为脚、体、头三部分,脚起自耻骨下支骨膜,
延伸至耻骨联合下方,变为阴蒂体,阴蒂体长约4厘米,呈圆柱形,
强调广义的
定义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教案纸
第页
位于坐骨海绵体肌的深面,正常情况下只能见阴蒂头,呈碗豆大小,
其上有大量的神经分布,在性兴奋时可勃起。
5、阴道前庭
位于小阴唇的内侧,呈菱形,其上方有尿道口,下有阴道口,
阴道口与阴唇系带间称为舟状窝。
6、前庭大腺
位于大阴唇后方,黄豆大小,腺管长约1.5~2厘米,开口于
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的小沟阴道外口中下1/3的交界处
功能:性兴奋时分泌黄色液体,润滑阴道口。
7、尿道口及其尿道口
8、阴道口及处女膜
未婚处女膜完整,仅有一可容一指头通过的圆孔(少数可呈半
月型或筛型),第一次性生活后呈放射状破裂,而在分娩后则呈处女
膜痕迹。
处女膜的结构为:两层鳞状上皮,中间为结缔组织、血管及神经末
梢。
第二节内生殖器
一、阴道
1、功能
(1)性交器官
(2)排出月经和娩出胎儿的通道
2、大体特点
(1)阴道可分为阴道前、后壁,两者紧贴,前壁长约7~9厘米,
结合前庭大腺
炎的处理原则
进行解讲。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教案纸
第页
其上与膀胱、尿道紧邻,后壁长约10~12厘米,与直肠子宫陷凹、
直肠、会阴体紧邻。
(2)阴道上皮有大量的横形皱襞。
(3)围绕宫颈部的阴道部分称为阴道穹窿,可分为前、后、左、右
四个,其中后穹窿最深,与子宫直肠陷凹紧邻,对临床疾病有较大
的诊治意义。
3、组织学特点
阴道壁由内侧的粘膜和其下的平滑肌、大量的弹性纤维构成,其内
有大量的静脉丛,阴道粘膜为复层鳞状上皮,无腺体,呈淡红色。
白带:经阴道口排出的白色液体,包含阴道粘膜的渗出物,阴道脱
落的上皮细胞、宫颈粘液(为主要组成成分)、子宫内膜、输卵管内
膜的分泌物及其脱落的细胞等。
正常白带无色无臭味,其性状随体内激素水平而呈周期性变化。
二、子宫
1、大体特点
子宫位于骨盆的中央,呈前倾前屈位(屈:宫体与宫颈间夹角
为170度,倾:宫体与阴道间夹角为90度),子宫长约7~8厘米,
宽约4~5厘米,厚约2~3厘米,呈倒臵的梨形,容量为5毫升,
可分为子宫底、子宫体和子宫颈三部分,宫颈外口在坐骨棘平面以
上,底平骨盆入口平面以下。
子宫体与子宫颈的长度比例随年龄不同而不同,成人约为2比1,
婴幼儿为1比2,老年期为1比1。
举例疾病时
白带的改变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教案纸
第页
2、功能
(1)孕育胎儿
(2)形成月经
(3)精子的通道
(4)分娩的动力
3、子宫颈
正常宫颈长约2.5~3厘米,分为阴道上段和阴道段,其内为宫
颈管;
宫颈外口可分为前唇和后唇,外口在未分娩时呈圆形,分娩后呈“一”
字型或鱼口型;
宫颈主要为由纤维组织构成,内含平滑肌、血管、弹性纤维;
宫颈管粘膜由两种粘膜组成:高柱状上皮(分布于宫颈管内,
呈碱性,受激素影响呈周期性变化,以及复层鳞状上皮,此两种上
皮的交界于宫颈外口处,可受激素的影响而发生移动,该区称为移
行区,是宫颈癌的好发部位。
4、子宫体
(1)峡部宫颈与子宫体之间最为狭窄的部分为子宫狭部,其上
为子宫解剖学内口,其下为组织学内口,非孕时长约0.6~1厘米。
(2)子宫壁从内至外可分为子宫内膜层、肌层和浆膜层。
内膜层:又分为功能层(包括致密层即上皮层、海绵体层即腺体层)、
基底层。
肌层:为平滑肌组织,呈内环外纵中交叉的方式排列,非孕时
厚约0.8厘米,妊娠时有2.5厘米厚,其间有血管穿行。
解释假性糜
烂。
结合宫外孕
讲解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教案纸
第页
浆膜层:即腹膜反折形成,使子宫表面光滑。并形成子宫直肠陷凹
和膀胱子宫陷凹,其中子宫直肠陷凹为盆腔的最低处,为盆腔积液
的常见部位。
5、子宫韧带功能:保持子宫正常的解剖位臵。
(1)圆韧带
起于宫角,经腹股沟内环,耻骨前面,止于大阴唇的后方。
(2)阔韧带
由两层腹膜构成,位于子宫的两旁,其上缘包有输卵管、圆韧带、
血管及神经。它包括:输卵管系膜(输卵管、卵巢间的系膜)和卵
巢悬韧带(又称为骨盆漏斗韧带)
(3)骶韧带
起至宫颈内口处的后侧壁,向后止于骶2~3筋膜上。
(4)主韧带又称为横韧带
其间有输尿管与子宫动脉的交叉处。
三、输卵管左右各一,长约12厘米。
1、分部间质间(宫角部,其管腔最窄)、峡部(3~6厘米)、
壶腹部(5~8厘米,为受精的部位)、伞部(有拾卵的功能)
2、组织学特点从内至外其管壁可分为:粘膜层、肌层、浆膜
层。
粘膜层:为单层高柱状上皮,可分为分泌细胞、带纤毛细胞、
楔形细胞及未分化细胞,其内无腺体,有纵行的皱襞。
肌层:为两层平滑肌,内环外纵排列。
浆膜层:腹膜覆盖而形成。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教案纸
第页
3、功能:精子、卵及受精卵的通道,受精的场所。
四、卵巢
1、功能:分泌性激素并提供卵子。
2、大体特点:大小为4×3×1厘米,呈扁椭圆形,表面灰白色,凹
凸不平。
3、组织学特点:从内至外分为:髓质(内含血管、淋巴及神经)、
皮质(由卵泡、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卵巢白膜及生发上皮。
第三节女性生殖器官的邻近器官
一、尿道
紧贴阴道前壁下半部,女性尿道一般较短且直,故易感染。
二、膀胱
空虚时位于骨盆内,充盈时可上升至腹腔,膀胱的后面与宫颈和阴
道贴近。
三、输尿管
输尿管长约30厘米,从肾盂处起,沿腰大肌前下行,跨过髂总血管
末端,至阔韧带底部,再向前内方行走,至宫颈管2厘米处与子宫
A交叉。
四、直肠
直肠长约15~20厘米,位于盆腔的左及中下方,其下部无腹膜覆盖,
并与阴道后壁中段紧邻,末端与阴道间隔以会阴体,直肠与子宫之
间形成子宫直肠陷凹,为盆腔的最低处。
五、阑尾
简单解释卵
泡的相关知
识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教案纸
第页
阑尾位于右髂窝内,长约7~9厘米,有时可异位或变长进入盆腔,
临床上女性病有右下腹疼痛时应排出阑尾炎。
第四节女性骨盆
产道:胎儿娩出过程中所经历的通道。产道可分为骨产道和软产道。
一、骨盆的功能:
1、联系躯干与下肢。
2、支持躯干并承托部分脏器。
3、其形态和大小与分娩直接相关(产科作用)
二、骨盆的组成(利用骨盆模型示教)
1、骨骼:骶骨、尾骨及左右两块髋骨(由髂骨、坐骨、和耻骨组成)
2、骨髂的骨性标志:耻骨联合(长约4厘米),骶骨岬、坐骨棘、
坐骨结节、耻骨弓角度等。
三、骨盆的分界
1、骨产道又称为:真骨盆、小骨盆
其四壁的组成为:
前壁:耻骨联合、耻骨、坐骨下支、闭孔
侧壁:坐骨、坐骨切迹、骶棘韧带的骶结节韧带
后壁:骶骨、尾骨
2、假骨盆又称大骨盆
四、骨盆的关节
1、耻骨联合:为纤维软骨,在妊娠晚期或分娩时可松驰稍分开,使
盆腔更大,有利于胎儿的入盆及通过。
2、骶髂关节:髂骨上有耳状关节面,呈犬牙交错状。
骨盆模型
重点强调入
口平面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教案纸
第页
3、骶尾关节:妊娠后随激素水平的变化,其周围的韧带可松驰,其
活动性比正常非孕时更明显。一般可向后移动2厘米。
五、骨盆的韧带
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耻骨上韧带、耻骨弓状韧带
六、骨盆平面及其径线(骨盆平面均为假想平面)
1、入口平面
组成:前方的耻骨联合上缘、两侧的髂耻线、后方的骶骨岬上缘。
重要径线:前后径(又称骶耻内径/真结合径)是指从骶骨岬上
缘的中点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为:11厘米。
2、最小平面(又称中骨盆平面)
组成:耻骨联合下缘,至两侧的坐骨棘,至后方的第4~5骶椎间。
主要径线:坐骨棘间径,正常值为10~10.5厘米。
3、出口平面由两个平面组成:前三角及后三角
(1)前三角:由前方的耻骨联合下缘中点,两侧的耻骨下支及坐骨
结节构成。
(2)后三角:由后方的骶尾关节,两侧的骶结节韧带,前方的坐骨
结节构成。
(3)径线:坐骨结节间径:8.5~9.5厘米
七、骨盆的倾斜度
是指正常直立位时,骨盆入口平面与水平面之间形成的角度,正常
女性角度为50~60度。过大或过小,常可影响胎儿的入盆。
八、骨盆轴
1、定义:连接骨盆各个假想平面的中心的曲线,又称产轴。
解释分娩时
会阴的变化,
以及保护会
阴的意义。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教案纸
第页
2、方向:先向下向后,再向下,再向前向下。
九、女性骨盆的特点
女性骨盆短、宽,盆腔浅,骨质薄,倾斜度大,入口近乎圆形且较
宽大,耻骨弓角度较大,坐骨结节距离宽,骶骨宽短(11.8厘米)
且弯曲度小,骶骨岬不过分前突,坐骨棘平伏,坐骨切迹也较宽。
十、骨盆底
由三层软组织封闭,有尿道、阴道及直肠贯穿。
浅层:由浅筋膜及其肌肉组成,包括骨海绵体肌、坐骨海绵体肌、
会阴浅横肌、肛门外括约肌
中层又称泌尿生殖膈、三角韧带(封闭出口的前三角),包括尿道
外括约肌、会阴深横肌
深层又称盆膈,是盆底三层结构中最坚韧的一层,包括:肛提肌:
耻骨尾骨肌、髂骨尾骨肌、坐骨尾骨肌
会阴
定义:广义上指封闭骨盆出口的所有软组织。狭义上指阴裂后端至
肛门之间长约2~3厘米的软组织。
作用:支持盆底。
本文发布于:2023-01-03 17:43: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856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