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基于RTX与反射内存的实时支撑系统设计
作者:李龙华魏长安姜守达
来源:《现代电子技术》2013年第18期
摘要:随着半实物仿真系统的发展,基于Windows+以太网的仿真模式不能满足仿真系
统对实时性的要求,为达到提高仿真系统整体实时性的目的,采用了基于RTX+反射内存网的
模式,改进了仿真系统的运行平台和数据传输模式,改进了仿真设备的接入方式,规划了改进
模式后的仿真框架,搭建了该模式下的示例工程。该系统的仿真步长可以达到1ms以内,能
够满足半实物仿真的需求。
关键词:实时仿真;反射内存;共享内存;RTX驱动;仿真控制
中图分类号:TN96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73X(2013)18⁃0065⁃04
0引言
传统的靶场试验存在着试验组织过程复杂、试验成本代价高昂、试验易受自然客观条件限
制等问题。利用通用体系结构(如DIS,HLA,TENA)构建仿真试验系统来模拟现实中的靶
场试验,可以解决部分传统靶场试验中存在的问题[1]。HIT⁃GPTA平台即是基于HLA体系结
构建立的通用仿真实验平台,该平台可提高试验资源的互操作性、重用性和组合应用能力,可
以根据具体的任务需要将分布在各靶场、设施中的试验、仿真及高性能计算能力集成起来,构
成一个用于试验的开放式环境[2]。仿真试验系统存在着对高速、实时性等相关性能指标的要
求,而HIT⁃GPTA平台为方便资源的集成与可重复利用,采用了Windows+以太网的模式进
行设计,为提高HIT⁃GPTA平台在仿真试验领域的应用,需要提高平台的实时性[3]。
Windows+以太网的模式的优点在于资源的重复利用及系统构建方便,不足在于实时性受限于
Windows系统的性能和以太网的传输速率。为扩展平台在实时仿真领域的应用,需要扩展一个
实时的仿真支撑系统以提高仿真平台的整体实时性[4]。RTX是美国Ardence公司开发的基于
Windows操作系统的实时解决方案。RTX向Windows添加一个实时子系统(RTSS),实时性
能由RTX子系统提供,具有完全自己独立的实时性能强大的调度器[4]。反射内存网内每个节
点上的反射内存卡存储器中都有其他节点的共享数据拷贝[5],相较于仿真系统的仿真步长而
言,反射内存网的数据传输延迟可以忽略。为提高HIT⁃GPTA平台的实时性,本设计采用了
RTX与Windows相结合的机制,将实时性要求较高的数据传输接口及处理算法在RTX内实
现,提高仿真系统数据处理及调度的实时性[6],采用反射内存网替代以太网,提高了数据传
输的实时性。该仿真模式在武器装备的半实物仿真、调试、高覆盖率测试等领域,具有广阔的
应用前景。
1实时仿真系统简介
龙源期刊网
本设计中采用RTX+Windows的设计方式改进了仿真系统算法及调度的实时性,采用了反
射内存网提高了节点之间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并为各种总线接口设计了RTX系统下的驱动程
序,提高设备接入的实时性。改进后的设计如图1所示,该实时系统包含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平台接口模块、实时仿真组件、实时流程控制、设备驱动接口、反射内存网络。平台接口模块
承担定义仿真类型、配置仿真参数、处理非实时数据、显示仿真结果等任务。实时仿真组件运
行实时仿真算法,是实时仿真系统的主体。实时流程控制是仿真系统的控制中枢,用于控制仿
真系统的执行流程[7]。设备驱动接口用于向仿真系统接入实物设备,使仿真系统具有了半实
物仿真的能力。反射内存网络用于完成各仿真节点之间的数据交互。该系统的实时仿真部分采
用Windows+RTX的设计模式,Windows部分对应Win32进程,为非实时进程,完成非实时的
仿真任务;RTX部分对应RTSS进程,为实时进程,完成实时仿真运算,通过共享内存与
Win32进程通信,获取配置数据并更新发布数据,通过反射内存操作,完成与实时组件之间的
订购发布,同时接受流程控制组件的调度的推进[8]。
对该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可以从两个方面保证仿真系统实时性:一
是建立一个完成实时仿真运算的实时仿真子系统;二是构建实时数据传输链路,包括数据的传
输、设备的接入等。
2实时仿真子系统设计
实时仿真子系统包括仿真平台接口、实时仿真设备、实时流程控制等几个部分。
2.1平台接口模块
图1中非实时组件、本地通信代理、信息传输管理平台等部分属于仿真平台接口模块。仿
真平台接口提供参数的配置用户接口界面,由用户对仿真系统进行配置,配置完成后生成仿真
接口文件,供实时仿真组件加载和使用。此外,仿真平台接口还承担实时系统与非实时系统的
交互任务,完成系统内实时设备与非实时设备的交互。
仿真平台的参数配置主要包含表1中的内容。
2.2实时仿真组件
实时仿真组件包含两个进程,该模板的Win32进程为平台组件,继承自组件基类,提供
与平台的接口,RTSS进程为实时进程,运行实时仿真算法,并读写反射内存完成实时订购发
布。静态建模完成后,由Win32进程创建RTSS进程,RTSS初始化完成后仿真组件准备就
绪,根据推进命令及流程控制命令进行相关仿真。实时仿真组件运行流程如图3所示。
仿真开始后RTSS进程根据仿真节拍的顺序进行仿真,节拍开始时查询仿真标识,当所有
高优先级的组件仿真完成后,从共享内存(本地仿真)或反射内存(分布式仿真)中取出订购
龙源期刊网
数据,进行仿真计算;完成后将发布数据写入反射内存,根据抽样间隔将数据抽点写入共享内
存,交由Win32进程发布;设置组件相关的仿真标识。Win32进程检测共享内存的更新状态,
有数据更新时将所更新的数据发布到平台,供其他非实时组件订购。
实时仿真组件的两个进程之间通过共享内存通信,并通过互斥信号量来保证读写的正确进
行。每个仿真组件分别创建发布区和订购区共享内存,为发布区创建“双事件”进行互锁,确保
共享内存的读/写安全与及时;为订购区创建互斥信号量确保读/写统一。
2.3实时流程控制
实时流程控制是仿真系统的控制中枢,通过分析系统各组成部分的运行状态决定下一步的
仿真动作。基本的仿真命令有开始、初始化、同步、暂停、运行、停止等命令,实时流程控制
设计了开放式的接口,便于扩展仿真控制命令。
静态建模完成后,启动流程控制组件的实时进程,读取仿真信息文件,组件自身完成初始
化并设置相关寄存器。然后按照流程控制的各个步骤完成发布流程控制命令,各设备根据具体
的流程控制命令执行相应操作。实时流程控制组件运行流程图如图4所示。
3实时数据传输链路构建
提高仿真系统实时性的另一个途径是提高数据传输链路的实时性,这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提
高,一是提高仿真实物设备接入的实时性;另一个是提高系统内各节点之间数据传输的实时性
[9]。
3.1实时设备驱动
一般的实时仿真系统都会有实物设备接入系统,为提高仿真系统的实时性,必须提高设备
接入的实时性。实物设备是通过驱动程序接入到仿真系统中的,Windows的实时性由于系统本
身的调度机制难以达到实时系统的需求,必须为实物设备设计在RTX系统中的驱动程序[10]。
如图1中所示,实物设备通过各种总线接口接入到上位机的系统中,仿真组件的RTSS进程通
过访问设备驱动程序完成对设备的控制。RTX设备驱动可直接使用VisualStudio开发工具开
发,工程向导直接生成驱动框架程序,开发简单且开发周期较短。
3.2实时数据传输
实时支撑子系统的数据传输采用反射内存网完成。反射内存网内每个节点的存储器中都有
其他节点的共享数据拷贝,相较于上位机的仿真节拍,数据的传输延迟可以忽略。通过反射内
存,各个仿真系统可以及时地获取仿真控制命令和仿真数据。使用反射内存进行仿真节点的数
据传输可以极大地缩小数据链路的延迟,保证仿真系统的整体实时性。
龙源期刊网
4测试结果及分析
为对比改进的结果,对含有实时支撑平台和不含实时支撑平台的仿真系统进行了测试,测
试流程按照仿真周期递减开始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从测试结果可知,仿真系统中加入实时
支撑子系统后可以极大地提高仿真系统整体的实时性,弥补了HIT⁃GPTA平台的一个缺陷。
5结语
本文对组成仿真系统的各个环节的实时性进行了分析,从软件、驱动、硬件三个层次改进
仿真系统的各组成部分,缩小了仿真延迟的最大瓶颈,提高了仿真系统的整体实时性。
参考文献
[1]金暑钧,赵占伟.通用试验体系支撑平台下的反射内存网通信组件开发[J].自动化技术与
应用,2012(5):38⁃41.
[2]丘源.虚拟试验支撑平台任务管理软件开发[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3]孙亚红.基于Windows平台的分布式实时仿真系统[J].电子科技,2012,25(3):7⁃9.
[4]袁刚,张文杰,亢原平,等.基于RTX的分布式平台级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
仿真,2011,28(9):25⁃27.
[5]顾颖彦.反射内存网实时通信技术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2002,28(7):69⁃72.
[6]吴凡,杜承烈,尤涛,等.基于RTX的复杂虚拟试验分层实时网络环境研究[J].计算机
测量与控制,2009,17(6):13⁃15.
[7]董景渲.光纤反射内存网在半实物仿真系统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应用技术,2011
(5):18⁃20.
[8]王治家.实时分布仿真环境研究:实时分布仿真环境下运行支撑框架的研究与实现[D].
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05.
[9]姚新宇,黄柯棣.仿真中的时间和实时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1999,11(6):50⁃53.
[10]武文峰,张泓.基于RTX的PXI板卡驱动程序开发[J].航空兵器,2012(3):51⁃54.
[11]尚守卫,胡健,龚代圣.基于工业网络的分布式时钟同步算法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
2012,35(23):55⁃58.
本文发布于:2023-01-03 16:11: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854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