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蛇的崛起国语

更新时间:2023-01-03 14:38:04 阅读: 评论:0


2023年1月3日发(作者:谷粒网)

眼镜蛇常见种类的介绍_世界眼镜蛇品种

学名:NajaatraCantor

英文名:ChineCobra、Formosacobra.

俗名:万蛇、饭铲头、蝙蝠蛇。

分布:长江以南各省,西至广西东北部、贵州、重庆东南部,包括台湾、海南及香港。

越南、老挝北部。栖息于沿海低地到海拔1700m左右的平原、丘陵与山区,见于灌丛、

竹林、溪涧、稻田、路边、城郊,甚至进入花园或住房。多为白昼活动。捕食鱼、蛙、蜥

蜴、鼠、鸟及鸟蛋、蛇等,每年5月前后出蛰,11月进入冬眠。

毒性:强致命。如抢救及时一般24小时后会化险为夷

性情:部分个体较凶猛。

特征:全长1米~2米,中大型毒蛇,体色变异较多,为黄褐色至深灰色、棕色或黑色,

头部为椭图形,腹面污白色,颈腹具灰黑色宽横斑及其前方的两个黑点。头呈椭圆形,当

其兴奋或发怒时,头会昂起且颈部扩张呈扁平状,状似饭匙。又因其颈部扩张时,背部会

呈现一对美丽的黑白斑,看似眼镜状花纹,或在基础上的饰变。

学名:Najakaouthia

英文名:MonocledCobra

别名:泰万、单眼斑眼镜蛇、泰国眼镜蛇。

大小:100-150cm,有时候达到230cm。

分布:北部印度、阿萨姆、尼泊尔、孟加拉、缅甸、泰国、马来亚、越南、老挝、中

国.云南、四川南部、广西、西藏东南部。生活在河谷的平坝及低山农耕地附近灌丛中。

以鼠、蛙、鸟、蜥蜴等脊椎动物为食物。

性情:凶猛

毒性:强致命。毒性发作类似眼镜王蛇

特征:中大型毒蛇,发怒时会发出粗旷的“呼呼”声,颈部膨扁时,项背的"眼镜"状

斑仅有单个圆圈,或在此基础上的饰变。不同地区,眼镜斑的饰变略有不同。腹面或咽喉

部色稍浅,呈黄白色,背面无横纹,或仅在眼镜斑后面有一浅色横斑。

眼镜蛇分布范围极广,除了欧洲和马达加斯加外,在世界大部分的温暖地区都可以发

现它们。

眼镜蛇分布于从非洲南部经亚洲南部至东南亚岛屿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的

热带和沙漠地区,东南亚岛屿。

在我国,眼镜蛇主要分布在南方云南、贵州、安徽、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湾、

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北方亦偶尔可见,尤其以湖南永州的量多。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发布于:2023-01-03 14:38: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850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易碎品托运
下一篇:催眠曲大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