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区教育网

更新时间:2023-01-03 13:49:46 阅读: 评论:0


2023年1月3日发(作者:2012江西高考作文)

1

附件:

四川省第五届普教教学成果获奖名单(共计304项)

一等奖(36项,排名不分先后)

成果名称成果完成单位

申请人

推荐单位获奖等级

完成人1完成人2完成人3完成人4完成人5

1小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实践研究成都市实验小学陆枋夏英刘毅刘晓虹严利蓉成都一等奖

2体育特色建设促进薄弱学校文化优化的实践研究雅安市雨城区二中庹庆明韩先进何丰译李飞罗剑雅安一等奖

3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成都市华阳中学祝长水陈安福王本书林曼丽闫翼明成都一等奖

4民间剪纸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成都市成

华小学校、成都七中八一学校

辜敏刘丽王小华高慧兰肖奇成都一等奖

5民族地区中学校园暴力行为成因及预防策略研究甘孜州九龙县沙坪职业中学李永强宋廷方龚文罗将虎杨荣广甘孜一等奖

6农村一般高中“普职融合”办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达州市开江县讲治中学李大渊旷明孙平唐宗书肖沐达州一等奖

7初中“同班分层,异层走班”教学实践研究宜宾市第五初级中学校徐斌胡晓洁邓真彬何洪领周小红宜宾一等奖

8导学讲评式教学研究

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研究培训中

心、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中学、成

都市龙泉驿区第十中学

王富英王新民谭竹朱远平饶庆成都一等奖

9基于网络平台的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实践研究成都市泡桐树小学陈杰俸耀旭刘钊张程邓利萍成都一等奖

2

10高中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基础培养的课程设计与实施成都市第七中学刘国伟易国栋文宗赵敏何明成都一等奖

11

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的体系构建及实施策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石建何兴明赵广宇伍恒峰王愉鑫省教科所一等奖

12

以川北皮影和剪纸为载体,构建地域课程发展学生的民

间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

南充市顺庆区教育局教研室,南充

市一中,南充市三原实验学校

黄茂君罗向红蒋婧张帷罗迦南充一等奖

13基于游戏的小学数学自主探索式教学研究

眉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眉山师范

附属小学、眉山市第一小学

胡开勇李志军刘朝建李竹筠刘方东眉山一等奖

14核心问题教学中的学生深度体验实践研究

成都市第十二中学(四川大学附属

中学)

周文良陈明英米云林熊文俊杨佐明成都一等奖

15

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资源库在高中学科教学中的优化

应用研究

成都市石室中学田间徐锐毛伟赖兵赵清芳成都一等奖

16自然手语的开发及辅助教学自贡市特殊教育学校张莉黄汝倩李宏周晓惠郭荣强自贡一等奖

17

职业教育标准化管理探索与实践——以四川现代教育

集团为例

德阳市现代教育集团苏华梁玉光赵祖佩蒋光明黄志德阳一等奖

18

特殊教育学校资源中心引领县域随班就读教育质量提

升的实践研究

成都市双流县特殊教育学校石彩霞张静王玲梁雪梅樊懋成都一等奖

19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理实一体化教材建设的实践研

究——以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国家教材校本化开

发为例

资阳市简阳市高级职业中学凌在东晋良军胡文彬李超肖鸿资阳一等奖

20普职融通综合高中办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南充市阆中中学校赵书远蔡从容蒲明强杨启献余绍平南充一等奖

21协同共建卓越教师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附属

中学

周介铭杜伟张子照李戎曾成彬川师大一等奖

22民族地区校本研修及基地校建设研究与实践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刘建国刘方尹团结何立新焦蒲省教科所一等奖

23提高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研究西华师范大学邓鹏汤强程国忠杨孝斌高明西华师大一等奖

3

24欠发达地区区域性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泸州市纳溪区教研培训中心汪红云刘旭相向岚聂正宇罗锦蓉泸州一等奖

25

协作互助,多元共生——基于实践共同体的“教师发展

学苑”实践研究

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张军杨光荣周利陈开文杨静成都一等奖

26区域推进园本教研的制度建设研究成都市金牛区教育局邹罡李远秀贺芳余琳陈丹成都一等奖

27幼儿活动投入状态解读及发展支持研究

成都市第五幼儿园、省直机关玉泉

幼儿园、省直机关西马棚幼儿园

周燕闵艳莉朱莉汪萍黄润芳成都一等奖

28同学议事会:初中生民主实践能力培养的制度创新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西区)李建国吴振华苏微宋建车莉蓉成都一等奖

29基于幼儿自主性发展的自发游戏实践研究成都市第三幼儿园曾琴杨虹张金惠邓盛婷宋颖成都一等奖

30

为了学生一生平安——农村中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

实践与研究

资阳市安岳中学陈默尹文江魏洪张星菊唐太刚资阳一等奖

31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成都模式”实践研究

成都市教育局、四川大学、成都学

吕信伟罗哲戴晖柯玲成都一等奖

32区域性提升课堂学生活动技能实践研究

成都市温江区教育局、成都市温江

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

孟蜀华周世刚卓平刘吉全王毓舜成都一等奖

33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成都市金牛区政府、金牛区教育局、

金牛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

文贤代阳红吴伟张力苏晗成都一等奖

34成都市锦江区推进优质教育链建设的实践探索成都市锦江区教育局钟为春卢雪梅魏晓敏卢群英贺慧成都一等奖

35基于中小学教育优化的公共教研资源配置研究攀枝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汤德坤彭伟郭霞张宣贵李国琴攀枝花一等奖

36均衡监测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与实践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刘智慧陈蕾洪涛秦建平张惠成都一等奖

4

二等奖(117项,排名不分先后)

成果名称成果完成单位

申请人

推荐单位获奖等级

完成人1完成人2完成人3完成人4完成人5

37

传承文化,养成行为——中小学仪式教育规范性建设的

实践与研究

资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雁江区教

育局、雁江二小

刘怀明伍建清刘绪国张一鸣刘若星资阳二等奖

38班主任准入制的实践与探索成都市双林小学曹秦蓉赖宁肖凯王维令伍琼瑶成都二等奖

39“5·12”地震灾后师生心理重建“德阳模式”研究德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罗涛唐瑛曾生辉黄勇刘川德阳二等奖

40师生共构心灵档案推进学校德育生态建设实践研究宜宾市第三中学校何舰梁岗王婷黄绪富陈永红宜宾二等奖

41联合办学促进体育特长生多元发展的实践探索绵阳市实验高中付建军任宏烈邹光伟蒋真理谌登贵绵阳二等奖

42

“双层次、四平台、六阶段”中学教师实践能力职前培

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四川师范大学祁晓玲严余松任立刚杨洋杨红川师大二等奖

43高中语文内生式阅读教学法及区域改革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市双流县教育

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

张伟司新华川师大二等奖

44“三环N步”教学模式构建研究绵阳市东辰国际学校祝启程徐来先张万辉何刚罗宽国绵阳二等奖

45基于差异的个性化课堂实践研究成都市高新区芳草小学黄润清杨丽王晓燕梁艳钟玉文成都二等奖

46农村大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研究

泸州市泸县教师进修学校、泸县教

育局教研室

李祖高张永贵李定怀彭刚孙成刚泸州二等奖

47高中科技教育活动课程的开设及内容研究攀枝花市第三高级中学校王仕昭方志林李刚王柳依杨小林攀枝花二等奖

48

初中生物学科教学中促进学生生命价值观形成的研究

成果

自贡市一中熊硕刘燕周毅章春容冯春建自贡二等奖

5

49“三·三·五”问题导学模式实践与研究南充市阆中东风中学校胡琪涛戚绍勇侯开良沈朝明杨清华南充二等奖

50高中阶段阅读与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实验研究达州市高级中学李强郑开伟李冲张林李永东达州二等奖

51

基于三维目标训练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习题“改-创”

设计研究

达州市渠县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渠

县第二中学

丁建立文建刘高明刘毅苏忠芸达州二等奖

52残疾学生校园游戏开发与应用研究泸州市特殊教育学校肖敏陶招蓉袁玉梅宋光梅江冀玲泸州二等奖

53农村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眉山市仁寿县教育局辜学良周尊登周伯君黄子林蒋建清眉山二等奖

54中等卫校促进藏区“9+3”学生学习适应的45351策略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自贡市教

育科学研究所

黄昌平邓小利陈洪罗天蔚蒲建萍自贡二等奖

55“9+3”学生集体生活规则意识培养研究

资阳市乐至县高级职业中学、乐至

县教师进修校

李婷曦杨盛目杨天智陈志海殷林青资阳二等奖

56用彝族文化助力中职彝族学生的成长研究雅安市汉源县职业高级中学贺洪康白彬强郝万强赵崇毅朋合史布雅安二等奖

57区域推进义务段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

成都市双流县教育局、双流县教育

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

傅云昌邱刚田易恩汪桂琼杨独明成都二等奖

58骨干教师研训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建模成都市武侯区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徐猛冯化友范翔甘雪梅张志瑜成都二等奖

59

民族地区整合教研训资源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与

实践

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西昌学院、

凉山州民族师范学校、西昌市教师

进修学校

边绍明何良仆余建忠徐淑霞贺凌凉山二等奖

60教师教学实践研究探索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邱秋何学军雷树福广安二等奖

61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初期教师适应性现状与对策实

践研究

资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钟俊廖善平张建明杨荣田红资阳二等奖

62

新建学校校本培训有效性策略研究——用“赛马不相

马”理论指导

眉山市东坡区苏南小学邵玉君杜富君侯旺宋明全刘正云眉山二等奖

6

63农村学校重点留守儿童群体假期关爱实践研究遂宁市蓬溪县大石桥中学梁成林梁富强陈仲懿李琳王小平遂宁二等奖

64家园一体教育有效策略的实践研究南充市职业技术学院幼儿园邓晓辉尹红李海鹰李朝霞何俐君南充二等奖

65幼儿民间游戏园本化实践研究攀枝花市仁和区幼儿园郑旭红杨莉萍杨红梅钟桂兰攀枝花二等奖

66运用本土资源促进幼儿动作发展宜宾市宜宾县第一幼儿园彭志名赵艳霞刘敏杨莉谢祥君宜宾二等奖

67城市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适应研究成都市成华区教育局李香贵毛颖邹昌淑周步骏孙倩成都二等奖

68县域校本教研推进策略与实践研究乐山市峨眉山市教育科学研究室黄立培尧逢品李艳谢涛但友文乐山二等奖

69高师院校服务于中小学的战略合作伙伴实践研究内江师范学院陈理宣林海亮顾建德张礼强陈少久内江师院二等奖

70农村地区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推广运用研究泸州市泸县教育局教研室熊维平黄祖全李万富刘朝贵肖金明泸州二等奖

71智障儿童学校教育的“双适”课程建设研究成都市和平街小学何萍阳斌莫莉李夏南吴迪成都二等奖

72“幸福课堂”下,“9+1”四维教学策略研究成都市蒲江中学实验学校杨忠云徐林吴丛伟程立洵刘曾玫成都二等奖

73名校集团可持续发展机制(个案)研究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徐江涌鄢志刚何红梅张勇龚华明成都二等奖

74小学整合式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策略研究成都市娇子小学蒲春燕梁伟虹王红李静高瑜成都二等奖

75

“N+4”互动型名师工作室建设的实践探索——以成师

附小“姚嗣芳工作室为例

成都市成都师范附属小学刘娟姚嗣芳蒋兰程科尹跃刚成都二等奖

76农村标准化中心幼儿园发展机制研究

成都市新津县教育局、新津县教育

研究培训中心、新津县华润五津一

杨梅李付才伍崇建秦俐李宏成都二等奖

7

77基于全民国际理解教育的区域课程开发研究成都市武侯区教育局张天劲陈兵段智强李灵武婷婷成都二等奖

78小学独生代教师专业情意提升的实践研究成都市东光实验小学杨远东杜冰闵红姜雪燕王晓杨成都二等奖

79高中教师课堂问题链设计优化研究成都市田家炳中学李波张岚孙阳菊万彬谢玉平成都二等奖

80“城市化地区”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研究成都市华兴小学陈清岚钟子国叶兵欧勇廖桂芳成都二等奖

81

提升校园生活质量,促进教师主动发展——破解小学教

师职业倦怠难题的学校实践研究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余强吕江洪黄颖刘晏王宁成都二等奖

82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研

究——以通信运营服务专业为例

成都市礼仪职业中学唐开平潘强贾昕莉王琼翁羽成都二等奖

83基于西部学习型城区建设中社区教育方式的实践研究成都市青羊区社区教育学院张俊辉王健赖勇焦凌欧治明成都二等奖

84普通中学“3+1”课堂教学改革策略研究成都市双流棠湖中学外语实验学校黄光成徐文基阎守智周永孝孙晓晖成都二等奖

85

冲突与回归:新课程理念下优化高中校本教研的实践探

四川师范大学附中林倩刘显平宋晓兰胡昳尹劲成都二等奖

86自制玩教具在农村幼儿园的多元开发与系统运用自贡市沿滩区进修校卢弘巫峡郑庆梅杨杰熊开珊自贡二等奖

87利用小学美术活动课学习传统扎染工艺的“261”策略自贡市自流井区檀木林小学付难波杨国兵龚梅翁傲雪熊瑛自贡二等奖

88

“职业课程为主,学科渗透为辅”的九年制特殊教育学

校职业教育模式

攀枝花市特殊教育学校罗春辉姜小梅薛亚荔罗燕攀枝花二等奖

89农村寄宿制学校初中生“体验式”安全教育实践研究攀枝花市米易县第一初级中学校曾龙先黄富华黄光荣张定兰袁粼攀枝花二等奖

90

构建“9+3”学生心理健康“四全”辅助体系的实践研

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学校吴建伟林静周广平颜小燕周节攀枝花二等奖

91贫困山区县域推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策略研究泸州市叙永县教研室罗秀峰丁月波王昌礼王洪陈玲泸州二等奖

8

92农村中小学班主任专业成长引领策略研究

泸州市泸县教育局、泸县教师进修

学校

夏锡平梅永轩胡运清叶康卉钟德芳泸州二等奖

93

基于生活实践的地方课程《生活·生命与安全》教学研

德阳市旌阳区德新小学袁连金曾盛清钱继光田英龙懿德阳二等奖

94

中职实训基地的经营实践研究——以机械加工技术专

业实训基地为例

德阳市黄许职业中专学校肖贻光曾顺斌黄安勇周久华罗刚承德阳二等奖

95小学生发展性评价信息化机制研究德阳市实验小学罗绵强杨文旻唐昌学许先财郑伟德阳二等奖

96

“5·12”地震灾区初级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现状5地40

校调查研究

德阳中学赵昌贵陈立兵田斌贾新民杨雯德阳二等奖

97以“博“之文化引领特色高中建设实践研究德阳市五中甯洪唐永富范斌凌徐永杰龚如君德阳二等奖

98乡镇学校促进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研究内江市隆昌县普润乡中心学校郭其光李云邬之花贺永琼张宇内江二等奖

99

传承民间体育文化,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民间幼儿体

育游戏开发和利用的实践研究

资阳市晨风天勤车城幼儿园王伟朱彬唐艳肖露李齐资阳二等奖

100高中生成性作文的实践研究资阳市简阳市阳安中学罗忠秀李登怀汪在文吴家俭刘洋资阳二等奖

101城镇幼儿教师园本教研的主体性培养研究乐山市井研县幼儿园周平周淑花刘勇周雪樵金阳乐山二等奖

102民族地区村小教研成效的提升策略研究

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教师进修学

帅培根王开富龙正波乐华丽邹旭英乐山二等奖

103小学生创造力品质的课堂培养策略实践研究乐山市徐家扁小学李雪梅徐红古瑞兵杜厚霞陈勇乐山二等奖

104区域性推动学校特色发展策略研究眉山市东坡区教研室黄李杨光福李贤进李德刚王泰臣眉山二等奖

105高通高中学生学、展、用能力培养模式研究眉山市仁寿中学杜其超冷跃先张时贞张心超黄佳眉山二等奖

9

106多功能基地的建设和作用发挥研究眉山市青神县西龙镇小学罗勇杨文汉江虹霖郑智力涂晓红眉山二等奖

107开发问题资源,促进科学学习领域教师专业发展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龚林泉王丽蓉谌建民贾学民阚宝莲绵阳二等奖

108推进新课程实施的高中化学区域教研策略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邵伟庞洪钟杰李永明庞涛绵阳二等奖

109学龄期低段智障儿童生活适应中家庭支持策略研究绵阳市特教校蔡丽郑白琴宋娟林健邹健绵阳二等奖

110高中英语高频词研究及词汇教学模式探新绵阳市三台县芦溪中学邓子明苏仁智邹居勇刘建明谢立绵阳二等奖

111在德育活动中培养高中生责任感广元中学张德宁王兴福陈昕汪贵平张晓勇广元二等奖

112小学课堂问题生成策略研究广元市利州区北街小学雷莉郝汉平樊晓蓉王华兰赵桂香广元二等奖

113农村中小学教科室主任科研素质提升策略广元市旺苍县教研室熊顺华李星云熊顺琼王锡安马德安广元二等奖

114农村初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推进策略研究广元市剑阁县剑门关初级中学黄金富母友志贾国荣何俊平肖剑军广元二等奖

115促进汉藏学生有效融合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广元市苍溪县职业高级中学刘汉杰邓玉满闫书贵张珍芳刘文刚广元二等奖

116农村中学教研组校本学习与研究功能开发的实践研究广元市青川中学李生波朱有光顾平王玉贵李晓红广元二等奖

117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广元市剑阁中学何雄林李国安景萍左思强任勇广元二等奖

118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要素”的开发研究遂宁市大英县实验学校漆英李朝晖丁雪松聂素华唐光国遂宁二等奖

119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科技教育的实践与研究遂宁市船山区教育发展研究室郭擎宇漆洵王宇吕清平皮桂芳遂宁二等奖

120区域构建234高效课堂研究南充市蓬安县教育科学研究室段平权李中文祝定高刘仕强罗琳南充二等奖

121区域骨干教师高效研修驱动策略研究南充市高坪区教师进修校罗琼英许红平王嘉敏魏寿刚张长会南充二等奖

10

122推广快乐课堂模式促进城乡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研究

南充市西充县教育体育和科学技术

蒲道林蒲福元赵晓清何凤梅彭丽红南充二等奖

123

基于手持技术的新课程化学实验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

研究系列成果

南充高级中学蒲礼平白涛蔡礼儒马红艳南充二等奖

124学生自主管理育人模式实践研究南充市西充县教育科学研究室李昌宝谢洪麟张明曹承勋郑宁南充二等奖

125升钟湖文化教育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研究南充市南部县保城乡初级中学刘坚李岚袁茂邢宗超彭宏南充二等奖

126提高初中教师自培素养的校本策略研究宜宾市第八中学校孙志明刘斌李德宽罗益成王琳宜宾二等奖

127“痕迹积极回望教育”的实践与应用宜宾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徐卫宜宾二等奖

128家庭教育处境不利儿童的学校补偿案例研究宜宾市女学街小学校黄秋芸凌莉杜芳李玲冯莉宜宾二等奖

129县域中小学“德育三化模式”十年探索宜宾市宜宾县教育局黄宗华张水徐同烈郑宽学袁荣忠宜宾二等奖

130农村学校厌学趋势的区域性治理研究

宜宾市翠屏区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

中心

钟永强刘川彭亚丽张玉珍李华宜宾二等奖

131利用数学生活经验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宜宾市高县第一实验小学校林小红黄曼林邹庆祥易光洁王雪梅宜宾二等奖

132提高婴幼儿入园适应性的有效策略宜宾市鲁家园幼儿园张敏陈彬董琳薛红潘红宜宾二等奖

133建立山区小学联动教研机制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宜宾市珙县王家镇中心学校何其勋王华刘启聪杨邦华杨安伦宜宾二等奖

134小学生首席制“三段四层”自主管理宜宾市忠孝街小学校申化成韦正容田华强罗川华曾丽宜宾二等奖

135

藏区“9+3”学生融入班集体的“五四四三五”策略研

达州市宣汉职业中专学校冉启全李廷尧周继键冯定贵汤胜林达州二等奖

136“9333”中职德育系统工程的建构与研究达州市达县职业高级中学陈军樊文光何三喜郝德全张方毅达州二等奖

11

137普通高中初任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校本培养策略研究

达州市宣汉中学、宣汉县中小学教

研室

王专赵绪昌章云格隆忠向朝东达州二等奖

138

以竹资源开发为载体丰富农村小学课外体育活动的策

巴中市通江县铁溪镇中心小学张培元李家斌巩晓燕赵英程强巴中二等奖

139区域推进校本课题研究助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任思惠文可法袁媛文雅肖春红广安二等奖

140“自学互帮导学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广安市华蓥市教育局赵新华段义林谯萍卿彪唐协辉广安二等奖

141对藏区“9+3”学生实施结对帮扶的策略研究广安市邻水县职业中学杨泽民游波冯治国刘强王惠广安二等奖

142构建充满生命情怀的校园文化的实践研究广安市华蓥市双河小学唐建平周小琴孙兴莉舒耕侯显梅广安二等奖

143

从提供适应学生的教育入手,促进农村普通高中学生发

展的研究

雅安市荥经中学王银富牟欣荣杨岩程正花何海蓉雅安二等奖

144

中等职业学校“五部一体”学分制多元评价模式的实践

与研究

四川省贸易学校周淑琼彭兴仁张奇黄兴权刘登辉雅安二等奖

145青少年毒品艾滋病预防教育研究

凉山州西昌市教育科研培训中心、

西昌市第一中学、西昌市第四中学

蒙佐德马庆国廖广发杨勇玉凉山二等奖

146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不同类型教学效果比较研究凉山州布拖县教研室程志银周志华杨鑫程志波赵芸凉山二等奖

147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与实例四川师范大学曹正善李志全张仲文李松林葛琛川师大二等奖

148基于研究性学习的历史问题教学实践探索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树德中学、四

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陈辉郭子其刘松柏韩海林潘树林川师大二等奖

149中学化学教学平台的研发与应用四川师范大学冉鸣段辉黄萍黄红梅毕剑川师大二等奖

150幼儿园男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策略研究成都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刘先强王德林肖红李敏黄旭成都学院二等奖

12

151

系统构建“1234”教师培养新模式,探索全程化教师教

育综合改革与实践

绵阳师范学院蒋平张继华胡晓黎王正惠魏斌绵阳师院二等奖

152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以机器人为载体的创新教育研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李维明石明郭斌贺葵冷涛省教科所二等奖

153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要素的深度融合研究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周林毛凤鸣林琳廖永琴何燕莉省教科所二等奖

三等奖(151项,排名不分先后)

成果名称成果完成单位

申请人

推荐单位获奖等级

完成人1完成人2完成人3完成人4完成人5

154融入世界:成都市教育国际化实践研究成都市教育局王志成李江源黄兴国万英成都三等奖

155青羊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行动策略研究成都市青羊区人民政府谢强李泽亚曹艳张航刘立频成都三等奖

156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课堂行动研究成都市盐道街中学何伦忠卿平海吴明平廖嵩肖龙云成都三等奖

157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学校内涵发展研究

成都市金堂县教育局、金堂县教育

研究和培训中心

吴伟王道庚罗军王达庆詹绪涛成都三等奖

158

基于教学系统整体改进的有效教学区域反思性实践策

成都市武侯区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唐青林汪翼蒋波张军罗肖成都三等奖

159生物学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研究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乐天李贤中陈良张晓梅成都三等奖

160小学生尚美社团的构建策略及发展价值研究成都市成华小学校曾蓉李建荣程丽萍甘红宇丁臣慧成都三等奖

161构建基于儿童立场的学校文化实践研究成都市龙江路小学李丁罗维吴淑玲李金枝胡军成都三等奖

13

162区域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实践研究

成都市金牛区教育局、成都市金牛

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

杨轲刘卓易立铁程弟松查仕兵成都三等奖

163以教育链推动盐小优质教育资源扩展的实践探索成都市盐道街小学文莉罗晓航刘艳罗德瑛刘家明成都三等奖

164民办小学实施“精致教育”的实践研究成都市锦官新城小学李俊霞丁岚徐能李杰伟任竞扬成都三等奖

165职高数学按大类专业分层教学研究成都市温江区燎原职业技术学校王劲陈茜唐琼毛光明张薇成都三等奖

166

动起来,让每个生命更精彩——“新学堂”办学主张及

实践

成都市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康永邦成都三等奖

167农村残疾儿童家庭支持系统建设实践研究

成都市郫县教育局、郫县特殊教育

中心

庞再良袁红梅李国庆周冬梅朱思燕成都三等奖

168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策略研究成都市成华实验小学程郑刘宏智孙祥辉李涛杨芳成都三等奖

169以德育活动为载体实施民族团结教育的研究成都市郫县友爱职业技术学校邓成坤孙成邓杨红刘梅申雪容成都三等奖

170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领办学校提升教师专业品质的策略

研究

成都市石室中学初中学校何建明刘全斌张冬梅周雪芹李顺烈成都三等奖

171农村小学生生活技能四三三培养策略自贡市自流井区荣边小学方玉财温国海龙天赋胡清英赵亚非自贡三等奖

172“1+0.5+1+0.5”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自贡市职业技术学校、自贡市教育

科学研究所

蒯小牛陈启林王坚范学银叶制宪自贡三等奖

173农村小学实施微型课题“三.三四五”策略自贡市沿滩逸夫小学王世林周瑜袁洪祝钟平杨彬自贡三等奖

174家校合作监控农村初中学生心理问题三策略自贡市荣县旭阳镇富南学校李吉光胡小莲肖建军陈朝水曹玉昆自贡三等奖

175

九年制学校有效使用教学器材的“管、用、创”运行机

自贡市绿盛实验学校赖建容梁雪梅代燕王煜波李立梅自贡三等奖

14

176农村小学实践性作业设计的基本途径和步骤自贡市王井小学刘利平卢世华陈劲松朱家荣兰一英自贡三等奖

177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自贡市富顺县实验小学校钟守友杨德芬张和琴王燕李国军自贡三等奖

178“9+3”学生就业指导“三三三”模式实践研究攀枝花市经贸旅游学校范晓红周后英罗达国戴瑛倪永辉攀枝花三等奖

179构建学校绿色文化策略研究攀枝花市第二小学校余晓梅余兴梅陈艳晏岚刘明方攀枝花三等奖

180

区域性推动民族地区中小学音乐教师专业发展“引领示

范式”策略研究

攀枝花市仁和区教师进修学校起学敏李桥涧罗兴阳龙泽勇攀枝花三等奖

181中重度智障儿童生活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践研究攀枝花市第五小学校张德阳芳菊杜玉梅王其玲陈康兰攀枝花三等奖

182新课改实施中城市普通高中劳动教育实践研究泸州市高级中学校李渝江刘中楷何明英王春艳杨文平泸州三等奖

183面向进城务工子女的民办学校开放式办学实践研究

泸州市龙马潭区江北学校、泸州市

龙马潭区教师进修校

王志勇吴永彬李春曾洁莲李平泸州三等奖

184职业高中建筑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研究泸州市泸县建筑职业中专学校罗树彬魏祥群张永鸿黄建春唐兴明泸州三等奖

185

构建农村高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评定系统实践研

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李志洪罗江吴克前张筱平罗永刚泸州三等奖

186小学自主课堂“自学——展练”建构实践研究

泸州市江阳区教研培训中心、泸州

市忠山小学

熊生贵杨宏谭星潘春梅王嘉利泸州三等奖

187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助立行动研究泸州市纳溪区教研培训中心王洪波张玉梅李文远李冰田宪芳泸州三等奖

188藏区“9+3”学生专业素养培养与研究泸州市职业技术学校徐波王开联陈玉仲李在高唐晓锋泸州三等奖

189高中学科微型课程开发与教学研究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张连奇王东翁文建任强黄森泸州三等奖

190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泸州市龙马潭区小街子小学刘茗张涛费家群廖宇兵唐云华泸州三等奖

15

191藏区“9+3”中职学生适应性心理培养研究泸州市江阳职业高级中学校李代慧邓华姚存菊文丽娟罗刚泸州三等奖

192德阳市灾后教学重建问题与对策研究德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罗毅黄文跃何萍张体民杨万福德阳三等奖

193特教学校干预智障幼儿家庭早期康复的策略研究德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古宽贵向少军龚欣肖花杨海德阳三等奖

194德育方法创新的廉洁教育策略研究德阳市旌阳区教育局周乐志刘艳陈德福肖辉蒋太平德阳三等奖

195整合科技教育资源,提高农村中小学校科技教育实效德阳市绵竹市遵道学校杨兴全袁朝安俞华平代兰蓉陈勇德阳三等奖

196散杂居区民族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研究德阳市孝泉民族小学铎培郑兴张华田玲摆军德阳三等奖

197幼儿园转岗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研究德阳市广汉市雒城镇第二幼儿园杜文娟唐忠英王兰黄晓玲秦梅德阳三等奖

198以“四核体验”为支柱的小学体验教育实践研究德阳市外国语小学李伟葛荣弟张林辉彭茂旗吴永平德阳三等奖

199开展体育活动,促进幼儿体质发展实践研究内江市第二幼儿园黄晓菊李琼黄桷兰李静汤启敏内江三等奖

200以活动为载体,促进汉藏学生相互理解的实践研究内江市第一职业中学曾兵肖波刘颖张婧王时雨内江三等奖

201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策略研究内江市第三小学校刘丽华罗桃胡秋莲刘志佳内江三等奖

202创造性使用小学语文教材的实践与研究内江市隆昌县金鹅镇中心街小学校刘华钟世权杨运红韩静余静内江三等奖

203小学教师职业心理压力与调适研究内江市第二小学刘强刘亚丽黄莲君黄继英荆树红内江三等奖

204小学语文教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与研究资阳市雁江区第二小学刘德意江峰刘宗权林晓红张玲资阳三等奖

205小学书法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资阳市雁江区第一小学刘家胜赖晓英李晓瑜陈丽曾莉资阳三等奖

16

206学生自主学习中的教师指导策略研究资阳市简阳市实验中学张晓兵汪跃吴敏马文芳李进资阳三等奖

207实现幼儿个性化表达的美术教学策略资阳市雁江区第一幼儿园李晓路鄢山代燕金李郭雪英资阳三等奖

208

日记一事,日悟一理——发挥日记育人功能的实践策略

研究

资阳市简阳市贾家镇初级中学邓昌模毛成君李碧琼李晔黄丽萍资阳三等奖

209农村中学科技创新活动保障机制建设的实践研究资阳市安岳实验中学刘凡仲安荣朱瑞平蒋维友曾建国资阳三等奖

210

聚焦于“点”,选“点”突破——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

文“点式”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资阳市师范学校、安岳中学刘国华陈家武许定权胡建杨琴资阳三等奖

211农村初中学生自主管理的研究

资阳市乐至县太来初级中学、乐至

县石佛龙门小学

邓平李远雄张济川周波鲁科文资阳三等奖

212农村职业中学女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资阳市乐至县石佛职业中学倪卫东荣发群文廷东邓杰龙秀明资阳三等奖

213幼儿创造性特质培育的区域活动开发园本研究乐山市机关幼儿园王小儒毛霞王宇余华玉王炜娟乐山三等奖

214城镇小学社团构建效能研究乐山市通江小学吕玉勇辜亚琼李剑平余琴刘箫乐山三等奖

215小学语数教师学科文化素养培养研究乐山市夹江县第一小学校薛卫东余惠如罗娅萍马万兵宿强乐山三等奖

216听障学生典型交往障碍的学校干预策略研究乐山市特殊教育学校杨琼周成燕高杨王宁张友根乐山三等奖

217农村小学“绿人”培养的实践与研究乐山市市中区苏稽镇新桥小学王云田彬唐奇刘玉兰詹兴强乐山三等奖

218均衡教育视野下农村教师流动需求与区域对策研究乐山市井研县高凤乡初级中学校周从明周淑宣胡军全张亚飞王小军乐山三等奖

219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研究乐山市峨眉山市绥山镇第一小学校李庆九张丽唐云李建玲曹永超乐山三等奖

220小学生感恩教育活动的实践研究乐山市峨眉山市绥山镇第二小学校葛秀珍周雨松陈全华王瑜军何鑫乐山三等奖

17

221普通高中校本选修课程实施“三制”策略研究眉山市洪雅中学陈大伟毛洪文何福秀龙志来张微敏眉山三等奖

222教师文化自觉研究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方良元雷玉斌苟越鸿陈炜高世金眉山三等奖

223基于学校发展的有效校本教研策略研究眉山市彭山县第一中学王洪伟刘岷江王碧林林欣帅文眉山三等奖

224

对内地“9+3”藏区学生有效实施“差异性教学”的策

略研究

眉山市仁寿二职中谢明辉廖志华熊英辜伟眉山三等奖

225新建学校品牌建设策略研究眉山市东坡区东坡小学周吉群熊玉平李爱刚徐卫明韩伟杰眉山三等奖

226知行合一的小学水土保持教育策略研究眉山市青神县学道街小学张泽军章晓斌欧建余述全李伯松眉山三等奖

227眉山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情况调查眉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谢宏彭论贾文清张自力吴承远眉山三等奖

228培养电子专业职高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策略研究眉山市丹棱职业高级中学校邵玉刚梅国清张廷友王泽斌李树兰眉山三等奖

229弘扬核心文化培植学校个性策略研究眉山市眉师附小周琴岳自奎陈曦肖云康刘芳眉山三等奖

230运用多元理解实施高中历史教学的研究眉山市丹棱中学校徐泽华范立顾文奇谢辉眉山三等奖

231初中记叙文随文写作训练研究眉山市彭山县第二中学任继超葛利群张水泉张崇金彭佳音眉山三等奖

232高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学习的有效组织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罗小兵巫仕俊罗建设王黎任芳绵阳三等奖

233师幼互动建设幸福校园的实践研究绵阳市实验幼儿园李碧娟刘程张蒙蒙宋晓玲刘兴春绵阳三等奖

234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相关教育对策

研究

绵阳市游仙东林乡东莞台商博爱小

张雪峰王德军康钦富朱勋郑仁全绵阳三等奖

235小学大课间活动有效组织的策略及实践究绵阳市科学城一小向洲谭景成王蕾蕾敬艳丽胥敏刚绵阳三等奖

18

236家园教育共同体的实践探索绵阳市花园实验幼儿园何云竹李敏江琳琳焦芙琴龚静绵阳三等奖

237灾区教师心理辅导能力培训研究绵阳市安县进修校朱子明张秀琼廖红霞易斌谭祯清绵阳三等奖

238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自主学习的实效性探究绵阳市盐亭教研室杨智勇董治章王善玉陈刚杨惠萍绵阳三等奖

239整体性解决中职生学习困难问题的对策研究绵阳市职业技术学校何成明韩梅李遐龄王秀云李君绵阳三等奖

240贫困地区农村学校“四改一加强”工程的实践与研究广元市教育局向聪兰侯兴龙李芹广元三等奖

241

基于弹性合作小组的“自学——研讨——点拔——反

思”四步教学范式的研究

广元市苍溪实验中学赵晓辉罗正银车孟良曹太军刘廷平广元三等奖

242农村幼儿园基于隔代教养的家园共育策略研究广元市剑阁县普安幼儿园刘晏杨晓庆刘建容蒲秀菊广元三等奖

243农村中学“跟进式”教研方式的研究与实践广元市剑阁县白龙中学张常青刘成基杨志军杨旭李金红广元三等奖

244红色资源在农村小学教育中运用的研究广元市旺苍县东河小学黄先友任玉霞杨书虎黄燕邓友然广元三等奖

245城乡结合部学校学生良习培养策略研究遂宁市射洪县美丰实验学校梁银勋段仕勇张兴勤宋桂芳刘红梅遂宁三等奖

246“三学一论坛”大单元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遂宁市遂州外国语小学校张仕志李启书孙丽玲蒋康李伟遂宁三等奖

247校园文学活动与新课标下读写教学研究遂宁市射洪县太和一中覃润昌何宗信蒋从华陈强饶俊英遂宁三等奖

248农村中职校“一三二三”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遂宁市射洪县职业中专学校范文明喻善平陈玖地庞应超遂宁三等奖

249四探四导教学模式构建研究遂宁市射洪县太和镇第六小学校郭传金黄山胥光茂张丽萍冯天妮遂宁三等奖

250城市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培养的实践探索遂宁市船山区天宫庙小学陈旭刚曾凤琼遂宁三等奖

19

251高中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研究与实践南充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苏云强苏华忠黎万俊周乐强张莉南充三等奖

252小学生阶梯阅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南充市三原实验学校赖莉辉胡洁李荣林林静毛美英南充三等奖

253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的课外活动策略研究南充市西充县教育科学研究室黄文周任泽永王永标阳仁晏冯德高南充三等奖

254二三六生本互动小学课堂教学模式南充市仪陇县文星镇小学校蔡琼陈振林王嵩任小兵王胜南充三等奖

255以国学启蒙教育为载体的学校文化建设研究宜宾市南溪区前进小学校朱红平赵吉科谭丽莎陈代兵杨树红宜宾三等奖

256创意性阅读活动的策略研究宜宾市人民路小学校陈刚卿玉聪徐小玉郭明晓何富强宜宾三等奖

257心理辅导促进聋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实践宜宾市特殊教育学校阳德龙

刘琴

(小)

于廷游王移蓉刘琴(大)宜宾三等奖

258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早期阅读教育活动策略研究宜宾市教工幼儿园李敏朱莉玲胡虹马璐璐刘玉平宜宾三等奖

259适应藏区“9+3”学生心理特质的思想品德教育方法宜宾市南溪职业技术学校邓方钦易培华沈林卿尊德唐学虎宜宾三等奖

260初中生物学科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宜宾市南溪一中外国语实验学校聂国舒张乔王才春雷英刘媛宜宾三等奖

261城乡六校实施联动教研的实践研究达州市通川区第八小学冯正东王琴郑兴熊姿陈晖达州三等奖

262汉阙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达州市渠县渠江镇第一小学李建琼唐松华丁尚玉廖广越李银达州三等奖

263内地中职校“9+3”学生学习适应性调查与对策研究

达州市宣汉县教育局、达州市教育

科学研究所

伍金昌邓宗胜王建朱蓉王均达州三等奖

264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达州市达县逸夫小学王绍礼张晓芹岳联容胡玉兰柏敏达州三等奖

265高中新课改下课堂教学评价策略研究

达州市大竹中学、达州市教育科学

研究所

徐竹鸣唐俊才贺继业杨斌王建达州三等奖

20

266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的“四级职业教育体系”

巴中市教育局、巴中市教育科学研

究所

赵建仁杨彬曾旭陈英雄文江邻巴中三等奖

267中学诚信教育策略巴中市恩阳区茶坝中学马勇乔精一文波何岳阳邓钦巴中三等奖

268小学阳光作业实施策略巴中市南江县南江镇第二小学杨新跃杜光辉蔡丽华李永华何泽翠巴中三等奖

269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五步”策略巴中市通江县教研室张进华杨怀通朱绍亿易芹王珍巴中三等奖

270贫困山区初中物理实验生活化的途径巴中市通江县洪口初级中学李盛柏周龙先董飞刘清宽巴中三等奖

271偏远农村小学寄宿生和谐发展研究与实践广安市广安区肖溪镇小学蒋安蒋光财李科平蒋宗文唐祖军广安三等奖

272青年教师校本培训的实效性研究与实践广安市实验学校杨秀成胡孔银宋勇光刘琪杨新春广安三等奖

273小学中低段教学评价改革实践研究广安市岳池实验学校周锡明曹春蓉周密杨小君曾小红广安三等奖

274信息加工心理学在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广安市邻水石永镇初中、邻水县教

研室

魏中平龚小康钟文全夏小明方晓云广安三等奖

275提高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实践研究广安市邻水县龙安镇中心小学刘昌均胡道文唐万清范林涛刘小琴广安三等奖

276村小均衡发展的管理策略研究广安市华蓥市华龙小学李明顼文全安何自建罗环全吉恩琴广安三等奖

277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建设及教育模式研究雅安市雨城区实验小学洪小平卫星赵平贺建平胥凤琴雅安三等奖

278城镇小学科技教育活动长效机制研究雅安市雨城区第四小学谢建明李斌李明清竹波吕显萍雅安三等奖

279突发性灾害事件的学校自救机制的研究雅安市天全县教师培训发展中心李晓玲高德勇刘远明骆其萍邱林雅安三等奖

280农村小学生科技实践活动的有效性研究雅安市宝兴县灵关中心校罗莉黄明杨华兵徐强曹立平雅安三等奖

21

281

民族地区初中作文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研

阿坝州若尔盖中学苏开敏万霞唐柱高马小平佘秀兰阿坝三等奖

282小学课堂教学中交互式白板的运用研究阿坝州理县营盘街小学朱品治李琳孙莉杨勇白红波阿坝三等奖

283民族地区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阿坝州汶川县第一幼儿园杨涛谢菊高璐张文霞张煜佳阿坝三等奖

284

新课程背景下民族地区课堂教学中小学生活动组织策

略的探究

甘孜州泸定县泸定桥小学郝兰童晓敏吴飞张建立李树芬甘孜三等奖

285

在幼儿中进行创造思维训练、发展幼儿创造力的实验研

凉山州机关第一幼儿园彭芳匡玲周华韩红邵尤琼凉山三等奖

286民族地区职业中学教师与学生沟通艺术探究

凉山州会理现代职业技术学校、会

理一职中

刘国琼黄敏朱明红张彩晏凉山三等奖

287民族寄宿制学校小学生“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研究凉山州冕宁县民族希望小学罗强金燕彭进端付九春马芹凉山三等奖

288“生活化作文教学法”的实践研究凉山州会东县直属小学刘平陈华张琳英徐渊凉山三等奖

289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探讨凉山州雷波县城关小学何燕琴罗正前李龙廖进雯杨阿洛凉山三等奖

290民族地区小学生礼仪教育与素质发展实践研究凉山州普格县文坪乡中心校华伟

俄底拉

贾成跃张林潘洪林凉山三等奖

291促进中学科技教育发展的“U-S”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四川师范大学、成都石室中学周晓林刘莉李玲刘科川师大三等奖

292语文教师学科教学能力职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树德实验中学

(东区)

靳彤易永伦李华平陈元辉张华川师大三等奖

293加强中小学教师语言文字素质职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四川师范大学杨晓艳何莹雪邓英树杨小锋毛苏英川师大三等奖

294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职培训的探

索与实践

四川师范大学顾倩颐向茂甫张养力李贵洋杨娟川师大三等奖

22

295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辅导技能提升策略研究西华师范大学康钊李秀文康钧李洪勋西华师大三等奖

296

新课改背景下生物教师教学技能培养体系的优化与实

西华师范大学黎云祥范曾丽胥晓彭正松西华师大三等奖

297以教师专业成长为引领,加强职前职后教育的契合研究西华师范大学高青兰毛玉楠范华岭唐浩刘昌志西华师大三等奖

298

新课改背景下培养高素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探索

与实践

西华师范大学赵玉萍赖晓风贺春林张刚元西华师大三等奖

299中学物理师资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西华师范大学王志红徐平川李卫平易连斌代伟西华师大三等奖

300

特殊教育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长短结合

动态培训”模式构建

乐山师范学院章永汪红烨徐建奇骆承业段玄锋乐山师院三等奖

301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引进幼儿体智能课程的教学实践探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董旭张庆敏四川幼专三等奖

302

中等艺术学校学生人文与艺术素质培养模式的探索与

实践

四川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蔡宇唐燕翎罗祥勇何云洪陈平川音学院三等奖

303四川地域文化与美术教育的本土和创新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冯恩旭省教科所三等奖

304四川省农村地区普通高中学校课程改革实施策略研究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董洪丹邱小文段增勇陈静亦省教科所三等奖

本文发布于:2023-01-03 13:49: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848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语文积累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