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verbal

更新时间:2023-01-03 12:16:45 阅读: 评论:0


2023年1月3日发(作者:背上长痘痘)

如日本人抿嘴吃东西才算得体,而印第安人却以张口大嚼为礼貌;中国人同性携手并肩或用手搂肩同行意

味着亲密友好,西方人则有可能被怀疑为同性恋;在西方国家,丈夫和妻子可以在街上并肩行走,在阿拉伯国

家,妻子不但不能同丈夫同桌就餐,即使在街上行走,也只能跟在丈夫的后面并要保持一段距离;意大利人喜

欢用各种手势进行交谈,日本人则一般保持“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姿态。跨文化交际表明,体态语在不同的

民族文化中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二、体态语在非言语交际中的共同性体态语的共同性是指同一人体

动作在两种或多种文化中有相同的意义。例如在亚运会、奥运会以及世界级的运动会上,各种比赛场上裁

判员的手势都能被运动员所接受;在战场上抓住俘虏,士兵投降的姿势世界通用。不同文化中,体态语的情感

意义尤其相似。科学家发现,由脸上肌肉的松弛和收缩组成的可见的脸部变化类型,诸如生气、害怕、惊奇、

难过、失望、快乐等,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只是表现的形态和程度不尽相同罢了。体态语的共性源于人类

的生理特征,这是不同文化和不同种族的人之间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进行非言语交际的基础。例如,中央电

视台外国文艺栏目中的节目我们都看得懂,特别是杂技、魔术和小品等精品节目非常引人入胜;喜剧大师卓

别林在无声电影中的精彩表演,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欢迎。这就说明他们的体态语言得到了不同肤

色、不同语言的人的基本理解和认同,也说明体态语言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一定程度的共同性。三、体态语

在非言语交际中的差异性体态语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表现了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和

时代性。有不少体态语只有在共同的传统背景、心理结构条件下,才能彼此理解和接受。体态语的差异性

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一)首语差异。首语就是用头部活动传递丰富的非语言信息。我们中国人常用点头表示“是”,摇头表示“不”,

但在保加利亚和印度的某些地方,人们遵循的是“点头不算,摇头算”的原则;尼泊尔人、斯里兰卡人和有些

印第安人和爱斯基摩人也用点头表示“不”。马来半岛的塞曼人把脑袋一伸表示“是的”,双眼往下一瞧,

表示“不是的”;阿比西尼亚人把头猛地向右肩一扭,表示“不”,把头往后一抬,双肩耸起,表示“是的”;太

平洋的加里曼丹的达雅克人抬起双肩,意为“是的”,眉头微皱,意为“不”;新西兰的毛利人抬起头和下巴

表示“是的”,而地中海的西西里人以相同的动作表示“不”;在北美,上下点头表示同意;在中东地区,向下

点头表示“我同意”,而向上抬头表示“我不同意”;日本人谈话的时候上下点头通常只是表示我正在听着

呢。一位在美国的日本学生和一位推销员说话的时候礼貌性地点头,表示他在注意听着,结果第二天那位推

销员就将一台崭新的洗衣机送到了他的公寓。因为美国推销员误认为这位学生的点头是同意买他的洗衣

机。

(二)手势语的差异。手是表达情感和愿望最有力的肢体部位。聋哑人的手势语是非言语交流的最令人瞩目

的现象。通常情况下,人们通过手的接触或手的动作可以理解对方的心理活动或心理状态。同时还可以将

自己的意图传达给对方。例如,握手表示问候和友好;拱手除表示没有敌意外,还表示同对方“保持距离”;

举起一只手(通常是右手)表示有话要说,投某人一票,或表示赞同,有时也表示抗议;举起两只手表示投降;伸

出大拇指表示称赞;伸出食指与中指形成V字型表示胜利或成功;挥手表示告别;打响指表示喜悦或得意的

心情;双手合十表示祈祷;拍手表示鼓励或祝贺;愤怒或恐惧时手会不由自主地抖动等等[3]。但是,手势所表

达的含义会因为文化的不同而不同。美国人用食指来指人或物,德国人用小指,而日本人则掌心向上,用整个

手来指。世界上有很多地方都用两种基本的手势来招呼别人朝自己走过来。在亚洲,人们把手指朝下微曲

起来,做摆手的动作,而有些北美人用该动作向孩子们道别。北美人用差不多的手势招呼别人走过来,但是他

们的手指是向上弯曲。因此,打手势是个很复杂的事。打手势时,动作稍有不同,就会与原来的意图不同;对

某种手势理解错了,也会引起意外的反应。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首相温斯顿·邱吉尔曾出席一个

场面盛大而重要的集会,他一露面,群众对他鼓掌欢呼。邱吉尔做了一个表示Victory(胜利)的V形

手势。做这个手势时,手心要对着观众。不知邱吉尔是不知道还是一时失误,竟把手背对着观众了,群众当中,

有人鼓掌喝倒彩,有人发愣,有人忍不住哈哈大笑。因为这位首相所做的手势表示的不是“胜利”的意思,

而是一个下流动作。另一个例子是尼基塔·赫鲁晓夫在美国访问期间,紧握双手,举过头顶,在空中摇晃。他

的意思是表示问候和友谊。但是,在场的人和电视观众对此并不欣赏。因为美国人认为这个动作是拳击手

击败对手后表示胜利的姿势。在此之前,赫鲁晓夫曾说过要埋葬美国资本主义的话,许多美国人认为,这种手

势表示他好像已经取得胜利,洋洋得意。难怪许多人感到不快。

(三)目语。目语就是通过视线来传递信息。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神是人类深层心理情感的

一种自然流露,目光的微妙变化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人在特殊的场合用眼睛

传情,可以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效果。在公共场合,有人言谈举止无礼,他的朋友想用言

语指出又怕伤了他的面子,只好向他使眼色,以阻止其行为的继续。目光接触所表达的含义很丰富,但是在不

同的国家它表达的意思不同。在中东的部分地区,谈话中注视对方被看做是很不礼貌的行为;在日本,长时

间的目光接触被看做无礼、威胁和不尊重对方;在英格兰地区,礼貌的倾听者要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对方,并

不时地眨眼以表示他对谈话内容很感兴趣;回避对方的视线,是不愿意对方看到自己的心理活动;目光闪烁

不定反映出一个人情绪的不稳定或性格上不诚实;用眼睛上下打量对方是一种不友好不礼貌的表示;对某

人眨眼,是表示提示、暗示或阻止某事;在一些讲西班牙语的国家,孩子们与年长者谈话时,不直视对方的眼

睛,以表示尊重;而在美国谈话时直视对方的眼睛是很重要的,如果你不这么做的话,人们会认为你害怕、尴

尬或者是生气了。目语的规定很多,也很复杂,同样是在美国,男人用眼睛的方式和妇女不一样;不同年龄、

不同阶级、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地域的人在这方面都有差别,不同种族的人也有差别。

(四)面部表情。在所有的体态语言交际活动中,面部表情的活动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传递感情而又能普遍

被人们接受的一种交际方式。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贝恩认为:信息的总效果7%来自文字,38%来自音

调,55%来自面部表情。由此可以看出面部表情在人际交流中的地位。一个人的面部表情会影响别人对他

做出的反应。一个人让人喜欢或令人讨厌,往往不是因为他所说的内容,而是他说话的方式,正如人们常说的

那样:扬眉很有可能表示“吃惊、恐惧”;紧皱眉头表示“紧张、焦虑或沉思”;额头渗汗表示“精神紧张或

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微笑和捧腹大笑可以传递“友好、愉快、满足”等情感[5]。然而,在各种不同的民族

文化活动中,并不是所有的面部表情表达的都是同一种含义。例如,微笑是一种根植于一个文化的情感表现

方式,它能强化有声语言沟通的功能,增强交际效果。在中国面带微笑向别人道歉会立即消除对方的不满情

绪;面带微笑与别人交谈使人感到亲切、有诚意;面带微笑迎接客人使人感到热情、有礼、宾至如归;面带微

笑委婉地谢绝别人的要求不会使人感到难堪。全世界的人们都会微笑,但是微笑的程度、时间长短及引起

微笑的原因随文化的不同而异。美国人认为微笑是快乐和友情的表现;但在韩国,微笑过多会被看做肤浅的

表现。

(五)空间与距离。人们在谈话时与对方保持距离同样也是交流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拉丁美洲和中东人

按照自己的民族习惯认为站得近些表示友好,而北美人认为保持适当的距离才合适。不同的民族在谈话时

对双方保持多大的距离才合适有不同的看法。据说在美国进行社交或公务谈话时,有四种距离表示四种不

同情况:交谈双方关系亲密,那么身体的距离从直接接触到45厘米之间,这种距离适于双方关系最为密切的

场合,如夫妻关系。朋友、熟人或亲属之间个人交谈一般以相距45—80厘米为宜。在进行一般社交活动时,

交谈双方相距1.3米至3米。在工作场所或在大型社交聚会上,交谈者一般保持1.3米至2米的距离。在公

共场合,交谈者之间相距更远,多数讲英语的人不喜欢人们离得太近,当然,离得太远也有些别扭。

本文发布于:2023-01-03 12:16: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843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jail
下一篇:obscure
标签:nonverbal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