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网络“火星文”中的象形符号
作者:宁敏刘俨林巧莉
来源:《文教资料》2019年第12期
摘;;要:“火星文”是近年来随着网络普及和社交媒体广泛使用而出现的一种特殊文字变
体。本文对网络“火星文”中的象形符号进行分类,从造字法的角度对它们的结构和意义进行分
析和探讨。火星文中的象形符号体现了汉字的特点,反映了语言的发展变化,是语言的本质属
性符号性的表现,具有语言学研究价值。
关键词:火星文;;象似性;;造字法
1.何为“火星文”?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语言应运而生。近年来,由于社交媒体
的广泛使用及网民的迅猛增长,网上开始流传一种特殊的网络语言——火星文。火星文起源于
我国台湾地区,一般以简体字、繁体字、异体字、冷僻字为主体,同时掺杂了各种象形图形、
注音符号、表情符号、日文假名及大量谐音字,有时可能还夹杂着方言和乱码,是一种极不规
范的文字符号综合体。例如:
“曾经u1分金诚di摆在挖d面前,但4挖迷u珍c,斗到失7d4候才后悔莫g,尘4间最
痛苦d4莫过于此,如果↑天口以给挖咕g费再乃1次d话,挖费对叽咕女孩说挖ie如果非要在
叽份i+↑1咕期限,挖C望4……1萬年……”(《时报周刊》)
译文: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摆在我的面前,但是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
及,尘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可以给我个机会再来一次的话,我会对这个女孩说
我爱她,如果非要在这份爱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毫无疑问,如果离开翻译,这段话就会让人觉得不知所云。然而,作为“地球人看不懂的
文字”,火星文通过形象而会意的表达传递着民间的幽默和智慧,乐于为新一代网民所接受,
成为被很多“90后”普遍使用的网络流行用语。
火星文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便利,它满足了青年人追求新奇、个性和时尚的心理需
求,同时它们的出现也引起了学界的关注。近年来,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火星文进行介绍,
如鲍士雪(2009)、张伟(2011)、韩亚桐(2018)等。根据这些现有研究,火星文可分为两
类:一是异体火星文;二是符号火星文。“异体火星文”指的是通过火星文转换器、火星文输入
法等文字处理工具,由现代汉字转换生成的形似或音似的一些繁体字或异体字。由于只是简单
的文字转换,异体火星文基本上无创意可言,通过仔细辨识一般可以被看懂,有的通过上下文
可以猜出原义。例如:
(1)兲黑了,莪吔该囬家睡觉了。(天黑了,我也该回家睡觉了。)
龙源期刊网
(2)苊菂电脑坏扌卓叻,嗐硪整忝嘟彳艮伤吣~(我的电脑坏掉了,害我整天很伤
心~)
“符号火星文”指的是一些生僻汉字或非通用汉字符号,它们常用来替代通用汉字或者用来
表达通用汉字难以表达的意义。这类火星文的最大特点是难以直接用口语加以转述,但其视觉
性效果显著。一般说来,符号火星文是通过象形、谐音、缩写等方法创造出来的。其中,谐音
法是指通过合并两个字的读音或采用方言、数字、字母的谐音构造新词。例如:
(1)“酱紫”(zhè+yàng+zǐ=jiàngzǐ):意为“这样子”,如“酱紫很好阿!”。
(2)“嘿咩”:表示“是啊”的意思,取材于客家话的读音,如“嘿咩,就是说啊!”。
(3)“88”:意为“抱抱你,亲亲你,一生一世我爱你”。
(4)“ODBC”:表示“哦大白痴”。
缩写法主要是指采用英文字母缩略符号来造新词,如:
(1)“OMG”(ohmyGod),意为“我的天啊”
(2)“GF”(girlfriend),意为“女朋友”
(3)“Howau?”(howareyou?),意为“你好吗?”
(4)“PLMM”,意为“漂亮美眉”
这些新词或符号想象力丰富,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是被通用的一些语言符号。下面侧重分
析通过象形法创造的火星符号。
2.火星文中的象形符号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源于象形和会意,属表意文字。我国关于汉字构造的
研究源远流长。许慎(1985)的“六书”中,有四种是创造新词的“造字法”,它们分别是“象
形”“指事”“会意”和“形声”。“六书”之首,就是象形法。许慎指出:“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
诘诎,日月是也。”象形法是仿照图画的形式,按照事物的形体绘制相应图形的造字方法。象
形法通过文字的线条或笔画,可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例如“月”字像一弯
明月,“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像我们在直视太阳
时所看到的形状。汉语的甲骨文中存在大量的象形字,例如“大”“鱼”“目”“车”“犬”等。这些象
形字一直沿用至今。
龙源期刊网
火星文中的象形新词正是使用六书中的象形法构造而来的。它们的显著特征是具有象似性
(iconicity)。根据王寅(1999),象似性是指文字与其字义之间的理据关系,即语言符号在
音、形和结构方面存在照应性相似的现象。其中,字形方面的象似性是指书写形式与意义之间
的映射现象。火星文中的象形符号具有象似性,具有见字知意或从形说意的特点,视觉性效果
好,是一种典型的象形文字。依据它们内部构成的不同,可将这些表意符号分成“非汉字符号”
与“汉字符号”两大类。
2.1非汉字类象形符号
非汉字类象形符号可分为三小类:表情符号类、动物符号类与字母符号类。其中,表情符
号类多数是用不同的符号仿拟出人类脸上的表情特征,实例如下:
(1)“≥_≤”表示痛苦
(2)“(∩_∩)”表示眯眼笑
(3)“(= ̄3 ̄=)”表示害羞地亲吻
(4)“$_$”表示见钱眼开
动物符号类中用不同的符号组合仿拟出动物的形态特征居多,例如:
(1)“=^^﹦”表示狐狸
(2)“@/”表示蜗牛
(3)“(··)nnn”表示毛毛虫
(4)“〈*)〉〉〉=〈”表示鱼骨头
但字母组合类相比于前两类,它的组合形式较为灵活,表意方式更加丰富。如
(1)“TT”:表示伤心落泪。
(2)“O”:语气词“哦”。
(3)“S”:表示绕弯、不直接,如“你说话很S”。
(4)“orz”“Oro”“Or2”“On_”“Otz”“OTL”“sto”“Jto”:这一系列字母组合类源于日本网络上
的象形文字,其中以“orz”最为常用。最初带有悔恨、悲愤、无力回天等含义,后被网民引申
为“正面的对人拜服、钦佩”。
龙源期刊网
总的说来,非汉字类象形符号表意准确、形象生动,几乎和汉字早期阶段的很多象形字无
异。
2.2汉字类象形符号
与非汉字类象形符号不同,汉字类象形符号本身就是汉字。不过,它们以生僻字为基础,
赋予原字新的含义。这类象形符号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囧”(读jiǒng)与“槑”(读méi)。这两
个字在词典上与在网络上的意义完全不同。虽然具有生动的图画式外形,但“囧”和“槑”在古代
汉语中并不是通过象形法创造出来的,它们是会意字。但如今在网络上,“囧”和“槑”早已被误
当作象形词被广泛使用,成为火星文中的“象形”新词。
“囧”是最常见的一个象形新词。如今,就连五六岁的小朋友被妈妈发现做错事了,都会说
一句“好囧”。“囧”本是一个古代汉字,在古代,“囧”的意思是“明亮、光明”,如韩愈诗里就有
“虫鸣室幽幽,月吐窻囧囧”,指皓月之下,窗户明亮透光。然而,在现代汉语中“囧”属于一个
生僻字,很少被使用。但是由于网络火星文的兴起,“囧”作为一个象形新词复活并快速流行起
来,一度成为网络热词。“囧”字内小“八”字视为眉眼,“口”视为嘴,看上去像一张垂头丧气的
脸,于是被用来表达“郁闷、悲伤”或“无语、无奈”的意思。
“槑”是一个由两个“呆”字叠加组成,常常被认为带有贬义——两个“呆”字手牵手,也难怪
被网友认为是呆上加呆。但是,古时的“槑”同“梅”,指树上开着的两朵花,是一个象征着美好
和浪漫的字,和“呆”字是八竿子都打不到一块的,更别提有贬义了。如今“槑”作为火星文中的
一个象形新词表示“呆萌、傻”的意思,很傻很萌很天真。正是由于网民这种无意识的误解与使
用,使“槑”这个生僻字再度风靡网络,成为网络上最受欢迎的火星象形新词之一,甚至有人造
出一个新的成语——槑男槑女,形容那些又萌又傻又宅的小夫妻。
3.象形符号类火星文的语言学价值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语言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情报
科学与语言学教授Herring(1992)开创了网络语言的语言学研究,主张用实证方法检验网络
社群语言对个体参与者尤其是女性参与者的场域作用,奠定语言学在网络传播研究中的学科优
势地位。
火星文为未来网络语言的研究开辟了新的试验田,近年来,国内学界开始出现以火星文为
对象的网络语言研究,如陈佳璇(2008)的修辞学研究和富嘉芸(2016)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笔者认为,就火星文中的象形符号而言,它们对语言学研究具有两方面的价值。一方面,象形
符号反映了语言的本质属性——符号性,为语言符号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素材。另一方面,象形
符号是汉语开放性词类增容的表现,反映了语言的变化性和发展性,关于它们的分析和考察,
或将有助于语言变异理论的建设。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
[1]鲍士雪.浅析火星文中的谐音新词[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2):30-31.
[2]陈佳璇.“火星文”:网络语言的新发展[J].修辞学习,2008(4):41-46.
[3]富嘉芸.从社会语言学看网络火星文[J].现代交际,2016(2):61.
[4]韩亚桐.“火星文”的象似性及其对规范汉字的影响[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
(1):16-19.
[5]王寅.论语言符号象似性[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5):4-7.
[6]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85.
[7]张伟.“火星文”的构造分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4):36-38.
[8]Herring,S.C..Genderandparticipationincomputer-mediatedlinguisticdiscour[M].
PaperprentedattheAnnualMeetingoftheLinguisticSocietyofAmerica(Philadelphia,PA,
1992:9-12.
基金項目:本研究为2018年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校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型项目“网络
火星文的语言学调查与分析”成果之一,项目编号:湘外经院教字〔2018〕35号。负责人:刘
俨,指导老师:林巧莉,参与人:宁敏,周玲,梁秀婷,杨芳华。
本文发布于:2023-01-03 12:04: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843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