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国一卷数学

更新时间:2023-01-03 08:48:23 阅读: 评论:0


2023年1月3日发(作者:smoke free)

2019年全国1卷理科数学试题及详解

——广东广州兹能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242,60MxxNxxx,则MN()

A.43xxB.42xxC.22xxD.23xx

【答案】C。

【解析】由260xx可得32023xxx,故23Nx。故而可得MN

22x,故选C。

2.设复数1zi,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xy,则()

A.2

211xyB.2

211xyC.2

211xyD.2

211xy

【答案】C。

【解析】由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xy可得zxyi,故而2

2111zixyixy,

化简可得2

211xy。故选C。

3.已知0.20.3

2

log0.220.2abc,,,则()

A.abcB.acbC.cabD.bca

【答案】B。

【解析】取中间值。

22

log0.2log100aa,0.202211bb,

0.300.20.2101cc,故而可得acb,故选B。

4.古希腊时期,人们认为最美人体的头顶到肚脐的长度与肚脐至足底的长度之比为

51

2

51

0.618

2

,称为黄金分割比例),著名的“断臂维纳斯”便是如此。此外,最美

人体的头顶至咽喉的长度与咽喉至肚脐的长度之比也是

51

2

。若某人满足上述两个黄

金分割比例,且腿长为105cm,头顶至脖子下端的长度为26cm,则其身高可能是()

A.165cmB.175cmC.185cmD.190cm

【答案】B。

【解析】不妨设头顶、咽喉、肚脐、足底分别为点ABCD,,,,故可得

51

2

ABBC

,

51

2

ACCD

,假设身高为

x

,可解得

51

2

CDx









35

2

ACx









735

2

ABx

,

由题意可得

735

26

2

51

106

2

ABx

CDx













,化简可得

52

178

735

212171

51

x

x

x

x



。故选B。

5.函数

2

sin

cos

xx

fx

xx

在,上的图像大致为()

A

B

C

D

【答案】D。

【解析】取特值。





2

sin

cos

xx

fxfx

xx





,故函数为奇函数;

又

2

22

1

42

2

0,1

12

4

ff













,故选D。

6.我国古代典籍《周易》用“卦”描述万物的变化。每一“重卦”由从下到上排列的6个爻

组成,爻分为阳爻“”和阴爻“”,右图就是一重卦。在所有重卦中随机取一重

卦,则该重卦恰有3个阳爻的概率是()

A.

5

16

B.

11

32

C.

21

32

D.

11

16

【答案】A。

【解析】一共可能有6264种可能,其中满足恰有3个阳爻的有3

6

20C种,故概率为

205

6416

,故选

A。

7.已知非零向量a,b满足2ab,且abb,则a和b的夹角为()

A.

6

B.

3

C.

2

3

D.

5

6

【答案】B。

【解析】2

2,cos0abbabbabbabb,将2ab带入可得

1

cos

2

,

即夹角为

3

。故选B。

8.右图是求

1

1

2

1

2

2

的程序框图,图中空白框中应填入()

A.

1

2

A

A

B.

1

2A

A



C.

1

12

A

A

D.

1

1

2

A

A



【答案】A。

【解析】运行程序框图。A.第一步:

1

,1

2

Ak,是;第二步:

1

,2

1

2

2

Ak

,是;第三步:

1

,3

1

2

1

2

2

Ak

,否,输出,故A正确。故选A。

9.记

n

S为等差数列

n

a的前

n

项和。已知

45

05Sa,,则()

A.25

n

anB.310

n

anC.228

n

SnnD.2

1

2

2n

Snn

【答案】A。

【解析】由等差数列性质可得

41

51

460

45

Sad

aad





,解得

1

2

3

d

a



,故

24

25

n

n

Snn

an





。故选A。

10.已知椭圆C的焦点为

12

1,01,0FF,,过点

2

F的直线与C交于AB,两点,

221

2AFFBABBF,,则C的方程为()

A.

2

21

2

x

yB.

22

1

32

xy

C.

22

1

43

xy

D.

22

1

54

xy



【答案】B。

【解析】不妨设

2

FBm,故

1222

33FBABAFFBFBm,由椭圆定义可得

12

24FBFBam,故

21212

13

,,,2

22

FBaBFaAFaAFaAFa,在

12

AFF和

12

BFF中,分别可得:

222

21

222

2

21

41

cos

22

19

4

2

44

cos

1

22

2

aca

AFF

aca

aca

a

BFF

a

ac













,由二角互补可得

221a

aa

,解得

23a,故22b,方程为

22

1

32

xy

。故选B。

11.关于函数sinsinfxxx有下述四个结论:

①fx是偶函数②fx在区间,

2







单调递增

③fx在,有4个零点④fx的最大值为2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是

A.①②④B.②④C.①④D.①③

【答案】C。

【解析】分段函数讨论。

①由sinsinsinsinfxxxxxfx,故①正确;

②,

2

x







时,sinsin2sinfxxxx,函数递减,故②错误;

③0,x时,sinsin2sinfxxxx,函数有两个零点,00ff,故,0x时,

00ff,故函数有且只有三个零点,故③错误;

④函数为偶函数,故只需讨论正数的情况。2,2xkkkN时,sinsin2sinfxxxx,

最大值为2;2,22xkkkN,sinsin0fxxx。故函数最大值为2.

故选C。

12.已知三棱锥PABC的四个顶点在球O的球面上,PAPBPC,ABC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

EF,分别是PAAB,的中点,90CEF,则球O的体积为()

A.86B.46C.26D.6

【答案】D。

【解析】如图所示,三棱锥PABC为正三棱锥,不妨设2PAPBPCa,底面外接圆半径为r。

由题意可得EFa,3CF,在PAC中,由余弦定理可得

224441

cos

2222

aa

PAC

aa







,故

EAC中,2

22

1

4222

2

ECaaa

a

,又90CEF,故根据勾股定理可得

222ECEFCF即2

2

223

2

aa,即2PC。在直角POC中,

2

3

3

OCr,

2

2

6

3

OPPCr。由正三棱锥外接球半径公式可得:

2

2

226

222

rOP

rh

R

hOP

,故体积为

3

4

6

3

R。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曲线23xyxxe在点0,0处的切线方程为。

【答案】3yx。

【解析】求导可得2'331xyxxe,故切线斜率为

0

'3

x

y

,故切线方程为3yx。

14.记

n

S为等比数列

n

a的前

n

项和。若

1

1

3

a,2

46

aa,则

5

S。

【答案】

121

3

【解析】由2

46

aa可得265

11

aqaq,解得

1

1aq,即3q。故

5

1

5

1

121

13

aq

S

q



15.甲、乙两队进行篮球决赛,采取七场四胜制(当一队赢得四场胜利时,该队获胜,决赛结束)。根据前

期比赛成绩,甲队的主客场安排依次为“主主客客主客主”。设甲队主场取胜的概率为0.6,客场取胜的概

率为0.5,且各场比赛结果相互独立,则甲队以4:1获胜的概率是。

【答案】

9

50

【解析】欲使甲队4:1获胜,则第五场甲胜,前四场甲胜三场负一场。可能情况为:1负或2负或3负或4

负,即两主场负一场或两客场负一场,故概率为122132

22

9

0.60.40.50.60.5

50

PCC。

16.已知双曲线22

22

:10

xy

Cab

ab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12

FF,,过

1

F的直线与C的两条渐近线分别

交于AB,两点。若

1

FAAB,

12

0FBFB,则C的离心率为。

【答案】2。

【解析】不妨设点,0

b

Bmmm

a







,故

12

,,,

bb

BFcmmBFcmm

aa









,由

12

0FBFB

可得

2

222

2

0

b

mcm

a

,解得

ma

。故,Bab,又

1

FAAB,故,

22

acb

A







,带入直线

b

yx

a



可得

22

bbac

a

,解得2ca,故离心率为2。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17~21题为必考题,

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2、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60分。

17.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设2

2sinsinsinsinsinBCABC。

(1)求A;

(2)若22abc,求sinC。

【答案】(1)

3

A

(2)

62

sin

4

C

【解析】

(1)由正弦定理可将2

2sinsinsinsinsinBCABC化简为2

2bcabc,整理可得:

222bcbca,由余弦定理可得

2221

cos

22

bca

A

bc





,故

3

A

。

(2)由(1)得222abcbc,又22abc,即22acb,平方可得222244acbcb,

将222abcbc代入222244acbcb可得222222244bcbccbcb,

整理可得2222bbcc,即31bc。代入222abcbc中可得

2

222223131323acccc

,即2

22

3

31

2

ac,化简可得6

31

2

ac

即63

sin31sin

22

AC

,解得

162

sin

4

231

C



18.如图,直四棱柱

1111

ABCDABCD

底面是菱形,

1

4AA

,2AB,60BAD,EMN,,分

别是

11

BCBBAD,,

的中点。

(1)证明://MN平面

1

CDE

;(2)求二面角

1

AMAN

的正弦值。

【答案】(1)略。(2)

1

210

sin

5

5

AMAN

【解析】

(1)如图,连接

1

BC

,ME。

EM,分别是

1

BCBB,

的中点,EM是

1

BBC

的中位线,

11

1

//

2

EMBCEMBC,

在四棱柱

1111

ABCDABCD中,

11

//ADBC,N分别是

1

AD的中点,

111

11

//

22

DNBCDNADBC,,

//DNME四边形MNDE是平行四边形,

//MNDE

//MN平面

1

CDE

(2)过A作AOCD于点O,以O为坐标原点,OA为

x

轴,OC为y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60BAD,2AB,

1

4AA

,底面为菱形。故3,0,0A,3,2,0B,1

3,2,4B,

1

3,0,4A,0,1,0D,又MN,分别是

11

BBAD,的中点,故:31

3,2,2,,2

22

MN









不妨设半平面

1

AMA

1

MAN

的法向量分别为

11112222

,,,,,nxyznxyz,可得:





111

111

1

111

11

,,0,2,20

0

0

,,0,0,40

xyz

nAMyz

z

xyz

nAA













,令

1

1x

,故

1

1,0,0n;





222

22

21

222

222

21

,,0,2,20

0

31

31

,,,,20

20

22

22

xyz

yz

nAM

xyz

xyz

nAN

























,令

22

1yz

故2

3,1,1n;

故12

112

12

3

coscos,

5

nn

AMANnn

nn



,故

1

210

sin

5

5

AMAN。

19.已知抛物线2:3Cyx

的焦点为F,斜率为

3

2

的直线l与C的交点分别为AB,,与

x

轴的交点为P。

(1)若4AFBF,求直线l的方程;(2)若3APPB,求AB。

【答案】(1)

37

28

yx(2)

410

3

AB

【解析】

(1)设直线l的方程为:

3

2

yxm,与抛物线方程联立可得:



2

22

3

9

330

3

4

2

yx

xmxm

yxm





,设

1122

,,AxyBxy,,故

12

4

1

3

xxm

由抛物线定义可得:

12

43

14

32

AFBFxxpm,解得

7

8

m。

故直线方程为:

37

28

yx

(2)设直线l的方程为:

32

23

yxmxym,与抛物线方程联立可得:



2

2

3

220

2

3

yx

yym

xym





,设

11220

,,,0AxyBxyPx,,,故12

12

2

2

yy

yym





由3APPB可得

12

030yy,可得12

2

33

1

yy

y





,带入上式可得

3

2

m,

故直线方程为

33

22

yx。

解得:

5

3,3,1

3

AB







,故

410

3

AB

20.已知函数sinln1fxxx,'fx为fx的导数。证明:

(1)'fx在区间

1,

2







存在唯一极大值点;

(2)fx有且仅有2个零点。

【答案】略

【解析】

证明:

(1)令

1

'cos

1

gxfxx

x



,求导可得:

2

1

'sin

1

gxx

x



求二次导可得:

3

2

''cos0

1

gxx

x



,故'gx在

1,

2







递减

令

2

1

'0sin

1

gxx

x



,结合图像可知

2

1

sin

1

x

x

0,

2







内必有一解,设为

0

x。

故

0

2

1

'0sin0

1

gxxxx

x



,函数在

0

0,x上递增,在

0

,

2

x







上递减。

故函数在

0

xx处取到唯一极大值。

(2)由题意可得:00f,'00f,故0x为函数一零点。

①当1,0x时,

1

'cos0

1

fxx

x



,此时函数fx递减,又00f,故函数在1,0上无

零点;

②当0,x时,'fx在

0

0,x上递增,在

0

,

2

x







上递减,且'00f,

'0

2

f







2

x

时,

cos0x,

1

0

1x

,故'0fx。故'fx在0,上先正后负,故函数fx在0,上先增后减。

1ln10

22

f











,0ln10f,故函数在

,

2

x







内必有一零点。

③当,x时,sin1x,ln1ln11x,故sinln10fxxx,函数无零点。

综上:函数fx有且只有2个零点。

21.为治疗某种疾病,研制了甲、乙两种新药,希望知道哪种新药更有效,为此进行动物试验。试验方案

如下:每一轮选取两只白鼠对药效进行对比试验,对于两只白鼠,随机选一只施以甲药,另一只施以乙药。

一轮治疗结果得出后,再进行下一轮试验。当其中一种药治愈的白鼠比另一种药治愈的白鼠多4只时,就

停止试验,并认为治愈只数多的药更有效。为了方便描述问题,约定:对于每轮试验,若施以甲药的白鼠

治愈且施以乙药的白鼠未治愈则甲药得1分,乙药得1分;若施以乙药的白鼠治愈且施以甲药的白鼠未治

愈则乙药得1分,甲药得1分;若都治愈或都未治愈则两种药均得0分。甲、乙两种药的治愈率分别记为

、,一轮试验中甲药的得分记为X。

(1)求X的分布列;

(2)若甲药、乙药在试验开始时都赋予4分,0,1,,8

i

pi表示“甲药的累计得分为i时,最终认为甲

药比乙药更有效”的概率,则

0811

011,2,,7

iiii

pppapbpcpi



,,,

其中101apXbpXcpX,,。假设0.5、0.8。

(ⅰ)证明:

1

0,1,,7

ii

ppi

为等比数列;

(ⅱ)求

4

p

,并根据

4

p

的值解释这种试验方案的合理性。

【答案】(1)

【解析】

解:(1)由题意可列分布列:

X1

0

1

P1121

(2)

(ⅰ)由题意可得110.4apX,0120.5bpX,

110.1cpX

此时X的分布列为:

X1

0

1

P

2

5

1

2

1

10

故

11

211

1,2,,7

5210iiii

ppppi



,即

11

2211

1,2,,7

551010iiii

ppppi





化简可得:

11

41,2,,7

iiii

ppppi



即1

1

41,2,,7ii

ii

pp

i

pp



又

11

211

1,2,,7

5210iiii

ppppi





故数列

1

0,1,,7

ii

ppi

为公比为4的等比数列。

(ⅱ)由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可得:

8

10

80102187

14

14

pp

pppppppp





8

11

8

41

3

1

341

pp



又

4

10

401043

14

14

pp

pppppp





4

8

4

4

3

41

1

41

341

p



此时说明,甲累计得4分,乙累计得0分,概率极小,符合甲乙两种药物都有效用的说法。

(二)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在第22、23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

一题计分。

22.[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10分)

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

2

2

2

1

1

4

1

t

x

t

t

y

t

(t为参数)。以坐标原点O为极点,

x

轴正

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

2cos3sin110

(1)求C和l的直角坐标方程;

(2)求C上的点到l距离的最小值。

【答案】(1)

2

2:1

4

y

Cx

:23110lxy

;(2)

min

7d

【解析】

解:(1)

①当0t时,可得

22

2

22

11

4

11

tt

tt

x

tt

tt



















414

1

yt

ty

t

t



,将

14

t

ty



带入前式可得

2

2

2

2

16

4

4

16

4

y

y

x

y



,即

2

21

4

y

x

当0t时,

1

0

x

y

,也满足

2

21

4

y

x

故C的直角方程为:

2

21

4

y

x

②由

2cos3sin110

可得:

23110xy

,故l的直角方程为:

23110xy

(2)设C上任意一点为cos,2sinP,故点P到l的距离

2cos23sin11

7

d



化简可得

74sin11

6

7

d









,故当

3

62



即

4

3

时,

min

7d。

23.[选修4—5:不等式选讲](10分)

已知abc,,为正数,且满足1abc。证明:

(1)222

111

abc

abc



(2)33324abbcca

【答案】略。

【解析】

证明:(1)1abc,即证222bcacababc,即证222222222bcacababc,即证

2220abbcca,明显成立。故原不等式222

111

abc

abc

成立。

(2)3332222222333abcabcbaccba左边,

1abc,3

33333abcabc,当且仅当1abc时取等号;

又222222222bcbcacacbaab,,,故

2222223331818abcbaccbaabc,当且仅当1abc时取等号;

综上:33324abbcca,当且仅当1abc时取等号。

本文发布于:2023-01-03 08:48: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833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石家庄40中
下一篇:中考食谱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