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的发展历史
数学的发展历史
数学是一门伟大的科学,数学作为一门科学
具有悠久的历史,与自然科学相比,数学更是积
累性科学,它是经过上千年的演化发展才逐渐兴
盛起来。同时数学也反映着每个时代的特征,美
国数学史家克莱因曾经说过:"一个时代的总的
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与这个时代的数学活动密切
相关。这种关系在我们这个时代尤为明显"。"
数学不仅是一种方法、一门艺术或一种语言,数
学更主要是一门有着丰富内容的知识体系,其内
容对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哲学家、逻辑学
家和艺术家十分有用,同时影响着政治家和神学
家的学说"。数学已经广泛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和思想,是形成现代文化的主要力量。而数学的
历史更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数学的发展。但有一
点值得注意的是,人是这一方面的创造者,因此
人本身的作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表现为
是否爱数学,是否愿为数学贡献毕生的精力。正
是这主导着数学。
数学史是研究数学发展历史的学科,是数学
的一个分支,和所有的自然科学史一样,数学史
也是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数学
与整数同样的法则进行计算;已经有了关于
倒数、乘法、平方、立方、平方根、立方根的数
表;借助于倒数表,除法常转化为乘法进行计算。
巴比伦数学具有算术和代数的特征,几何只是表
达代数问题的一种方法。这时还没有产生数学的
理论。对埃及古代数学的了解,主要是根据两卷
纸草书。从这两卷文献中可以看到,古埃及是采
用10进位制的记数法。埃及人的数学兴趣是测量
土地,几何问题多是讲度量法的,涉及到田地的
面积、谷仓的容积和有关金字塔的简易计算法。
但是由于这些计算法是为了解决尼罗河泛滥后
土地测量和谷物分配、容量计算等日常生活中必
须解决的课题而设想出来的,因此并没有出现对
公式、定理、证明加以理论推导的倾向。埃及数
学的一个主要用途是天文研究,也在研究天文中
得到了发展。由于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古希腊
受到埃及、巴比伦这些文明古国的许多影响,成
为欧洲最先创造文明的地区。
希腊的数学是辉煌的数学,第一个时期开始
于公元前6世纪,结束于公元前4世纪。泰勒斯开
始了命题的逻辑证明,开始了希腊伟大的数学发
展。进入公元前5世纪,爱利亚学派的芝诺提出
了四个关于运动的悖论,柏拉图强调几何对培养
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作用,亚里士多德建立了形
式逻辑,并且把它作为证明的工具;德谟克利特
把几何量看成是由许多不可再分的原子所构成。
第二个时期自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1世纪,这时
的学术中心从雅典转移到了亚历山大里亚,因此
被称为亚历山大里亚时期。这一时期有许多水平
很高的数学书稿问世,并一直流传到了现在。公
元前3世纪,欧几里得写出了平面几何、比例论、
数论、无理量论、立体几何的集大成的著作几何
原本,第一次把几何学建立在演绎体系上,成为
数学史乃至思想史上一部划时代的名著。之后的
阿基米德把抽象的数学理论和具体的工程技术
结合起来,根据力学原理去探求几何图形的面积
和体积,奠定了微积分的基础。阿波罗尼写出了
《圆锥曲线》一书,成为后来研究这一问题的基
础。公元一世纪的赫伦写出了使用具体数解释求
积法的《测量术》等著作。二世纪的托勒密完成
了到那时为止的数理天文学的集大成著作《数学
汇编》,结合天文学研究三角学。三世纪丢番图
著《算术》,使用简略号求解不定方程式等问题,
它对数学发展的影响仅次于《几何原本》。希腊
数学中最突出的三大成就--欧几里得的几何学,
阿基米德的穷竭法和阿波罗尼的圆锥曲线论,标
志着当时数学的主体部分--算术、代数、几何基
本上已经建立起来了。
罗马人征服了希腊也摧毁了希腊的文化。公
元前47年,罗马人焚毁了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
两个半世纪以来收集的藏书和50万份手稿竞付
之一炬。
从5世纪到15世纪,数学发展的中心转移到
了东方的印度、中亚细亚、阿拉伯国家和中国。
在这1000多年时间里,数学主要是由于计算的需
要,特别是由于天文学的需要而得到迅速发展。
古希腊的数学看重抽象、逻辑和理论,强调数学
是认识自然的工具,重点是几何;而古代中国和
印度的数学看重具体、经验和应用,强调数学是
支配自然的工具,重点是算术和代数。
印度的数学也是世界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作为一门学科确立和发展起来。印度数学受
婆罗门教的影响很大,此外还受希腊、中国和近
东数学的影响,特别是受中国的影响。
此外,阿拉伯数学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阿拉伯人改进了印度的计数系统,"代数"的研究
对象规定为方程论;让几何从属于代数,不重视
证明;引入正切、余切、正割、余割等三角函数,
制作精密的三角函数表,发现平面三角与球面三
角若干重要的公式,使三角学脱离天文学独立出
来。
在我国,春秋战国之际,筹算已得到普遍的
应用,筹算记数法已使用十进位值制,这种记数
法对世界数学的发展是有划时代意义的。这个时
期的测量数学在生产上有了广泛应用,在数学上
亦有相应的提高。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也促进了
数学的发展,秦汉是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经济
和文化均得到迅速发展。中国古代数学体系正是
形成于这个时期,它的主要标志是算术已成为一
个专门的学科,以及以《九章算术》为代表的数
学著作的出现。
《九章算术》是战国、秦、汉封建社会创立
并巩固时期数学发展的总结,就其数学成就来
说,堪称是世界数学名著。魏、晋时期赵爽与刘
徽的工作为中国古代数学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刘徽用无穷分割的方法证明了直角方锥与直角
四面体的体积比恒为2:1,解决了一般立体体积
的关键问题。在证明方锥、圆柱、圆锥、圆台的
体积时,刘徽为彻底解决球的体积提出了正确途
径。这之后,我国数学经过像秦九邵、祖冲之、
郭守敬、程大位这样的数学家进一步发展了我国
的数学事业。
在西欧的历史上,中世纪的黑暗在一定程度
上阻碍了数学的发展,15世纪开始了欧洲的文艺
复兴,使欧洲的数学得以进一步发展,15世纪的
数学活动集中在算术、代数和三角方面。缪勒的
名著《三角全书》是欧洲人对平面和球面三角学
所作的独立于天文学的第一个系统的阐述。16
世纪塔塔利亚发现三次方程的代数解法,接受了
负数并使用了虚数。16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是伟
达,他写了许多关于三角学、代数学和几何学的
著作,其中最著名的《分析方法入门》改进了符
号,使代数学大为改观;斯蒂文创设了小数。17
世纪初,对数的发明是初等数学的一大成就。
1614年,耐普尔首创了对对数,1624年布里格斯
引入了相当于现在的常用对数,计算方法因而向
前推进了一大步。至此,初等数学的主体部分--
算术、代数与几何已经全部形成,并且发展成熟。
变量数学时期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20年
代,这一时期数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数量的变化
及几何变换。这一时期的主要成果是解析几何、
微积分、高等代数等学科。
17世纪是一个开创性的世纪。这个世纪中发
生了对于数学具有重大意义的三件大事。首先
是伽里略实验数学方法的出现,它表明了数学与
自然科学的一种崭新的结合。其特点是在所研究
的现象中,找出一些可以度量的因素,并把数学
方法应用到这些量的变化规律中去。第二件大事
是笛卡儿的重要著作《方法谈》及其附录《几何
学》于1637年发表。它引入了运动着的一点的坐
标的概念,引入了变量和函数的概念。由于有了
坐标,平面曲线与二元方程之间建立起了联系,
由此产生了一门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学的新学
科--解析几何学。这是数学的一个转折点,也是
变量数学发展的第一个决定性步骤。第三件大事
是微积分学的建立,最重要的工作是由牛顿和莱
布尼兹各自独立完成的。他们认识到微分和积分
实际上是一对逆运算,从而给出了微积分学基本
定理,即牛顿-莱布尼兹公式。17世纪的数学,
发生了许多深刻的、明显的变革。在数学的活动
范围方面,数学教育扩大了,从事数学工作的人
迅速增加,数学著作在较广的范围内得到传播,
而且建立了各种学会。在数学的传统方面,从形
的研究转向了数的研究,代数占据了主导地位。
在数学发展的趋势方面,开始了科学数学化的过
程。最早出现的是力学的数学化,它以1687年牛
顿写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为代表,从三大
定律出发,用数学的逻辑推理将力学定律逐个
地、必然地引申出来。18世纪数学的各个学科,
如三角学、解析几何学、微积分学、数论、方程
论,得到快速发展。19世纪20年代出现了一个伟
大的数学成就,它就是把微积分的理论基础牢固
地建立在极限的概念上。柯西于1821年在《分析
教程》一书中,发展了可接受的极限理论,然后
极其严格地定义了函数的连续性、导数和积分,
强调了研究级数收敛性的必要,给出了正项级数
的根式判别法和积分判别法。而在这一时期,非
欧几何的出现,成为数学史上的一件大事,非欧
几何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认为欧氏几何唯一地存
在是天经地义的观点。它的革命思想不仅为新几
何学开辟了道路,而且是20世纪相对论产生的前
奏和准备。这时人们发现了与通常的欧几里得几
何不同的、但也是正确的几何--非欧几何。非欧
几何所导致的思想解放对现代数学和现代科学
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人类终于开始突破感
官的局限而深入到自然的更深刻的本质。非欧几
何的发现,黎曼和罗巴切夫斯基功不可灭,黎曼
推广了空间的概念,开创了几何学一片更广阔的
领域--黎曼几何学。后来,哈密顿发现了一种乘
法交换律不成立的代数--四元数代数。不可交换
代数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认为存在与一般的算术
代数不同的代数是不可思议的观点。它的革命思
想打开了近代代数的大门。另一方面,由于一元
方程根式求解条件的探究,引进了群的概念。19
世纪20~30年代,阿贝尔和伽罗瓦开创了近世代
数学的研究。这时,代数学的研究对象扩大为向
量、矩阵,等等,并渐渐转向代数系统结构本身
的研究。19世纪还发生了第三个有深远意义的数
学事件:分析的算术化。1874年威尔斯特拉斯提
出了被称为"分析的算术化"的著名设想,实数系
本身最先应该严格化,然后分析的所有概念应该
由此数系导出。19世纪后期,由于狄德金、康托
和皮亚诺的工作,这些数学基础已经建立在更简
单、更基础的自然数系之上。
20世纪40~50年代,世界科学史上发生了三
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即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算
机的发明和空间技术的兴起。此外还出现了许多
新的情况,促使数学发生急剧的变化。1945年,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以后,由于电子计算机应
用广泛、影响巨大,围绕它很自然要形成一门庞
大的科学。计算机的出现更是促进了数学的发
展,使数学分为了三个领域,纯粹数学,计算机
数学,应用数学。现代数学虽然呈现出多姿多
彩的局面,但是它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如下:(1)
数学的对象、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很大的
发展,分析学、代数学、几何学的思想、理论和
方法都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数学的不断分化,不
断综合的趋势都在加强。(2)电子计算机进入数
学领域,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3)数学渗透
到几乎所有的科学领域,并且起着越来越大的作
用,纯粹数学不断向纵深发展,数理逻辑和数学
基础已经成为整个数学大厦基础。
数学出现于包含著数量、结构、空间及变化
等困难问题内。一开始,出现于贸易、土地测量
及之后的天文学;今日,所有的科学都存在着值
得数学家研究的问题,且数学本身亦存在了许多
的问题。牛顿和莱布尼兹是微积分的发明者,费
曼发明了费曼路径积分,来用于推理及物理的洞
察,而今日的弦理论亦生成为新的数学。一些数
学只和生成它的领域有关,且应用于此领域的更
多问题解答。
每一门科学都有自己的特点,数学亦然。数
学问题的解决往往不能立刻转化或不能转化为
生产力,只有一小部分可以实现这个转化。一个
明显的例子便是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与哈伯的
合成氨法,经过几百年的不懈努力,只剩下1+1
的证明,但之前命题的证明并没有促进生产力的
发展,而哈伯的合成氨法就不一样了,它极大促
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化工业的发展。但这
并不能说明数学问题的解决与数学作用不大,数
学起决定性作用的例子最明显的便是物理学,当
物理学中有关数学的问题得以解决时,物理学特
别是理论物理学会有很大的发展。其实不仅仅是
物理学,社会中的各个方面都会牵涉到数学,数
学的作用范围如此之广,这是其他的学科所无法
比拟的。
数学经过上千年的发展与演化,得以发展
到今天的繁荣,虽然当年诺贝尔没有为数学设
奖,但一代代的数学家们前仆后继,为数学事业
倾注了一生的心血,他们为世人呈现出了数学的
美丽。历史的车轮终将还会向前,数学终将还会
继续发展。
本文发布于:2023-01-03 08:33: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832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