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的成就

更新时间:2023-01-03 08:24:39 阅读: 评论:0


2023年1月3日发(作者:英语手抄报图片简单又漂亮)

高中-语文-资料-打印版

精心校对版本

第八课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

〈一〉

杨振宁(1922—),安徽省合肥人,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

得者。

其在1954年提出的规范场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为统合与了解基本

粒子强、弱、电磁等三种相互作用力的基础;

1957年由于与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

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此外曾在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领域做出多项贡献。

(一)求学经历

杨振宁读小学时,数学和语文成绩都很好。

1938年他才16岁,中学还没有毕业,就考入了西南联大

1942年20岁的杨振宁大学毕业,随即进入西南联大的研究院

1944年在西南联大研究院毕业

1945年考取公费留学赴美,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

1949年

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开始同李政道

合作

(二)喜获诺奖

1949年,杨振宁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做博士后,开始同李政道合作进

行粒子物理的研究工作,其间遇到许多令人迷惑的现象和不能解决的问题。

他们大胆怀疑,小心求证,最终推翻了宇称守恒律,使迷惑消失,问题解决,

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三)心系祖国

杨振宁谨记父亲杨武之的遗训:有生应记国恩隆。他在1971年夏回国访问,

高中-语文-资料-打印版

精心校对版本

是美国科学家中率先访华的。

杨振宁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6年来,他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学术联系

工作,先后被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等

校授予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四)主要成就

杨振宁对物理学的贡献范围很广,包括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

学等。

除了同李政道一起发现宇称不守恒之外,杨振宁还率先与米耳斯()

提出了“杨振宁—米耳斯规范场论”,与巴克斯特()创立了“杨振宁-

巴克斯特方程”。

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赛格瑞()推崇杨振宁是“全世界几十

年来可以算为全才的三个理论物理学家之一”。

〈二〉

吴学东,女,副教授。1982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历史系,1988年获讲师

职称。1991年调任桂林文化研究中心任研究人员,1996年调到广西大学社会科

学部任“中国革命史”的公共政治课教师。1999年在广西大学就读于“科学技

术哲学”研究生班,2001年获研究生学历。1999年底获副教授专业技术职称,

迄今在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任教师。

梁国钊,1940年11月出生,广西容县人。1963年毕业于广西大学物理专业,

1978年起从事科学技术哲学教学与研究,1986年至今任硕士生导师,1990年晋

升教授,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获全国归

侨侨眷先进个人称号,现任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科学技术哲学教授、广西民族

大学科技哲学(科技史)教授。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梁国钊教授神往漫步于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精

神世界之中。发表在十多种核心刊物和其他学术杂志上的论文有七十篇之多。已

出版著作《科研与道德》《失败的科学》《教子有方——诺贝尔奖获得者家教故

事》《预约成功——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大学生涯》《诺贝尔奖获得者论科学思想、

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等,足见他关注和研究的领域,涉及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的

高中-语文-资料-打印版

精心校对版本

整个人生。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人生历程中去研究他们,揭示生命的价值,这是

梁国钊教授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研究的最大贡献和成功。本文是他与吴学东合作完

成的。

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1.单音字

负笈

(jí)纨绔

..

(wánkù)

造诣

(yì)夯

实(hānɡ)

吴大猷

(yóu)不啻

(chì)

身(jī)谬

误(miù)

热忱

(chén)潜

在(qián)

步骤

(zhòu)契

机(qì)

租赁

(lìn)麾

下(huī)

除(tī)逃遁

(dùn)

相(jiǒnɡ)憎

恶(zēnɡ)

惊愕

(è)

2.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秀(jùn)

永(juàn)

周折

(zhé)

耗(shé)

勉强

(qiǎnɡ)

盛(qiánɡ)

倔强

(jiànɡ)

肥胖

(pànɡ)

心广体胖

(pán)

(2)语境辨析法

①重庆的冷某一脸沮丧

(sànɡ),不知所措。前几天,为家中老人办丧

(sānɡ)

礼时,狂风袭来,酿成2死21伤的惨剧。

②拜谒中山陵时,他拾

(shè)级而上,看到有人不断拾

(shí)起路边的落叶。

高中-语文-资料-打印版

精心校对版本

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

pìn(聘)请

驰chěng(骋)

告jiè(诫)

jiè(戒)严

xiá(遐)想

闲xiá(暇)

diān(巅)峰

diān(颠)倒

miù(谬)误

杀lù(戮)

shàn(擅)长

shàn(嬗)变

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

1.踪迹·踪影

“踪迹”指行动所留的痕迹。

“踪影”指踪迹形影(指寻找的对象,多用于否定式)。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拍摄这张照片的网友说,目前他也不知道“深邃哥”的踪迹(踪迹/踪影)。而

我们之前也在南窑火车站找过“深邃哥”,但毫无踪影(踪迹/踪影)。

2.以致·以至

“以致”,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造成的结果(多指

不好的结果)。

“以至”,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

也表示由于前半句话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谁要想学习理论物理,一个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借阅王竹溪先生的笔记,

以至(以致/以至)他的各门课的笔记,都为他的历代弟子所“必读”。

(2)华能国际电力燃料成本上涨,以致(以致/以至)该公司利润受压。

3.云集·聚集

两者都有共同的语素“集”,都有“集合”的意思。

“云集”是偏正式结构,指像天空的云一样从各处聚集在一起。

“聚集”是并列式结构,指集合,凑在一起。

前者表明的人数比“聚集”多,且有强调来自四面八方的意思。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两会是人民关注的盛会,也是媒体竞技的“战场”。人民大会堂前云集(云

高中-语文-资料-打印版

精心校对版本

集/聚集)了各路记者,大家通过镜头、文字和网络沟通会场内外,让更多的人第

一时间了解两会现场。

4.不止·不只

“不止”指继续不停,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

“不只”指不但,不仅。

前者既可以作动词,也可以作副词;后者是连词,后面要有与之相呼应的连

词。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他恐怕不止(不止/不只)六十岁了。

第4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

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NBA常规赛湖人客场挑战太阳时遭到继往开来

....

的快攻,最终没有顶住压

力,输掉了比赛。(×)

请说明理由:句中强调连续不断的进攻,应用“前赴后继”。

(2)刘思伟表示:“能够被老百姓喜欢就是好的,不论是我的表现爱情无奈

的《找个好人就嫁了吧》,还是表现爱情痴情与负心的《爱情买卖》,都是讲述

很纠结的事情,但和没有歌词、更加纠结的《忐忑》相比,我五体投地

....

。”(×)

请说明理由:本句表达的意思是自愧不如,在此语境下改为“甘拜下风”较

合适。因为“甘拜下风”除去“佩服”外,更强调的是“自认不如”。

(3)作为一名立志钻研语言学的人,地震的时候我不如地质系的孩子分析得

头头是道,核泄漏的时候我不如核工业系的孩子分析得井井有条

....

,但灾后谣言四

起之时,我却兴奋地发现自己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请说明理由:“井井有条”强调说话办事的条理性。用在此句中符合语境。

(4)1937年日寇大举入侵中国,在民族危亡之际,国共两党共赴国难。他们

浴血奋战,继往开来

....

,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壮丽的篇章。(×)

请说明理由:“继往开来”和“前赴后继”都有继承前人事业的意思,但词

义的侧重点不同。“继往开来”指继承前人的事业,并为将来开辟道路;“前赴

后继”形容踊跃前进,连续不断。从语境看,“国共两党”在抗战中与日寇浴血

奋战,题目强调的是不怕牺牲,“踊跃前进”,与“为将来开辟道路”无关,应

该用“前赴后继”。

高中-语文-资料-打印版

精心校对版本

(5)外交艺术似乎高深莫测,但邓小平的对外谈话总是通俗易懂,让一般老

百姓也能对国家的外交方略心领神会,他常常会在机智中不乏幽默,一语中的

....

举重若轻,甚至令人捧腹大笑。(×)

请说明理由:“一语中的”和“一针见血”都可指很容易地说出问题的实

质,但词义范围不同、程度不同。“一语中的”程度较轻,指用于说话。“一针

见血”程度较重,不仅指说话,也可指写文章。语境讲邓小平的对外谈话的艺术,

且与“举重若轻”连用,程度较重,应该用“一针见血”。

(6)3月8日,一场另辟蹊径

....

的庆“三八”妇女巧手编织展在本市妇女手工艺

编织基地举行,栩栩如生的“鲤鱼跃龙门”“孔雀开屏”“雄鸡报晓”“金龙腾

飞”等自创作品令人赞不绝口。(×)

请说明理由:“别开生面”和“另辟蹊径”都可指另创一种新风格,但“别

开生面”还可指另外创造新的形式;“另辟蹊径”还可指另找一个新途径、新方

法。从语境看,庆“三八”妇女巧手编织展应属于形式方面的创新,应该用“别

开生面”。

(7)某市将对地理位置相邻的学校,实施“一校多区”的实质性兼并,实施

强校对弱校兼并管理。统一管理后,学校之间扬长避短

....

,互相借鉴和学习的机会

就多了。(×)

请说明理由:“扬长避短”和“取长补短”都涉及长处和短处,结构相同,

经常会误用。“扬长避短”指吸取长处来弥补短处。前者重在“避”,后者重在

“补”。从语境看,学校之间互相借鉴和学习,应该用“取长补短”。

(8)安全生产无止境,安全生产无最好。若企业都能够将既有的隐患、问题

触类旁通

....

,那么企业一定会再上一个新台阶,一个地区乃至全国逐年好转的安全

生产形势才会得到保持。(×)

请说明理由:“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都可指由一推知多的意思,但词

义侧重点不同。“举一反三”指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强调效果。“触

类旁通”指掌握关于某一事物的知识,而推知同类中其他事物,强调行为。语境

强调的是总结、借鉴有关“既有的隐患、问题”的经验和教训后的效果,应该用

“举一反三”。

高中-语文-资料-打印版

精心校对版本

本文以传主杨振宁如何“合璧”中西文化,取得事业成功为主线,主要讲述

了家庭对其的熏陶。西南联大及美国求学的经历,展示了杨振宁深厚的文化底蕴、

过人的胆识及执着、坚定的人生追求,颂扬了杨振宁献身科学的精神,体现了作

为炎黄子孙的杨振宁对祖国、对民族的热爱。

引言:获奖感言——中西文化的产物

(一)家学渊源:书香门第,学养深厚

(二)奠定基业的西南联大:名家云集,高手荟萃

(三)万里寻名师:获得学位,明确方向

(四)成功之路初探

荣获诺贝尔奖,铸就辉煌

原因初探

抓住机遇,追随名师

扬长避短

中西合璧

一、阅读“奠定基业的西南联大”部分,回答问题。

1.引用华罗庚的回忆表现了什么?

【答案】本段引用数学家华罗庚的文字,形象逼真地描绘了西南联大师生

艰苦的学习条件,道出了大家坚忍不拔的毅力;也体现了中国科学家深厚的文化

底蕴。

2.第9段“挖出了几本压歪了的但仍可用的书本,欣喜若狂”表明了什么?

高中-语文-资料-打印版

精心校对版本

【答案】表明了当时的杨振宁对书籍的珍爱,从侧面赞扬了他的好学精神。

3.本部分倒数第1段“参天的大树,离不开根本。杨振宁物理学的茁壮根

系,在西南联大这片沃土往深里钻,往广处长,为大树的繁茂,汲取着丰富的营

养”一句的含意是什么?

【答案】这个比喻句非常形象地表现了杨振宁与西南联大的关系,就像一

棵大树永远不能离开根一样,杨振宁在西南联大这片沃土,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阅读“万里寻名师”部分,回答问题。

4.阅读第8段,请简析泰勒的考试方式。

【答案】泰勒这种唠家常式的别开生面的口试,独特新颖,足见名家之风

采。而杨振宁则如愿以偿,成为泰勒的研究生。

5.文章为什么详细写投名师的具体过程?

【答案】(1)杨振宁想进行实验物理学方面的研究,弥补在西南联大的缺

陷;(2)突出杨振宁取得成功的艰苦过程;(3)交代杨振宁如何从实验物理学转向

了理论物理学的研究;(4)显示三位大师各自对杨振宁的影响。

6.费米是如何评价杨振宁的?

高中-语文-资料-打印版

精心校对版本

【答案】(1)为人不求闻达;(2)悟性高,能举一反三;(3)不怕困难;(4)解

决问题时态度持重、沉静。

三、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7.文章选取了哪些材料来表现“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

【答案】(1)家庭的熏陶,既有优秀传统文化,又有父亲的现代数学启蒙;

(2)当时在西南联大的优良教育;(3)到美国学习,师从费米和泰勒等名师。

8.作者为什么从杨振宁获诺贝尔奖及其在颁奖仪式上的演讲写起?

【答案】(1)一上来就抓住读者要急于了解杨振宁何以会获此大奖的心理;

(2)通过演讲的内容透出杨振宁的自豪,点出了杨振宁获奖的原因;(3)紧紧扣住

题目“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

小标题

选文采用小标题的形式,为我们描述了杨振宁的家庭状况及他在西南联大、

芝加哥大学时求学研究的经历,总结了他成功的经验,表明深厚的文化底蕴、扎

实的基础、大胆的质疑和敏锐的洞察力是成功的关键。对于如何正确把握自己、

扬长避短,如何看待、运用中西文化等方面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同时也赞扬

了他勤奋执着、严谨治学的品质和爱国的精神。

使用小标题,便于将众多的材料分门别类地组织,从多个方面或多个角度来

展示材料、表达主题,使行文条理清楚;能吸引读者;让读者在通读全文前对文

高中-语文-资料-打印版

精心校对版本

章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在阅读过程中更快更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容并

了解写作意图。

写法指点:拟写小标题常用的方法有:

(1)时间串联法,即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材料。

(2)空间排列法,即按不同的空间安排材料。

(3)层层递进法,即按事情或由轻到重、或由深入浅地安排材料。

(4)并列组接法,即把材料用分镜头的方式组接起来。

(5)情感串联法,即以“喜、怒、哀、乐”等组接生活中的典型事例。

请为以“寝室三色”为题的文章拟三个小标题,要用三种颜色来体现你不同

的心情。

【参考示例】红色——兴奋不眠夜灰色——时时心无奈黑色——夜深

人静

杨振宁的希望

前不久,杨振宁、翁帆夫妇出席了全国图书博览会,并且成了最受追捧的“明

星”,在“我的生活”演讲中,85岁高龄的杨振宁用一个半小时回顾了自己的

一生。他略带失落地坦白了此生最大的遗憾就是和李政道关系的破裂。

他们两人早年都是西南联大出身,杨振宁比李政道年长四岁,在抗战时期的

西南联大获得硕士学位后,1945年赴美留学,很快成为同学口中的“天才”。

1946年秋天,在国内读了两年大学的李政道到芝加哥大学当研究生,他在学习

中,总是向长他几岁的先辈杨振宁寻求指导,很多物理根基是杨振宁帮他打下的。

两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1947年,他们凑钱买了辆旧车到美国西部游玩了7

个礼拜,一起参加猜字谜比赛,真是就如亲兄弟一样。1949年,两人在事业上

开始合作,在外人眼里,他们的合作非常默契,让整个物理学界羡慕和妒忌。

高中-语文-资料-打印版

精心校对版本

李、杨合作16年,其成果举世有目共睹,1956年,杨、李两人合作写了一

篇论文,对物理学家一向深信不疑的宇称不守恒定律,在弱作用中的有效性质疑,

这篇论文造成了科学概念上的一次革命,连爱因斯坦都大为赞赏。1957年,两

个亲密无间的朋友合作完成科学研究并分享诺贝尔奖,他们成了最早获诺贝尔奖

的华人,一度成为科学界的美谈。那一年杨振宁35岁,李政道31岁。

此后他们富有成果的合作还继续保持了5年。不幸的是,到了1962年,因

为各种原因,杨、李亲密关系转为冲突,症结源于:获诺贝尔奖的论文中关于“弱

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突破性思想,是谁先提出来的。杨振宁说自己先想到的,

李政道则揭露杨贪天之功,掠人之美。尽管李、杨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盛誉满

载,但他们对于个人在科学史上的名誉和地位依然锱铢必较,难以调和。1962

年4月18日,李、杨有过一次和解的长谈,那是一个感情非常激动的场面,杨

振宁哭了,李政道也哭了,但和解没有得到保持。

这之后,二人的关系稍有好转,然而6月以后,又开始谣言纷纷,说李、杨

的不和,是由于杨小气,斤斤计较等。杨振宁大怒之下给李政道写了一封信,李

政道看到这封信后,二人永远地分手了。13年的研究合作终止,“兄弟”形同

陌路,朋友不再交往。

杨振宁后来在一次采访时坦承:“我们两个人的关系,有的时候比我们和我

们的太太之间的关系还要密切……这样深厚的关系,在破裂的时候,我想跟一个

婚姻的破裂,是在同一等级的痛苦。”

李、杨反目40年,始终针锋相对,彼此缺乏应有的包容。他们的很多师友,

还有中国物理学界,在过去很多年里想做两者的协调人,促使他们第二次握手,

但事实证明一切都是徒劳。杨振宁和李政道已“分手”四十一年,随着《规范与

对称之美——杨振宁传》一书在2002年底的出版,杨、李的恩怨因旧事重提而

在紧接而来的2003年风波再起。李政道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该书有关他的

很多描述“与事实不相符合”,“杨振宁是想通过此书重写历史”,通过对他进

行诬蔑和贬低来“索取根本不属于他的荣誉”,并认为这是杨振宁与作者共同谋

划的。

前不久杨振宁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面对面》节目专访时,王志问:我们中国

有句老话“相逢一笑泯恩仇”,我相信所有中国人都希望看到你们俩和好。

杨振宁:对,这也是我现在的想法和决定。

高中-语文-资料-打印版

精心校对版本

这次图书博览会上,40多年过去了,回忆起这段往事,杨振宁深情地表示:

“李政道是我最成功的合作者,分手是我今生最大的遗憾。”他引用苏轼写给兄

弟的诗句来缅怀兄弟之情:“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此生未了因。”

对于一个已经85岁的老人来说,名利、地位、金钱等,一切都已经不重要

了,重要的是当离开这个世界时,不带遗憾地离去。

【范文赏析】

无论谁在最后做出让步,几十年中依然不肯言和,虽然其中是非我们后人难

以定论,但能被名利羁绊上几十年而不能舍、不能放,不能因“争执”而再次回

念昔日共同奋斗的友谊,毕竟有些让后辈难以苟同。也许这也染上了“科学性”

吧,一是一,二是二,马虎不得。这其中孰是孰非,可能后人也难以评价清楚。

本文发布于:2023-01-03 08:24: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832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landscapes
下一篇:恼怒的近义词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