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步电压

更新时间:2023-01-03 08:11:47 阅读: 评论:0


2023年1月3日发(作者:六一儿童节黑板报内容)

规章制度编号:国网(运检/4)***-2016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检测通用管理规定

第47分册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测量细则

国家电网公司

二〇一六年十月

I

目录

前言......................................................................................................................................................................II

1试验条件............................................................................................................................................................1

1.1环境要求............................................................................................................................................................1

1.2人员要求............................................................................................................................................................1

1.3安全要求............................................................................................................................................................1

1.4试验仪器要求....................................................................................................................................................1

2试验准备............................................................................................................................................................1

3试验方法............................................................................................................................................................2

3.1电流极和电位极................................................................................................................................................2

3.2试验电流的注入................................................................................................................................................2

3.3跨步电压测量....................................................................................................................................................2

3.4接触电压测量....................................................................................................................................................2

3.5试验验收............................................................................................................................................................3

4试验数据分析和处理.........................................................................................................................................3

4.1根据系统最大单相短路电流值判断.................................................................................................................3

4.2根据土壤电阻率、接地短路电流持续时间确定.............................................................................................3

5试验报告............................................................................................................................................................4

附录A(规范性附录)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试验报告.....................................................................................5

II

前言

为进一步提升公司变电运检管理水平,实现变电管理全公司、全过程、全方位标准化,国网运检部

组织26家省公司及中国电科院全面总结公司系统多年来变电设备运维检修管理经验,对现行各项管理规

定进行提炼、整合、优化和标准化,以各环节工作和专业分工为对象,编制了国家电网公司变电验收、运

维、检测、评价、检修通用管理规定和反事故措施(以下简称“五通一措”)。经反复征求意见,于2017

年1月正式发布,用于替代国网总部及省、市公司原有相关变电运检管理规定,适用于公司系统各级单

位。

本细则是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变电检测通用管理规定》编制的第47分册《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测量

细则》,适用于35kV及以上变电站的接地网。

本细则由国家电网公司运维检修部负责归口管理和解释。

本细则起草单位:**、**。

本细则主要起草人:**、**。

1

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测量细则

1试验条件

1.1环境要求

a)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ºC,环境相对湿度不宜大于80%;

b)测试时应在干燥季节和土壤未结冻时进行;不应在雷、雨、雪中或雨、雪后立即进行;

c)测试时注意测试电流稳定。

1.2人员要求

a)熟悉现场安全作业要求,并经《安规》考试合格;

b)了解变电站主接地网敷设总体布置图;

c)熟悉各类试验设备、仪器、仪表的原理、结构、用途及使用方法,并能排除一般故障;

d)能正确完成试验室及现场各种试验项目的接线、操作及测量;

e)熟悉各种影响试验结论的因数及消除方法;

f)经过上岗培训合格。

1.3安全要求

a)应严格执行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的相关要求;

b)试验仪器引线与接地网连接应牢固可靠并接触良好;

c)试验装置的电源开关,应使用明显断开的双极刀闸。为了防止误合刀闸,可在刀刃或刀座上加

绝缘罩。试验装置的低压回路中应有两个串联电源开关,并加装过载自动跳闸装置;

d)开始试验前,工作负责人应对全体试验人员详细说明在试验区应注意的安全注意事项;

e)试验过程应有人监护并呼唱,试验人员在试验过程中注意力应高度集中,防止异常情况的发生。

试验应在天气良好的情况下进行,遇有雷雨大风等天气应停止试验;

f)布置电极人员应精力集中,不得分散注意力。应有专人监护,监护人在试验期间应始终行使监

护职责,不得擅离岗位或兼职其他工作;

g)在测量过程中,防止接触敷设的电流极、电压极入地点以及各处带电部位。测试前,要确保所

放电压线和电流线连接完好,不应有裸露部分。在试验过程中,要确保线路对其他处无短接,

搭接牢固合适,电压极及电流极应可靠接地,并派人专守。

1.4试验仪器要求

a)仪器的准确度不低于1.0级;

b)测试时注意测试电流稳定;

c)测试跨步电位差、接触电位差的电压表分辨率不低于1mV;

d)采用异频电源时,测试仪表的选频性能良好。

2试验准备

a)根据试验性质,确定试验项目,组织作业人员学习作业指导书,使全体作业人员熟悉作业内容、

作业标准、安全注意事项;

b)了解被试接地网的结构及当地土壤情况;

2

c)根据现场工作时间和工作内容填写工作票;

d)准备试验用仪器仪表,所有仪器仪表应状态良好,仪器、仪表应在校验周期内;

e)测试电极可用直径8-10mm、长约300mm的圆钢,埋入地深50-80mm,铁钎紧密插入土壤中。

如果场区是水泥路面,可采用包裹湿抹布直径20cm的金属圆盘,并压上重物。

3试验方法

3.1电流极和电位极

a)电流极的电阻值应尽量小,以保证整个电流回路阻抗足够小,设备输出的试验电流足够大。

b)可采用人工接地极或利用高压输电线路的铁塔作为电流极,但应注意避雷线分流的影响。

c)如电流极电阻偏高,可尝试采用多个电流极并联或向其周围泼水的方式降阻。

d)电位极应紧密而不松动地插入土壤20cm以上。

3.2试验电流的注入

试验电流的注入点宜选择:测量接触电压时,测试电流应从构架或电气设备外壳注入接地装置,

在测量跨步电压时,测试电流应从地网中心处注入。

3.3跨步电压测量

跨步电压测量按图1进行接线,两电极间距离为0.8m,R

m

为人体等效电阻取1500Ω。并按以下

步骤进行试验:

向接地网中注入测量电流IC;

读取电压表读数US;

根据测试数据,计算跨步电压,IMAX/IC);其中IMAX是被测接地装置内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电流(A),

IC是测量电流(A);得出试验结果。

图1跨步电位差测量接线图

3.4接触电压测量

接触电压测量按图2进行接线,电极与设备水平距离为0.8m,电极与地面垂直距离为1.8m,R

m

为人体等效电阻取1500Ω。并按以下步骤进行试验:

3

设备

1.8m

V

Rm

1.0m

图2接触电势测量接线图

a)向接地网中注入测量电流IC;

b)读取电压表读数US;

c)根据测试数据,计算接触电压,IMAX/IC);其中IMAX是被测接地装置内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电

流(A),IC是测量电流(A);得出试验结果。

3.5试验验收

a)检查试验数据与试验报告是否完整、正确;

b)恢复被试设备和试验仪器设备到试验前状态。

4试验数据分析和处理

4.1根据系统最大单相短路电流值判断

当有效接地系统最大单相接地短路电流不大于35kA时,跨步电位差U

k

一般不宜大于80V;一个设备的

接触电位差不宜明显大于其他设备,一般不宜大于85V;当系统最大单相接地短路电流大于35kA时,可参

照以上原则判断测试结果,并与设计值进行比较。

4.2根据土壤电阻率、接地短路电流持续时间确定

a)110kV及以上有效接地系统和6~35kV低电阻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或同一点两相接地时,有

tssCsUt17.0174

tssCsUs7.0174

式中:Ut——接触电位差允许值(V);

Us——跨步电位差允许值(V);

ρs——地表层的电阻率(Ω·m);

Cs——表层衰减系数;

t——接地故障电流持续时间(s)。

b)6~66k

V

不接地系统、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和高电阻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当不能迅

速切出故障时,有

sCsUt05.050

sCsUs2.050

4

5试验报告

现场试验结束后,应在15个工作日完成试验报告整理并录入PMS系统,报告格式见附录A。

5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试验报告

A.1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试验报告

表A.1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试验报告

一、基本信息

变电站委托单位试验单位

试验性质试验日期试验人员试验地点

报告日期编写人审核人批准人

试验天气

环境温度

(℃)

环境相对湿

度(%)

二、接地网参数

几何尺寸(m)

电气参数

等效对角线长

最大入地电流Imax(A)允许最大跨步电压(V)允许最大接触电压(V)

三、试验数据

测量电压(V)测量电流(A)跨步电压(V)接触电压(V)

试验仪器

结论

备注

本文发布于:2023-01-03 08:11: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831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跨步电压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