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治疗

更新时间:2023-01-03 07:33:27 阅读: 评论:0


2023年1月3日发(作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怎么样)

催眠疗法(Hypnotherapy)是指用催眠的方法使求治者的意识范围变得极度狭窄,借助暗

示性语言,以消除病理心理和躯体障碍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通过催眠方法,将人诱导进入

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将医生的言语或动作整合入患者的思维和情感,从而产生治疗效果。

催眠是一种类似睡眠的恍惚状态。催眠术就是心理医生运用不断重复的、单调的言语或

动作等向求治者的感官进行刺激,诱使其意识状态渐渐进入一种特殊境界的技术。通过催眠

后的求治者,认知判断能力降低,防御机制减弱,表现得六神无主、被动顺从。这时,暗示

的效果比在清醒状态下明显,求治者的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心理活动可凭心理医生的暗示或

指令转换,而对周围事物却大大降低了感受性。在催眠状态下,求治者能重新回忆起已被“遗

忘”的经历和体验,畅述内心的秘密和隐私。换句话说,求治者在催眠状态下呈现一种缩小

了的意识分离状态,只与心理医生保持密切的感应关系,顺从地接受心理医生的指令和暗示。

这样,心理医生对求治者运用心理分析、解释、疏导或采取模拟、想象、年龄倒退、临摹等

方法进行心理治疗。

从1775年奥地利医生麦斯默(Mesmer,E·A)首次使用催眠术并运用于医疗到现在,催眠

疗法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像英国医生布雷德(J·Braid)、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以

及前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等,都对催眠现象进行了大量研究。在催眠状态下,由于人的大

脑皮层高度抑制过去的经验被封锁,对新刺激的鉴别判断力大大降低,从而使当作刺激物而

被应用的暗示,具有几乎不可克服的巨大力量。催眠疗法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催眠治疗前的准备工作。首先,要向求治者说明催眠的性质和要求,把治疗的目的和

步骤讲清楚,以取得求治者的同意和充分合作。其次,要测试求治者的受暗示性程度。这两

点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的必备条件,尤其是后者,是决定催眠疗法疗效好坏的关键。受暗示

程度低或不受暗示者,一般不宜进行催眠治疗。测试受暗示性高低的方法很多,现介绍4种:

(1)测嗅觉。用事先备好的3个装有清水的试管,请求治者分辨哪个装的是清水,哪个装

的是淡醋,哪个装的是稀酒精。分辨不出得0分,辨别出后两种中的一种得1分,辨别出后

两种的得2分。

(2)测平衡功能。令求治者面墙而立,双目轻闭,平静呼吸两分钟后,施治者用低沉语调

缓慢地说:“你是否开始感到有些前后(或左右)摇晃,你要集中注意力,尽力体验我的感觉,

是否有点前后(或左右)摇晃。”停顿30秒,重复问3次后,要求求治者回答或观察求治者,

如未感到摇晃者得0分,轻微摇晃者得1分,明显摇晃者得2分。

(3)测记忆力。令求治者看一幅彩色画,画面画的是一个房间内有一扇窗户,蓝色的窗帘

和两把椅子。30秒后拿走彩色画。问:“房间里有3把还是4把椅子?”“窗帘是什么颜色,

浅绿色还是淡紫色?”“房间有2扇还是3扇窗户?”若回答与问话一致,则具暗示性,每一

问得1分;若回答与画面一致则得0分。此项测试的得分为0~3分。

(4)测视觉分辨力。在白纸上画两个直径均为4厘米、间距为8厘米的大圆圈,圆圈中分

别写12与14两个数字。要求治者回答哪个圆圈大。若回答一样大得0分,若回答其中之一

大者得1分。通过四项测查,求治者可得0~8分,分数愈高表示求治者暗示性愈强,被催

眠的可能性就愈大。

2.催眠的方式、方法。催眠的方式可分为集体催眠、个别催眠和自我催眠。集体催眠就

是让病情相似、年龄相近的几个或10多人一起进行催眠,其优点是既可同时治疗多人,又可

消除求治者的孤单感和恐惧心理,还可通过效果好的求治者现身说法,与求治者间的相互暗

示、模仿以形成最佳的催眠气氛,增加求治者对催眠效果的信服。个别催眠是施治者面对单

个求治者进行的催眠。自我催眠是指在催眠师的指导下,由求治者对自己进行的催眠。求治

者在接受暗示性测验后即可进行催眠。催眠一般是在安静、昏暗的房间内进行,施治者最好

有助手在场,尤其是对异性催眠时。求治者舒适地坐下或躺下,安静、放松数分钟,然后进

行催眠。实践证明,90%以上的人能进入程度不等的催眠状态,30%左右的人可进入深度催

眠状态。

催眠的具体方法很多,大致可分为四种:

(1)言语暗示加视觉刺激。此法又称为凝视法,是让被催眠者聚精会神地凝视近前方的某

一物体(一光点或一根棒等),数分钟后,施治者便用单调的暗示性语言开始进行暗示。“你的

眼睛开始疲倦了……你已睁不开眼了,闭上眼吧……你的手、腿也开始放松了……全身都已

放松了,眼皮发沉,头脑也开始模糊了……你要睡了……睡吧……。”如求治者暗示性高,则

很快进入催眠状态;如求治者的眼睛未闭合,应重新暗示,并把凝视物靠近求治者的眼睛以

加强暗示,使两眼皮变得沉重。

(2)言语暗示加听觉刺激。催眠时,让求治者闭目放松,注意倾听节拍器的单调声或水滴

声,几分钟后,再给予类似于上述的言语暗示,同时还可以加上数数,如:“一,一股舒服的

暖流流遍你全身……,二,你的头脑模糊了……,三你越来越困倦了……,四、……五……。”

(3)言语暗示加皮肤感觉刺激。施治者首先在求治者面前把手洗净、擦干和烤热,然后嘱

求治者闭目放松,用手略微接触求治者皮肤表面,从额部、两颊到双手,按同一方向反复地、

缓慢地、均匀地慢慢褹E动,同时配以与上述类似的言语暗示。有时也可不用言语暗示,仅

用诱导按摩。这种按摩还以采取不接触到求治者皮肤的方法,只是靠双手的移动而引起温热

空气波动,给皮肤温热感而达到诱导性催眠按摩的目的。

(4)药物催眠。某些求治者如暗示性低、不合作,可使用2.5%的硫喷妥品或5—10%的

阿米妥品0.5克,稀释后,进行静脉缓慢注射,在求治者进入半睡眠状态时,再导入催眠状

态。

催眠状态的表现有强弱、深浅之分。浅度催眠状态的求治者感到浑身倦怠、肌肉松驰、

呼吸深缓、无力睁眼,醒后对催眠中发生的事情有回忆能力。中度催眠状态的求治者感到睡

意甚浓、四肢僵直,醒后对催眠中发生的事只保留部分记忆。深度催眠状态下的求治者除对

施治者的说话有反应外,已基本没有知觉,甚至对针刺刀割也无痛觉,可施行外科手术。一

般来说,浅度催眠状态时进行心理治疗效果最好。这时,可根据求治者的症状,其回忆已遗

忘的过去的经历,宣泄其碼e在的创伤体验;可以询问其病史、生活和工作的挫折等,为治

疗收集资料,可以暗示其做一些动作或讲话,如通过讲话来纠正缄默症;也可以告诉求治者

某些症状很快就会消失,等等。例如,一长期失眠的神经衰弱求治者,在催眠状态下对其进

行暗示:“你很容易接受催眠,说明你大脑功能良好!催眠已使你轻松、愉快,焦虑紧张状态

已经消失,失眠已经治好,你不会再失眠了!以后你每晚9时一定会很快睡熟……直至次晨

6时方醒,醒后你会感到精力充沛……你的病已痊愈了。”

治疗结束后,可以及时唤醒求治者,或让其睡完觉后逐渐醒来。一般用这样的指导语:

“好了,治疗结束了,你可以舒舒服服地睡一觉,睡醒后你一定会精神饱满,头脑清醒。”

催眠治疗的疗程一般是1~5次,间日或三日一次,三次后每周一次,最多不超过10次,

每次半小时左右,疗后还要加紧个别心理治疗,以消除病因。

必须指出的是,催眠治疗是一项严肃的工作,与巫医与巫术有严格的区分,切不可视为

儿戏,任意滥用。一般只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医生和精神科医生在出于研究和治疗的需要

时,并在求治者自愿配合的况下,方可使用。而且催眠疗法除具有疗效快、疗程短的优点外,

也有其缺点。一是并非任何求治者都能成功地接受催眠治疗;二是疗效往往不甚巩固。在使

用时必须注意。

暗示催眠治疗适应症

心理应激:工作、生活、人际关系的压力造成的心理紧张、焦虑、抑郁。催眠下暗示作用,

主要是通过良性言语暗示,帮肋放松、消除紧张不安的情绪,使受试者提高对应激因素的认

知,学会应付应激的正确方法使其重新适应社会。

对各种神经症、精神病及心身疾病如哮喘、过敏性结肠炎,荨麻疹等都有较好的效果。

各种疼痛性疾病如腰背痛、关节痛、偏头痛、痛经、癌痛的治疗可谓是一枝独秀。

此外,对治疗男女性功能障碍、青春期焦虑症,解决学习问题及儿童的口吃、遗尿、行为问

题也毫不逊色。对戒酒、戒烟,尤其是自我催眠下的戒烟,更是功不可没。。

催眠治疗在精神科及其它科都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其主要适应于神经症,以及胃溃疡、

结肠炎、高血压、慢性哮喘、冠状动脉机能不足、癔病、疑病、恐怖病等身心疾病。此外,

还可作为镇痛手段,在“催眠麻醉”下施行外科手术。

催眠治疗另有催眠药物治疗、催眠曲治疗和催眠音乐治疗.

催眠

催眠(hypnosis)是一种类似睡眠而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此种恍惚的意识状态,

是在一种特殊情境之下,经由催眠师的诱导而形成的。由催眠师所设计的特殊情境,与其所

采用的诱导方法,两者合之,即称为催眠术(hypnotism)。

催眠或催眠术以前被人视为怪异之事,但现代心理学家咸认催眠的意识形态确实存在,

而且肯定该特殊意识形态与睡眠状态不同。因为,自从脑电波技术被用来研究睡眠之后,已

清楚了解,进入催眠的意识状态,及大脑活动所显示在脑波图上的波型特征,与睡眠中各阶

段的波形都不相同。

根据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希尔嘉氏实验观察发现,在催眠状态下受式者在心理上一般显

示以下七种特征:1、主动性反应减低

2、注意层面趋窄化

3、旧记忆还原现象

4、知觉扭曲与幻觉

5、暗示接受性提高

6、催眠中角色扮演

7、催眠中经验失忆

催眠师能否对受试者予以催眠,取决于三个条件:(1)受试者的催眠感受性。根据调查,

具有催眠感受性的人,约占百分之二十五;能进入深度催眠状态者,欲占百分之十;大约百

分之十的人,根本就无法施以催眠。由此可见,催眠术并非对所有人普遍有效。(2)适合于

催眠的环境。催眠通常在安静的室内进行,一般采取个别的方式进行,并尽可能减少刺激的

程度,如灯光,声音等等。(3)良好的情绪关系。受试者对催眠师的态度,必须无恐惧,无

怀疑。催眠师也应该表示出和善悦纳受试者的态度,并使之了解催眠术是一种科学方法,不

是神秘的魔术。

催眠诱导语示例

催眠诱导语,是催眠师在诱导受试者进入催眠状态时,对受试者所讲的一些暗示性的话。

催眠诱导语的内容虽不一定相同,但基本上必须符合三个原则:一、语音平抑;二、语意单

调;三、语句重复。以下是催眠诱导语的一个例子:

请把眼睛闭起来!希望你专心仔细听我所说的话,心里不去想其他任何事情。眼睛闭起

来!……眼睛闭起来!希望你觉得很舒适,轻松,保持内心清静。除了我的话以外,什么都别

想。……闭起眼睛来!舒舒服服的闭着眼睛,保持内心清静,除了我的话以外,什么都别想。……

你觉得双臂双脚都很重吧,放松双臂,放松双脚,放松,放松全身。……放松两腿肌肉,放

松手臂肌肉,全身放松;仿佛你已回到冥冥之中,回到冥冥之中。你在冥冥之中,你会觉得

更加放松,更加舒服。……你更加放松……更加舒服。……你现在只能听到我的声音,只听

到我的声音……只听到我的声音。要保持内心清静,要保持内心清静。全神贯注,只听到我

的声音。现在你会觉得很舒服,全身很松弛。你开始想睡了,……开始想睡了……很想睡了……

非常想睡……保持内心清静……只听到我的声音。你觉得全身放松,全身舒适。有规则的深

呼吸……有规则的深呼吸……深深的呼吸,……放松全身……只听见我的声音,保持内心平

静。你已开始入睡,……开始入睡……保持内心清静……你已入睡……你已入睡……你已睡

着了……深深地睡着了。深深地睡着了。舒舒服服的睡吧!……深深地,舒舒服服地睡吧!……

你睡的更深,更舒服,……你睡的更深,更舒服;更深,……更舒服;……更深,更舒服;

你深深地睡着,保持内心清静,你睡的更深,更舒服;……你睡的更深,更舒服。睡着……

睡着……睡着……全身舒舒服服地睡着,……睡着……睡着……睡着。你睡得很舒服……睡

着。……当我从一数到十的时候,你会睡得更深,……如今睡的更深。当我从一数到十的时

候,你会睡得更深……更深……更深……更深……更深……睡得更深……更深……更深……

更深。我从一数到十的时候,你会睡得更深……更深……更深……更深。

催眠是如何进行的

由于被催眠的对象不同,催眠分集体催眠、单人催眠和自我催眠。

集体催眠是让病情和年龄相近、性别相同的数人或10余人同在一间治疗室里进行催眠。

自我催眠是在催眠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是解除失眠的一项有效方法。受试者平卧床上,

闭目,全身肌肉放松。眼皮放松不紧闭。上下颌放松,不咬牙。颈部放松。双上肢放松,不

握拳。胸腹部放松,腹式缓慢呼吸。双下肢放松,自然伸直,两足向外倒。把全部思想集中

在全身肌肉放松,呼吸缓慢,不主动想别的事,把闯人头脑里来的一切杂念清除出去。当觉

得全身有一种下沉感,是即将入睡的前兆。再坚持做下去,全身肌肉放松……呼吸缓慢,便

能进入睡眠。

一般所说的催眠是指单人催眠。现在的催眠一般不采取神秘的作用和离奇的布置,而是

向受试者说明催眠的性质和要求,取得当事人的完全同意和充分合作的情况下,在一间安静

舒适的普通工作室里即可进行。催眠前测试当事人的暗示性的高低是催眠成功与否的关键。

催眠的方法分为直接法(或自然法)和间接法。直接法就是凭着催眠术者的威信,通过简

短的几句话,或轻轻地触摸,便使对方进人催眠状态。一般都采用间接法。

先让受试者闭目安坐或平躺卧数分钟,放松全身肌肉。然后借助于光亮的小物体,或发

出节拍音的小声源,或一木棍接触受试者额部。要受试者凝视光亮的小物体,或倾听声源,

或注意接触额上的物体,术者在一旁以单调、低沉、肯定的言浯,反复暗示受试者:“你专心

看……盯着眼睛看……越看眼皮越沉……眼皮沉得睁不开……全身也越来越放松……越来越

没劲……越来越想睡。”当受试者显示头颈或四肢无力,眼裂越来越小,可嘱受试者“你的眼

皮沉得睁不开了,你试试看”。接着暗示:“你的手也松得没劲了,动不了啦,你试试看”。受

试者欲睁眼而不能,想举手举不起。标志受试者已进人催眠状态。当受试者不是逐渐闭眼,

令试睁眼,不试;令举手,不动,皆是不合作的表现,不可视为进入催眠。对此,应终止催

眠,或嘱受试者认真按要求再做。

以上是借助光亮物体进行的间接法催眠。对癔病性失明或视力有障碍者,则须利用节拍

声,或木棍木板接触额部,要受试者专心听或注意额上的“催眠器”。术者暗示“全身肌肉放

松”,“全身越来越没劲”,“越来越想睡”等等。具体过程大致和上述相似。

催眠的深度一般分为三级:浅催眠、中度催眠、深催眠。上面所讲的是浅催眠,在此基

础上可继续深化。暗示受试者“你现在很安静……睡得很好……全身很舒服……全身越来越

轻松……你的左手轻得往上飘……越飘越高……越飘越有劲……左胳膊越来越有劲。”当受试

者缓缓抬起左手,术者弯屈他的左臂,感到有抗力,这是中度催眠的标志。再度深化,暗示

“你全身越来越轻松……双腿轻得自己走动”。若受试者缓慢站立并行走,是深催眠即梦行的

标志。

引导催眠的时间短的约3至5分钟,一般为10多分钟。半小时仍不能人眠者,停止催眠。

有的人可在多次诱导后进入催眠。

人群中能进人催眠状态的人约为60%—90%,能达到深催眠即梦行的只是这些人中的

30%。能否进入催眠,重要的因素是受试者的合作程度、主动性和信任的心情。与被试者的

年龄、性别和智力无关。

当病人进入催眠状态,便可进行治疗。治疗毕,对病人说:“治好了……你安静睡吧。”

让病人安静数分钟后,解除催眠。具体步骤是,暗示病人:“现在治疗好了……你该醒来了……

你会随着我数的数越大……头脑越清醒……数到9你会完全醒来。”术者便缓慢数数,1、2、

3……并对病人说:“你现在越来越清醒了。”这时可见到受试者身体活动,睁开眼睛。有的受

试者听一次数数醒不了,可数两次到三次。一般都能醒来。再不醒者,可让病人睡一会儿再

叫,或作脑电图等检查。(赵举德撰金玮审)

催眠疗法用于临床的依据是什么?

催眠术作为心理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已在医学临床创造出令人鼓舞的奇迹,受到人们

瞩目。许多科学家为探究催眠的实质。阐明治疗作用的机理,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但都未能

揭示现象背后的内在奥秘。

一般认为,催眠疗法是通过施术者词的暗示产生治疗作用的。实践证明,在催眠状态下,

暗示语所产生的效应要比清醒时大得多。虽然词的暗示在清醒状态下也能起一定作用,但是

在催眠状态下,由暗示引起的意象会更有威力,作用到潜意识会更强而且持久。病人对暗示

词会象海绵一样地吸取,并仿佛“溶化到了血液中”而成为自己固有观点的一部分。把那些

抑郁、焦虑、厌恶、紧张等有害的负性意念,不愉快的事件和痛苦的经历彻底清除掉,用积

极的“正性意念”(如自信、满足、勇气、沉着、胜任、协调、专心、信奉等)来调整心理生

理活动,改善情绪,增强机体的免疫、生长与修复功能。

巴甫洛夫认为,催眠的有效作用是由于运用了良性词,改善了机体的内环境。他在第二

信号系统—词的心理生理研究中,证明了大脑皮层在调节机体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断言:

“暗示是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当个体接受暗示后,处于一种对指令与吩咐不加分析、

批判、五条件执行和相信的状态,从而调动了个体内部的积极性,促进了机体的代偿功能,

达到治疗的目的。拉托霍布在《言语是生理的和治疗的因素》中,列举了言语暗示对利尿、

代射和皮肤营养有积极作用的事实。许多科学家也做了神经心理及神经生理等实验,证实了

催眠确能提高人的免疫功能,具有防病治病的作用,从而确立了催眠术在医疗保健中的地位。

催眠也能提高人的社会适应性和对应激的应变能力。主要也是通过言语暗示调节情绪,

克服不良个性,改善人际交往,使受应激的个体提高分辨和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改变对有

害刺激的评价,从而使自己适应社会生活,保持心理平衡。例如,在催眠状态下可用肯定、

有力的言语帮助患者分析应激的有害作用,鼓励振作精神,使想象的翅膀飞向舒适愉快的境

地,忘掉那些不愉快的遭遇,同时,提出解脱的方法。暗示语可用“人在生活实践中,总是

在良、恶的各种刺激下生活,人不但应能在良性刺激下生活,还要有对付恶性环境的应变能

力。作为生活的强者,要有主宰一切困难的本领,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吓倒。现在困难已摆脱,

压力已消除,情绪已好转,已无任何忧虑。你清醒后仍然会保持这种稳定的心理状态,这是

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状态。”(马维样撰杨立能审)心理治疗手册

什么是催眠疗法?催眠术有哪些种类?

催眠疗法是应用催眠术使人进入催眠状态,并以暗示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由于在催眠

状态下,患者能顺从治疗者的指令,所起的效果要比在意识清晰状态下的暗示更为理想。

诱发催眠的方法各异,命名繁多,至今仍无统一的分类,现根据不同的施术方式、时间

和条件,把催眠术的种类划分如下:

(1)按施术者来分:①自我催眠,即自己为自己进行催眠的方法;②他人催眠,即由催眠

师负责施行的催眠方法。

(2)按暗示条件来分:①言语催眠,即运用语言进行暗示的催眠法;②操作催眠,即非言

语性的催眠法,它是运用行为、动作、音乐或电流等作为暗示性刺激,达到催眠状态。

(3)按意识状态来分:①觉醒时催眠,即在意识清晰时进行暗示性催眠;②睡眠时催眠,

即在睡眠状态下进行催眠。

(4)按配合情况来分:①合作者催眠,即对自愿或合作者进行催眠;②反抗性催眠,即对

不合作者进行催眠。

(5)按进入催眠的速度来分:①快速催眠,即在瞬间进行催眠状态的方法;②慢速催眠,

即逐渐使受术者进入催眠状态的方法。

(6)按受术的人数来分:①个别催眠,即施术者对单一受术者进行催眠;②集体催眠,又

称小组催眠,即对一群体同时进行催眠。

(7)按距离来分:①近体催眠,即面对面的为受术者催眠;②远离催眠,即施术者与受术

者相距甚远进行催眠,如电话催眠、书信催眠和遥控催眠等。

(8)按客观因素来分:①自然催眠,即受客观自然条件的影响产生的自然的催眠现象,如

汽车驾驶员出现的公路催眠等;②人工催眠,由施术者来进行的催眠,即他人催眠。

(9)按催眠程度来分:①深度催眠,即受术者达到深层催眠状态,如呈僵直或梦行状态;

②中度催眠,即受术者达到中层催眠状态,如呈无力、迷茫状态;③浅度催眠,即受术者进

入浅层催眠状态,如呈宁静、,肌肉松弛状态。

(10)按催眠对象和手段来分:①人的催眠,即使人进入催眠状态的催眠术;②动物催眠,

即使动物进入催眠状态的催眠术;③麻醉药物催眠,即应用麻醉药物,如阿米妥钠、硫喷妥

钠等麻醉药物,使人进人催眠状态;④非麻醉药物催眠,即用无麻醉作用的药物作为暗示性

刺激,以达到催眠的方法,如使用葡萄糖酸钙等药物。(马维样撰车文博审)

催眠疗法适于治疗哪些疾患?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致病和治病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催眠术作为一种有

效的心理治疗手段,不但用于临床治疗和预防多种疾病,而且对养身修性、延年益寿、戒烟

戒酒、矫正不良行为习惯,都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催眠能提高人们的情绪,激发人们进取向

上,开发人的潜在能力,它是一种经济易行、行之有效的方法。

催眠疗法的主要适应症有:

(1)神经症。这是催眠疗法最为适应的病症,包括神经衰弱、焦虑性神经症、抑郁性神经

症、癔症、强迫性神经症、恐怖性神经症等。

(2)心身疾病。催眠治疗不但能消除致病的心理因素,还能使机体病损康复。

(3)性功能障碍。包括男子和女子的性功能障碍。如阻痿、早泄、射精困难、女子性乐缺

乏、阴道痉挛等。

(4)儿童行为障碍。包括咬指甲、拔头发、遗尿、口吃等儿童不良行为,儿童退缩行为,

儿童多动症,儿童品德问题。

(5)神经系统某些疾患,包括面神经麻痹、偏头痛、神经痛、失眠等。

(6)其它适应症。如戒酒、戒烟、术后镇痛、无痛分娩、减轻癌和关节炎疼痛,改善机体

抵抗力,破坏或消除由于病毒引起的湿疣和其它疾病。(马维祥撰杨立能审)

何谓催眠,催眠状态与正常睡眠有何区别?

催眠是一种特殊的睡眠状态。巴甫洛夫说道:“催眠状态当然是与睡眠相同的。就催眠状

态的本质说,它跟睡眠是无区别的,所不同的仅是一些个别的特点,比方说,催眠状态是一

种进行很缓慢的睡眠,也就是说,它起初是被限制在很狭小的范围内,而以后愈益扩大起来,

最后竟达到这种程度,即从大脑半球到皮质下部,只剩下呼吸中枢和心搏中枢等安然无恙,

而且,就这两种中枢说,也是显著地被削弱了。”巴甫洛夫把催眠看作是部分的睡眠。由于各

种条件的不同,催眠性抑制可以时而笼罩大脑半球的这一区,时而那一区,时而范围大,时

而范围小。催眠性抑制的深度和强度也可以不同。由抑制过程广度和强度的变化决定催眠性

睡眠有不同的程度。

那么,催眠状态与正常睡眠的实质区别何在呢?催眠状态是由催眠师用暗示的方法引出来

的。催眠性睡眠可以很深,对外界刺激不起反应,无论周围的声音如何嘈杂都不能使他醒转,

甚至针刺也感觉不到疼痛。然而,被催眠者与催眠师之间却保持着“感应关系”。催眠师的低

声细语以及姿态手势便足以在被催眠者的身上产生强烈效果,可以命令被催眠者作出某些动

作和行为,甚至影响其植物神经系统,例如恶心呕吐、出汗、心搏加速或减缓。被催眠者对

在催眠状态中所发生的一切,事后可全部遗忘或部分遗忘。催眠性睡眠的外在表现与正常睡

眠类似,也是双目闭合,全身肌肉松弛,有时还有鼾声。他对外界的一般动静也像正常睡眠

者那样不起反应,甚至对十分嘈杂的声响以及强烈的光线不起反应,唯独保持着与催眠师之

间的感应关系,催眠师的轻言细语他都能感受,甚至姿势和动作的变化他也能觉察。虽然催

眠性睡眠的外形类似正常睡眠,二者的脑电图却迥然不同,催眠性睡眠的脑电图既不同于非

眼快动睡眠,也不同于有梦的眼快动睡眠,它比较接近于醒觉状态时的脑电图。因而就本质

看,催眠性睡眠与正常睡眠还是有区别的。不过,二者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由催眠性睡眠可

以转入正常睡眠,亦可由正常睡眠移行到催眠性睡眠。

暗示治疗和催眠术是否是一回事?

暗示治疗是指医生通过语言或结合其他药物,使病人被动地接受这种治疗的影响。如给

病人一种安慰剂,通过医生的语言,告诉病人这种药物的特定作用,以及某些味道和颜色的

安慰,达到治疗的目的。如用10%的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治疗因失眠而引起的头痛,医生加

以语言强化暗示,注射完毕后病人的头痛就有可能随之减轻或消失。这种效果不是药物的作

用,而是由于暗示的结果。暗示治疗作用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

(1)个人接受暗示性的程度。这与人们的素质、性别、年龄、性格、文化程度,以及当时

的心境和健康情况等有关。一般讲女性患者、儿童及文化程度偏低,而且治病心切的人易于

接受暗示。

(2)与信任度有关。如果病人对某一位大夫高度信任或崇拜,那么病人也就易于接受这位

大夫的暗示。通过暗示,病人获得某种安全感或保证,从而有利于病情的好转与康复。

催眠术是精神科的一种特殊心理治疗,其基本原理与暗示机理密切相关。催眠者让病人

舒适地躺在光线适度的沙发椅上,全身放松,注视头部上方的光亮灯罩,并进行诱导性暗示,

直至使病人进入催眠状态。催眠的深度一般分为3级:

(1)浅度催眠:病人处于舒适地肌肉松弛状态,不愿意动,也没有力气睁开眼睛,呼吸深

而慢,仍保持着随意运动。在催眠解除后,能记得催眠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

(2)中度催眠:病人瞌睡加强,随意运动消失,四肢僵直难屈。催眠解除后,只保留部分

记忆,而大部分遗忘了。

(3)深度催眠:病人除了对施术者说话的声音之外,其他什么也听不见。痛觉减退,对针

刺不起反应,可施行外科手术。催眠解除后,对催眠过程中的事全部不能回忆。

一些高明的催眠术家,不但可将一个顽固性失眠者在短时间内催眠,而且还可将许多人

同时催眠。由于病人对催眠者的暗示往往会绝对接受,因此这时对病人进行心理治疗或指导

特别有效。

从上述可以看出,暗示与催眠术的原理相似,事实上都是对病人进行暗示治疗,所不同

的是暗示是在觉醒状态下进行,不用经过催眠,方法简便,易于掌握、施行,故应用也较广

泛。催眠术是在催眠状态下,暗示的治疗作用主要是由于催眠造成了一个特殊的意识阈非常

狭窄的状态。这时病人头脑中的比较和联想有限,批判能力减弱,所以无批判地接受施术者

的指令——暗示,从而使暗示的作用大大加强。但由于掌握与使用这项技术并不太容易,施

术者必须要经过专门的训练与学习,故不易推广运用。

暗示也能提神或催眠吗?

暗示是一种心理影响,人在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方面都能受

到暗示。人在睡眠方面同样也能受到暗示,并且暗示的作用有时会超过某些药物的作用。有

这样一个实例。

大家都知道咖啡能提神,这是因为里边含有大量的咖啡因,咖啡因对大脑皮层有明显兴

奋作用。睡前喝一杯浓咖啡,可使人迟迟不能入睡。在筑波大学进行过一项实验,教授把学

生分成两组,第1组睡前喝一杯不含咖啡因的咖啡(已无兴奋作用),第2组睡前喝一杯加入

咖啡因的牛奶(学生只知是牛奶),在此之前教授详细讲解了咖啡因为什么能兴奋的道理。第

2天检查睡眠效果,第1组多数学生反映“很长时间睡不着觉”,第2组则说“睡得比平时好

多了”。由此可以看出,暗示作用已经超过了咖啡因的药理作用。

暗示起作用的道理在哪里呢?暗示在人头脑中会形成一种强烈印象,这可以影响植物神经

系统的功能,植物神经系统再来调节睡眠活动。很多人有这样一种体会:如果第二天有个重

要的会议或要赶火车……睡前会认真地核对闹钟的时间,并反复提醒自己千万别迟到,第二

天早晨却是闹钟未响人已经醒了,而且往往是在所定时刻之前十几分钟醒来。“千万别迟到”

这种念头无意中起了暗示作用,然后通过自律神经系统来控制你的睡眠时间。上述现象通过

反复强化,就能建立起一种条件反射,通过身体的反应自由地控制你的睡眠和觉醒。

本文发布于:2023-01-03 07:33: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830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沟通培训
下一篇:如何化裸妆
标签:催眠治疗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