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夏夜追凉》阅读答案以及赏析
《夏夜追凉》是宋代伟大诗人杨万里的作品,从这篇文章中,我
们可以感受到一股暑热,也体会到诗人杨万里对于大自然的情感。
夏夜追凉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1、结合三四句中景物的特点,说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分)
答案:“竹深”“树密”“虫鸣”给诗人带来微凉的感觉(写出了
环境的幽深静谧)(1分),表达了诗人惬意(舒适、宁静)的心情(1分)。
2、作者是如何表达“静中生凉”这一意趣的?清作简要分析。
答:“静中生凉”是本首诗歌要表达的意趣,但这一意趣并未直
接点明,而用“不是风”三字精妙点出。既然不是风,那么“微凉”
从何而来呢?结合前面的月光、竹林、树阴、虫鸣等意象,可知所谓
“微凉”不过是夜深气清,静中生凉罢了。这样表达增加了诗歌的曲
折意味。(意对即可)
3、第三句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结合全诗赏析。
答:①这一句运用了白描、衬托的`手法,以淡淡的笔墨描绘出一
幅树阴密密,竹林深深,虫声唧唧的夏夜图。竹深林密,衬托出环境
的清幽,虫鸣更见其静谧。
②与下句形成因果关系,为下面表达“时有微凉不是风”,为突
出静中生凉的主旨作铺垫。
4.第三句点染的环境,表现了什么意境?其中蕴含了诗人什么样的
意趣?
答:此诗第三句是对周围环境的点染:竹林幽深,树阴浓密,表
现了清幽的意境,“虫鸣”则更增添了静谧的气氛。
诗人置身之间,凉意顿生。这并非夜风送爽,而是夜深气清,静
中生凉而已。静中生凉就是诗人要表现的人生意趣。
赏析
“追凉”,即觅凉、取凉。较之“觅”和“取”,“追”更能表
现对“凉”的渴求,杜甫“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羌村三首》
其二)诗意可见。但这首诗在艺术处理上却有其独到之处:它撇开了暑
热难耐的感受,而仅就“追凉”着墨,以淡淡的几笔,勾勒出一幅夏
夜追凉图,其中有皎洁的月光,有浓密的树荫,有婆娑的竹林,有悦
耳的虫吟,以及作者悄然伫立的身影。
首句貌似平直,其实也有一层曲折:中午时分,烈日暴晒,是一
天中最为酷热的时刻,而今,“夜热”竟然与“午热”相仿佛,则
“夜热”之甚,可想而知。唯其如此,才引出次句诗人月下独立的形
象。“开门”,点出作者原在室内。或许他本已就寝,而因夜里天热
的缘故,辗转反侧难以入梦,迫于无奈才出门纳凉。而“明月”,则
点出正值“月华皎洁”的三五之夜。这样,作者“独立”的目的,应
该说是“追凉”与“赏月”兼而有之,追凉可得体肤之适,赏月则可
得精神之快,难怪他要独立不移、执着若此了。
第三句是对周围环境的点染:竹林深深,树荫密密,虫鸣唧唧。
“竹深树密”,见其清幽;“虫鸣”,则见其静谧——唯其静谧,“虫
鸣”之声才能清晰入耳。诗人置身其间,凉意顿生,于是又引出结句
“时有微凉不是风”,这一真切、细微的体验。“不是风”,点明所
谓凉意,不过是夜深气清,静中生凉而已,并非夜风送爽。范成大
《六月七日夜起坐殿取凉》诗亦云:“风从何处来?殿阁微凉生。桂旗
俨不动,藻井森上征。”虽设问风从何来,但既然桂旗不动,可见非
真有风,殿阁之“微凉”不过因静而生。人们通常说“心静自凉”,
其理相若。因此,范诗实可与这首诗参读。
显然静中生凉正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意趣,但这一意趣并未直接点
明。如果没有“不是风”三字,读者很可能将“凉”与“风”联系在
一起。陈衍《石遗室诗话》早就指出:“若将末三字掩了,必猜是说
甚么风矣,岂知其不是哉。”然而,这首诗的妙处恰恰也就在这里。
作者故意直到最后,才将微露其本意的线索交给读者——既然明言
“不是风”,善于神会的读者自当想到静与凉之间的因果关系;随即又
当想到,前面出现的月光、竹林、树荫、虫鸣,都只是为揭示静中生
凉之理所作的铺垫。这样,自然要比直截了当地道出本意更有诗味。
大概这就是《石遗室诗话》所称道的“浅意深一层说,直意曲一层说”
的旨趣。
本文发布于:2023-01-03 05:39: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824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