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教育政策法规
第⼀节国家教育政策法规
⼀、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
教育政策的含义,教育法规的含义,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的关系,教育法的渊源、教育政策的体系。
⼆、国家教育政策法规
中华⼈民共和国教育法。⽴法背景,⽴法宗旨,主要内容(教育基本制度、教师及其他教育⼯作者、受教育者)。
中华⼈民共和国教师法。⽴法背景,⽴法宗旨,主要内容(教师法律地位、教师的权利义务、国家教师管理法律制度)。
中华⼈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法背景,⽴法宗旨,义务教育概述(义务教育的含义与特征、义务教育的原则),主要内容(学
⽣、学校、教师、教育教学)。
中华⼈民共和国⾼等教育法。⽴法背景,⽴法宗旨,主要内容(⾼等教育概述、⾼等教育基本制度、⾼等学校教师和其他教育
⼯作者、⾼等学校的学⽣)。
中华⼈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法背景,⽴法宗旨,主要内容(保护未成年⼈的原则、未成年⼈的家庭保护、未成年⼈的
学校保护)。
中华⼈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犯罪法。⽴法宗旨,主要内容(预防未成年⼈犯罪的教育、对未成年⼈不良⾏为的预防、对未成
年⼈严重不良⾏为的矫治)。
学⽣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法宗旨,主要内容(学⽣伤害事故的含义,学⽣伤害事故处理的原则,学校责任事故情形,学校⽆
责任事故情形,学⽣或监护⼈责任事故情形,事故处理⽅式)。
中华⼈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法宗旨,主要内容(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的实施、职业教育的保障条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导思想和⼯作⽅针、战略⽬标和战略主题、各类教育的发展任务、教
育体制改⾰、保障措施。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第⼆节地⽅教育政策法规
⼀、重庆市义务教育条例
重庆市义务教育条例的基本原则。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学⽣⼊学年限、学⽣⼊学制度、学⽣⼊学保障。
学校。学校布局规划、学校配置管理、教学资源分配、学校内外部安全。
教师。教师职责、教师编制制度、教师交流制度、教师优惠政策、教师免费培训制度、教育教学研究制度、教师评价制度。
教育教学。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制度、素质教育、安全教育、综合评价体系。
法律责任。
⼆、重庆市中长期城乡教育改⾰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背景。成就、问题与机遇。
指导思想。
重⼤战略。优先发展战略、统筹城乡战略、质量提升战略、开放创新战略、全⾯教育战略。
基本理念和⽬标。
优化城乡教育格局。推进城乡教育⼀体化、调整学校布局结构、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发展措施。积极普及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全⾯普及⾼中阶段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提升⾼等教育综合实
⼒、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加强民族教育和继续教育。
深化教育体制改⾰。改⾰⼈才培养制度、改⾰考试招⽣评价制度、建⽴健全现代学校制度、改⾰办学体制、改⾰管理体制、扩
⼤教育开放。
加⼤教育保障⼒度。加强组织领导、保障经费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信息化、推进依法治教、实施教育重⼤⼯
程。
第三节教育政策法规的实施
⼀、教育政策法规的实施的概念
教育政策执⾏,是将教育政策内容转变为教育现实的过程。
教育法的实施,是指教育法在现实社会中的实现。教育法实施的⽅式分为教育法的适⽤和教育法的遵守。
⼆、教育政策法规实施现状
教育政策法规实施的成就。教育投⼊⽐例增⼤、全⾯推进素质教育、“两基”⼯作取得历史性成就、推进教师专业化和教师队伍
建设规范化取得实效。
教育政策法规实施的问题。教育政策执⾏过程中的问题、教育法规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三、教育政策法规实施措施
教育政策执⾏问题的解决措施。
教育法实施问题的解决措施。
四、教育政策法规实施评估
教育政策评估。教育政策评估的概念、教育政策评估的特征、教育政策评估的作⽤、教育政策评估的⽅法、教育政策评估的改
进⽅向。
教育法的监督。教育法的监督的含义、教育法监督的作⽤、教育法监督的类型。
第⼆章教育基础理论
第⼀节教育⽬的与教育规律
⼀、教育⽬的
教育⽬的概述。教育⽬的的定义、教育⽬的的结构与类型、教育⽬的的特点、教育⽬的的功能、确⽴教育⽬的的依据及原则。
教育⽬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个⼈全⾯发展”的学说是我国制定教育⽬的的重要理论依据。
我国的教育⽬的。我国的教育⽬的规定、我国教育⽬的的基本精神。
⼆、教育规律
教育规律的概念。教育规律同规律⼀样,是不以⼈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内在
的必然的本质性联系,以及事物(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就是教育现象同其他社会现象或教育现象内部各结构要素之间的
固有⽭盾,或彼此间的内在联系。
教育与⼈的关系。可教性和⼈性与教育,⼈类的可教性、⼈性与教育。⾝⼼发展特征与教育,⼈类普遍特征与教育、⼈类特殊
特征与教育。
教育与社会。社会要素与教育(第三节详讲)。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现代化与教育发展、信息化与教育信息化、知识经济与教
育改⾰、可持续发展与教育改⾰。
第⼆节教师与学⽣
⼀、教师
教师劳动的特点。劳动对象的复杂性、劳动⼿段的主体性、劳动过程的创造性、劳动⽅式的个体性、劳动成果的长效性。
教师的⼯作价值与⾓⾊扮演。教师的⼯作价值、教师的⾓⾊扮演。
教师的素养及其培养。现代教师的素养、教师素养的培养。
⼆、学⽣
学⽣的本质特点。
学⽣的地位。学⽣的社会地位、学⽣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学⽣的发展。学⽣发展的含义、学⽣发展的⼀般规律。
三、师⽣关系
师⽣关系。师⽣关系的概念、师⽣关系的表现形式、师⽣关系的建⽴和发展。
第三节教育与发展
⼀、教育与⼈的全⾯发展
⼈的全⾯发展概述。⼈的全⾯发展的定义、⼈的全⾯发展的内涵。
影响⼈的全⾯发展的基本因素。遗传素质、环境、教育的主导作⽤。
学校教育对⼈的全⾯发展的主导作⽤。学校教育有专门化特点、学校教育主导作⽤有效发挥的条件。
⼆、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产⼒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
约、科学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化功能、教育的科技功能、教育的⼈⼝功能。
教育与我国⼈才强国战略的关系。教育发展是⼈才发展的先决条件。经济发展是⼈才发展的必然结果。正规教育发展中存在不
尽⼈意的地⽅。以⼈为本的必然要求。
第四节德育的实施
⼀、学⽣思想品德的特点
幼⼉思想品德发展的基本特点。
⼩学⽣思想品德发展的基本特点。
中学⽣思想品德发展的特点。
⼆、德育的基本原则
⽅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
知⾏统⼀原则。
正⾯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严格要求与尊重理解相结合。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教育与⾃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教育的统⼀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教育影响的⼀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三、德育的实施途径
德育途径指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开展德育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包括课程、团队活动、校园⽂化、校外教育机构组织的校外活
动、⼤众媒体。
四、德育⽅法及运⽤
说服教育法。含义、运⽤。
榜样教育法。含义、运⽤。
陶冶教育法。含义、运⽤。
⾃我修养法。含义、运⽤。
学校⼼理咨询法。含义、运⽤。
品德评价法。含义、运⽤。
五、德育⽅法的创新探索
德育⽅法创新的基本思路。
现代德育⽅法的创新。
第五节课程与教学
⼀、课程
课程的概述。课程的概念。课程类型,正规课程和⾮正规课程。中⼩学课程的表现形式: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学
参考书。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的概念、课程设计的形式: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课程改⾰。影响课程改⾰的主要因素、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应处理好的问题、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的⽬标、我国基础教育
课程改⾰的创新。
⼆、教学
教学的概述。教学的定义、教学的主要作⽤、教学的任务。
教学过程理论的发展。古代教学过程的萌芽、近代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现代教学过程理论的发展。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本质的争论、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种关系。
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概念、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当代我国主要教学模式。
教学原则。教学原则的概念、教学原则确⽴的依据、教学原则的运⽤。
教学⽅法。教学⽅法的概念、教学⽅法的意义、教学⽅法的指导思想、常⽤的教学⽅法。
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我国现⾏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
教师教学⼯作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含义及功能、教学评价的分类、现代教学评价的改⾰。
第六节班主任⼯作
⼀、班主任⼯作概述
班主任的定义。班主任是指受学校校长的委托,为学校班集体设置的专门负责该班教育和管理的教师。
班主任⼯作的意义。
⼆、班集体的培养
班集体的概述。班集体的概念、培养班集体的意义、班集体形成的标志。
培养班集体的⽅法。
三、班主任⼯作的职责和任务
班主任⼯作的职责。调查研究学⽣情况。组织管理班集体。教育指导学⽣全⾯发展。协调各⽅⾯教育⼒量,沟通各种渠道。定
好班主任计划。
班主任⼯作的任务。班主任⼯作的基本任务、班主任⼯作的具体任务。
班主任⼯作的特点和⽅法。班主任的⼯作特点、班主任⼯作的主要内容及⽅法。
第七节课外校外教育活动
⼀、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重要性
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概念。课外教育活动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以外有⽬的、有计划、有组织开展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和教育⼯
作,如课外活动、团队活动等。校外教育活动指校外教育机关或社会团体、家庭,有⽬的、有计划地在校外组织学⽣开展的多
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和教育⼯作,如少年宫、艺术馆以及业余体校等举办的活动和家庭教育活动等。
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重要性。
⼆、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群众性活动。
⼩组活动。
个⼈活动。
三、课外校外教育活动实施途径
课外校外教育活动实施原则。
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组织管理体系。
课外校外教育活动实施特点和评估管理。
第三章教育⼼理学基础
第⼀节学⽣⼼理
⼀、学⽣的认知发展
认知的概念。认知是个体认识客观世界的信息加⼯活动。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按照⼀定的关系组成⼀定
的功能系统,从⽽实现对个体认识活动的调节作⽤。在个体与环境的作⽤过程中,个体认知的功能系统不断发展,并趋于完
善。
认知的要素。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要素。
认知⽅式的概念。认知⽅式指个体感知、理解、记忆、思维、问题解决以及信息加⼯的典型⽅式。
认知⽅式类型:场独⽴型和场依存型,冲动型和沉思型,深层加⼯型和表层加⼯型。
认知发展的影响因素。
认知发展理论:⽪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维果茨基的⽂化历史发展理论。
⼆、学⽣的情感发展
情感的概念。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满⾜⾃⼰的需要⽽产⽣的态度体验。
情绪和情感的关系。情绪和情感都是⼈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只是情绪更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情
感则更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
情感的要素。情感包括⾃我意识、⾃我概念和⾃尊等要素。
三、学⽣的⼈格发展
⼈格的概念。⼈格⼜称个性,指决定个体的外显⾏为和内隐⾏为并使其与他⼈的⾏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理特征。
⼈格发展阶段理论。埃⾥克森的⼼理社会发展理论,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影响⼈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格发展差异。⼈格发展差异主要表现在⽓质差异和性格差异上。
四、学⽣⼼理健康
⼼理健康的概念。⼼理健康是⼀种良好的、持续的⼼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具有⽣命的活⼒,积极的内⼼体验,良好的社
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的⾝⼼潜⼒以及作为社会⼀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理健康的标准。⼼理健康的标准是良好的⼈际关系,健全的⾃我意识,健康的情绪体验与⾃我调控,对现实的有效知觉等。
学⽣容易产⽣的⼼理健康问题。如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格障碍与⼈格缺陷等。
影响学⽣⼼理健康的因素,主要包括⽣物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个体⼼理因素。
学⽣⼼理健康问题防治措施。⼀⽅⾯采⽤⼼理辅导;另⼀⽅⾯通过学校⽇常的教育教学过程的渗透影响学⽣的⾏为,坚持⾯向
全体学⽣原则、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尊重与理解学⽣原则、学⽣主体性原则、个别化对待原则和整体性发展原则。
第⼆节教师⼼理
⼀、教师职业⽣涯规划与教师的职业⾓⾊
1.教师职业⽣涯规划
教师职业⽣涯规划概念。指教师从⾃⾝优势和特点出发,根据时代、社会的要求和所在学校共同愿景做出的能促进教师有计划
地可持续发展的预期性、系统性的⾃我设计和安排。
教师职业⽣涯规划的意义。增加⼯作动⼒,获得成就感;促进⼈的全⾯发展;促成⾃我实现,做出更⼤贡献;发掘⾃我潜能,增强
个⼈实⼒;有效应对社会竞争压⼒。
教师职业⽣涯规划的影响因素。
教师如何进⾏职业⽣涯规划。
教师的职业倦怠。
2.教师的职业⾓⾊
教师的职业⾓⾊则是教师在社会群体中的地位和⾝份,包括社会对教师个⼈⾏为模式的期望和教师对⾃⼰应有⾏为的认识。
教师职业⾓⾊的构成。教师职业⾓⾊包括社会⾓⾊和育⼈者⾓⾊,社会⾓⾊如社会代表者、社会道德实践者、⼈类⽂明建设
者;育⼈者⾓⾊如⽗母的代理⼈、知识传授者、课堂管理者、班集体和⼈际关系协调者。
教师职业⾓⾊的形成。教师职业⾓⾊的形成需要教师遵循相关职业⾓⾊规范和扮演好教师职业应有⾓⾊。
影响教师职业⾓⾊形成的因素。
教师⾓⾊意识的形成阶段。⾓⾊认知。⾓⾊认同。⾓⾊信念。
教师职业活动的构成。教师职业活动包括内容结构和形式结构,内容结构包含教育教学活动、科研活动和⼈际交往活动,形式
结构包含教师职业活动设计、教师职业活动组织和教师职业活动效能结构。
⼆、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的专业成长概念。它是教师在整个教学⽣涯中,通过终⾝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
⾝从教素质,成为⼀个良好教育专业⼯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教师专业成长阶段理论。
教师专业成长的构成要素。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
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新教师的⼊职辅导;教师的在职培训,包括教师发展学校、校本培训、反思性教学和教师⾏动研究。
三、教师⼼理素质
1.教师⼼理素质
教师⼼理素质的含义。它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实践中⽣成和积淀的社会⽂化素养、教育专业才能和⼈格⼼理品质。
教师⼼理素质的结构。包括⼀般⼼理素质和职业⼼理素质。
教师职业⼼理素质的含义。它是教师职业所要求的、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相对稳定的
⼼理品质。
教师职业⼼理素质的结构。包括职业意识、职业知识和技能、教育能⼒。
教师职业⼼理素质的特征。稳定性、基础性、综合性和发展性。
教师职业⼼理素质的培训模式。校本培训模式和专业发展学校培训模式。
2.教师的⼈格品质
教师的⼈格品质概念。它指教师与社会环境相互作⽤表现出的⼀种独特的⾏为模式、思想模式和情绪反应特征。
教师的⼈格品质影响因素。
教师的⼈格问题与调试。
3.教师职业认同的概念。
职业认同概念。指⼀个⼈从内⼼认为⾃⼰从事的职业有价值、有意义,并能从中找到乐趣。
教师的职业认同概念。指教师对教育、教师职业和教师⾃⾝的⼀种动态建构的过程,是教师⾃⾝与教师职业持续作⽤的结果。
教师的职业认同要素。职业认识、职业意志、职业技能、职业情感、职业期望、职业价值观等。
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
4.⾃我意识
⾃我意识概念。⾃我意识是主体对其⾃⾝的意识,是主体觉知到⾃⾝存在的⼼理历程。⾃我意识也是个体⾃⾝⼼理、⽣理和社
会功能状态的知觉和主观评价。
⾃我意识的结构与类型。
⾃我意识的作⽤。⾃我意识是衡量个性成熟⽔平的标志,是整合、统⼀个性各个部分的核⼼⼒量,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内部动
因。
提⾼⾃我意识的途径。他⼈观察与⾃我观察、外部评价与⾃我评价、对⾃⾝活动结果的反思
5.情绪表达概念
情绪表达概念。情绪表达指⾏为活动表露于外,从⽽显现其⼼理感受,借以达到个体将其情绪经验与外在沟通的⽬的。
情绪表达层次。向⾃我表达、向他⼈表达、向环境表达、升华表达。
6.⼈际关系
⼈际关系的概念。⼈际关系是⼈与⼈在交往中建⽴的直接的⼼理的关系。
⼈际关系的结构。⼈际交往包括⼈际认知、⼈际情感、⼈际⾏为。
⼈际关系的类型。⼈际关系包括师⽣关系、教师间关系、教师与学校领导的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
7.职业适应
职业适应的概念。职业适应指在积极的职业价值观的指导下,所形成和维持的职业⼼态、职业能⼒、职业关系等与职业劳动及
其环境之间的和谐状态。
教师职业适应不良的表现和原因。如从业能⼒不⾜,⾓⾊转换迟滞,缺乏协调的职业关系,职业价值观和职业信念缺失。
8.⼼理健康
教师⼼理健康的标准。认同教师⾓⾊,热爱教育⼯作;良好的⼈际关系;健全的⾃我意识;健康的情绪体验与调控;意志坚强,具有
教育独⽴性;对教育积极进取。
教师⼼理健康的意义。
影响教师⼼理健康的条件。
教师⼼理健康的⾃我维护。建构完善的⼼理调节机制;完善⼈格、保持平和⼼态、提⾼整体素质、体验职业乐趣。
第三节学习⼼理
⼀、学习理论
1.学习基本概念
学习的含义。学习是作为个体的⼀种适应性活动,是在主客观相互作⽤的基础上,通过主体⼀系列的反映动作在内部构建调节
⾏为的⼼理结构的过程。
学习的实质。学习是获得和积累经验的过程;学习可以通过⾏为变化表现出来;学习是⼀种适应活动。
学习的分类。
2.学习理论。
⾏为学习理论。经典性条件作⽤说,操作性条件作⽤说,社会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早期认知学习理论,布鲁纳认知发现说,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加涅信息加⼯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与⼈本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罗杰斯⼈本主义学习理论。
多元智⼒理论。
⼆、学习动机的含义、理论、激发与培养
学习动机的含义。学习动机指激发和维持学⽣的学习⾏为,并使学⽣的学习活动朝向⼀定学习⽬标的⼀种动⼒倾向。
学习动机的基本构成要素。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
学习动机的分类。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直接性动机和间接性动机,认知内驱⼒、⾃我提⾼内驱⼒和附属内驱⼒。
学习动机的作⽤。定向、激发和维持、调节。
学习动机理论。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学习动机的⼈本理论,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
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学习动机的培养包括成就动机的培养、成败归因训练和⾃我效能感的培养。
三、学习策略概念和结构
学习策略的概念。学习策略指学习者为了提⾼学习效率,有⽬的、有计划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案,它是学习过程中信息
加⼯的⽅式⽅法和调控技能的综合。
学习策略的结构。基本策略和辅助性策略。
掌握知识的策略。包括注意策略、精细加⼯策略、复述策略、编码与组织策略。
学习监控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
四、分类学习
1.知识的学习
知识的含义。知识通常有两种意义,⼀种指⼈类知识,即经常以书籍、计算机或其他载体来储存,构成⼈类所具有的信息总
和;另⼀种指个体知识,即个体的头脑中所具有的信息总和。
知识的类型。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知识的建构。陈述性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是同化,程序性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是产⽣式。
知识的理解。
错误概念的转变。
知识的整合与应⽤。
知识的迁移。
2.技能的学习。
技能的含义。技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种合法则的活动⽅式。它是⼀种活动⽅式,区别于程序性知识。
技能的类型。⼼智技能和操作技能。
技能的形成和培养。
3.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学习
问题的含义。它是给定信息与⽬标之间的某些障碍。分为结构良好问题和结构不良问题。
问题解决的含义。问题解决指由问题引发,运⽤⼀定的知识和认知策略解决疑难的过程,或运⽤⼀系列的认知操作扫除障碍,
从⽽将初始状态转化为⽬标状态,产⽣新答案的过程。
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理解和表征阶段;寻求解答阶段;尝试解答阶段;评价反思阶段。
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有关的知识经验,个体的智⼒与动机,问题情境与表征⽅式,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原型启发与酝酿效
应。
问题解决能⼒的培养。
创造性学习。
创造性的含义。能⼒观、过程观、⼈格观、创造性产品观。
创造性的基本结构。创造性认知品质、创造性⼈格品质和创造性适应品质。
创造性学习的培养措施。
第四章教师职业素养
第⼀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含义。教师职业道德规是教师处理教育教学活动中各种关系、⽭盾⾏为的准则,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依法执教,廉洁从教;注重礼仪,遵守公德;尊敬家长,团结协作;热爱学⽣,严谨治学;以⾝作
则,为⼈师表。
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教书育⼈,为⼈师表,终⾝学习。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结构、特点、功能、基本原则和评价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结构。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良⼼,教
师职业作风。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特点。使⽤的针对性,要求的双重性(教师和育⼈),内容的全⾯性,功能的多样性(⽰范性),⾏为的典型
性,影响的⼴泛和深远性。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功能。对教师⼯作的促进功能,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对社会⽂明的⽰范功能,对教师修养的引导功
能。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基本原则的含义。它是⼀定阶级和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为提出的根本要求,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处理各种
利益关系、调节和评价⼀切道德⾏为的根本准则。基本原则包括教书育⼈原则、乐政勤业原则、⼈格⽰范原则和依法从教原
则。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评价⽅式。社会舆论、内⼼信念和传统习惯。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培养的含义和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培养的含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培养是道德教育、道德修养和道德内化的活动,它是通过外部教育督促和
个⼈努⼒,将外在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为教师个⼈道德品质并付诸⾏动的活动。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培养的内容。包括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教师职业道德内化。
四、进⾏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培养的原因
进⾏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培养的原因。之所以对教师进⾏职业道德规范的培养,是教育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国家需要,是教师
实现⾃⾝价值、完善⼈格的需要,也是学⽣健康成长的需要。
⽬前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现状。教师对⾃⾝职业的低认同与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要求之间的⽭盾,有些教师公平民主观念的缺
乏与学⽣渴望受尊重的⽭盾,教师为⼈师表的⽰范作⽤与实际⾔⾏的失范⽭盾。
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培养存在的问题。在职教师的职业道德培养不受重视,教师岗前职业道德培养没有形成成效的模式。
五、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培养的任务和途径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培养的任务。提⾼职业道德认识,陶冶教师职业道德情感,磨练教师职业道德意志,确⽴教师职业道德信
念,培养教师职业道德习惯。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培养途径和意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培养途径主要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这是培养教师社会主义师德
品质重要环节,是纠正不良教风、校风有⼒⼿段,也是加强教师队伍的迫切需要。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有:职业针对性、⾃教互教性、同时多端性和渐进重复性。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法和途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法包括:说理疏导法,榜样教育法,对⽐教育法,个别教育法和实
践锻炼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主要分为职前和职后两个环节。
第⼆节教师专业标准与素养结构
⼀、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
师德为先;学⽣为本;能⼒为重;终⾝学习含义。
⼆、基本内容
(⼀)专业理念与师德
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的态度和⾏为;对学⽣的态度和⾏为;教育教学态度和⾏为;个⼈修养与⾏为。
(⼆)专业知识
学⽣发展的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
(三)专业能⼒
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教育教学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
三、教师素养内容和特点
教师素养的内容。教师素养指教师的修养,包括教师思想素养、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素养和⾝⼼素养。
教师素养的特点。整体性、稳定性、普遍性、社会性和⾃觉性。
四、教师的能⼒素养
教师能⼒素养的基本结构。教师的能⼒素养包括基础能⼒素养、职业能⼒素养和育⼈能⼒素养。
教师的基础能⼒素养基本结构。教师基础能⼒素养包括迅速⽽准确、细致⽽深⼊、全⾯⽽客观的智能素养—观察能⼒,具有敏
捷性、⼴阔性、深刻性、条理性和创造性的思维能⼒,丰富、合理、新颖的想象能⼒,准确、迅速、持久、系统的记忆能⼒,
⾔语能⼒素养和教师体语能⼒。
教师的职业能⼒素养基本结构。教师的职业能⼒素养包括教学能⼒素养、课堂管理能⼒素养和课堂施教能⼒素养。
教师育⼈能⼒素养基本结构。教师育⼈能⼒素养包括⼼理沟通能⼒素养、⾏为辅导能⼒素养、班级管理能⼒素养和教育科学能
⼒素养。
五、教师的⾝⼼素养
教师的⼼理素养结构。教师的⼼理素养包括教师的认知素养、教师的情感素养和教师的意志素养。
教师的⾝体素养培养⽅式。
本文发布于:2023-01-03 04:34: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821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