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钱伟长“拆墙”教育理念及启示
作者:周世青
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0年第12期
【摘要】作为教育理论家和积极实践者,钱伟长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于“拆墙”教育理念。
钱伟长“拆墙”教育理念的核心内涵是开放办学、学科专业的关联与沟通、教学与科研互动以及
突出“学”的主体地位,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钱伟长“拆墙”教育理念开放办学
钱伟长主要教育思想概述
钱伟长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和杰出的社会活动家。钱伟长祖籍江苏无锡,生于
1912年,幼年时代生活清贫。由于父亲早逝,钱伟长接受的中小学教育时断时续,他的文史
功底扎实,数理基础薄弱。1931年,由“清寒奖学金”资助,钱伟长以历史、语文满分的成绩考
取了清华大学。不久,“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占了东三省,钱伟长义愤填膺,弃文攻理,
毅然选择到物理系就读。1940年,钱伟长赴国外留学。1946年,他放弃了在海外的优越学习
和生活环境,毅然回国,投身祖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殚精竭虑。钱伟长是中国近
代力学、应用数学的奠基人之一,曾任多所大学的校长、副校长和名誉校长。1983年,时已
七旬的钱伟长出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1994年上海工业大学与另三所大学合并组建上海大
学,钱伟长担任了该校的终身校长。
钱伟长不仅在科学事业上作出了十分突出的贡献,而且在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留下了极为
宝贵的精神财富。1989年,钱伟长代表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在全国政协七届二次会议上的发言
中明确提出:“教育是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一个国家在当今和未来21世纪的景况如
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今天的教育。”①在如何办校治学方面,钱伟长基于长期的实践,在上
海工业大学建校25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拆掉四堵“墙”的教育理念。即:拆掉学
校与社会之间的墙;各学院、各专业之间的墙;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墙;教与学之间的墙。“拆
墙”教育理念是钱伟长教育思想和学术思想的核心与精华。正如上海大学常务副校长周哲玮在
“钱伟长研究书系”总序中所言,“钱伟长的教育思想是围绕‘拆掉四堵墙’这样一个中心思想来展
开的……拆掉这‘四堵墙’集中地反映了钱伟长先生的教育思想”。②
在半个多世纪极其丰富的教育实践中,钱伟长怀着“振兴中华”、“科教兴国”的拳拳爱国之
心,始终把培养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作为自己投身教育的奋斗目标。钱伟长“拆墙”的教育理念
为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思想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他积极实践“拆掉四堵墙”,实行开放
办学,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急需人才;在全国率先推行学分制,打通院系专
业的联系,形成了以学分制、选课制、短学期制和导师制为核心的特有教学管理模式,促进复
龙源期刊网
合型人才培养;创造条件倡导学生积极开展科研、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科
研、调研和实践能力,从而使得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钱伟长“拆墙”教育理念的主要内容和深刻内涵
拆掉“第一堵墙”:坚持开门办学,密切高校与社会的联系。在教育实践中,钱伟长不是把
教育作为孤立的事物来看待,而是把教育与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教
育需要主动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学校需要开放办学,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在改革开放初期,
大学教育主要是精英教育,人才培养还不能充分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钱伟长指出,“经
济建设和科学技术正在发生着极大的变化,我们学校必须适应社会的变化,密切与社会的联
系,为社会服务,不然办不好学”③,并积极倡导教师“不能躲在学校里,要把墙冲开,不要泡
在教科书里”。④为了拆掉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墙,上海工业大学在学校层面成立了校务委员
会,由经委、科委、计委、外经贸办和各工业局领导担任主任、副主任和校务委员,在领导体
制上使学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直接帮助,并促进了学校各系、各部门同有关厂、所
建立协作关系。新上海大学成立以后,钱伟长多次强调,上海大学的特色就是“上海”两个字,
上海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拆掉“第二堵墙”:打破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培养复合型人才。由于受到前苏联教育观
念的影响,我国高校学科专业“壁垒”较为森严,专业教育过窄、过细,不仅阻碍了学科技术综
合化发展,也影响到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迁移能力的提高。钱伟长指出,“我们今天处于一个
技术迅速发展变化的时代,不仅每月都有新的技术部门在形成,就是一些比较成熟的部门,也
不断受到新技术的撞击而起着根本性的变革,工程技术的发展愈来愈取得科学基础的支持。分
工过细,对学生进行过分刻板的培养,就很难适应这样的要求。”⑤钱伟长不是反对专业教
育,而是反对专业分得过早、过专。他认为,在中国大学的现有体制下,专业教育应该放到研
究生阶段,本科还是一个打基础的通识教育。当然,今天站在我国高校分类发展的现实背景
下,应用性和职业性的高等教育还是要以专业教育为主。为了拆掉各院系、各专业之间的
“墙”,钱伟长在上海大学积极倡导实行学分制和选课制。这不仅培养了大量的复合型人才,调
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增强了院系之间、专业之间的联系。
拆掉“第三堵墙”:提升教师综合能力,把教学与科研结为一体。同样是受到前苏联科学研
究和教学分属两个部门的影响,我国高校与科学院之间形成了严密的分工关系,高等院校以培
养人才为中心,科研院所以研究为中心。即使后来高校注意到了教学和科研两者兼顾,但也形
成了两支队伍、两个中心的发展模式。钱伟长极力反对这一作法,提出要形成两个中心(教
学、科研)、一支队伍,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在高校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上,钱伟长认
为,“教学是必要的要求,不是充分的要求,充分的要求是科研。科研反映你对本学科清楚不
清楚。教学没有科研作底子,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⑥钱伟长指出,
“教师不搞科研,忙着捧书本上讲台是上不好课的。理由很简单,你没有自己的观点,也不会
选择正确的教学内容”。⑦教师通过开展科研活动,不仅能够扩大教师的眼界,使他们知道一
项科学技术的来龙去脉,知道当前这个专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而且可以丰富学科内容,使
龙源期刊网
之不断向前发展。钱伟长把科研作为教师培养的一种重要手段,并探索出了教学与科研结合的
有效途径。
拆掉“第四堵墙”:克服“教”、“学”分离,突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与学的关系上,
传统的习惯总是把“教”和“学”分成两个独立的个体,这种“教”“学”分离所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
学生所学的知识是死的,而不是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就会出现“不教不
会,一教就会”的现象。拆掉教与学之间的墙,钱伟长认为,一是学校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
革,赋予学生更大的学习自主权。钱伟长一直坚持“三反对”:反对教材统一,反对教学计划统
一,反对教学大纲统一,以在学校营造一个宽松、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二是教师必须要积
极改变教学方法。钱伟长认为,“大学的教学方式应该把学生放出去,引导他自学”,教师要相
信学生自学的能力,课堂上只要讲这门课的核心精华部分,提纲挈领地把知识点中最需要注意
的地方交代清楚就行了。钱伟长进一步指出,“大学就是要把一个需要教师教才能获得知识的
人,培养成为不需要教师也能获取知识,无师自通的人”⑧。三是学生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
法。大学教育应重视方法的教育,方法教育不能脱离实际,讲方法最好的办法是有一定的媒介
载体来说明这个方法。⑨钱伟长通过自己的学习经历,总结出了一套十分有效的学习方法,如
学习要抓大局,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敢于怀疑,学会记笔记,会“摸肩膀”等。
“拆墙”教育理念是相辅相承,不可分割的整体,涉及学校、院系、专业、教师、学生等多
个层面,充分体现了钱伟长教育观念的开放性与融通性。要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
量,拆掉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墙”,建立学校与社会的紧密联系是前提;拆掉各院系、各专业之
间的“墙”,贯通、集成、融合是关键;拆掉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墙”,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是核
心;拆掉教与学之间的“墙”,教学相长、学生主动学习是重要途径。钱伟长“拆墙”教育理念,
既是他长期思考的结晶,更是带领师生反复实践的成果,也是我们解决当前高职教育改革和发
展问题的重要“法宝”。
钱伟长“拆墙”教育理念的重要启示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类型,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就业,为生产、
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由外
延扩展向内涵发展的全面转变,校企合作不紧密、内外资源利用程度不高、忽视科研、缺乏吸
引力、学生被动学习等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已严重制约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如何破解这些
难题,拆除影响高职教育发展的各种障碍?钱伟长的“拆墙”教育理念提供了很好的启示与借
鉴。
融入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促进校企深度合作,走开放办学之路。我国著名职业教育家黄
炎培早就指出,“职业学校有最紧要的一点,譬如人身中的灵魂,‘得之则生,弗得则死’。是什
么东西呢?从其本质说来,就是社会性;从其作用说来,既是社会化。”教育不能脱离社会,
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则更为紧密。要办好职业教育,必须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
龙源期刊网
下去思考、规划,明确服务方向,找准办学定位。同时,必须紧紧依靠行业企业,走校企合
作、开放办学之路。当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校热企冷”的深层次原因,在于高职院校与行
业、企业之间还有一面体制之“墙”,特别是公立高职教育的办学者还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封
闭办学的路径依赖,没有真正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拆掉高职院校与社会之间的
“墙”,一是要树立主动服务、积极融入的办学理念,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面适应社会发展
的需要,为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二是要积极寻求校企合作在制度层面
上的创新,深入探索董事会或理事会制度,让行业、企业、社会等利益相关者参与到办学中
来。同时,对校企合作在学校的发展规划制定、内部机构设置、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教
学与科研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以整体推进校企合作工作。三是要建立社会评价机制,
“学校办得怎么样,社会说了算”,要吸收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将毕业生就业率、
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等作为衡量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
适应科技进步和行业发展对岗位复合性的要求,加强专业的沟通、交叉和融合,使毕业生
首岗适应、一专多能和具有职业迁移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技术、
新工艺、新设备的广泛应用,行业的集成发展对岗位人才的复合型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人才
培养模式,即靠某一个专业“单打独斗”培养学生,已远远不能适应需要。专业之间的沟通、交
叉和融合成为形势发展的必然。从专业发展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必须拆掉
各部门、各专业之间的“墙”,彻底消除各专业之间“老死不相往来”,自行发展,各自为政的弊
端。一是要围绕科技进步带来的行业发展对专业建设的新要求,调整专业结构,拓展专业平
台,重构专业体系。二是要增强不同专业之间的关联度,在学校优势专业之间拓宽相互联系的
中间专业,非优势专业注意利用优势专业的资源,在可能的范围内向优势专业靠拢,寻求交
叉。三是适度组建跨部门、跨专业的教学团队和科技服务团队,加强人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集中优势力量以团队作战方式解决教学和科研中的难题。四是积极推行工学结合的弹性学习制
度,特别是要加大学生跨专业选课的力度,防止人才培养的过度专业化,为培养首岗适应、一
专多能和具有职业迁移能力人才创造条件。
克服科研“短板”,促进产学研用结合,增强教师综合素质和高职院校科技服务社会的能
力。高职院校发展历史较短,且多数是由中专校升格而来,科研基础相对薄弱。客观地说,高
职院校教学之“墙”的外面只能看到很小的科研影子。由于大多高职院校对科研重视不够,教师
只是教书、单纯地传授知识,而不大做或不会做科研,以致无法获得企业生产的前沿技术。要
克服科研短板,贯通教学与科研,高职院校要在充分认识科研对于教学以至学校整体发展战略
意义的前提下,积极推进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建设。加强科研工作,不仅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
能力,帮助教师快速成长,而且可以充分体现高职院校的“高等性”,为学校提升核心竞争力创
造条件。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要在加大扶持培育力度的同时,注重“产学研用”的紧
密结合,组织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科技研发,特别是要紧密追踪企业生产一线的前沿技术,及时
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难题,实现“研以致用”。这样,才能提高高职院校以科技服务社会的能
力和效益。还要强调的是,高职院校的教师要及时把科研新成果转化成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
学内容,发挥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龙源期刊网
坚持“教、学、做”一体,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具有发展后劲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教与学
从来就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是手段,学是目的,教在某种意义上是
从属于学的。钱伟长所说的拆掉教与学之间的“墙”,其实质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
“教”让学生学会学习,从而达到无师自通的境界。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等特点,要求在
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做到“教、学、做”的统一,即:边做边教,边做边学,教学互动,调动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潜能,让他们在真实或仿真的职场环境中获得知识、掌握技能。随着新技
术的应用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社会职业在不断地分化与重组,一方面出现了大量的新的职业岗
位,另一方面同一工作岗位的技术含量和技能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大多数人在个人的工作生涯
中会转换多个职业或岗位,即使要胜任原有的岗位也必须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这些都要求学
生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因此,高职院校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突出
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灵活学习创造条件。
钱伟长“拆墙”教育理念内涵深刻,内容丰富,而其精髓则是拆掉思想和观念上的“墙”。对
高等职业教育来说,就是要解放思想,树立育人为本、开放办学的理念;创新发展思路,积极
探索校企合作新体制、新机制,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之路。(作者为南
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研究员)
注释
①⑧钱伟长:《教育和教学问题的思考》,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79、52页。
②金其桢,金秋萍:《钱伟长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
第4页。
③④⑤⑥⑨钱伟长:《论教育》,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1、175、39、132、342
页。
⑦钱伟长:“大学必须拆除教学与科研之间的高墙”,《群言》,2003年第10期,第16~
20页。
本文发布于:2023-01-03 04:11: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820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