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论学

更新时间:2023-01-03 04:09:05 阅读: 评论:0


2023年1月3日发(作者:专升本考试科目)

隶书-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

一、用作代词,可分为两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他们)、“她”(她们)、“它”(它们)、“我”。作宾语或

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

①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③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④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狼》

⑤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陈涉世家》

⑥名之者谁?——《醉翁亭记》

(二)指示代词,可译为“这”(这些)、“那”(那些)。

例如:

①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②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③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小石潭记》

④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小结】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二、用作助词,可分为四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表示领有、连属、

修饰【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等关系,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例如: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②本在冀州之南。——《愚公移山》

③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其他教材】

①近塞上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马》

②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雎》

④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公输》

【小结】

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洲”、“狱”、“意”、“地”)

或名词性短语(如“一毛”)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例如:

①宋何罪之有?——《公输》

②何陋之有?——《陋室铭》

③菊之爱。——《爱莲说》

(三)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

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译时可省去。

例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②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③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④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⑤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⑥寡助之至。……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天时不如地利》

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小结】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

“之”不译。

(四)音节助词,虚用,无所指,凑足音节的作用,去掉对句子结构意义皆无影响。用在形容词、

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

去。

例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②久而久之。

③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④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三、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到…去”,“到达”。

例如: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②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③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王顾左右而言他》

④君将何之?——《商汤见伊尹》(课外古文)

⑤《送孟浩然之广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小结】

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

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垄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

“孟浩然”、“杜少府”,例②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很明显是承前省略了陈涉。整个句子合起来应

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隶书-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

趣事

某秀才作文好用“而”字,主考官见其文中“而”字泛滥,极不恰当,便以牙还牙批阅:“,已而

已而。”短短18字,用11个而字,精妙至极。

意思:

应当用“而”的地方而(却)不用“而”,不应该用“而”的地方而(却)而(用)“而”,而(像)

现在这样用法,日后也而(这样),你的水平也就不过已而(如此)已而(而已)了。

一个,是名词

二个,是连词,表转折

三个,名词动用

四个,名词

五个,是连词,表转折

六个,名词动用

七个,名词

八个,介词

九个,介词

十个,名词

十一个,名词动用

一、用作连词

(一)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而且”、“又”、“和”、“与”,可不译。

例如:

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③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孟论学》

④蔚然而深秀者。溪深而鱼肥。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

⑤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⑥起坐而喧哗者。——《醉翁亭记》

(二)表示承接(顺承)关系,相当于“就”、“而且”“才”、“并且”、“就”,有时可不译。

例如:

①余闻而愈悲。——《捕蛇者说》

②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孔孟论学》

③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醉翁亭记》

④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

⑤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水落而石出者。——《醉翁亭记》

⑥太守归而宾客从也。——《醉翁亭记》

(三)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但是”、“然而”、“可是”、“却”。

例如:

①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

②非夫人之物而强借焉。——《黄生借书说》

③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醉翁亭记》

④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⑤荆有余地而不足于民——《公输》

(四)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动词和状语,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例如:

①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

②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③朝而往,暮而归。……往来而不绝者。杂然而前陈者。——《醉翁亭记》

(五)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例如:

①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②而年又最高。——《醉翁亭记》

(六)表示因果关系或目的关系。

例如:

①饥渴而顿跛。——《捕蛇者说》

②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

二、特殊用法。

[已而]作时间副词的词尾,可译为“不久,一会儿”。

例如:

①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醉翁亭记》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例如:

①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孔孟论学》

[既而][俄而]作时间副词的词尾,可译为“不久,一会儿”。

例如:

①既而儿醒,大啼。——《口技》

②俄而百千人大呼。——《口技》

隶书-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

一、用作介词

(一)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由于”。

例如:

①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③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二)表示凭借,译为“凭、靠”,“凭借”,“按照”。

例如:

①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②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③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三)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根据”。

例如:

①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为学》

②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天时不如地利》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天时不如地利》

④今以蒋氏观之。——《捕蛇者说》

⑤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伤仲永》

【注】“以……为……”相当于“把……作为……”或“认为……是……”

(四)相当于“于”,可译为“在、在……的时候”(时间)。

例如:

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登泰山记》

(五)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如,上、下、东、西),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

位、数量的界限。

例如:

①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登泰山记》

②以前;以上;三日以后;县级以上;长江以南;五千以内;二十岁以下。

二、用作连词

(一)表示目的,相当于“以便”,译为“来、用来”。

例如: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②退而甘食其土,以尽吾齿。——《捕蛇者说》

③而托于柑以讽耶?——《卖柑者言》

④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⑤养精蓄锐,~利再战;增产节约,~支援前线。

(二)表示假设,译为“如果”。【讨论】

例如:

①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以之啮人)

(三)表示并列、承接、修饰(连接谓语),相当于“而”。【讨论】

例如: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虑。——《前出师表》

②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墨池记》

③城郭高~厚;众星粲~繁。

三、用作副词

通“已”,译为“已”,“已经”。

例如:

①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四、用作动词

可译为“以为”,“认为”。

例如:

①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以为妙绝。——《口技》

③以为且噬己也。——《黔之驴》

以上红色部分是经过本组老师讨论有争议的用法,希望得到各位指正。

本文发布于:2023-01-03 04:09: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820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短小品台词
标签:孔孟论学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