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名词

更新时间:2023-01-03 01:58:56 阅读: 评论:0


2023年1月3日发(作者:美国选美小姐)

气象名词

东南西北阴晴雨雪雷电风气寒热温

凉干湿冷暖光水火锋雹霜露雾冻雹

晕虹流金水土

大气大洋大陆大雨大暑大雪大寒小满小暑小雪

小寒上限D层干燥干旱干风土星木星E层天候

天电天响天气山崩水气水分云区水象云团云层

云海云量云向云状云高云核云滴日气日射日照

日冕日晕日华日界日蚀火山火星风向风速风害

水星风场风浪风时风蚀长波长浪气象气压气温

气候气团立夏立秋立春立冬冻害白虹台风白露

龙卷平衡水害地象地震地轴处暑北极北风南极

南风东风西风乱流赤道赤潮正压失控红潮波龄

波浪波长波动波向波高波陡高度高潮高温高压

中层热层空气空间反射折射衍射海水海冰海潮

海浪海风海区海波海啸海流海雾海流雨量雨水

雨凇雨雪雨季雨情雨滴谷雨流失急流狂浪狂风

狂热狂涛梅雨层云积云积冰积雪积尘吊云热量

热岛热带热风冷峰极光冷害冷冻冷风短波宇宙

吸收幻日芒种纬度总量岁差连阴曲面涡旋幻景

观测洪水周期黄道季风黑子绢云湍流焚风酷暑

酷热卷云强风强雨惊至盐风盐尘盐雪雷暴雪晶

雪冰雪害雪崩雪花清明雷害雷雨雷电雷暴结露

冻结崖崩崖溃浓雾暖冬暖流暖气暖峰寒潮寒风

寒暑寒冷寒冬寒气寒流寒露寒潮寒带寒热寒冬

寒风斜压夏至春风春雷春寒春雨春分春汛秋风

秋分秋季秋冬秋霜冬至雾淞球电雾虹落雷光环

光象内晕外晕潮风潮流潮水潮汐潮位柱虹高潮

生光蜃景闪冕酸雨沉降霖雨暴雨耀斑普斑湿度

霜降微尘覆雪冰拨辐射潜热蒸发

高压脊低压槽拉尼那静止锋锢囚锋切变线东风波

东风带西风带信风带台风槽加热法吸湿法催化剂

反气旋切变线偏东风偏西风大气圈岩石圈冰雪圈

压强值逸散层摩擦层空气层天气图正环流摩擦力

地转风等压线梯度风热成风冷平流暖平流对流层

平流层水气量日射量外气层热成层中间层对流层

分子量臭氧层电离层均质层珠母云夜光云大气光

子午面云放射显热流潜热流热平衡透射率反射率

反照率低压带高压带无风带高纬度低纬度中纬度

强风带行星波超长波泛灵论柯氏力风向鸡气团论

暴风论寒暑表气压表等压线距平线气候学位温论

高空风大风线极风论凝结核冰晶核云力学电子流

大气电辐射能大气层大气场云物理能见度热对流

中间层色球层太阳风上升区下沉区海陆风山谷风

局地风布拉风热成层外气层生物圈示踪物重力波

惯性波贸易风风气场降水量蒸发量角动量生成量

效位能温度场强制波自由波超长波前进波气压场

斜压波正压波逆温层过渡层混合层稳定层低气压

高气压雹线型带纹型海陆凤山谷风局地风龙卷风

海龙卷陆龙卷接地层最冷月最暖月西岸雪大气候

小气候降水量积水量微气候小冰期间冰期量子化

定量化气压表气压计温度表温度计百叶箱通风筒

干湿表风向仪风速表雨量器量雪器雪深计云幂灯

透射表投光器受光器日射表辐射表日照计探空仪

卷积云卷层云娟积云娟层云高积云高层云雨层云

层积云积雨云碎积云浓积云能见度蒸发量雷雨云

山帽云滑升云爬山云瀑布云悬状云强风轴曙暮辉

急流轴等压线晴间阴晴转阴晴转雨阴间睛阴转晴

阴转雨雨间阴雨转晴雨转阴云物理曙暮光热力图

绝热图地转风大气电火山雷沙漠雷水平虹反射虹

防风林防雾林暴风雪群速度碎沿浪

人工降雨人工消雾人工消云人工防雹大气结构大气环流

大气现象大气科学大气污染热带云团温带气旋锋面气旋

北方气旋江淮气旋东海气旋东北低压蒙古气旋准静止锋

厄尔尼诺东北信风东南信风太阳辐射地转偏差均质气层

高层大气极峰急流间接环流对流层顶太阳大气一周预报

天气预报暴风警报气象观察测高公式气压梯度等偏差线

高空观察地面观察不连续面温度分布焚风现象气旋理论

测风气球上升气流国际云图高山观察海洋气象动力气象

异常气象环境公害空气污染绝对湿度相对湿度烟雾情报

长期预报放射污染防灾措施延长预报气象卫星气象雷达

气象火箭气象教育气象灾害航空气象农业气象水文气象

产业气象热带气象高空气象静止气象气象中枢原始大气

一次大气二次大气有效温度太阳常数中层大气高层大气

标准大气北极气团变性气团赤道气团大气湍流大气扩散

开尔文波波动尺度云团尺度积云尺度东风波动埃克曼层

温室效应冰川时代地质时代武木冰川历史时代地质时代

阳伞效应系留气球雷诺应力涡动应力

人工防霜冻大气粘性力大气涡动论大气边界层大陆性气候

大气绝热图气压梯度力江淮切变线温带反气旋极地东风带

副热带高压非均质气层冷锋式切变暖锋式切变柯里奥利力

哈得来环流费雷尔环流质量分析仪电子微探针中尺度扰动

海洋性气候热带低气压热带辐合带高层建筑风地转偏向力

圣爱尔摩火拉尼那现象厄尔尼诺现象

气象名词2

(一)气象用语

1、世界时和北京时

世界时,亦称“格林尼治平时”。由格林尼治子夜起算的平太阳时。它是以地球自转为基准,通过天文观测而获取的。

地球自转一周为360度,分24小时。以伦敦格林尼治的零子午线为中央子午线,东到东经7.5°,西至西经7.5°的区域

为零时区。自西向东算起,每隔15个经度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24个时区。我国北京位于116°22’E附近,在东第八个

时区。国际规定:伦敦时为世界时,定为零时,一日的开始,而北京时为8时,与世界时相差8个小时。

2、天气预报时间用语(北京时)

白天是指8时~20时;上午是指8时~12时;下午是指12时~20时。

夜里是指20时~次日8时;上半夜是指20时~24时

,即0时;下半夜是指0时~4时;早晨是指4时~8时。

中午前后是指10时~14时;傍晚前后是指16时~20时。

3、云的用语

云的形状多种多样,其变化十分复杂。按云的外形特征、结构和云底高度,分为三大类:高云、中云和低云。

高云:由冰晶构成,云底高度一般在5000米以上;中云:由水滴或冰水混合物组成,云底的高度在2000米~5000米之

间;低云:由微小水滴构成,云底高度一般在2000米以下。

4、天空状况用语

天气预报中,晴天是天空无云,低云量不到一成,或高云量不到三成;少云是指天空有1~3成的中、低云

,或有4~5成的高云;多云是指天空有4~7成的中、低云,或有6~8成的高云;阴天是天空低云密布全天,或天空虽有

云隙,但仍感到阴暗。

5、温度用语

温度是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气象上把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称之为空气温度,简称气温。气象台站在天气预

报中所说的气温,是指标准的观测场内百叶箱中距地面1.5米高处所测得的温度,它与露天下或室内测得的温度是完全不

同的。

(1)平均气温

空气的平均气温怎么算出来的?为了掌握气温的变化规律,气象部门每天要进行定时气温的观测,为天气预报和气候分析

提供重要的依据。把每天02、08、14、20时(北京时)四次测得的空气温度值相加,再除以4

,所得之商即为日平均气温。把一个旬、一个月逐日的平均气温依次累加起来,再除以相应的天数便得一旬、一月的平均

气温。再把一年12个月的逐月平均气温累加起来,除以12所得的商就是年平均气温。

(2)最高最低气温

日最高气温是指一天中出现的最高值。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下午2时左右。日最低气温是指一天中出

现的最低值,一般出现在清晨太阳出来之前。

6、降水用语

按降水的性质、强度及形状,其用语名目繁多,十分复杂。如雷阵雨:是指降水时伴有雷声或闪电。阵雨

:是指雨势时大、时小、时停的液态降水。间断雨:是指有时下、有时不下、下下停停。局部降水:是指降水地区分布不

均匀,有的地方下,有的地方不下。还有雨加雪:是指在降雨时,雨滴中同时夹带雪花等等。

降水量的等级划分,见表1和表2

表1降雨量级和雨量对照表

表2雪量级和雪量对照表

7、风的用语

天气预报中的风向是指风的来向,一般用北、西北

、西、西南、南、东南、东、东北等八个方位。风力等级是根据风对地面(或海面)物体的影响程度来定的。目前我国天气

预报中采用的是13个等级分法.

8、“消息、报告、警报、紧急警报”用语

⑴冷空气消息

预计北方有较强的冷空气南下,将于72~48小时内影响本地,并可能有明显的降温和出现偏北大风时就发布“冷空气消息”。

⑵降温报告

受冷空气影响,预计气温将明显下降,24小时内降温大于7℃但不到10℃,最低气温在5℃以下时就发布“降温报告”。

⑶低温报告

当寒潮或强冷空气影响后,气温继续下降,预计最低气温可达-2℃以下,并有严重的冰冻时就发布“低温报告”。

⑷寒潮警报

预计未来48小时之内强冷空气影响本地,气温急剧下降,24小时降温达到10℃或10℃以上,或48小时降温达12℃或12℃

以上,并最低气温在5℃以下时就发布“寒潮警报”。

⑸台风消息、警报、紧急警报

预计热带、强热带风暴或台风将于72~48小时内影响本地区或尚难确定有无重大影响,但有威胁时,可先发布热带、强热

带风暴或台风的“消息”;将在48小时内影响本地,平均风力≥6级时,就发布“警报”;预计在24小时内影响本地区,平均

风力≥6级时,就发布“紧急警报”。

⑹暴雨警报

预计48小时内,本地区有12小时超过30毫米的,24小时的雨量≥50毫米或以上时,可发布“暴雨警报”。

⑺暴雪警报

预计在短期预报时段内,24小时内下的雪所融化的水量达10毫米或以上,并将有5厘米以上的积雪深度时,发布“暴雪警

报”。

⑻大风警报

预计在短期预报时段内,平均风力将有6级或以上,或平均风力5~6级同时伴有阵风7级或以上时,就发布“大风警报”。

⑼霜冻报告

每年3月20日之后和11月10日以前,预计受冷空气影响后,在48小时内将会出现白霜或地面最低气温低于0℃,有霜

冻出现时,就发布“霜冻报告”。

9、常州市天气预报地区用语

一、以常州市区和武进市为中心,金坛市称为常州市的西部,溧阳市称为常州市的西南部。

二、西部山区:指金坛市境内的西部山区和溧阳市境内的西北部山区。

三、西南部山区:指溧阳市境内的西、南部山区。

四、东部地区:指武进市的原郑陆、横林和前黄三区的东部地区。

五、沿江地区:指武进市沿长江南岸的孟城、小河、魏村和常州市郊的圩塘等乡镇。

六、江湖水面:指靠我市的长江水面、太湖水面,滆湖和金坛市境内的长荡湖等较大的水面。

(二)气象名词

1、锋

锋是前锋的意思,也叫锋面。它是水平范围内达数千公里冷暖气团之间的过渡地带,或称交界面。锋面与地面的交线称为

锋线,锋在空间呈倾斜状态,下面是冷气团,上面是暖气团,锋面有几百公里到数千公里长。锋的两侧,气象要素差别很

大。比如气温,锋两侧有时相差10℃以上,锋附近的空气运动剧烈,常产生大风、降水等恶劣天气。

2、暖锋

在冷暖空气相遇中,当暖空气势力强盛,推动锋面向冷空气一侧移动时,这种锋面称为暖锋。暖锋常出现在气旋中心的东

南方,多与冷锋成对出现。暖锋过境时伴有阴雨天气,气压降低、气温升高,风向由东南转为南到西南。暖锋影响时,春

季会出现冰雹等不稳定天气

,夏季会出现雷雨和大风天气。

3、冷锋

在冷暖空气相遇时,当冷空气起主导作用,推动锋面向暖空气一侧移动,这种锋面称为冷锋。冷锋过境时会出现雨雪天气,

过境后会造成偏北风力较大,气温下降,气压升高等现象。我市一年四季都会受到冷锋的影响,但主要出现在秋、冬、春

三季,大约5~7天就会受到一次冷锋影响,寒潮天气就是强冷锋影响的结果。

4、静止锋

当来自北方的冷气团和来自南方的暖气团,两者势均力敌、强度相当时,它们的交锋区很少移动,这种锋面称为静止锋。

常常冷气团稍强时向南移一些,忽而暖气团强时向北推一些,使锋面呈现南北摆动的状况,也称准静止锋。影响本市的静

止锋常出现在春季、初夏(梅雨)和秋季,春秋季的连阴雨天气和梅雨天气就是静止锋影响而造成的。

5、等压线、等高线和等温线

天气图是填绘各地同一时刻天气实况资料的地图,分为地面和高空两种天气图。

在地面(海平面)天气图上,把气压相等的点连接起来所构成的线称为等压线;而在高空等压面图上,把相对于海平面的

高度相等的点连接起来,所绘成的线称为等高线;而把气温相等的点连接起来,所构成的线称为等温线。

6、高空槽

在高空天气图上,从低压中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中间的高度比两边低,称为高空槽。低槽中,等高线弯曲最大处(曲率

最大)的连线叫槽线,槽线近似南北向或东北~西南向叫竖槽,呈东西向时叫横槽,等高线开口朝南或西南走向时叫倒槽。

一般槽前多为暖湿的西南气流,有强烈的上升运动,因此多阴雨天气,槽后为干燥的西北下沉气流,故多晴朗天气。

7、切变线

在高空天气图上,切变线是指风场中的一种不连续线。切变线的两侧,风向风速不一致,风向呈逆时针方向变化,导致气

流辐合,受切变线影响,会出现云、雨、风等坏天气。广播中常说的切变线,一般是指1500米和3000米上空的切变线,

它常与地面准静止锋相配合,会产生长时间的连阴雨,如初夏的梅雨和春秋季的连阴雨,若切变线两侧的风向风速辐合很

强时,还会产生暴雨等不稳定天气。

8、气旋(低气压)

大气中有类似江河里的涡旋运动,有顺时针方向和反时针方向旋转运动两种:气旋和反气旋,都是大气中大型的水平涡旋

运动。气旋,在北半球,空气是反时针方向运动,中心气压最低,逐渐向外递增,空气不断流入中心,形成上升气流,也

称低气压。它的直径:小的有几十公里,大的有几千公里。气旋影响时常常出现阴雨天气和大风等。

9、反气旋(高气压)

反气旋,它的中心气压最高,逐渐向外递减,也称高气压。在北半球,反气旋区域内的空气为顺时针方向流动。其直径小

的有几百公里,大的有五、六千公里,如冬季亚洲大陆上的反气旋和夏季太平洋上空的副热带高气压。由于反气旋中的空

气向四周辐散,形成下沉气流。因此,反气旋控制本市时,一般天气都比较好。冬季多晴冷天气,夏季多晴热高温天气,

春秋两季多风和日丽、秋高气爽的天气。

10、热带气旋

凡在180°E以西,赤道以北的西太平洋洋面或南海海面上生成的热带气旋,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8~9级称为热带风暴;

10~11级的称为强热带风暴;12级或大于12级的才称为台风。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统称为热带气旋),都是

影响我市的主要灾害性天气系统之一。

⑴热带气旋的范围和影响时间

热带风暴、台风近似圆形,直径一般为600~1000公里,最大的〉2000公里,最小的〈100公里,近中心的风速愈大,

中心的气压愈低,则热带风暴、台风就愈强。袭击我国的热带风暴、台风常发生在5~11月,以7~9月为最多。影响我

市成灾的热带风暴、台风主要在8~9月。如62年9月5~7日的14号强热带风暴正面袭击了我市,6日降了165.0毫米

的大暴雨,并刮了24米/秒9级大风。

⑵热带气旋的结构和天气

典型的热带风暴、台风的结构是由眼、眼壁和螺旋雨带三部分组成。其眼多为圆形,一般有5~50公里,眼区的气流下沉,

风小碧空;而眼壁是由数十公里宽的云墙组成,气流强烈的上升,是天气最恶劣的地区,并出现最大风速和暴雨及暴雨以

上大降水天气;螺旋雨带内的气流对流旺盛,是宽约几十到几百公里,长达数千公里的降水系统,常带来降水和大风天气。

⑶热带气旋的移动路径

热带风暴、台风的移动路径有三条。一是偏西路径:热带风暴、台风经菲律宾或巴士海峡进入南海,在广东、海南岛或越

南登陆,对我市无影响;二是登陆路径:热带风暴、台风向西北方向移动,在台湾省登陆后穿过台湾海峡在福建、浙江沿

海登陆,对我市有很大的影响;三是转向路径:热带风暴、台风在洋面上先向西北方向移动,在25°N附近转向东北,向

日本方向移动,对本地也无影响。

(三)气象术语浅解

1、天气预报是如何做出来的?

按时间划分,天气预报的种类主要有:0~6小时的短时预报;48小时内的短期预报;3~10天的中期预报和10天以上的

长期预报四种。不同种类的预报,气象科技人员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来制作。

短时预报:主要利用雷达回波图、卫星云图和天气图来分析制作。短期预报:主要利用天气图、卫星云图、数值预告图和

单站气象要素来分析制作。中期预报:主要利用天气图、数值预告图、历史气象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来分析制作。长期

预报:主要利用候、旬、月等平均天气图、历史气象资料、太阳黑子、海温等非大气因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来分析制作。

2、天气与气候

天气和气候有什么差别呢?天气和气候是两种不同尺度的大气现象:天气是短期的,气候是长期的。举例说,雨季属于气

候概念,而暴雨过程则属于天气概念,一个雨季的长短往往在一个月左右或一个月以上,它由许多降水过程所组成(其中

也包括多次暴雨过程)。因此,气候是各次降水的总体表现,而天气一般是指其中的一、二次降水过程而言。天气与气候

虽然概念不同,但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例如,一个多雨特涝的气象灾害,往往是由多次暴雨所引起的洪涝天气灾害连

续出现和累积而成的。同时,天气灾害也受到气候的约束。

3、四季的划分

四季是一年中春、夏、秋、冬四时的总称。春、夏、秋、冬每时为期3个月,其第三个月为季月,季月终了便进入另一时。

因为四时中各有一个季月,所以四时亦称“四季”。四季的划分有不同标准。我国古代以立春为春季开始,立夏为夏季开始,

立秋为秋季开始,立冬为冬季开始。天文学上以地球在环绕太阳运行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四季的。它是以春分为春季开始,

夏至为夏季开始,秋分为秋季开始,冬至为冬季开始;即以春分至夏至为春季,夏至至秋分为夏季,秋分至冬至为秋季,

冬至至春分为冬季。我国民间习惯以夏历(农历)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季,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七月、八月、九

月为秋季,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为冬季,并把各季的3个月分别称为孟、仲、季,如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

季春,以此类推。但这种分季法与季节冷暖的对应关系并不理想。现代气象学上因一般1月为最冷月,7月为最热月,故

常以公历3月、4月、5月为春季,公历6月、7月、8月为夏季,公历9月、10月、11月为秋季,公历12月与次年1

月、2月为冬季。这样,一年中最冷月(1月)和最热月(7月)刚好分别处于冬季和夏季的中期。这种四季的划分方

法一般与四季分明的温带地区较符合。气候学上鉴于各地纬度、地理位置不同,冷暖季节也不同,故改以“候温”标准来划

分。就是将一个月分为六个候,每五日为一候,候温为一候的平均气温。候温划分四季的标准是:10℃~22℃为春季;〉2

2℃为夏季;22℃~10℃为秋季;〈10℃为冬季。根据常州历史资料分析:四季的平均日期,冬季为11月21日~3月25

日;春季为3月26日~5月31日;夏季为6月1日~9月20日;秋季为9月21日~11月20日。

4、梅、时、伏简介“梅”:历书上,把芒种后第一个丙日称入梅;小暑后第一个未日称出梅。所以入梅总是在6月6日~1

5日之间,出梅总是在7月8日~19日之间。这是天文上定的。而气象上划定每年的梅雨是根据大范围的天气形势背景,

天气系统的地理分布特征、强度以及气象要素等条件来确定的。当雨带形成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开始一天叫入梅,雨

带停留、徘徊时期称梅雨期,待雨带北抬到黄淮流域,长江下游梅雨结束,结束的那一天叫出梅,这与天文上的入出梅是

不同的。“时”,也称“莳”:夏至后的15天为时。夏至后3天为头时;之后五天为二时;最后七天为三时。“伏”:“伏”的

意思是指隐伏以避盛暑,是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期。是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算起,第一个顺序10天,叫头伏或初伏;第二

个顺序10天叫中伏或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算起,往后顺序10天叫末伏或三伏。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中伏有时是1

0天,有时是20天,这要看交节早晚,初伏早时,中伏一般为20天;初伏晚,中伏为10天。2000年的伏日期是:初伏

为7月11日,中伏为7月21日,末伏为8月10日。

5、干冷气流

所谓干冷空气就是气流中水汽含量较少,并且气温较低比较干燥而寒冷的气流。它的源地,多来自于寒冷的北极和西伯利

亚高寒地带。秋冬季节,干冷气流引导极地及其附近地区的冷气团呼啸南下,所经之地,狂风大作,风雪交加。当冷空气

南下入侵我国时,常造成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乃至全国的寒潮天气,气温明显下降。夏季干冷气流引导冷空气南下时,会

给人们带来丝丝凉意。

6、暖湿气流

所谓暖湿气流是温度较高,并且水汽较多的位于高空5500米以下的偏南气流。它的源地,多在常夏无冬的热带洋面上。暖

湿气流的生、消、进、退决定着我国的降水分布及其强度,它是输送高温、高湿、水汽和降雨的输送带。向我国输送水汽

的暖湿气流有三个来源:一是来自印度洋、孟加拉湾的西南暖湿气流;二是来自南海的偏南暖湿气流:三是来自太平洋西

部的东南暖湿气流。

7、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厄尔尼诺是指赤道太平洋中部和东部海面温度(简称海温)异常增暖现象,而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中部和东部海温持

续偏冷的现象。它们都来源于西班牙语

,意为“圣婴”和“小女孩”。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冷暖交替变化的异常表现,这种海温的冷暖变化过

程构成一种循环,在厄尔尼诺之后会发生拉尼娜现象。不论出现厄尔尼诺现象,还是出现拉尼娜现象,我国都会出现气候

异常的变化。

8、寒潮和寒流

在气象上,寒潮与寒流是两个概念不同,含义各别的名词。寒潮来自北方高寒地带,是一种较严重的灾害性天气,寒潮过

境时,常伴有6—8级的偏北大风,气温剧降,随之而来的霜冻或冰冻给工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的影响。寒流则不同,它所指

的是海洋里的海水从高纬度海区向低纬度海区的大规模流动现象,对沿岸地区的气候有一定的影响。平时人们所说的所谓

寒流则是对严寒天气的比喻而已。

9、异常气候

通常把一个地区的过去三十年或二十五年左右的天气平均状况作为正常气候,如果在某一段时间内,天气现象比平均情况

有特别明显的不同,就称为异常气候或者叫做反常气候。

如1975年8月7日河南林庄24小时内出现了1060.3毫米的特大暴雨;如1991年我市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又如1999年

夏季的凉夏这都是异常的气候变化。为什么会发生气候异常呢?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太阳的活动对地球气候有影

响;二是地球本身的原因,主要指海洋、极地冰雪、火山和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三是人为原因,主要是指人类活动中

的二氧化碳、烟尘和人工热三个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10、太阳黑子

太阳是独一无二的外部热源,使得地球上的生灵和万物得以生存和延续。

太阳黑子在日面上出现相当暗的、有明显界限的区域,肉眼也能看到。黑子的平均直径约为3.7万公里,特别大的可达2

4.5万公里,有时出现单个小黑子,多数是两个或成群地出现。据1500多年的历史资料统计,太阳黑子的出现有明显的周

期性,周期大约为11.1年。太阳黑子与天气和气候变化的关系十分密切,给长期天气预报提供了重要依据。

11、气象与天文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气象与天文当成一回事。其实,天文和气象是两门科学。

天文是研究宇宙间的日、月、星辰变化和天体运动规律的,如日蚀、月蚀、彗星运行、太阳活动等变化规律,都属于天文

学研究的范畴。而气象是研究大气层中发生的物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如研究低层大气中发生的风、云、雨、雪、雷电等

大气现象的成因和大气运动变化的规律,以及对人类的影响。

12、气象雷达

气象雷达能发射出一种强大的电波,这种电波遇到天空中的云、雨、雪等天气现象时,电波就能极其迅速反射回来,在雷

达特殊的荧光屏上显示出来。现安装在市气象台楼上的雷达,其波长为3公分,探测半径为300公里,以气象台为中心的

300公里的范围内发生的雷雨、冰雹和台风等突发性、灾害性天气均可探测到,并能判别其类型、强度、高度及移向移速,

气象科技人员再结合天气形势的变化,判定该天气未来的演变趋势,就能提前作出3~6小时准确的短时预报。

第二编气象服务

(一)天气释疑

1、常州为什么多灾害性天气?

我市位于我国东部沿海,东濒浩瀚的太平洋,西、北与广阔的亚欧大陆相连,南和西南部临近暖湿的南海和印度洋,属于

显著的季风气候区,加上地处副热带,正是热带东风带和中高纬度西风带进退消长的边缘区域;另外我地又处于青藏高原

的下游,境内地势平坦,所以东南西北的冷暖气流和天气系统都能长驱直入,直接影响和控制本市。不仅季节性变化明显,

而且中短期的过程性天气变化及其频繁,各类天气系统错综复杂、变化多端,致使我市多灾害性天气。2、何谓“汛期”?

“汛期”这个名词,对每一位观众朋友来说都不陌生,那什么是汛期呢?汛期就是一年里降水集中的时段,因降水集中,经

常带来洪汛和灾害,因此,把降水集中的这段时期称为汛期。

每年5~9月是我市的汛期,全年有65%的降雨量出现在这五个月内,各月的平均雨量都超过100毫米,其中6月和7

月的平均雨量在170毫米左右,汛期又是梅雨、暴雨和台风的发生期。如1991年我市出现的特大洪水,汛期总雨量达

1195.9毫米,出现了四次大暴雨和三次暴雨,光7月就降了505.4毫米的雨。

3、何谓城市水灾风险?

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也是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一旦遭遇水灾,特别是汛期的暴雨引发的水患,就会影

响整个城市的运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据有关报导,我国有100多个大中城市的高度在江河洪水水位之下,隐患严重。

城市一旦发生水灾,轻则影响交通和市民正常生活,重则造成人民生命财产重大损失。如1991年,我市出现了特大洪水,

6~8月出现了四次大暴雨和三次暴雨,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

城市发生水灾的原因很多,归纳以下几点:1、暴雨次数多于郊区;2、城市雨水极少渗入地下;3、城市排水设施薄弱,

排水能力不足;4、城市河道淤塞,蓄水能力降低;5、上游下泄的洪水加重了下游城市的压力;6、城市地面下沉,加重

城市水灾程度等等。

面对城市水灾隐患加剧的严峻形势,要加强城市水灾的综合研究和采取防治对策,是当务之急。

4、怎样识别卫星云图?

电视天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一般有绿、蓝、白三种颜色。绿色代表陆地,蓝色代表海洋,而运动中的白色为云层,其颜

色的深浅表示温度的高低,白色越浓表明云层越厚,温度越低,云顶越高。在浓白色云层覆盖或将要覆盖的地方,会出现

阴雨天气。卫星云图上的云层一般是自西向东移动的,而台风的云层是由东向偏西或偏北方向移动的。大家可以根据云层

移动的情况,结合天气预报,大致能判断出近日的天气。

5、卫星云图能预报天气吗?

在我们每天的天气预报里,几乎都是通过卫星云图的分析来介绍天气的变化,这就使一部分观众朋友产生了一种误解,认

为天气预报何其简单,只要有了卫星云图,谁都可以做。其实不然,气象卫星虽然是一种较先进的探测工具,但我们收到

的卫星云图所反映的只是某一些观测时刻云的外观形态和变化,而云系内部的活动及发展趋势如何,则需要气象工作者对

各种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作出判断,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云会下雨,有的云不下雨,有的云下小雨,有的云下大雨。

6、梅雨是怎样形成的?

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六、七月份,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北抬,暖湿西南气流亦随之活跃,北方的冷空气虽已减

弱,但还有一定的势力,冷暖空气交汇于长江中下游,两者势均力敌,互不想让,中低层高空形成东西向的切变线,地面

上表现为一条静止锋,锋面附近有一条雨带相配合,南北

气象名词3

7、气温为什么会变化?

一天中的气温变化一般总是日出前最低,日出后逐渐升高,下午两点前后最高。一年中气温冬季低、夏季高、春秋两季气

温介于冬夏之间。气温为什么会有规律地变化呢?主要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与自转而造成太阳辐射的差异所致。如白天,

太阳照射地面,吸收热量多,夜间只散失热量;又如,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白天长,太阳辐射时间长,吸收热量多;而

冬季则相反,因而夏天气温比冬天高。

8、夏季地面温度有多高?

最高气温是指一天中的最高值。气象台报的气温是百叶箱内距地面约1.5米高处的温度,与露天下、室内的温度是不一样

的。夏天高温时,地表温度有多高,这与土壤湿度有关。我们统计了≥37℃的高温与当日地面(指土壤)最高温度之差,

发现地面最高气温要比百叶箱中的最高气温高22℃~30℃。如1978年7月10日最高气温为39.4℃,而地面最高温度达

69.2℃,后者比前者高29.8℃。

9、为什么高山冷,而平地热?

高山与平地冷热的差别,与太阳距离无关。因太阳距地球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而高山与平地只相差几百米或几千米。由于

地面吸收太阳光再辐射到空中后,才能使空气增温。在低层大气中,越靠近地面处,白天的气温升得越高,离地面越远,

气温就越低。一般,平均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由于高山高,空气较稀薄,增热少,风又比地面大,热

量容易散失,所以高山冷,平地热。

10、为什么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

我市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这种因季节的改变而盛行的风叫做季风。

季风是怎样形成的呢?因为冬季和夏季海陆气温不同,冬季海洋比陆地暖,夏季海洋比陆地冷。由于温度的不同,引起了

气压的差异。冬季大陆上气温低一些,气压高一些,海洋上气温高一些,气压低一些,夏季却相反。这样海陆之间就产生

了气压的差异,空气就从气压高的地方向气压低的地方流动,于是形成了冬、夏季海陆之间不同的风向,冬季由大陆吹向

海洋,夏季则由海洋吹向大陆。

11、风向、风速能预测天气吗?

刮风是一种天天见的天气现象,有时飞沙走石,有时风平浪静,有时北风,有时南风,乍看起来毫无规律,实际上不同季

节、不同方向、不同大小的风带来的天气各不相同。风向风速向来就是预测晴雨冷暖的重要因子。在此有几则天气谚语,

很有科学道理,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加以考证:

一是四季东风四季下,就怕东风吹不大;

二是梅里西风莳里雨,莳里西风当时雨;

三是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等。

12、为什么春天的气候多变?

春天的气候多变,主要原因有:一、春天是冷暖气团的过渡时期,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势力还很强,二者互有进退,导致了

春天多变的天气。如春天的“风硬”,风向多变,风速大,人体热量散失很快,人也就觉得更加寒冷;二、太阳光的热量首

先被地面吸收,然后再传递给空气,空气直接从太阳光吸收的热量很少。故白天靠近地面的空气温度较高,而早春地面要

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地温不可能上升很快,所以人们仍感觉很冷。

13、为什么会产生电闪雷鸣?

在高空对流云中,当温度低于0℃的云滴与霰粒碰撞时,会产生正负电荷的分离,带正电的冰晶在云的上部,带负电的霰

粒在云的下部,使从上到下的云呈正、负、正的分布形式。由于空气的对流作用,使电荷区、云底与地面之间的电位差愈

来愈大,若大到几千伏特或上万伏特时,就会发生击穿空气的放电现象,这就是闪电,有时就会听到隆隆的雷声。

14、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闪电时,对流云中的温度可达1000℃左右,气体会迅速膨胀,云滴、雨水会急剧汽化,闪电后又很快冷却,空气发生强烈

振动时就会产生巨大的雷鸣。闪电和雷鸣是同时发生的,但它们的传播速度却不同,闪电的光速是每秒钟30万公里,而声

速只有每秒钟340米,所以日常生活中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根据这一速度可计算出闪电的雷雨云离我们有多远。

15、龙卷风是怎样形成的?

春夏季节,有些地方会遭受龙卷风的袭击,损失很大。龙卷风是怎样形成的呢?是由于冷空气南下,冲击暖湿气团时,会

产生发展旺盛的、庞大的雷雨云,使空气激烈翻滚、旋转,逐渐形成一个从云底伸到地面的、急速旋转的漏斗状云柱,这

就是龙卷风。龙卷风的产生到消亡时间很短,移速快,风力大,扫过大地时,常常拔树毁屋、作物倒伏、人畜伤亡,损失

相当严重。16、冰雹是怎样形成的?

昨天下午,我市部分受到了强雷暴的袭击。下午3点半左右,雷暴从西北方向移来,乌云翻滚,雷声隆隆,风大雨大,有

8~9级的偏北大风,并夹着比黄豆大的冰雹,最大的直径有1厘米。这次风、雨和冰雹对三麦、油菜等农作物均有不同

程度的损害。

这次强对流天气主要是高空冷空气补充南下,并很快下沉,而我市的气温回暖明显,空气因受热上升,导致气流上下急剧

交汇而形成的。

17、雾是怎样形成的?

雾形成的因由不同,名称亦不一样。晴空无风的夜晚,因白天地面吸收了大量的太阳辐射,夜间地面以长波辐射形式不断

放出热量,地面降温后,使地表附近的空气温度很快下降,其空气饱和度也不断降低,于是空气中多余的水汽开始凝结,

这样形成的雾叫辐射雾。当移动着的冷空气流经比较暖的地面时,凝结形成的雾叫对流雾。当冷暖空气交锋时,在冷锋前、

暖锋过境前后形成的雾叫锋面雾。

18、雾对人类有何利与弊?

雾对农作物来说,可以增加空气湿度,能滋润万物,促其生长。在军事上,雾可以掩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形成出奇制胜

的战机。但雾也有负效应:久雾或多雾,能影响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不利于其正常生长;浓雾或大雾对航海、航空、沿海

渔业生产、交通运输影响很大。另外,冬雾形成的雾凇,会影响供电、通讯的正常工作,大雾造成的逆温,不利于工业等

排放废气的扩散,而影响人体健康。

19、雾能预测天气吗?

雾是常见的天气现象。不同季节出现的大雾,预示未来的天气也不一样。“春雾雨,夏雾热,秋雾凉风,冬雾雪”,意指春

天出现大雾,天要转阴雨;夏天大雾消散后,天气晴热;秋天有雾,表明冷空气南下,会出现连续阴雨;冬季有大雾,预

示最近要下雪。另外,天空有雾白茫茫,预示着晴天,如天气灰沉沉,预示雨天要来;还有“久晴大雾雨,久雨大雾晴”,

表明久晴之后,空气中水汽较少,不易形成大雾,如有大雾出现,表明有暖湿空气移来,北方冷空气影响时,会转阴雨。

久雨之后,冷空气控制本市,夜间云层消散,微风,早晨出现大雾,阴雨结束转晴。

20、露是怎样形成的?

在晴朗微风的夜晚,大地以长波辐射的方式降温,当温度下降到露点温度以下时,即在地面或近地面附近空气中的水汽达

到饱和时,就在地面或地物表面上凝结而成小水滴,这就是露。露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多在早晨和夜间发生,在地表

面上、草上、丛林和树木的枝叶上、屋顶及露天的木板上都可以观测到露,露是大气中的一种水汽凝结现象,它是在一定

的天气条件下的产物。

21、露水有何作用?

露水的作用很多,由于它在凝结过程中溶进了一些飘浮在大气中的氮化物和微量元素,沾在叶面上可让植物直接吸收,起

到了“叶面喷肥”的作用;在少雨干旱的季节,露水又是农作物生存的水源之一,据测定,一晚上的露水量一般有0.1~0.3

毫米,多的甚至可达1毫米,相当于每天晚上下一场零星小雨。另外,露水还有神奇的保健滋补作用,可润肌肤,止渴、

愈百病等。

22、“华”能预示未来天气吗?

黑夜,天空中有薄薄的高积云时,可看到月亮周围,环绕着一圈色调柔和的光环。同样在白天,薄薄的高积云移入日光的

影响范围,你也会看到一个美丽的光环。光环的扩大、缩小、加强、消失都反映了云块的特性。这个光环称为“华”,也

叫“冕”。“华”能预示未来的天气,谚语说“大华晴、小华雨”。华越大,表明云滴越小,未来不会下雨;反之华越小,表明

云滴加大,云层增厚,未来有可能下雨。

23、秋天为哪日始?

人们常以“立秋”节气作为秋季的开始,它不能反映物候和农事的特征;天文上以“秋分”作为秋季的起算点,但与实际的气

温又不相符;民间以农历九月初一作为秋季的头一天,仍不现实。因我国疆域辽阔,地理位置和地形不尽相同,各地气候

差异很大,固定哪一天作为秋季的起始点都不适宜。气象上根据侯平均气温来定比较恰当:当侯平均气温在22℃~10℃时

为秋季,我市9月21日才作为秋季的开始。

24、“冻雨”有危害吗?

冬季,雨落在树木、电杆等物体上,立即结成了冰,这种雨在气象学上称为“冻雨”,它的凝聚物叫“雨凇”,它和人们常说

的一般水滴不同,而是一种低于0℃的过冷却水滴。随即结成外表光滑的一层薄冰,冰越结越厚,结果便制造出一串串钟

乳石似的冰柱、冰穗,俗称“冰挂”,它们晶莹透亮,遇上阳光,放射出五彩光芒。当它重量超过物体的承载能力时就造成

危害。如1987年和1989年,郑州市两次冻雨,200多人受伤,1955年浙赣地区的冻雨倒毁电杆数百根,铁路运输也一

度中断。

25、形成“冻雨”有何特定的气候条件?

近地面高空2000米左右空气层温度稍低于0℃,2000米~4000米的空气层温度高于0℃,比低层暖一点;再往上一层空气

层的温度又低于0℃,这样的大气层结构,使得上层云中的过冷却水滴、冰晶和雪花,掉进比较暖一点的气层,都变成液

态水滴。再向下掉,又进入不算厚的冻结层。当它们随风下落,正准备冻结的时候,已经以过冷却的形式接触到冰冷的物

体,就形成了结实的“冻雨”。为了避免和减轻“冻雨”、“雨凇”的危害,及时发现、及时清除凝聚物,防微杜渐,这种简单

的方法,还是行之有效的。

26、雪是怎样形成的?

冬天,由于大气层温度较低,常悬浮着一种既有冰晶又有过冷却水滴的混合云体,在这种云体里,过冷却水滴不断蒸发水

汽,水汽不断涌向冰晶表面凝华,使冰晶逐渐增大,这就形成了雪。因冰晶为六方晶体,它的分子以六角形为主,水汽在

六角形状的冰晶棱角上长出新的枝杈,就形成各种姿态的雪花,当上升气流托不住雪花时,就从云中飘落到地面。

27、为什么下雪前先落雪珠?

雪和雪珠形成的条件不同,雪珠是云中温度低于0℃的小云滴在冰晶上碰撞冻结而成,它由许多白色细冰粒集结起来的,

形成雪珠的条件必须有强烈的上升气流。而形成雪花的上升气流不强,由云中的水汽直接在冰晶上凝结增大而成。初冬,

造成降雪天气的强冷空气到来时,上空水汽较多,云层较厚,上升气流较强,所以下落的多为雪珠;冷空气影响后,上升

气流减弱,下降的就多为雪花。

28、为什么有冷在“三九”之说?

我市一月是全年最冷的月份,一月中旬又是全年最冷的一个旬,而“三九”对应阳历正是一月中旬。为什么一年最冷的时断

不在冬季而在“三九”呢?这要从地面热量收支谈起,因为到了“三九”,近地面层夏秋积累的热量已消耗殆尽,虽然白天有

所增长,但白天吸热抵消不了夜间的散热,收支严重倒挂,加上“三九”前后北方的冷空气频繁南下,使天气变得特别寒冷,

故有冷在“三九”之说。

29、盛夏凉热由何决定的?

常言道“热在三伏,冷在三九”。每年的三伏天长短不一,有时30天,有时40天,其中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中伏有时是

10天,有时是20天(这要看交节早晚:初伏早,中伏一般为20天;初伏晚,中伏就是10天)。这是天文上规定的。

每年盛夏的凉热并不是由“三伏”的长短来决定的,而是由当年的大气环流及天气条件来决定的。确切地说,我地是由西太

平洋副高的强弱及控制时间的长短来决定。副高强,盛夏来得早。副高弱,盛夏来得迟;若副高控制我地时间长,则盛夏

长,反之则盛夏短。即使在“三伏”天里,副高弱时,天气也不会太热。

30、为什么我市的秋季特别短?

气候学上,按候平均气温22℃~10℃为秋季,我市秋季的平均日期为9月21日到11月20日,历时两个月,比冬、春、

夏三季都短。

为什么秋季特别短呢?因为我市位于欧亚大陆的东部,季风气候明显,夏季受以副高为代表的夏季风影响,而冬季主要受

以欧亚大陆冷高压为冬季风控制。秋季是由夏向冬的过渡季节,冷空气一次又一次的频频南下,使副高节节败退,气温便

迅速下降,所以秋季降温快是秋季短的主要原因。

第四编气象与健康

1.天气、气候与健康

天气与气候是变化最多、最快、最显著的自然现象

。它们既赐予我们获得健康的有利条件,但又常常引起疾病的不利条件。自古以来,人们就注意到天气、气候与健康的关

系,这对现在人们所做的气象服务是很有启示的。

气象学不是医学,气象不能直接用于保健与治病,但可以追踪天气、气候的变化,为保健与防病、治病提供极其重要的气

象信息,则是不可缺少的。

2、气候变化能使疾病增加

目前,全球气候变化还不是太显著,已经造成世界范围疾病增加。随着化学及生物污染加重及食物和营养的匮乏,若全球

变暖日趋严重,会使事态更为严重,目前的状况已经不容乐观,据报导,世界范围内死亡人数中有37%是因传染病造成的;

约有30亿人营养不良;未来50年人口将增加;干净饮用水不足;40亿人受空气污染影响。全球气候的变化若与人口增长,

环境恶化结合起来,将增加各种疾病的发生。

3、人体与大气压力

人类与大气有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这不仅是因为人体需要呼吸和调节体温,更重要的是大气对于人体还有一种不易觉察

到的作用,那就是大气压力。据测定,一个成年人的人体总共要受到12~15吨重的大气压力。但由于大气压力是从各个不

同方向作用于人体,并且大小相等,每两个相反的压力便互相抵消了,因此,人们感觉不到。如果大气压力下降,就会造

成缺氧而使人胸闷、头昏、情绪烦躁。阴雨天气时,常常是低压控制,便使人感到不舒服。高山反应,也是因为高空空气

稀薄,大气压力小的缘故。

4、何人最易患病?

当天气变化无常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患病,这与各人适应天气变化的能力强弱和适应速度的快慢有关。如婴儿没有经

受天气变化的锻炼,适应能力最弱,10岁后,身体适应能力迅速增强,20~40岁达到顶点。而中青年受天气变化影响很小;

老年人因生理机能衰退,对天气变化的反应迟钝,不能及时抵抗忽冷忽热的侵袭,最易在天气变化,尤其是天气突变时患

病。

5、阴雨天气对人的健康不利

人们在阴雨天气里感到不适,是因为阴雨天气缺少阳光,气温低、气压低,环境变得灰暗而潮湿,常常导致人们心情压抑、

情绪低落,工作效率低,有的人甚至旧病复发。由此可见,阴雨连绵的气候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要克服阴雨天气对人

的影响,首先要加强锻炼

,提高身体的适应能力;其次要调整好心理状态,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这样,任何恶劣的气候条件都将对您无可奈何。

6、多吸负离子有益于健康

天气对老年人、慢性病人有有害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如利用空气负离子治病、保健就是天气对人类有利的一例。负

离子能使大脑皮层抑制过程加强和调整大脑皮层的功能,故能镇静、催眠及降低血压;负离子进入呼吸道时,使支气管平

滑肌松弛,解除其痉挛;负离子进入血液,能使红细胞和血钙含量增加,白细胞、血钾和血糖下降;负离子还能使大脑、

肾、肝、肾上腺等组织的氧化过程加强。空气中离子的多少,受太阳辐射、地理条件、土壤放射性物质的活动、气象和季

节等因素的影响。如焚风能产生正离子;烟、云、雾可吸附负离子,使负离子减少;而树尖可传导地面负电,故清晨树林

处负离子最多。负离子在晴天比阴雨天多,早晨比下午多,夏季比冬季多。负离子在洁净的空气中寿命有几分钟,而在灰

尘多处却只有几秒钟。

7、酸雨

⑴酸雨

酸雨是含有较高酸性的降水。一般纯净的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和25℃时,它的酸碱度PH值为5.65,为弱酸性,PH值

越小,酸性越强,PH值越大,碱性越强,PH值=7时为中性。因大气中含有天然和人为的污染物,降水过程中把二氧

化硫、氮氧化物和其它杂质通过化学反应生成各种酸类,使雨水酸化,降落到地面。酸雨不仅威胁人类的安全,而且使经

济造成巨大的损失,是全球性的公害。

⑵我国酸雨的分布概况

我国酸雨正蔓延之势,是继欧洲、北美之后世界第三大重酸雨区,20世纪80年代,酸雨主要发生在川贵两广地区,面积

170万平方公里。90年代中期,已发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面积达270多万平方公里,南京、上海、

杭州、厦门等东南沿海地区已成为主要的酸雨区。

⑶酸雨的危害

酸雨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包括对人体的健康,生态系统和建筑设施都有直接和潜在的危害。据统计,1995年因酸雨造成的

损失就有130亿元。酸雨使儿童免疫功能下降,慢性咽炎、支气管哮喘发病率增加,同时可使老年人眼部、呼吸道患病率

增加。酸雨还可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特别是小麦,可减产13%至34%;酸雨还导致大豆、蔬菜的蛋白质含量和产量下

降;酸雨还能使森林和其它植物叶子枯黄、病虫害加重,最终造成大面积的死亡。

⑷防止酸雨的措施

酸雨的成因源于大气污染,控制大气污染,特别是控制二氧化硫污染是防止酸雨最有效的措施。一是对耗能设施进行技术

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二是改变能源结构,加速发展无污染能源;三应注意饮用洁净的水,多吃一些绿色食品,经常食

用绿豆、猪血、海带、鲜果等。因为这些食品能加速体内有害物质的排除,从而把酸雨给人们带来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8、造成“春困”的原因

每逢春季人便会困乏无力,因此会有“春眠不觉晓”及“困人天气近清明”的感叹。

对于造成“春困”的原因是:冬天,由于外界气温低,人体为抵御严寒,皮肤的血管和毛孔收缩,而体表血管的收缩增加了

内脏器官的血流量,供给大脑的血液也相应增加,脑细胞的供氧量比较充足,冬天就感到精神焕发,头脑清醒。而春天,

随着气温的逐渐回升,皮肤的血管和毛孔逐渐扩张,血循环旺盛起来,供给大脑的血液和氧气就相对减少,导致神经细胞

的兴奋程度降低,易感疲劳,这就是“春困”。

9、如何消除“春困”?

要消除“春困”,可以从视、听、嗅、味四个感觉器官着手:

一、走出门外,投身到大自然,举目眺望,产生良好的视觉刺激。

二、听一些振奋人心、富有韵味的音乐,并随之唱唱跳跳。

三、经常闻闻带有像风清油、清凉油等刺激性的东西。

四、适当吃一点酸、辣、甜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

、水果和豆制品,少吃高糖类、高脂肪的食物,均有利于消除“春困”。

此外,早睡早起,起居有规律,坚持户外体育锻炼

,也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10、春捂

“春捂”就是穿衣要保持温暖。从气象上来说,春季是由冬寒向夏热的过渡时期,是阴退阳长和寒去热来的转折期。北方冷

空气不断侵入我地,春天阴雨天多,湿度增大,气温变化幅度大,为了预防疾病,古今都十分强调春捂:一、不过早脱去

棉衣,随天气变化一件一件增减;二、减衣时,先减上衣,后减下装。当然春天早起,进行室外活动,结伴踏青,更会增

强对多变天气的适应能力,减少春寒染病的机会。

11、春炼

春季是冬季向夏季的过渡时期,是人们锻炼的好时光。春季是人体阳气生发之时,而锻炼能保护人体的阳气,但要避免由

于过度活动和体力损耗而对人体不利。春炼要以小运动量为主,若大汗淋漓,就会带走一些珍贵的微量元素,而且毛孔张

开,也易受风寒而诱发感冒

。春季锻炼前应先做准备活动,晨炼不宜过早,因为早春清晨的气温较低,易受“风邪”侵害,锻炼时间最好以太阳将要出

来时为宜。

12、春游

农历早春三月,正是风和日丽、百花吐艳、莺飞燕舞的大好时光。此时春游,是开阔眼界、饱览春色、陶冶大自然情趣的

一项体育运动。

春游能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使肺活量增加,肠胃蠕动加强,食欲倍增,睡眠得以改善,肢体和肌肉、关节更灵活矫健。

尤其是和煦的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在人体肌肤上,有杀菌和抗御病毒的作用,从而预防和减少春季传染病。

13、春补

春天是人体投资的最佳时节,合理进补很有必要。⑴神补。春季是精神病易患的季节,一般人也会出现情绪不稳、多梦、

思维活跃,难以集中,并出现困倦乏力现象。应寻求各种雅兴,不宜孤独沉闷,可与家人或好友踏青春游。⑵食补。春季

应当重食补,宜选用清淡温和、扶助正气的食物。⑶药补。春季要适当吃点增强身体抵抗力的补药,以防疾病的发生。1

4、春游要注意花粉过敏花粉过敏多由各种树木或其它植物的花粉引起,一般表现在呼吸道和眼部出现不适应症状,如鼻塞、

流涕、打喷嚏,鼻腔、眼角以及全身发痒;严重者还会出现胸闷、憋气,这就是花粉过敏症。春季是旅游、踏青、观赏大

自然美景的黄金季节,也是花粉过敏的流行高峰期。因此,有过敏反应的最好不要外出旅游,更不要随意触摸一些花卉,

尤其不要选择风天去旅游。如需外出,要备带脱敏药物。

15、春季易患荨麻疹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一种很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疾病,有15%至20%的人一生中至少发生过一次荨麻疹。这种皮肤

病致病的原因很多,如青霉素等药物、鱼虾蛋等食物过敏,细菌病毒感染等,还有一种是春季的花粉过敏引起的荨麻疹为

最多。患有这种疾病的人如何度过春天呢?首先,适当避免野外活动,尽量减少与可疑致敏物质接触;其次,预防性地服

用抗过敏药物,降低身体的敏感性,避免发病或减轻病症;第三,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提高抗过敏的能力,有

预防和治疗的辅助作用。另外,一旦发生了荨麻症,不要手挠止痒,以免越挠越重,应及时请医生对症下药,不要延误治

疗。

16、感冒

感冒一年四季都会发生,各个季节患的感冒也不同。冬季受风寒或春季降温引起的称风寒感冒、春天温高或秋冬天升温引

起的称风热感冒、夏天湿大温高引起的称夹暑感冒,也叫热伤风、秋季空气干燥引起的叫夹燥感冒。因此,“因天制宜”是

预防感冒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要熟悉本地天气气候变化规律下,知道天气预报的信息,当天气发生突变时,应采取措施,

以防诱发或传染上感冒。

17、秋季注意防感冒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而秋季是全年感冒发病的高峰期。因为秋季白天和夜间的温差加大,即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

之差,常超过10℃。同时北方冷空气开始活跃,南下次数增多,加大日际间的温差,使人们难以适应。因此,体弱者和少

儿易患感冒,加上空气中的病毒传播,也能使健康的人感染发病。秋季预防感冒:一要把握天气的变化;二要加强体育锻

炼;三是患了感冒,要及时治疗。

18、心血管病人的夏季保健

据研究:在低温低湿、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最易诱发心肌梗塞,尤其是高温高湿季节发生脑血栓的人也较多。夏季,高血压

病人的血管扩张,血压略有降低,但炎热对高血压患者仍有较大的危害。因夏天出汗多,血液易浓缩,故要适当饮水,减

少血液粘滞;也不要过分贪凉,室温不能低于24℃;不宜多吃冷饮,因为冷刺激会诱发心绞痛;另外还要注意经常洗澡,

保证午睡休息等。

19、高温与人体

人体最舒适的环境温度在20℃~28℃之间,但最理想的温度是15℃~20℃,因为记忆力强,工作效率高;温度在4℃~10℃

时,发病率较高,在4℃以下时,易生冻疮,发病率更高。

高温天气,气象上分高温炎热天气和高温闷热天气两种。

当日最高气温≥35℃,相对湿度在60%以下称为高温炎热天气;当日最高气温≥32℃达不到35℃,相对湿度在60%以

上时称为高温闷热天气。这两种高温天气,威胁人体的健康。在这样的天气情况下,人体的汗水来不及从皮肤中排泄出去,

热量难以放散,感觉非常难受。因为人体是经过大脑的中枢神经来指挥正常活动的,体内产生的热量和散发的热量基本上

相等,体温一般保持在36.5℃~37℃之间,人体的

散热,除了通过呼吸、大小便外,主要通过皮肤层散发热量。由于高温天气的出现,导致人体的热平衡被破坏而产生中暑

和其它疾病。据常武地区气象历史资料统计:不利于人体健康的高温炎热天气7月份平均有7天、8月份有4天;高温闷

热天气7月份平均有15天、8月份有12天左右。

20、盛夏防中暑

中暑常发生在高温季节,它主要与气温、湿度有关,还与高温环境、劳动强度、人的健康状况等有关。中暑时,病人表现

为头昏、恶心、口渴、乏力、肌肉痉挛等症状,严重者导致昏迷。

为了预防中暑,应采取以下一些必要措施,一是饮食宜清淡,多喝些淡盐开水、绿豆汤等消暑饮品;二是每天勤洗澡,穿

透气性较好的衣服;三是从事野外工作、外出旅游时,一定要带上防暑用具及防暑药物。

21、防暑降温用热茶好

盛夏,骄阳似火,热气灼人,酷暑难耐。人们常用冷饮来解暑降温,适量的冷饮无可非议,但不知节制则于身体有害。因

为过量的冷饮可致脏腑功能紊乱,出现胃肠粘膜血管收缩、分泌减少、胃肠痉挛、食欲下降等一系列病理改变。冷饮中的

色素、糖精、防腐剂、香料等,食用过多会引起喉头水肿、喘咳、皮肤瘙痒等病症。饮热茶是防暑降温最为理想。因为:

一可提神醒脑,消除疲劳;二可生津止渴;三可抑菌消炎;四可强心利尿。茶碱能兴奋血管中枢,增强心、肾功能,促进

血液循环,增强肾小球滤过率,使尿液增多。尿液的排出,带走了部分热量,更带来了凉爽感。因此,盛夏防暑降温宜多

饮热茶,莫贪冷饮。

22、气管炎发病的气象条件

气管炎和支气管炎不仅与吸烟有关,而且与天气变化关系密切。冬季的骤冷、严寒和阴湿天气是发病的外界条件。据研究

表明:气温愈低,冷暖较差愈大,日照愈短,病情就会加剧,日平均气温≤5℃时,病情加重;天气转暖,日平均气温〉1

0℃以上后,病情就平稳。因此在寒冷的冬季,气管炎病人应采取保暖措施,加强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23、心绞痛与气象的关系

心绞痛分劳力、自发和混合型三种。劳力型是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所致;自发型是冠状动脉痉挛后心肌供氧不足引起;由

上述两种情况引起的心绞痛称为混合型,是劳累或静息时发作的。

在气压低、湿度大、气温偏高,空气中含氧量减少的情况下,心脏病患者就容易出现心肌缺氧,诱发胸闷或心绞痛,导致

心肌梗塞而死亡。在高温、高湿、低气压及天气急剧变化时,患者应采取措施预防心绞痛的发生。

24、秋日登高好处多

登高是指民间的爬山运动。秋季多半受高气压控制,天气晴好,不冷不热,登高不仅能提高人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而

且能增加肺通气量、肺活量,增强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另外,随着登高的上升,气压降低,大气中的氢离子和负离

子含量越来越多,对哮喘等疾病可起到辅助治疗作用,并能降低血糖,增高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但高血压、

冠心病等患者,要量力而行,免生不测。

25、请注意0℃的天气

0℃既是人体体温调适的信息,也是春捂的警戒的信号。尤其是秋末冬初的0℃,是气温骤变的信号,也是心血管病人的“多

事之秋”。每年11月到来年的3月,是一年中心脑血管病猝死高峰的时期。因为骤冷,血压会突然升高,使原来硬化脆弱

的小动脉承受不了强大的内压而“引爆”,发生脑出血;因为乍寒,使血液粘稠来不及自我调节,血压便在粗糙、细小的小

动脉内流速减缓,容易形成小的血栓,造成脑血管堵塞或心肌梗塞。希患有这种疾病的人特别要注意。

26、夏秋之交养生

夏秋之交,艳阳当空,既有炎夏的余威,又有秋干的特点,人们在经过了盛夏过多的发泄以后,体液缺乏,燥感显露,会

有不同程度的喉干舌苦、鼻咽干塞等症状发生,一不小心很容易引发伤风、咳嗽、支气管炎等疾病,因此夏秋之交养生的

关键在于防燥。可多吃水果、蔬菜,少吃辛辣食物,以润清燥;多喝开水、淡茶和汤,以水解燥;心平气和,睡眠充足,

以静化燥;加强锻炼,以动御燥。

27、秋季与健康

秋季是由炎夏向寒冬转换的过渡季节。入秋后,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加大,空气湿度减小,天气变化快,干燥而多变

的气候会给人体带来不适,人们会感到口干舌燥,皮肤皱裂。另外,天气转凉还容易引起胃肠毛病的复发。朋友们应根据

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预防外感风寒,在干燥的室内,经常喷洒些水,保持空气的湿润,同时要注意饮食调养,并加

强体育锻炼。秋季是由夏季向冬季过渡的时期,北方南下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天气乍凉还寒,冷暖变化很不规则,常引起

各种疾病。最常见的有中风、支气管炎、哮喘、胃病复发和伤风感冒等。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人体受冷空气的刺激,导

致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促进血栓的形成,同时血液中的组胺酸增多,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所致。秋

季保健十分重要。预防疾病,关键在于每次冷空气入侵时,要注意保暖,人们应科学的安排衣食住行,才能避免天气变化

对人体的影响,安全度过这个“多事之秋”。应适时添衣保暖,饮食以清润为宜,多喝开水、淡茶、多吃水果,以解秋燥。

秋天天高风劲,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睡眠应充足,早睡早起,以顺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还要保持室内空气的

流通,养成开窗而居、露头而睡的习惯。

28、冬季与健康

寒冬季节,天寒地冻,感冒、气管炎患者大增,中风、哮喘、心血管病人病情加重。近代医药研究表明:当寒潮袭来,气

温骤降之时,可直接影响人体内部部分激素的分泌,使某些人出现气象敏感症状,如乏力、血压升高、冠状动脉痉挛,甚

至发生脑溢血等,尤其中老年人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青少年。原因是由于寒冷、气温骤降使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和内分泌机

能失调,血液循环发生改变而引起的。在严寒季节,要注意防寒防病。寒冬为何疾病多?众所周知,人的体温总是保持在

37℃左右。可是大气有冷热变化,气温越低,人体向外散热越多,气温越高,向外散热就越少。故在寒冷的冬季,人体为

保持体温恒定,就必须给自己补充热,或增加衣服,或增加饮食。当气温骤降时,人们来不及采取御寒措施时,就会因体

温调节不顺而患流感、支气管炎等疾病。您应根据天气变化而采取防护措施。寒冷可对人体产生损伤,轻者会生冻疮,而

且伴有流感、关节炎、肺炎等疾病;重者会造成冻伤,甚至死亡。因此,加强对寒冷的防护十分重要。首先是头颈部和手

脚部的保暖,由于头颈部接近心脏,血流量大,在低温条件下,头颈部的散热量又特别大,若不采取适宜的保暖措施,会

大大降低衣着的保暖效果。而手和脚,远离心脏,血流量小,在气温下降时,血管收缩,热量供应不足,就容易受冻。冬

天寒冷,您一定很注意调节室内温度,或安装空调,或安装暖气片,或生火炉,但您是否注意调节室内的湿度呢?只升高

温度,不调节湿度,就会有暖和而不舒服,湿度太小,会使鼻子、嗓子发干,甚至流鼻血,严重时可能诱发呼吸道感染及

头痛等疾病。因此,在调节温度的同时,还应调节湿度,方法很简单,生火炉取暖的放一壶水,或晾几块湿毛巾,或放几

盆花草,您不妨试试。冬季,北方冷空气活动频繁,天气多变,冷暖变化无常,人们一时难以适应,机体功能失调,外邪

就会乘虚而入,常常引起疾病。因此,衣食住行应讲究科学,首先是衣着要适度,增添衣服要循序渐进;其次是食宜清润,

中老年朋友可适量进补,以增强身体素质,安全度过漫漫长冬;居室应保持空气流通,早睡早起,注意御寒锻炼等等。

29、异常气象变化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影响

气象是组成人类生活环境的重要要素之一,也是变化最快、最复杂的要素之一。人类生活在这种气象多变的环境中,生理

和心理时时都在受其影响。剧烈的气象变化甚至会使部分人产生生理和心理疾病。异常气象事件能够引起全球气候发生异

常或反常,引发异常气象灾害。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人们容易坐卧不安,精神迟钝,意志薄弱者会发出歇斯底里的哭叫声。

局部的气象异常变化也会引起血压升高、心脏病发作、头痛、昏眩,情绪格外地烦躁。气象条件的好坏,能引起人的心理

和行为的变化,左右工作效率。有利的气象条件可使人情绪高涨、心情舒畅、干劲倍增,工作效率提高;而不利的气象条

件使人情绪低落、心胸憋闷、懒惰无力,工作效率降低。每个人都应重视气象条件的变化对心理和生理的影响,利用有利

的气象条件,尽量避开不利的气象条件,以便提高我们的健康水平。

30、晒冬阳有利健康

晒冬阳是一种健身养生法。冬天晒太阳对增加人体皮肤和内脏器官的血液循环,提高造血功能,控制动脉压力波动,促进

胃、胰腺、松果体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调节中枢神经,增加人体各部位新陈代谢和免疫功能等有着显著的疗效。晒冬

阳的最佳时间是:一、上午6时—10时,此时阳光中红外线成分多,紫外线偏弱,阳光使人感到温暖柔和,可起到活血化

瘀的作用;二、下午4时—5时,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磷吸收,有利于增强体质,促进骨骼正常钙化。每天坚持晒冬阳不

少于30分钟—60分钟,即可平衡阴阳。

31、冬痒症

冬季,有些人感到皮肤发痒,特别是晚上睡觉时更是奇痒难忍,这就是冬痒症,是一种季节性的气象病,是随气候变化的

不适反应。引起冬痒症的原因,主要与冬天气候有关。因为冬季气候寒冷,空气干燥,人的机体为防止身体热量散失,皮

肤及皮下小血管就收缩,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与排泄也随之减少,因而刺激皮肤中的末梢神经,而使人发痒。冬天穿毛线

衣会刺激皮肤,多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也会引起皮肤发痒。预防冬痒症,一要穿柔软而爽身的内衣,且要勤换衣、勤洗澡;

二要少吃辛辣食物,减轻对皮肤的刺激;三要经常梳理,促进血液循环。

32、“六气”致病

祖国医药把风、寒、暑、湿、燥、火称之为“六气”,这与空气的流动,温度的高低,湿度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六气”和

人们的生活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当“六气”发生骤变,或在人体抵抗力下降,超过了人体的适应能力时,“六气”就可能成为

侵犯人体,导致发病的因素,被称为“六淫”(淫为邪的意思)。“六气”随季节而变,和气候有关。如春天多见风病,夏天

多见暑病,夏末秋初多见湿病,深秋多燥病,冬天多寒病。只是一般而论,应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可结合气象知识,开

展防病治病服务。春季的风可使空气中的热量和水分相互交换,产生寒暖晴雨等不同天气,对气候起调节作用,但春天的

风邪会侵犯人体,引起外感伤风,其表现为发热,喉痒咳嗽,鼻塞等症。暑为夏季之主气。高温可使体温调节、水盐代谢、

循环、消化、神经系统等方面发生紊乱而导致一系列临床表现,特别是在高温、高湿,微风条件下更甚。预防中暑必须采

取综合措施,对高温车间及野外作业人员要加强防暑措施,减少发病率。

深秋的燥邪会引起呼吸道疾病,如口渴、鼻干、发热等症,为防止干燥,应在室内保持一定的湿度,勤洒水,防止干燥,

少食辛辣食物。寒为冬季之主气。寒邪多伤阳气而出现机能减退的寒症。寒邪阻滞经脉循环,常出现疼痛及关节屈伸不力

等症。寒冷天气持续时间长,在抗病力下降时,寒邪极易危害,多发生风寒外感症、冻伤等。冬季为一年中气候最复杂的

季节,各种外邪交叉出现,外感表现干咳少痰,此时若用抗菌素治疗颇难收效,以中药清肺润燥效果较好,能迅速痊愈。

此外,要采取积极的户外体育活动,室内注意通风,改善采暖、采光是必不可少的。

气象名词4第五编气象与生活

1、如何获取气象信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工作、生活与气象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如何获取气象信息呢?目前气象信息一般分为公众和

专业服务气象信息两种。其中公众气象信息,也就是常说的天气预报,它通常以文字、声音、图象的形式出现在各种媒体

甚至出现在社会公告栏内。获取媒介的顺序为:一、当地邮电局的公众服务121,声讯服务168;二、当地电台电视台

和报纸;三、其它地区的电台、电视台播送该地区的天气预报。

2、人体与温度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外界环境的气温对人的身体有很大的影响。

人体最舒适的环境温度在20℃~28℃之间,而对人体健康最理想的温度是15℃~20℃,记忆力强,工作效率最高;温度下

降到4℃~10℃时,发病率较高,温度再下降到4℃以下时,易生冻疮,发病率更高。如果温度在30℃或35℃以上时,

出现高温炎热和高温闷热天气时,人体皮肤血液循环旺盛,往往引起体温上升,有时体内的温度调节功能就会失调,由于

出汗过多,会消耗大量的水分和盐分,使血液浓缩,易脱水中暑,危及生命。因为在通常情况下,人体经过大脑的中枢神

经来指配正常活动的,人体内产生的热和散发的热量基本上是相等的,所以一般人体的温度能正常保持在36.5℃~37℃之

间,而人体的散热,除了通过呼吸、大小便以外,主要依靠皮肤层发散热量的,至于人体的散热方式和散热量的多少是受

到外界天气条件制约的。

3、环境温度与工作效率

您可曾感到环境温度的变化对您的思维操作,甚至工作效率的影响。据研究,有利于工作的环境温度为15℃~20℃,超过

这个范围,就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工作效率。气温过高会使人心烦意乱、坐立不安;而气温过低,尽管人的头脑清醒,但

神经紧张,当气温接近0℃时,常常引起寒颤,甚至发抖,同样不利于工作。故朋友们要注意调节温度,制造出有利的环

境温度,您的事业一定会事半功倍。

4、人体舒适度指数预报

你从报纸、电视上或广播、121电话中看到或听到本地区的人体舒适度指数预报,如何使用呢?人体的舒适与否,这与气

压、气温的高低和湿度、风的大小以及晴雨有关。舒适度指数就是根据这些气象要素相关得出来的。舒适度指数分为10

级,1~3级与7~10级,大部分人感到不舒适,一般出现在寒冷的冬季和炎热的夏季;而4~6级,大部分人感到舒适,

一般出现在春秋季节。若预报较高或较低的舒适度指数时,应采取自我调节措施。5、紫外线与健康人每天最少要紫外线

照射20分钟,才能满足人体健康的生理需要。紫外线的超量照射或不足,都会危害人体的健康。在正常情况下,紫外线能

给人体制造出大量的维生素D,并能增加钙质,增强人体对佝偻病、结核病、贫血以及细菌感染的抵抗能力。但超量的紫

外线照射,能引起日光性皮炎,视网膜灼伤、皮肤角质增生,还可能患皮肤癌。如果紫外线照射不足,则人的视力和身体

感到疲劳;青光眼、白内瘴等老年病会加重,还会使人产生虚弱、佝偻病等。

6、紫外线与医疗保健

阳光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适当地晒晒太阳,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能加速组织生长,促进伤口愈合,使人精

神振奋,紫外线还有杀菌作用。因此,日光浴可以治疗皮肤疼痛,关节炎等。但是,过量的紫外线照射,也会危害人体健

康。如使皮肤产生了红斑、色素沉积、皮肤角质增生、皮肤癌等。正因为紫外线有重要的作用,国内外已对它进行系统的

观测和研究。

7、紫外线指数预报

在电视天气预报中显示明日紫外线指数是几,小护士告诉你正常、适当或防护。这是什么意思,市民如何使用呢?今天就

介绍这个问题。紫外线指数分0~2、3~4、5~6、7~9和〉10,分别表示紫外线强度为弱、较弱、中等、较强和强,

对人体可能影响为安全、正常

、注意、较强和有害。紫外线指数预报0~4时为正常;预报5~6时应采取适当防护措施;预报≥7时,应采取戴防护帽

或太阳镜、涂擦防晒霜或上午十点至下午四点避免外出活动。

8、气温日较差与健康

热是盛夏时期最主要的气候特征。但人对热的感受和忍耐程度,不仅取决于最高温度的高低,而是与气温的日较差关系较

大。气温的日较差是指一个地区白天的最高气温和夜间的最低气温之差。盛夏,凡日较差大的,人们就会感到舒适凉爽。

因为白天的高温酷热令人难耐,但入夜凉爽,能使精力得以恢复。相反,如果昼夜温差很小,人们总是处于高温之中,就

会感到不适,甚至发生中暑现象。

9、“晨炼”应注意什么?

早晨锻炼身体,要掌握一些气象、环保和保健方面的知识。有些朋友认为锻炼越早越好,或雾天晨炼有情趣,或把锻炼场

地选择在绿树丛中,其实都不宜锻炼。因为早晨气温低,低层空气不易上升,近地面污染严重,而绿树丛中不易锻炼,是

因为夜间不进行光合作用,非但没有新鲜的空气,反倒积存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晨炼应以日出后为好,应选择在空旷的场

地,有雾时也不宜锻炼。

10、给子孙造个绿色地球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跨入新世纪,你应时时事事想着:绿色是生命之源。历史上,全球森林覆盖率曾占地球陆地总面积

的70%以上,森林面积近80亿公顷,到19世纪后半叶,地球上森林覆盖率还占50%左右。而进入20世纪以来,人类对

森林大规模破坏的速度越来越快。到1995年,包括天然林和人工林在内的世界森林面积为34.54亿公顷,占地球陆地面

积的26.6%,1990年至1995年,世界森林面积净损失5630万公顷。森林被毁必然导致:陆地生物的90%将消失;90%的

淡水将白白流入大海;地球上的风速将增大70%;自然灾害泛滥等等。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森林对人类生存的重要

意义,许多国家已把保护森林、绿化国土当作头等大事。我国植树造林从周代开始,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然而,由

于历史的原因,森林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造林绿化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尤其1982年以来,

植树造林飞速发展,人工林面积3379万公顷,居世界第一,森林覆盖率已达14%。如果一个国家森林覆盖率能达到60%,

那么这个国家将成为一个风调雨顺、生态环境好的大花园,各种各样的污染和灾害得到一定程度的克服。

11、森林是制造氧气的大工厂

绿色森林是人类的摇篮,绿色森林是地球的肺;森林是气候调节器,世界上一切有机物质,都是植物的绿叶制造的,地球

和人类离不开绿色森林。地球大气中原本没有氧气,有了植物以后才有了氧气,进而才有高等动物甚至人类的出现。如果

人在五分钟内呼吸不到氧气,就会死亡。据测定,一亩森林每天产生48.7公斤氧气,能满足65个人一天的需要。而植物

每年吸收人类排出的二氧化碳就有千亿多吨,而产生氧气近千亿吨。森林是制造氧气的大工厂。

12、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大气污染的来源,可分为人为污染和自然污染两大类。人为污染主要是指工业生产、民用生活取暖和交通运输消耗燃料排

出的烟尘废气。尤其是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向大气里排出有害物质越来越多,它能引起空气成分的变化,污染程度

也越来越严重。自然污染是指地球上局部地区火山爆发,雷击等引起的森林火灾,另外,出现异常的气象条件等,都能加

剧污染的程度。大气污染物,它们的危害性很大,不仅能破坏生态平衡,恶化环境,而且影响人体的健康。大气污染物对

人体的健康,主要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进入人体,其中以呼吸道进入的危害为最大。因为呼吸道一是吸入的空气

量大;二是与污染物接触面积大,吸收作用快;三是呼吸道中含有水分,易将污染物溶解和吸收。消化道是通过饮食带进

大气污染物,而人体皮肤分泌的皮脂又是大气污染良好的溶剂,能吸收大气污染物。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影响,取决于污

染物的性质、浓度、持续时间和作用的部位,同时也取决于人的年龄、健康状况、生理状态等。一般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作

用两种,急性作用能在短时间内使多人得病,甚至死亡;而慢性作用是指低浓度的大气污染物,在长期连续作用下,使发

病率、死亡率增高,如癌症就是一种慢性作用的表现。

13、逆温是空气污染的帮凶

大气中靠近地面的是“对流层”,气温一般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低层温度高、空气密度小;高层正相反,造成温度“下高上

低”的不稳定气层,容易形成对流。但在某种特定的天气条件下,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高的现象,这种现象就叫逆温,

发生逆温的层次叫逆温层。逆温层有多种,按其形式可分为“辐射逆温”、“下沉逆温”、“平流逆温”、“湍流逆温”,“锋面逆

温”等,其中以辐射逆温最为常见,它是由于地面强烈辐射冷却而形成的。逆温层经常出现在较低的气层中,这时气层上轻

下重,非常稳定,出现逆温时,污染物不能向高空扩散,而停留在低空,因此逆温就成了空气污染的帮凶。

14、高楼易纳有害气体

在发达国家里,长期在高楼大厦工作或学习的人员健康已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会患上一种“高楼大厦症”。“高楼大厦

症”的主要特征是鼻塞、喉干、舌燥、头痛和嗜睡症等。导致“高楼大厦症”的原因,首先是由于城市高楼大厦密集,阻碍了

城市工业和机动车排出的有害气体消散,极易进入或滞留在高层建筑内,导致室内污染的加剧。其次是许多机关、商店都

装上了空调,也就人为地影响了建筑物内的自然通风。据调查,在空调房里工作的人患“高楼大厦症”的危险是自然通风建

筑物内工作人员的两倍。另外,建筑物本身以及装饰过程中埋下了室内污染的隐患。“高楼大厦症”在我国不少大城市已开

始显露,潜在威胁切不可等闲视之。

15、逆温层下人脆弱

近10年来发现在逆温层天气下人极易患病,医院病人死亡率比平时高。因此平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留心当地的天气变化,要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如预报该地有雾、静风或微风、气温突然升高,就预示着逆温天气的来

临。

二、在有逆温层天气时,医院、家庭病房要打开空气净化器,因为有害有毒气体排不出去,堆积在近地面层危及患者的心

肌功能,导致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梗塞。

16、切莫忽视室内污染

空气中的污染已十分严重,但最严重的污染是在室内。室内的污染源有:一、来自厨房烧饭烧菜时所产生的大量油烟;二、

居室装潢材料和家用电器使用时散发出的某些有毒物质;三、食物霉变,衣物鞋袜不洁及卫生间所发出的难闻臭味。另外,

在居室内抽烟所产生的尼古丁、焦油等均是致癌物质。为了您的健康,请经常给居室通风换气,有条件的厨房安装油排气

扇,或养上几盆花草,营造一个清洁的环境。

17、空气何时最新鲜?

何谓新鲜空气?是指含氧量较多,有害物质含量较少的空气称之谓新鲜空气。

空气的含氧量主要是通过植物呼吸而来的。白天,植物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才能吸收二氧化碳而释放出氧气;夜间却

相反,植物吸收氧气而释放二氧化碳。因为夜间风小,气层稳定,有害气体不易扩散,积聚在低层大气中,加之清晨吹烟

四起,有害气体弥漫,空气并不新鲜。白天日出后,气温上升,夜间形成的逆温层被破坏,空气中的污染物随上升气流而

消散。因此,夜间的空气不如白天新鲜,早晨与傍晚的空气不如中午新鲜。根据有关方面测定,一天中,上午10时~下

午4时空气最新鲜,早晨7时左右为污染高峰期,空气最不新鲜。但在市区和阴雨、大风等恶劣天气下,空气的新鲜程

度就不一样了。

18、气象与睡眠的关系

人的一生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而睡眠的好坏,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温度、湿度都会对睡眠产生影响。

一般,室内温度在20℃左右,对睡眠最为有利。低于16℃时人就会感到冷,当温度超过25℃时人就会因感到热而掀开被

子,不能安睡。

室内的相对湿度以50%~70%最为适宜;在干燥季节,室内放盆水就能满足湿度条件。另外,有雾或空气污染的气味时,

使人感到气闷,也难以入熟睡。

19、夏季要珍惜午睡小歇

夏季气候炎热,使人难以入睡,夜晚喜欢纳凉,往往睡得较迟,加之昼长夜短,天亮得早,因此夏季睡眠不足,质量不高。

人们白天仍需工作,容易出汗,体力消耗,极易疲劳,常感到精神不振,昏昏欲睡。

夏日午睡十分重要,既能补偿夜间睡眠不足,更能顺应人体生理特点的护养需要。午睡时间虽短,它不但能补足睡眠时间,

使肌体得以充分的休息,恢复神经机能,增强体力,消除疲劳;还可增强机体的防护功能,有效地防止中暑;同时还能提

高午后的工作效率,对老年人来说,午睡小歇,可以大大减少脑溢血的发病机会。

20、梅雨季节话防霉

每年6、7月,冷暖空气交汇于江淮一带,两者势均力敌,互不相让,形成长时间的连阴雨天气,这就是梅雨。梅雨期中,

由于雨多、温高、湿大,物品容易霉变,故又称“霉雨”。为什么物品会发霉呢?因为霉菌生命力很强,在气温0~50℃都

能生长。气温在25~30℃、相对湿度在80%~90%时,最适宜繁殖,并且在空气中到处散布。空气相对湿度越大,物品吸

水量就越多,霉菌更为大量孳生,就越易导致霉变。

气象名词5

21、夏季您会穿衣服吗?

夏季天气炎热,因而“凉爽”成了夏季着装的首先条件。夏季穿衣是否凉爽,除了与衣料的透气性(主要是厚度、密度)有

关外,与衣料的吸湿性关系也很大。据测定,气温在24℃、相对湿度在60%左右时,蚕丝品的吸湿率约10%,棉织品约为

8%,合成纤维不到3%。所以在夏季,有经验的人常选用“真丝绸”作为夏季的衣服面料,真丝衣服不仅吸湿性和散湿性很

好,而且还是一种蛋白质纤维,对皮肤非常有益,加之重量轻、厚度薄,因而穿起来非常凉爽。夏季衣服覆盖面积越小,

身体散热也越快,因而愈觉得凉爽。但也不能一概而论,以为“盛夏酷暑时打赤膊最凉快”。赤膊只能在皮肤温度高于环境

温度时,增加皮肤的辐射、传导散热,而盛夏酷暑之日,气温一般接近或超过37℃,皮肤不但不能散热,反而会从环境中

吸收热量,因而打赤膊会感觉更热。从这意义上说,越是酷暑难熬之时,男人越不要打赤膊,女性也不要穿过短的裙子。

夏季穿着凉爽,衣服要做得宽松些,尤其衣领、袖、裤腿等开口处要做得敞开些,牛仔裤和紧身衣不适合夏天穿。女性穿

喇叭裙、连衣裙走动时能产生较大的鼓风作用,因此比西服裙更凉快。夏季因为气温高,人体容易出汗。从健康角度上说,

大汗淋漓过后,汗湿的衣服要及时更换。如衣服汗湿不换,最易汗湿的部位背、腰、腋下等易伤人阳气,严重时可导致寒

湿一类的病变。此外,长时间穿汗湿的衣服,还容易使人患疮疖和一些皮肤瘙痒病症。

22、提高警惕严防火灾

火灾是人类共同的敌人,数以万计的生命财产顷刻化为灰烬。据1996年我市火灾统计:电器占28%,用火占17%,违安

占16%,玩火和吸烟各占10%,不明占7%,自然和其它各占1%。而冬季的火灾次数要占全年火灾的36%,春季次之。

因为我市是典型的季风气候。春季天气多变,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正是冬春的干冷气候,草干、

叶枯,易燃物丰富,取暖的方法多。又常受冷高压控制,空气中含氧量较多,助燃条件好,稍有不慎,就会发生火灾,每

个公民一定要小心。冬春季节,尤其是森林地区,要严禁一切野外用火,千万不可大意。

23、盛夏季节话防火

盛夏高温季节是火灾的多发季节,主要是夏季气温高,生产生活用的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在生产、贮存、运输、使用过程中

稍有不慎,就极易引发火灾。因此,一要做好易燃易爆物品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二要注意用电安全,防止使用大功率

产生线路过负荷,防止电线老化造成短路,还要注意电器使用的安全;三要使用煤气、液化气时要严格遵守操作安全要求

等。

24、冬季为什么多火灾?

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市冬季火灾的次数占全年火灾的36%,春季次之。因为我市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春季天气多变,夏

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正是冬季的干冷气候,草干、叶枯,易燃物相当丰富,取暖的方法也多,又

常受冷高压控制,助燃条件好,稍不小心,就会发生火灾。

25、森林火灾

地球上森林总面积有28亿公顷,人均15亩,全球覆盖率为22%,而我国的森林面积只有18.3亿亩。覆盖率为12.7%。森

林在人类生活中和社会发展,有极大的作用:它能改善环境,调节自然气候、制服风沙、净化大气、保持水土、减少污染

等。地球上每年发生的森林火灾多达几十万次,我国每年发生的火灾也在万次以上。1987年5月,我国大兴安岭出现的

火灾,损失百万公顷,经济损失达五亿元。引起森林火灾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三种:一是因雷击引起火灾。据统计,地球

上每年发生16×106个雷电,平均每平方公里为0.03次,在森林上空的雷电现象,其出现的频率是海洋上空的100倍。

二是人为引起火灾。如放火烧荒、乱扔烟头、扫墓烧冥纸钱、纵火破坏等。三是干旱、大风、气温高、空气湿度小,是导

致发生火灾的重要原因。

26、春夏季节谨防雷击

每年春、夏季节,冷暖空气活动频繁,并交替影响本市。当冷暖空气交汇于长江下游时,不仅会出现阴雨天气,而且还会

出现电闪雷鸣的对流天气。

据我市气象资料统计,全年平均雷暴日有36天,最多的年达59天,一年四季均会出现,其中出现较多的是4~9月。当气

温偏高,西南气流较强,并有冷空气南下侵入我市时,极易产生雷暴和雷击。为确保安全和避免损失,各单位要及早做好

避雷设施安全检测工作。另外,当乌云布满天空听到雷声时,市民要切断家用电器电源,以防雷击。

27、怎样预防雷击?

常州的雷暴日数年平均有36次,最多的年是1963年达到59次,最少的年份也有10多次。我地每年都遭受到雷击,生命

财产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损失。那末,怎样预防雷击呢?有雷暴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躲在室内,关好门窗。二、要离开

水面。三、躲离高树和屋檐。四、避免接触裸体的金属物体。五、打雷时不要用电话。六、要切断家用电器电源等。

28、雷电是空气的净化器

大家知道,每当雷电后,人们总感到空气特别新鲜。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雷阵雨,把空气中的灰尘大部分被雨滴带回到

地面;二是空气在闪电中发生了化学变化,一部分氧气变成了臭氧,因为带正负电荷的云块相互接近而发生放电现象,产

生了巨大的电火花,把空气中的氧气激发成臭氧,再分解成氧分子和原子氧,它能起到净化空气和杀菌作用,故人们感到

雷电后的空气特别新鲜。

29、电扇风不如自然风凉爽

夏季炎热,打开风扇消暑解热,但感到电扇风不如自然风那么凉爽舒适,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风扇吹来的风,是将室内的空气搅动而形成的风,而自然风是别处较凉的空气流来补充而形成的风;

二、天然风通常由露天空旷处吹来,带来含较多氧及负离子的新鲜空气;

三、天然风一般都是阵性风,时弱时强,人体的热量或汗液被风“吹走”,感觉凉爽,这样反反复复,使人觉得特别凉快。

30、风筝为什么能飞上天空呢?

从气候角度上讲,入春以后,地面受阳光照射,增温明显,上升气流明显加强,正是放风筝的好时机。从风筝来说,气流

以相当大的力量压在风筝的前面,分成两股气流,分别从风筝的上下边缘流过,因上下气流流速大小不同,就在风筝的背

后形成一个低压区,由于风筝前面压强大,背后压强小,造成压强差,压差作用在风筝上,就产生一股总是向上的外力,

风筝也就能飞上天空了。

31、日光浴

日光浴主要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以增强人体对维生素D的吸收,补充钙质,这对治疗儿童佝偻病和中老年人骨质疏

松有一定的帮助。进行日光浴时,要避开午间强烈的日光照射,保护好自己的皮肤。如果在海滨疗养,湿润的海风,对有

花粉、螨虫、尘埃过敏体质的病人和患有呼吸道病人,减轻病症有很好的疗效。人们常把日光浴和空气浴结合起来,但要

强调日光的照射。

32、空气浴

空气浴主要是利用大气中的温度变化来进行锻炼,以改善身体的体温来调节功能。因为人体体表温度与大气气温存在着一

定的差别,为了御寒,人们可以添加衣服,以达到保温的目的。要感觉温暖,必须使皮肤与衣服之间的气温保持在27℃~

33℃之间。空气浴是外界的气温不断反复地刺激人体,使人体能在寒冷的条件下迅速增加热量,从而使人体很好地适应温

度的变化。33、冬季须防“冬浴综合症”

冬季气候寒冷,浴室内池水温度较高,湿度呈过饱和状态,水气压较大,氧气含量较低,体弱者以及老年人在浴室洗澡时

易引发口渴、胸闷、心悸、恶心、目眩、四肢无力、呼吸急促,甚至晕倒或诱发心血管病等一系列症状称为“浴室综合症”。

如何预防“冬浴综合症”?平时要注意加强锻炼,洗澡前,不宜过饱、过饥、过度疲劳,也不能饮酒;洗澡时,浸浴时间不

宜过长,如出现不适现象,应立即出浴休息或解救。34、为什么潮湿地区的人们爱吃辣?一年四季中,月平均湿度〉80%

的地区称为高湿区。这些潮湿地区的人们饮食爱吃辣,因为冬天可以避寒保暖,夏天利于身体排汗,防暑降温,通过吃辣

可以帮助消化,增进食欲,增加体内发热,有助于防止高温高湿期间人们常有的消化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弱现象,还有

助于缓解凉季高湿期内人们易患的风湿病、腰肌病等。高湿区居民爱吃辣,是为了适应当地气候环境而采取的一种有效手

段。但应注意,由于辣味具有很强的刺激性,对患有胃肠病、肺结核咯血、痔疮等病人,必须慎用。

35、冬季要当心煤气中毒

冬季是煤气中毒的多发季节。因煤气是煤、石油、柴草等含碳物质,未经充分燃烧时,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其主要成分是

无色、无臭的一氧化碳,当室内与室外空气交换不畅,一氧化碳积聚时,人体吸收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

重者窒息,造成死亡。使用煤气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注意室内通风。二、一旦发生中毒,应迅速打开门窗。三、晚上睡

觉前关好煤气,以免漏气。四、中毒应采取救治措施或送医院抢救。

36、仓库区绿化有利温湿度控制

若在仓库区植树、种草、种花绿化,既美化了环境,又改造了局部地区的小气候条件。在夏季,白天透射到树木下地面上

的阳光要比无树木草皮的地面少得多,所以白天库区的温度相对比较低。另外,还可以使土壤较易保持湿润,因为土壤中

的水分蒸发,需要吸收大量的热,故气温不会突然升高或降低,这就形成局部地区的冬暖夏凉、温湿度变化幅度较小的特

点。

37、市场跟着气象走能赚钱吗?

如何做好生意,能否把握好机遇,灵活地应用气象信息,把握得好就能在市场竞争中获胜。

许多精明的商家早已发挥气象信息在营销中的作用,与气象部门“结亲”,赚了大钱。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胜,做一个合格

的经营者,光有“销售头脑”、“广告效应头脑”还不够,还需要有“气象头脑”,要与气象部门挂钩,建立关系,根据天气气

候变化来组织“进、销、调、存”,以增加营销的科学性,减少盲目性。

第六编气象与农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气象与农业生产关系十分密切。因此为农业服务是气象服务的重点,服务必须建立在了解农村、

熟悉农事活动的基础上,才能把天气变化与农业生产结合起来,服务才有针对性,重点是关键性季节和灾害性天气的服务。

气象为农业生产服务有哪些内容呢?一是提供天气预报。天气预报对农业生产的长计划、短安排和临时措施,均具有一定

的指导意义。二是提供情报服务。由于气象因子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后效和生物本身的平衡作用,因此诸如雨情报、灾情

报等气象情报对农业生产也很有指导意义。三是提供气候服务。就是把气候的评价和诊断提供给农业部门,可以使他们更

好地利用气候资源,合理安排农业生产种植和农事活动。

(一)农业气象基础

1、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进入地球大气后,约51%被地表面吸收;约30%被地表面、云顶和大气反射、散射返回天空;约19%被大气中的

水汽以及臭氧、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所吸收,使空气增温,这就是“温室效应”。

由于在地球表面不均匀分布,是形成大气运动的最主要原因,不同尺度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不仅给人类带来冷暖雨晴,

而且往往产生干旱、暴雨雪、低温冷害等灾害性天气,影响人类的正常生产生活。

2、物与气象

物与气象的关系十分密切。物是指生物、非生物而言,候是季节的意思,物候是自然环境中动植物生命活动的季节性现象,

如初霜、终霜和结冰、消融等自然现象。大自然中生长着各种植物、动物,是在气候条件制约着万物生长。一年中,一些

植物的发芽、长叶、开花、结果;一些动物的复苏,往返和生育活动等,都反映了气候等环境条件的变化。

3、物候与气候

物候与气候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都是研究各地四季气候的变化,只是观测的方法和研究的角度不同而已。气候是以

气象仪器来测定气候变化的,物候是通过观测复杂的活的生物来反映气候变化的,物候不仅可以反映当时的天气,而且还

记录过去累积的天气“效果”,反映季节的来临迟早,可以用来指导农业生产。

4、日照对农作物生长的作用

阳光、温度和水是农业生产的三要素,它与气象密切相关。下面谈谈日照对农作物生长的作用,在阳光、温度、水三要素

中,光和温度都与日照有关。阳光充足,不仅能提高空气的温度,而且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给农作物生长提供必要

的营养,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另外,阳光分七色,其中波长最短的紫外线具有防病杀菌的重要作用。

5、水与植物的关系

水既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生态因子。植物需水量大,每生产一公斤干物质要耗水1000公斤。

水又能调节作物的体温,促进热量交换,保持叶温的相对稳定,直接参与光合作用,太阳向地面辐射的热能,大部分被植

物和地面吸收,若没有水分的蒸腾,叶片就会被高温灼伤枯萎。植物就是把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带走热量,保持叶温的相

对稳定,才能获得高产。

6、光与光合作用

太阳光能使植物产生叶绿素。而日光是由红、橙、黄、绿、青、兰、紫七种颜色的可见光和红外线与紫外线组成。但只有

可见光参加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绿光的吸收却很少,而叶绿素只吸收可见光中的红橙光和兰紫光,致使叶子颜色呈绿色。

提高光能利用率对提高作物产量具有巨大的潜力,改革种植制度,改进管理措施,选优良品种都是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有效

途径。

7、植物的阳性与阴性

植物有阳性与阴性之分,这里所指的阳性与阴性是植物对光照度要求的不同程度来划分的。

阳性植物又称喜光植物,是指在较强的光照条件下才能正常发育的植物,如水稻、棉花、玉米、花生等。而阴性植物也叫

耐阴植物,是指在较弱的光照条件下也能正常生长的植物。如生姜、韭菜、番茄等植物。了解植物的喜光和耐阴植物的区

别后,就可以“因地制宜”,如何充分利用光能?考虑如何栽种、如何套种?如阳性植物可种植在阳光充足的开阔的平地或

向阳坡上,阴性植物如茶、生姜之类可种植在阳光较弱的背阳坡上。另外,矮小的耐阴作物可以套种在高大的喜光作物中

间,以便合理利用光能,作物均可获得丰收。

8、土壤水分

水是一切作物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这两句农谚充分表明了水分条件与农业收成的关系。

土壤中水分的多少,取决于降水量的大小、降水的强度和性质。降水量大,进入土壤中的水就多。强度大的降水或阵性降

水,易造成地面流失,渗入土壤中的水分就少;而强度小的连续性降水,有利于土壤对水分的吸收。但不同结构、不同质

地的土壤,其渗水、蓄水性能也不同。气象条件对土壤水分的影响,主要由于蒸发量造成土壤水分大量的散失。土壤水分

蒸发量的大小与近地面层的空气湿度有关,空气湿度越小,蒸发就越快、越多。在连续晴热高温时,空气较为干燥,而太

阳辐射强度大,土壤蒸发量很大,土壤失水严重,旱情就会迅速发展,若再遇上风力较大的西南风时,土壤水分耗损则更

为严重。

9、土壤吐水

当土壤中的水分充足,大气湿度高,温度较低时,能见到一些植物的叶子尖端和边缘有时会溢出液滴,这种现象就叫吐水。

吐水是植物很普遍的生理现象,在三百多属植物上均可看到。

吐水是植物主动吸水的生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自然现象,是植物根系生理活动旺盛的标志,吐水主要出现在植物的

叶子尖端和边缘,吐出来的水的成分与露水不同,它含有无机和有机溶质。

10、蒸发、蒸腾与蒸散

蒸发、蒸腾与蒸散是三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所谓蒸发是指液态或固态的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变为气态的过程。蒸腾是对植物而言,即通过植物体表蒸发水分的过程

为蒸腾。植物是通过根毛吸进水分,然后经输导组织到达叶片及其它器官,再经气孔及植物体表蒸发到空气中。蒸散又称

农田总蒸发量,是农田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的总和。在农田中,播种以前只有蒸发而无蒸腾。播种出苗后,蒸发蒸腾同时

存在,即开始有蒸散。在植物幼小时以蒸发为主,植物长大形成群体以后又以蒸腾为主。

11、蒸发量

蒸发量是指在一定的时段内,水分经蒸发而散逸到空气中的量。气象台站把特制的一定口径的蒸发皿放在观测场内注入水,

测量因蒸发而减少的量,以毫米为单位。其蒸发量的大小与空气的温度、湿度和风等天气条件有关。一般,当气温高、湿

度小、风速大时,蒸发量就大;反之蒸发量就小。蒸发量是衡量空气中水汽含量的重要因子,与工农业生产有着十分密切

的关系。

12、积温

积温是表示热量的一种方法。是某种温度在一定时期内逐日累加的总和。农业上常用作物生育期的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衡

量对热量的需求。高于某作物生长发育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气温之和,称为活动积温;有效温度是对作物生长起作用的温度;

有效积温是日平均气温减去下限温度之差的总和。如某作物的下限温度为10℃,1~5日的日平均气温之和就称为该时的活

动积温,逐日减去10℃的差值之和就是有效积温。

13、小气候

小气候是局部小范围内的气候状况,一般是指距地面几十米高度范围内空气中的气象条件,又叫贴地层气候。它不仅受大

气候影响而变化,还受人工影响而变化。在小范围地区内,由于地表面,又叫下垫面结构的不一致,直接影响着贴近于它

的一层空气中的气象要素的变化,因而形成与大气候不同的局地气候,称为小气候。每个小的地区都有其自己的气候特点,

要想种好庄稼,首先就得研究利用和改善农田小气候。

14、农田小气候

农田小气候,一般是指农田近地面气候(0~2米)的光照、温度、湿度和风的状况,及0~20厘米土壤层中的温湿状况,

它是以作物为下垫面的一种特殊的小气候。它的特点,不仅和种植作物的种类、密度、长势及长相等有关,而且随着农业

技术措施的采用而变化较大。因此,它随时间的变化和受人工改造的影响比较明显。也就是说,人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方

法和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创造适合于农作物生长发育最有利的农田小气候环境,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

(二)管理和建议

1、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的种类很多,大致有洪涝、干旱、台风、风暴、浓雾、连阴雨和冻害等。

洪涝能使山洪暴发、河水泛滥;台风、热带风暴可造成狂风暴雨,房屋损坏,人畜丧亡;连阴雨和梅雨能影响作物的生长

发育,使粮食霉变,商品储运困难;浓雾可使交通受阻;干旱和高温会造成城市农村缺水和森林火灾;冷害、冻害、雪害

能使大片作物受冻减产,也能使水、油管道冻裂,还会造成交通事故等等。

2、渍害渍害就是地下涝,在农业上称之为湿害。对于旱作物而言,是因地下水位过高、土壤过湿,通气不良,持续时间

较长,影响到土壤养分的分解与地面温度的回升,影响到作物根系的正常生长和各项生理机能的运转,最终造成粮、棉、

蔬菜等作物的大幅度减产。所以在渍害期间,一定要在不利的气候条件下,把减产损失降到最低的限度;二是要采取防洪、

排涝等治渍的有效措施。

3、二氧化碳的利与弊

上世纪以来,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持续上升所产生的“温室效应”越来越显著,使地球表面升温,导致全球气候的改

变,对作物的生长和增产关系也十分密切。大家知道,自然界中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而二氧化

碳浓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作物光合作用快慢,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其浓度的增加,光合速度和有机物质的积累也不断增加。

实际上,现在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都远远不能满足作物光合作用的需要。作物光合作用每制造1克物质,要吸收1.47

克的二氧化碳。估计目前地球上,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每年需二氧化碳约1500亿吨,若要增产粮食,植物消耗二氧化碳的量

还要不断增加,因此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上升趋势对作物产量提高是有利的。但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对作物产量

也带来不利影响,一是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后,昆虫易生长繁殖,危害农作物更加猖獗;二是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引起

地球变暖,使蒸发量加大,势必使少雨干旱地区更加干燥,降低作物产量。因此,二氧化碳对农作物产量的提高是有利有

弊的。

4、气温日较差与农作物

我们把一个地区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值称气温日较差。据农业气象专家研究:气温日较差越大,农作物产量

越高,品质就越好。因为白天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气温升高,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制造积累较多的营养物质;

而夜间气温降低,减弱作物的呼吸作用,能把光合作用制造的营养物质输送到作物的根、茎、果中去,从而提高了农作物

的产量和质量。

5、水稻瘟病的防治

稻瘟病在我市时有发生,因最近的连阴雨,水稻长时间的生长在阴沉、高湿、日照少的气候条件下,稻瘟病容易发生、流

行和蔓延。对稻瘟病的防治,最好以防为主,综合防治,关键要提高水稻自身的抗病能力,在生育期中合理施肥、科学用

药和灌水,防止在孕穗、抽穗期断水,发现病灶,及时防治,用药要注意天气预报,选择恰当的天气,对症用药,才能收

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盛夏须防水稻高温热害

高温对作物的生长、发育以及产量造成的危害,称为高温热害。我市的早、中稻,在开花灌浆时期,常受到高温的影响,

使叶温升高,增加了植株的呼吸速度,物质供应水平下降,导致秕粒率增加,灌浆期缩短,千粒重下降,引起明显减产。

高温热害的受害指标是:日最高气温连续3天或3天以上≥35℃。敏感期在水稻盛花期。高温的强度、持续时期、出现时

段及昼夜温差等都对水稻有影响。为了减轻和避免高温热害的威胁,在高温将临或到来时,可采取必要的防御措施。

7、何时喷药效果好

要获得农业好收成,何时喷洒农药防病治虫是很重要的。因为现在的农药大多是化学药剂,药效与温度、湿度、降水、风、

日照等气象要素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早晨或傍晚风小是喷药的好时机,气温在20~30℃范围内喷药效果最好。在炎热的夏

天,药滴挥发快,药效低,还易引起中毒事故;高温时,最好在上午7~10时和下午5~7时喷药较合适,下雨和大风

时却不宜用药。

8、要搞好小麦油菜的管理

当前小麦和油菜田里,存在哪些问题呢?一是十一月份以来雨雪不多,小麦出苗不齐,并且小麦油菜田里杂草增多,致使

草多欺苗,影响小麦油菜的正常生长,应抓紧田间除草;二是麦田油菜已出现虫害,应勤检查,一旦发现虫情,立即消除;

三是要适时追施腊肥,培土壅根,提高作物的抗寒能力。为了明年的丰收,农民朋友要立即行动起来,抓紧抓好田间管理。

9、油菜僵苗及防治

油菜处在幼苗期时,对环境影响的抵抗力较差,极易出现僵苗,油菜就会生长缓慢,越冬期容易受冻害,来年立春返青后

分枝少,从而降低产量。

造成油菜僵苗主要是旱害、渍害和低温。如发现油菜叶片变红或变黄、叶心生长停滞、叶色灰暗、叶片难以展开,这就是

僵苗。一般只须追施3~4次稀薄的肥水即可恢复正常。当然不同的灾害引起的僵苗要有不同的措施来进行防治。

10、预防小麦干热风

在小麦成熟之际出现的一种高温、低湿的风,称为干热风,又称干旱风。干热风的指标是:当日最高气温≥35℃,14时的

相对湿度≤25%,且风速≥3米/秒时称重干热风;当日最高气温≥32℃,14时的相对湿度≤30%,且风速≥2米/秒时称轻干

热风。

干热风主要出现在五月中、下旬,因为此时正是灌浆时期,温度高、湿度小,小麦蒸腾过快,水分代谢失调,体内有毒物

质积累,从而导致小麦结实率低,千粒重下降,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轻者减产5%至10%,重者减产20%以上。

对高温低湿的干热风较好的防治途径是减少植株蒸腾和增加土壤湿度两种,也就是要注意浇好灌浆水,增加麦田里的相对

湿度,降低地温,改善田间小气候。

11、麦子何时收割好?

农谚“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二成丢”,意思是说要适时收割才能保证三麦的丰收。因为三麦千粒重最高值出现在蜡熟

期,在蜡熟期收割,产量最高,如在蜡熟期以后收割,这时茎叶功能逐步衰退,光合作用趋于停止,籽粒失去养分的供应

来源,但植株生理活动还在进行,继续消耗储存的养分,导致千粒重的下降。据有关单位测定,蜡熟期后三天收割,小麦

要少收5%~10%,若遇不利天气产生断茎掉粒、霉烂以及雀害,损失将会更大。

12、小麦冬灌好处多

小麦在越冬期间,往往会发生程度不同的冻害,轻则干叶,重则死苗。冬灌能改善土壤水分条件,促进小麦根系健壮生长,

增强对养分的吸收,改善农田小气候,提高小麦的防冻抗冻的能力。当然,冬灌要根据因地、因苗、雨情和墒情灵活掌

握,瘦田弱苗要早灌,肥田壮苗可稍迟些,多雨地区可不灌。总之,冬灌有一举多得的好处。13、消灭越冬病虫害

冬季是一年中气温最低的季节,农作物上的许多病虫害由于气温的降低,都以各种不同的形态和方式栖息过冬。这时病虫

害的个体活动能力与范围很小,生命力也很微弱,正是除病灭虫的大好时机。在次我们建议:一要处理作物残存的秸秆;

二要深翻土地,清除杂草;三要拔除稻茬,适时灌水;四要刮除老翘皮;五要消灭仓库里的病虫害等等。

14、冬季大棚蔬菜巧浇水

冬季大棚蔬菜浇水,既要看天气,又要看地,看苗情,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当棚内气温较低时,浇水量要小,间隔时间长些,以防低温高湿导致蔬菜沤根。

二、浇水时间应安排在中午气温高时进行,清晨和傍晚不要浇水。

三、晴天多浇,阴天少浇或不浇,风雪天切忌浇水。

四、大棚内温度相差大时,大棚南部浇水多些,大棚东西两侧及北侧温度较低,应适当少浇些。

15、冬季要注意棚内的气体调节

良好的空气环境是大棚蔬菜生长的重要条件之一。人们往往只注意大棚的保温性质,而不注意大棚内的通风次数,会导致

棚内有害气体的浓度过高,影响蔬菜生长并造成危害。在此,提醒大棚内气体环境的调节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适时通风,

排除有害气体,尤其是追肥后的几天内要多通风换气;二是施肥要掌握肥料的质量和用量;三要及时中耕松土;四是不要

用有毒的塑料膜。

16、霜冻

霜冻是我市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在秋、冬、春三季都会出现。霜冻是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使

农作物受到损害,甚至死亡。它与霜不同,霜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并且地面温度低于0℃,在物体上直接凝

华而成的白色冰晶,有霜冻时并不一定是霜。每年秋季第一次出现的霜冻叫初霜冻,翌年春季最后一次出现的霜冻叫终霜

冻,初终霜冻对农作物的影响都较大。

17、“白露”不是霜

“白露”既是一个节气的名称,又是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白露”其色为白,但它毕竟是液体的露滴,附着

液滴的植物茎叶和附近空气的温度在0℃以上。而霜是一种白色的固体结晶,其着霜的物体或附近空气的温度必然在0℃

以下。所谓“白露点秋霜”,是说农作物在经受二次“白露”冷凉的刺激以后,叶子会有绿色开始变为黄色,并逐渐停止生长

发育,就像遭受一场轻霜的危害一样。

气象名词6

(三)应用气象

1、气候资源

气候资源来自太阳辐射,它可以反复、永久地利用,是人人受其恩惠、受其影响的一种自然资源。每个人不论自觉的还是

不自觉的直接或间接地在适应它、利用它、改善它和破坏它。

气候资源是指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有利的气候条件,其不利的气候条件,常常引起对人类不利的气候灾害。而气

候条件包括气候资源和气候灾害两个方面,但它们既是相互制约,又是能相互转化的。

2、气候资源的特点

气候资源的特点主要有:

1、气候是光照、温度、湿度、降水、风等要素有机组成的。其资源的多少,取决于不同的服务对象,以及和其它自然条件

配合的情况。

2、气候有时间变化,这种变化,有的具有周期性,有的周期性不明显。气候资源的利用,必须因地制宜。

3、气候有地区差异。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气候,与其它地方气候不可能完全相同。

4、气候是一种再生资源。

5、气候是人力可以影响的。

3、气象能源有哪几类?

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资源,利用它们可以获得人们所需要的各种能量,为其利用,可以产生能量的自然资源称为能源。

能源大致分为三大类:一是来自地球以外的太阳能。除了太阳辐射能以外,还有风能、水能、海洋能、煤炭、石油和天然

气能,这都间接地来自太阳能;二是来自地球本身的能源。如地热能、原子核能;三是由太阳和月亮对地球引力产生的能

量。如潮汐能等。

4、开发气象能源

气象能源是指由气象要素产生的能,主要是太阳能和风能。

气象能源比常规能源,如煤、石油等有显著的优越性:一、气象能源属再生资源,太阳的能量对人类可以无限的供应,只

要有太阳照射地球,空气就会流动,风能就用之不尽。二、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的设备,一次投资就可以常年使用,除维修

开支外,没有经常性的耗费。三、太阳能和风能不会造成大气污染。四、太阳能和风能到处都有,特别是缺乏常规能源的

地区,不需要长途运输。五、太阳能和风能的总量是异常巨大,全球平均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能量是1.8×1017瓦,

即每平方米可得到350瓦的能量。有关方面证明,将长300公里、宽为100公里的沙漠地带的太阳能全部利用起来,就

可以满足全球的能量需求。

目前开发和应用气象能源的有太阳能暖房、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炊具和干燥室等;风能已用于提水、致冷、致热、粮食

加工等,发电是风能利用的主要形式。

5、钓鱼与气象

钓鱼曾总结了“春钓滩、夏钓荫、秋钓凉、冬钓阳”的口诀,概括地描写了钓鱼与气象,主要与季节、温度、气压、风、晴

雨天气的密切关系。

(1)钓鱼与季节有关

春秋两季是钓鱼的旺季,冬季是钓鱼的淡季。因为初春天气变暖,水温上升,鱼多在中午暖和向阳的深水处或在水草丛生

的浅水处活动,有利于钓鱼;初夏鱼还在产卵,也有利钓鱼,但到盛夏,水温高时,就难钓到中等以上的鱼;秋天水温上

凉下暖、鱼在深水处,有利于钓鱼;而冬天水冷草枯,鱼群一般进入越冬期,就难钓到鱼。

(2)钓鱼与温度有关

当水温升到15℃以上时,鱼类活跃,有些鱼进入交尾产卵期,需要大量的动、植物食物,这时鱼容易咬钓。当水温降到2

5℃以下的秋高气爽天气时,鱼群活动、摄食能力较强,正是钓鱼的黄金季节。当水温升到30℃以上时,鱼群正度夏防暑

无心觅食,当水温降到5℃以下时,鱼群进入深水处越冬,此时就难钓到鱼。

(3)钓鱼与气压有关

气压的高低直接影响鱼类的活动。气压高时,水中含氧量多,鱼感舒适,气压低时水中含氧量少,鱼感难受。因此在大风

雨或闷热的低压天气下,鱼无心摄食而浮游在水中。在春夏季节雨后天晴、温暖,或在秋高气爽等天气下,鱼类活动量大,

摄食能力强,有利于钓鱼。在闷热、低压的夏天,鱼类多在夜间和早晚活动、觅食,在氧气不足时,鱼就会乱动,使水浑

浊,出现泛塘现象,鱼头露在外面,此时不利于钓鱼。

(4)钓鱼与风向风速有关

除寒冷的冬天外,一般情况下,刮3级以上的东北风、东风、东南风,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有利于钓鱼,而刮南风或

西南风都不利于钓鱼,但在夏天的早晨或黑夜、以及冬天的中午还是有利于钓鱼的。若刮西风、西北风、北风的天气,都

不利于钓鱼,只有在夏天的雨后,偶尔有3级以下的西风、西北风、北风才有利于钓鱼。不论什么风向,只要风力达到

5级以上时,都不利于钓鱼。

(5)钓鱼与晴雨天有关

钓鱼是件趣事,也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钓鱼与晴雨天气关系很大,一般只要是晴天,除夏天的中午和冬天的早晨、

夜里外,其它时间都有利于钓鱼。阴天或小雨的天气,除冬半年的早晨和夜里外,其它时间也都有利于钓鱼。夏天阵雨之

后也有利于钓鱼。但大雨或暴雨之后,因含有大量泥沙的浑水流入,极不利钓鱼。另外,雾天也不利于钓鱼。

6、茭白

茭白是一种多年生宿根草木植物,色彩鲜亮,肉质脆嫩,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较高。

种茭白的土地必须阳光充足,空气流畅,土层较厚,并且要含有较多的有机质的粘壤土,还要具有一定的水位。当日平均

气温稳定在5℃以上时开始萌芽生长,15℃~25℃时就发生分蘖和孕茭及成熟,当日平均气温〈5℃时,地上部分便开

始枯死,而地下部分就休眠越冬。

7、天气对河蟹的影响

这些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迅猛,产量多年居世界第一。其中河蟹是高效、优质的特种水产品,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

远销国内外。但因气象条件等多因素的影响,单产不够理想。因此提高养殖技术,减少不利天气造成的损失,增加产量。

为此,我们最近将温度、风、降水、气压与河蟹摄食、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对策逐一介绍,供养殖户参考。

春天蟹苗入池时,应选择在晴天下午进行,水温必须大于5℃,室内温度与水温相差在2℃以下。河蟹在水温〉5℃开始摄

食,〉10℃开始生长,水温在15℃~25℃迅速生长。如果水温长时间〉28℃,死亡率高且易得性腺早熟病,俗称小老蟹

病。当水温超过37℃时,河蟹停止摄食,行动缓慢,体能消耗大,昏迷直至死亡,应及时换水。另外,河蟹在运输期间温

度必须〉0℃,否则体内水分冻结会出现死亡现象。

气压低时,水中溶解氧浓度较低,会影响河蟹的呼吸、活动和摄食,长时间的缺氧时,影响其生长发育,甚至引起死亡。

风力对水溶解氧的速度有一定的影响。适宜的风速为3~4级,水面有微小的波浪。风速每增加1米/秒,水中溶解氧浓度

增加0.5毫克/升。风速过大时会影响河蟹的活动和摄食、毁坏蟹池的防逃设施。

大雨时河蟹潜入水中停止活动,雨水将泥土冲入池塘中被河蟹附在鳃上,严重的会引起死亡。另外,阴雨天由于光照缺乏,

水中生物光合作用减弱,溶解氧浓度降低,对围埂较矮的池水会溢出,河蟹容易逃跑。

如果遇到像大风、暴雨、连阴雨、高温、低温、寒潮等不利天气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损失。

一、低温冷空气到来之时,要提高水位保持水温;二、天气晴好和雨后天晴可多喂食。连阴雨天、天气闷热无风、转雨时

应少喂并换水增氧,遇到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投饵;三、夏天无风、闷热、气压低时要及时换水和增氧;四、

大风到来前,要减少投喂量,保持一定水位,加固设施,防止河蟹逃跑;五、暴雨到来时,要注意水位,防止水溢蟹逃。

第八编部分小知识

1、世界气象日—三月廿三日

国际气象组织是联合国专门机构之一,成立于一八七三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该组织于一九四七年九月在华盛顿

召开了有四十五个国家气象局参加的会议,审议了组织公约,于一九五○年三月廿三日正式生效,国际气象组织改名为世

界气象组织。目前世界气象组织已有一百五十多个国家会员和地区会员,我国原是国际气象组织成员,并且是世界气象组

织公约签字国之一,一九七二年重新恢复了我国在该组织中有合法席位。为了使各国广大群众了解、支持世界气象组织的

活动,唤起人们对气象工作的重视,推广气象学在航空、航海、水利、工业、农业和人类其他活动方面的应用,一九六○

年六月,世界气象组织决定把三月廿三日定为世界气象日,并要求各会员国围绕一个统一的主题举行宣传活动,主题一般

由世界气象组织执行委员会确定。如1999年纪念的主题是“天气、气候与健康”,2000年纪念的主题是“世界气象组织—50

年服务”。

2、为什么要在南极建立气象站?

我国位于北半球,与南极相距万余公里,那为什么要在南极建立气象站呢?因为地球是一个整体,又因南极是个冷源,它

直接影响全球的大气环流和天气、气候的变化,且影响南北半球之间进行热量、动量等物理量的交换。据研究,南极的冷

暖变化与我国的梅雨、东北夏季低温有关,也与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及台风有关。建立南极气象站,目的在于观测资料,

为中长期预报提供有益的信息,也为其它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3、一毫米的降水有多少?

气象部门把下雨下雪都叫做降水,降水的多少叫降水量,降水量的单位通常用毫米来计量。1毫米的降水量是指单位面积

上水深1毫米,那么1毫米的降水落到田地里有多少呢?我们知道,每亩地的面积是666.7平方米,因此,1毫米降水量

就等于每亩地里增加0.6667立方米的水。而每立方米的水是1000公斤,这样,1毫米的降水量也就等于向每亩地里浇了

1333.4斤的水。据测定,降5毫米的雨,可使旱地浸透3厘米到6厘米。

4、用称测雨量

水的体积与重量之间的关系是:一立方厘米的水是一克重,一两重的水是50克,体积就是50立方厘米,一斤重的水是50

0克,体积也就是500立方厘米。

如何测出雨水呢?我们可以用接雨水的容器面积被水的体积除之,就可以算出雨量来,单位是毫米,如测雨的直径为40

厘米的水桶接雨水一斤重,按计算公式就可以算出雨量是多少:

降雨量=500厘米/3.14×(20厘米)=4毫米

5、天有多高?

天有多高?大家认为只有几千公里。据近30多年的考察结果:在海平面以上30公里的范围内,就集中了大气质量的99%,

在100公里高度大气的密度仅为海平面的100万分之一,在远离地球数万公里的地方,仍有空气存在。几十年来航天技

术的实践表明:人造卫星或载人飞船上天,距地面平均高度低于125公里,尽管那里的空气相当稀薄,但可使卫星偏离轨

道坠落到地面,到日前为止,谁也说不清楚天到底有多高。

6、天是什么颜色?

在天气晴朗的日子里,我们看到的是蓝蓝的天,在阴雨天气的日子里,我们看到的是灰暗的天,其实天既不是蓝色的,也

不是灰色的,而是黑色的。1969年7月21日,人类破天荒首次登上了月球,宇航员在月球上看到的天空是深黑色的,这

才是天的真正颜色。宇宙间发光的星星何止千万,天为什么是黑色的呢?那是宇宙中的物质有90%的黑色物质造成的。

7、流星和流星雨

太阳系中,除九大行星和它们的卫星之外,还有彗星、小行星以及更小的天体,小天体体积虽小,但都围绕太阳公转。如

果它们经过地球附近时,以每秒几十公里的速度进入地球大气层,天体上的物质与地球大气发生剧烈摩擦,就引起物质电

离,会发出耀眼的光芒,这就是流星。

流星雨是一种成群的流星,像是从夜空中一点迸发,并坠落下来的特殊天象。有时在短短的时间里,在同一辐射点迸发出

成千上万颗流星,每小时超过1000颗时,称为“流星暴雨”。

8、静止气象卫星的星蚀

众所周知,当太阳、月亮和地球依次排列在一条直线上时,太阳被月亮挡住,就出现日蚀;当太阳、地球和月亮处于一条

直线上时,月球进入地球的阴影区,就发生月蚀。当太阳、地球和人造卫星处于一条直线上,卫星进入地球的阴影区,就

出现星蚀。静止卫星位于赤道平面内,所以静止卫星的星蚀在以春分和秋分点为中心的前后连续的46天之中,卫星星下点

地区正处于午夜时分。其中以春分和秋分这两天星蚀时间最长,达72分钟之久。卫星进入星蚀期间,星上的太阳能电池不

能工作,要靠蓄电池供电,才能维持正常工作。但卫星无法带足够大的蓄电池,在卫星星蚀期间需停止某些观测项目或关

闭某些设备。此外,在星蚀期间,卫星温度急剧下降,所取图像质量受重影响,需要有一段温度恢复时间,待温度升到0℃

以上,且稳定平衡后才开始取图使用。

9、地球上何处最冷?

从全球来说,最冷的地方并不在北半球,而在南半球的南极洲。因为南极洲终年被厚厚的冰雪所覆盖,平均厚度为1700

米,最厚的地方达4200米,平坦洁白,犹如一片银色世界。南极最冷的地方是东方站,年平均气温在-56℃,1960年8月

24日曾观测到-88.3℃的世界“寒极”纪录。我国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省的漠河和新疆的富蕴,极端最低气温分别为-52.3℃和

-51.5℃。

10、地球上最大的热源是海洋

若把大气比作热机,由于它的运转而产生晴、雨、风等天气现象,那么热机的动力、燃料是从哪里来的呢?大家知道,地

球上的热量来源于太阳,而太阳辐射到达地球表面后,绝大部分被海洋吸收。因为海水的热容量大,比空气大3000多倍。

若使1立方厘米的海水升高1℃,就能使3000多立方厘米的空气升高1℃,所以海洋是一个巨大的热量贮存器。海水吸收

太阳辐射后,它又通过各种形式将热量供给大气,从而推动了大气的运动。

11、月球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卫星,对地球具有引潮力的作用。月球引潮力不仅能诱发地震,对人体健康和生物活动也产生一定的影

响,而且对地球的天气气候也有影响。因为月球引潮力能使地球自转轴的倾斜角保持稳定,从而使地球的气候相对稳定。

月球和地球是两个不同的天体,相互之间具有引力作用,地球气候因而也会有大幅度的变化,月球引潮力还会掀动大气,

影响气压和天气。

12、海洋与天气

全球海洋面积约3.6亿平方公里,占地球面积的71%,相当于陆地面积的2.5倍。全球海水的总容积为13.7亿立方公里,

占地球总水量的97%,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供应地。1克海水升温1℃所需的热量为0.932卡,此热量可使同质量土

壤升温1.9℃,使空气升温3.9℃。海水是流体,它所吸收的太阳辐射用来增加海水温度,海洋吸收太阳辐射就会使海温发

生异常变化,导致出现异常天气、甚至出现灾害性天气。例如,当赤道东、中太平洋海水异常增暖,即出现所谓的“厄尔尼

诺”事件,全球将会出现异常天气和气候。

13、地理坐标纪念碑

零度子午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是划分世界时间的起点、地球热带、温带、寒带的分界线,它们在地理学、

气候学、生物和土壤类型分布以及农业区划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经济意义。上述六条线经过的国家纷纷建立

起形形色色、多姿多彩的地理坐标纪念碑(牌),对普及天文地理和气象知识、美化城市,发展旅游事业,发挥了重要的

作用。

14、经度的起点—零度子午线

伦敦是地球经度的起点,零度子午线从这里通过,世界时间从这里开始计算。国际标准时间通称“格林尼治时间”,即伦敦

的格林尼治为子午线的零度。格林尼治在伦敦城东南8公里的泰晤士河南岸,1675年英王在这里建立了皇家天文台,在1

684年的国际经度和标准时会议上,被国际公认为地球经度和世界时间的起点。从此,世界各国各处就有了标准的时间依

据。

15、地球的中心—赤道纪念碑

厄瓜多尔的译意是“赤道之国”。它的首都基多是世界上距离赤道最近的首都。赤道线自城北22公里处的加拉加利镇通过,

建有世界闻名的赤道纪念碑。每年3月21日(春分)和9月23日(秋分)正是太阳直射点通过赤道线之日。赤道线通过

的国家还有印度尼西亚的坤甸、乌干达的马萨卡城、肯尼亚的基苏木、扎伊尔的基桑加尼城、索马里的基斯马尤城、大洋

州的瑙鲁岛,都建有赤道纪念碑。

16、南北回归线标志

南、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点能够到达最南或最北的界线。回归,即“太阳走到这里为止,掉头又回归赤道”的意思。北回归

线横贯我国云南、广西、广东、台湾四省、自治区。其中台湾嘉义市建有北回归线标志牌而驰名世界。80年代广东的封开、

广州的从化和汕头也建造了三座北回归线标志塔。南半球的巴西,在圣保罗也建造了南回归线标志塔。吸引了许多游客,

特别是夏至日,观赏一年一次的太阳顶头照的奇景。

17、极昼和极夜

太阳日夜不落的“极昼”和终日不见太阳的“极夜”现象,只能出现在极圈(南、北纬66°33′的纬圈)之内。出现这种奇妙的

现象与地球运动有关,地球不停地自转并绕太阳公转,且在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方向保持不变,致使太阳直射点一年间在

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从而造成地球上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瑞典的木里耶克就是一个北极圈城市,成了令人向往的观光

胜地,在该市的北侧,可见路旁竖立一面“北极圈”的大牌子,两侧树木、岩石涂上一道粗粗的白漆线,蜿蜒于地平线上。

盛夏时节,这里夜间气温可降到零下5℃,但春意盎然,野花盛开,野鹿、狐狸、黑熊出没令旅游者、狩猎者兴致勃勃。

18、烧开水要注意科学

烧开水要注意科学方法,应在水沸腾时立即停烧,因为它既能杀死大部分的病菌,又不致使水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增多,还

能节约能源。如果开水继续再烧,即沸腾时间较长,情况就不同了。因为天然水(不论是井水、自来水)中含有无机盐和

金属矿物质,而无机盐中含有硝酸根离子,它在高温条件下会还原成亚硝酸根离子,同时它极易与亚胺类物质生成致癌物

质亚硝酸胺。当水沸腾时间较长,水不断蒸发“浓缩”,亚硝酸根离子浓度就会增大。据测定水在沸腾10分钟时,亚硝酸盐

的含量比沸腾一分钟时增加一倍,到十五分钟时则可达九倍。亚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会起降解作用,因此,在含有微量亚

硝酸盐的水中或汤中加几滴醋,就可起到这种作用。

19、高山煮水不到100℃就沸腾了

因为大气压力是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而逐渐减小的。海拔高度每上升300米,每平方厘米面积上所受到的大气压力大约要

减少30克,直到3000米的高度基本上都遵循着这个规律。因此,在海拔几千米的高山上,大气压力要比海平面上低得多。

而水的沸点温度与大气压力的高低成正比,即气压升高,水的沸点也升高,气压下降,水的沸点也就降低。据测定:纯净

的水,高度每升高300米,沸点温度大约要下降1℃。所以,在高山上烧水,通常不到100℃就沸腾。

20、紫外线辐射与身高

据有关方面统计,四川全年的日照时数为1200~1300小时,人的平均身高较全国略低;广州全年的日照时数为1900~2

000小时,身高比四川人略高些;北京全年的日照时数为2700~2800小时,身高比上述各地都高。可见北方人比南方人身

长高,与日照有一定的关系。因为紫外线能使人体皮肤内的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有利于人体对钙质的吸收,促使

人体骨骼的发育。所以,人们经常晒太阳,特别对儿童更为有益。

21、大禹治水

相传古时代,帝尧派鲧治水,鲧用堵塞的方法治水九年而水患不息,终于失败。尧死帝舜继位,把鲧流放到羽山并被杀死。

舜改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却没有怨言,而以拯救天下人为己任,禹鉴于他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通过调查研究,认识了

水向下流的规律,采用疏通河道的办法,使洪水畅流入海,取得了治水的胜利。这反映了古代我国劳动人民与洪水作斗争

的宝贵经验。

22、钱江潮与气象

世界上有两大涌潮现象:一处在南美洲亚马逊河的入海口,另一处则在中国钱塘江北岸的海宁市。海宁潮又称钱江潮,它

以潮高、多变、汹涌、惊险而闻名世界,被誉为天下奇观。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是流传千年的传统观潮节,也被民间奉为“潮

神(指伍子胥)生日”,历代相传,形成盛会。其实,要观看大潮,还得掌握一定的气象知识。海宁潮是由月球和太阳的引

力、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以及杭州湾特殊地形所形成的涌潮。由于杭州湾至钱塘江口外宽内窄,呈喇叭口状,其

海口宽度达100公里,而沿江而上到达海宁的盐官时已不足3公里,可这时却以每秒10米的流速向前推进,涌潮受到两岸

急剧收缩的影响,水体涌积,夺路叠进。若风向为偏西风,西进的潮水受阻挡,潮波不断增高,潮头便形如立墙,势若冲

天;如果风向以偏东风为主,则潮水加速前冲,因阻挡力减小而高度大受影响。另外降水也是影响潮高的重要因素。海宁

潮一天两次,昼夜间隔12小时,但由于受月球和太阳引力的影响,涌潮的强弱也随之有规律地变化。每月农历初一至初五、

十五至二十,均为大潮日,故一年有120天地观潮佳日。

23、农历为何有闰月?

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由月份和节气两个部分组成。月份,是采用阴历计算方法,按月亮的圆缺变化来安排的,周期是2

9.5306日,叫做朔月。节气,是根据阳历计算的,按地球绕太阳公转来安排的,太阳公转的周期是365.2422日,也叫一

个回归年,把一个回归年分为24段,每段的始日为一个节气。回归年和朔望月是两个不同的周期,十二个朔望月是阴历年,

共354天,它和回归年相差11天,过三年就会相差30多天,因此要加一个闰月。

24、“花中皇后”月季花

月季花是常州的市花。月季又名月月红,常春花。它以其优美的花型、艳丽的色彩、芬芳的香味,普遍受人喜爱,被誉为“花

中皇后”。月季是一种落叶阔叶灌木花卉,适宜在冬夏温差大

,雨量丰富的亚热带、温带气候区的环境中生长,适应性强。月季是以扦插和嫁接进行繁植,在气温25℃左右时发根最快,

气温低于5℃时成活率很低。扦插后,勿使月季受强光照射,要通过浇水等办法,保持土壤和空气中有充分的湿度才能保

证成活。

本文发布于:2023-01-03 01:58: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814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台风名词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